[爆卦]亞歷山大巴伯里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亞歷山大巴伯里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歷山大巴伯里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每日一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嗎?【斯巴達的狗狗公主——史上首位在奧運「摘金*」的女性 】 和這紀錄現代人無法效法的各種理由 #本日冷知識1577 #文長注意 ​ 本則冷知識兼祝賀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無懸念破紀錄兼摘金,把奧運變成單機遊戲啦。 ​ 撒花 。:.゚ヽ(*´∀`)ノ゚.:。 撒花 ​ 2021 東京奧運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探訪地點資料: 1.橄欖山Mount of Olives/Mount Olive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

  •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8 11:50:33
    有 223 人按讚

    你知道嗎?【斯巴達的狗狗公主——史上首位在奧運「摘金*」的女性 】 和這紀錄現代人無法效法的各種理由 #本日冷知識1577 #文長注意
    ​ 
    本則冷知識兼祝賀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無懸念破紀錄兼摘金,把奧運變成單機遊戲啦。
    ​ 
    撒花 。:.゚ヽ(*´∀`)ノ゚.:。 撒花
    ​ 
    2021 東京奧運有個重點數字——百分之 49——是史上最高的女性運動員參與比率。
    ​ 
    回首 1896 年,在顧拜旦男爵(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 1863-1937)的多年鼓吹之後,第一屆的現代奧運在雅典舉辦。時代風氣使然,當時女性運動員是徹底(被)缺席的。顧拜旦心目中的奧運會,是純粹由男子業餘運動員進行的友好競賽。猶如古希臘的奧林匹克賽事也是謝絕女子參加的。
    ​ 
    古代奧運更是嚴禁已婚婦人在場觀戰,理由倒不難懂:希臘男子在田徑賽事中一貫是正面全裸的。奇怪的是未婚女子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不僅可以旁觀男子賽事,甚至可能會在天后希拉(Hera)的慶典上,或與奧運會同步舉辦未婚女子版的運動競賽,可惜這類賽事(Heraean games)的具體記述甚少。
    ​ 
    以上是想強調「古代奧林匹克」和「女性」這兩個詞有多互斥。順帶一提,古代奧運勝利不摘金,畢竟頒發金、銀、銅牌是現代發明,古代是頒發橄欖枝的桂冠,所以標題我加了引號。
    ​ 
    但是酷妮絲卡公主(Cyniska of Sparta, 442-?)就是一位超犯規的存在,她是連續兩屆古代奧林匹克奧運會:396 年與 392 年的大贏家。
    ​ 
    關於本文中提到古希臘的年代,都遵從偷懶原則,省略了「西元前」或 BC 字樣,各位請自己在腦中加負號。關於公主芳名,雖然拉丁拼法很引誘人念成賽妮絲卡,但考慮希臘文是拼成 Κυνίσκα,其中 υ (upsilon) 古音發 /u/,所以,酷妮絲卡。名字涵義是小狗狗♀源自希臘語 κύων 狗。又想到 cynic→犬儒也是同個字根。於是標題「狗狗公主」。
    ​ 
    現代人無法效法酷妮絲卡的第一個理由是,她取勝的項目已經不存在了:飆四匹馬拉的雙輪戰車(chariot)賽。就是所謂的少女與戰車......其實不是,因為 396 年時她已 46 歲了。而且其實酷妮絲卡雖然未婚,卻仍是不能親自上場競技的,即使是公主也無法無視習俗。所以她鑽了一個漏洞。但並不是女扮男裝(酷拉皮卡也不是)。公主的奧運夢是這樣圓夢的:她出錢養馬、親自訓練馬匹,奧運時聘個男人上場駕駛但仍是以她的名義競賽。換句話說,古代奧運的馬術常常是騎手獲勝,但金主獲得榮耀。畢竟馬就像古代的超跑,超貴,貴到平民根本養不起,騎師騎雇主的馬就是常態了。 #我是今夜最稀有的品種
    ​ 
    作家色諾芬(Xenophon of Athens, c. 430-354)更不客氣評論道,大多奧運競技如田徑靠的是男兒傑出的勇氣♂和技藝 → 多半是戰爭技能的衍伸,例如有一項是著全副重裝步兵的裝甲,約六公斤重在 1 stade ≒ 180 公尺的跑道上往返跑一趟,稱為 hoplitodromos (hoplite 重裝步兵, dromo 跑)。離題講一下,大型運動會場叫 stadium 就是因為古希臘田徑場通常寬 1 stade 左右,此一希臘古長度單位是跑道通常的長度。
    ​ 
    色諾芬狂酸說,反觀和馬相關的競賽靠的根本是「恁爸有錢」。畢竟要入手優異的名馬、飼養、日復一日訓練都需一擲千金。超譯成現代術語就類似說,以大量投資墊高競爭者的入場門檻,就是用錢 KO 對手這樣。
    ​ 
    又双離個題,在酷妮絲卡初次奪冠後過了十屆,356 年的奧運會上,馬其頓的菲利浦二世的馬贏了某馬術項目。傳說同一天適逢亞歷山大出生,被當成大吉之兆——幸好亞歷山大沒有因此被命名為 Hippodromniki 之類的,hippodrome 跑馬,nike 勝利。想他姐姐出生那天菲利浦國王恰在 Thessaly 打了勝仗,大喜之下就命名女兒 Thessaloniki 了 (也是現代希臘第二大城)。
    ​ 
    扯太遠啦,浪子回頭。斯巴達的酷妮絲卡公主的功績,現代人無法效法也大概無須吹捧的第二個理由在於她的身分:她的父親 Archidamus 二世是斯巴達國王(雙王之一),她的哥哥也繼任父親,是為斯巴達國王 Agesilaus 二世。斯巴達的「雙王」理解成是戰時的兩名最高軍事領袖,且是斯巴達最顯赫家系才能擔任的。
    ​ 
    時間軸大概是這樣:狗狗公主出生在伯羅奔尼薩戰爭(431-404)前不久,她的名字是紀念斯巴達國王的祖父的小名,而她的父王帶領斯巴達軍三次大肆攻擊了雅典,在公主獲得桂冠殊榮時,斯巴達已在這場古希臘的世界大戰中獲勝(而雅典幾乎全毀),那時她的王兄已繼位,為斯巴達的希臘霸主(hegemon)時期。她便繼承了過世父王的馬匹,且在王兄的大力資助下參賽。
    ​ 
    酷妮絲卡能躋身古代奧運勝者之林的最後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斯巴達那古代罕見的奇葩社會型態。在斯巴達女性擁有很大的自主權,甚至自己名下擁有財產。斯巴達女人受到的教育程度也高,理由後述。最後不愧是斯巴達,戰死了無數男人,繼承了遺產的斯巴達的寡婦以富裕聞名。
    ​ 
    話說日後,哲學家亞里斯多德(384-322)將會見證斯巴達從希臘的霸主衰退成一地方勢力,讓出其霸主地位給馬其頓。亞里斯多德評論說,斯巴達的衰退起因是它「淪為女性治國的地方」。只不過亞里斯多德有個特色:他說過的每句話幾乎都錯了——還真不容易——我們切莫聽他。例如他也曾斬釘截鐵說女人的牙齒比男人少 XD。
    ​ 
    但亞氏這番攻擊也在在反映了斯巴達女子掌握權力之大、獨立性之高,在整個希臘世界都是異類存在,果然就被針對了。其他古希臘城邦中,婦女權利依附於男性家主,女性的預設角色是承擔家務與雜役,只比奴隸高一層級而已。不擁有私有財產,養馬什麼的更不用說了。
    ​ 
    為何有這麼大差異?其實,斯巴達的社會有一項至高原則......你以為是「尚武」對吧?但其實有個法則比尚武更優先,那就是「徹底貫徹優生學」——生產出繁多又強壯的下一代是國民義務,這樣即使斯巴達在征戰中折損男丁,都能很快就生回來,生生不息繁榮昌盛才好當霸主。
    ​ 
    出於這種優生考量,斯巴達人相信體質強健的女子對於生育壯丁也同等重要,於是產生了格言:「生男當然最好,但即使生女也要把她教養的和她的兄弟一樣強」。這樣到底算不算一種性別分工下的權力平均咧?也因此,斯巴達女性接受的教育包括了健體強身的各種運動、音樂舞蹈甚至騎乘,都由年長的女性教授,只差沒有軍事訓練而已(卡珊德拉表示)。斯巴達很可能有女子運動會,甚至可能讓年輕的男女在賽事上裸裎相見相互競技。又順帶一提,英語的健身房/體育館 gymnasium 這個字就來自希臘語的裸體 γυμνός (gumnos),不過奇怪的,德語 gymnasium 的意思是大學預科學校......不細說了XD
    ​ 
    再加上,其實斯巴達男人在 30 歲之前是不能和妻子同居的,斯巴達男人從相當於我們小學的年紀就被要求集體生活,集體受軍事訓練,和同儕與師長養成親密♂無間的信任關係,如果早早成家生子,要總不在家的男人張羅家務事和養育後代......就無法,於是斯巴達女性需當家,並掙得了高度自主權。與之相對,理想的斯巴達女性美德完全在於能否養育出勇士。斯巴達的悍母民風在歷史的一頁展現了。希臘化時代的名將,國王皮洛士(Pyrrhus of Epirus, 306-272)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揮軍試圖硬吃斯巴達,當兩軍在城下對峙,斯巴達女性一擁而出,連夜在兩軍之間挖了一條戰壕,還叫士兵男孩們今晚多休息,儲備體力以待拂曉決戰,多威猛的斯巴達媽媽。
    ​ 
    最後來說壓軸的限制級內容,斯巴達社會型態的根本由來——其強悍勇武與其說是出於抵禦外敵,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防範身邊眾多的奴隸:黑勞士(Helots)的反叛。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曾估計,每 1 個斯巴達公民或許對應到 7 個黑勞士奴隸,這種懸殊比例,表示斯巴達人隨時都要有以一砍十的自信。
    ​ 
    斯巴達人始終使用一種非人的恐怖,在統御/蹂躪著這大量的他們眼中的人形牲畜,詳情不可描述。因此斯巴達人的男女分工才會如前述,貫徹優生考量,資源全用產兵,技能全點武力,斯巴達女人並不需紡織下田飼養,生產勞作由奴隸做,女人唯需要生養教育出男子,男子唯需要高效率的殺人。知道這些背景,再看《300 壯士》你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 
    好了好了,太嚴肅了,換個話題。話說贏了古希臘奧林匹克的人「只會得到橄欖枝桂冠和榮譽」而沒有物質上的餽贈,究竟合不合實情呢?
    ​ 
    顧拜旦男爵認為古希臘人純屬為榮譽、為愛而投入奧林匹克競賽,只是個一廂情願的曲解罷了。參與多半還是冀望拿些好處的,不管爭名還是牟利。較世俗的城邦常配發年金或給予冠軍終生免稅的待遇,換取一個光榮的代言權,把英雄寫進城邦的神話裡。有點像補習班拿高分榜首同學當招生號召,就會給一點意思意思的獎金那樣。也有有野心之士利用奧運的光環(或是說橄欖環)作為進入政界的入口。想,你都變成世界級名人了,以知名度做槓桿試著在世上做出些改變應該算是人之常情。
    ​ 
    另一種政治操作就高調了:冠軍會被當成半神,即古希臘的英雄崇拜(hero cult)。斯巴達的酷妮絲卡,我們的狗狗公主就獲得這種待遇,即使在她過世後多年,在斯巴達對她的崇拜仍不停歇,激勵了更多斯巴達女子投入奧運。畢竟在希臘人心目中傑出的人 = 英雄 = 有神性。出了英雄的家系更是世世代代講話卡大聲。酷妮絲卡的王兄會大力支持她追求奧運夢,大概有著這種算盤,即使他們家世早就夠顯赫了,但能利用的政治資本就要利用......
    ​ 
    行文至此,我的腦忽然嘖了一聲,說:「喂,科宅,奧運比賽大家開心就好。不需要追究這麼多喔」。好的大家,那我們下次再見,祝各位觀賽武運昌隆!
    _
    ​ 
    插圖:歐蘿拉·栖夜·莉絲·凱明公主。和本文關係是沒有。
    ​ 
    參考資料:wikipedia - Cynisca ; wikipedia - Women in ancient Sparta。現代奧運的男女運動員人數比 Number of athletes at the Summer Olympics by gender 1896-2016
    Published by Aaron O'Neill, Jul 15, 2020。

  •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18:53:26
    有 389 人按讚

    【2021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地平線競賽等完整入選名單】


    本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單公布。鍾孟宏導演的《瀑布》闖進官方競賽的地平線單元,蔡明亮導演的《良夜不能留》則挺進競賽外短片單元。此外,本屆意外沒有任何中國長片入選,未知是否與坎城影展選映《時代革命》有間接關係。


    主競賽的入選導演則包括阿莫多瓦、保羅.索倫提諾、珍.康萍、史蒂芬.布塞、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保羅.許瑞德等名導。日本動畫導演湯淺政明也順利入選地平線單元。


    本屆威尼斯影展將在2021年9月1日召開。

    .

    ▅▅▅▅▅▅▅▅▅▅▅▅▅▅▅▅▅▅▅
    主競賽
    ▅▅▅▅▅▅▅▅▅▅▅▅▅▅▅▅▅▅▅
    評審團:
    (主席)奉俊昊 Bong Joon Ho(導演、編劇)南韓🇰🇷
    薩維里奧.康斯坦佐 Saverio Costanzo(導演、編劇)美國🇺🇸
    薇吉妮.愛菲亞 Virginie Efira(演員)比利時🇧🇪
    辛西婭.艾利沃 Cynthia Erivo(演員、歌手、作曲人)英國🇬🇧
    莎拉.蓋登 Sarah Gadon(演員)加拿大🇨🇦
    亞歷山大.納瑙 Alexander Nanau(導演)羅馬尼亞🇷🇴
    趙婷 Chloé Zhao(導演)中國🇨🇳
    ▅▅▅▅▅▅▅▅▅▅▅▅▅▅▅▅▅▅▅
    入選片單如下(含英文片名、與導演中英名):

    《Parallel Mothers》西班牙🇪🇸(開幕片)
    佩德羅.阿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The Power of the Dog》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
    珍.康萍 Jane Campion

    《Spencer》美國🇺🇸英國🇬🇧德國🇩🇪智利🇨🇱
    帕布羅.拉瑞恩 Pablo Larrain

    《Mona Lisa and the Blood Moon》美國🇺🇸
    安娜.莉莉.阿米普爾 Ana Lily Amirpour

    《Un Autre Monde》法國🇫🇷
    史蒂芬.布塞 Stephane Brize

    《America Latina》義大利🇮🇹
    狄諾錢佐兄弟(D'Innocenzo brothers)

    《L’Evenement》法國🇫🇷
    奧黛麗.迪萬 Audrey Diwan

    《Official Competition》西班牙🇪🇸
    加斯頓.杜普拉特 Gaston Duprat & 瑪莉安娜.柯恩 Mariana Cohn

    《Il Buco》義大利🇮🇹
    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 Michelangelo Frammartino

    《Sundown》墨西哥🇲🇽
    米歇爾.法蘭科 Michel Franco

    《Illusions Perdues》法國🇫🇷
    札維耶.賈諾利 Xavier Giannoli

    《The Lost Daughter》美國🇺🇸英國🇬🇧希臘🇬🇷
    瑪姬.葛倫霍 Maggie Gyllenhaal

    《Freaks Out》義大利🇮🇹比利時🇧🇪
    蓋布瑞爾.曼尼提 Gabrielle Mainetti

    《Qui Rido Io》義大利🇮🇹西班牙🇪🇸
    馬利歐.馬爾多那 Mario Martone

    《On the Job 2: The Missing 8》菲律賓🇵🇭
    艾里克.馬帝 Erik Matti

    《Leave No Traces》波蘭🇵🇱法國🇫🇷捷克🇨🇿
    揚.馬杜辛斯基 Jan P. Matuszynski

    《Captain Volkonogov Escaped》俄羅斯🇷🇺
    娜塔莎・摩古羅瓦 Natasha Merkulova & 艾力克西.楚波夫 Aleksey Chupov

    《The Card Counter》英國🇬🇧中國🇨🇳美國🇺🇸
    保羅.許瑞德 Paul Schrader

    《The Hand of God》義大利🇮🇹
    保羅.索倫提諾 Paolo Sorrentino

    《Reflection》烏克蘭🇺🇦
    瓦倫廷.瓦夏諾維奇 Valentyn Vasyanovych

    《The Box》墨西哥🇲🇽美國🇺🇸
    羅倫佐.維加斯 Lorenzo Vigas
    ▅▅▅▅▅▅▅▅▅▅▅▅▅▅▅▅▅▅▅



    ▅▅▅▅▅▅▅▅▅▅▅▅▅▅▅▅▅▅▅
    地平線競賽
    ▅▅▅▅▅▅▅▅▅▅▅▅▅▅▅▅▅▅▅
    評審團:
    (主席)潔絲米拉.茲巴尼奇 Jasmila Žbanić(導演、編劇)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
    莫娜.費斯沃德 Mona Fastvold(演員)挪威🇳🇴
    沙朗.莫克利 Shahram Mokri(導演、編劇、影評人)伊朗🇮🇷
    喬許.辛格 Josh Siegel(策展人)美國🇺🇸
    娜蒂亞.泰拉諾瓦 Nadia Terranova(作家)義大利🇮🇹
    ▅▅▅▅▅▅▅▅▅▅▅▅▅▅▅▅▅▅▅
    入選片單如下:

    《Les Promesses》法國🇫🇷
    Thomas Kruithof

    《Atlantide》義大利🇮🇹法國🇫🇷美國🇺🇸卡達🇶🇦
    Yuri Ancarani

    《Miracle》羅馬尼亞🇷🇴捷克🇨🇿拉脫維亞🇱🇻
    Bogdan George Apetri

    《Pilgrims》立陶宛🇱🇹
    Laurynas Bareisa

    《The Peackock’s Paradise》義大利🇮🇹德國🇩🇪
    Laura Bispuri

    《瀑布 The Falls》台灣🇹🇼
    鍾孟宏 Chung Mong-Hong

    《El Hoyo En La Cerca》墨西哥🇲🇽
    Joachin Del Paso

    《Amira》埃及🇪🇬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
    Mohammed Diab

    《A Plein Temps》法國🇫🇷
    Eric Gravel

    《107 Mothers》斯洛伐克🇸🇰捷克🇨🇿烏克蘭🇺🇦
    Peter Kerkekes

    《Vera Dreams of the Sea》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
    Kaltrina Krasniqi

    《White Building》柬埔寨🇰🇭法國🇫🇷中國🇨🇳卡達🇶🇦
    Kavich Neang

    《Anatomy of Time》泰國🇹🇭法國🇫🇷荷蘭荷蘭新加坡🇸🇬德國🇩🇪
    Jakrawal Nilthamrong

    《El Otro Tom》墨西哥🇲🇽美國🇺🇸
    Rodrigo Pla, Laura Santullo

    《El Gran Movimiento》玻利維亞🇧🇴法國🇫🇷卡達🇶🇦瑞士🇨🇭
    Kiro Russo

    《Once Upon a Time in Calcutta》印度🇮🇳法國🇫🇷挪威🇳🇴
    Adita Vikram Sengupta

    《Rhino》烏克蘭🇺🇦波蘭🇵🇱德國🇩🇪
    Oleg Sentsov

    《True Things》英國🇬🇧
    Harry Wootliff

    《犬王 Inu-Oh》日本🇯🇵 中國🇨🇳
    湯淺政明 Yuasa Maasaki
    ▅▅▅▅▅▅▅▅▅▅▅▅▅▅▅▅▅▅▅



    ▅▅▅▅▅▅▅▅▅▅▅▅▅▅▅▅▅▅▅
    地平線競賽──Extra
    ▅▅▅▅▅▅▅▅▅▅▅▅▅▅▅▅▅▅▅
    入選片單如下:

    《Land of Dreams》伊朗🇮🇷(開幕片)
    Shirin Neshat, Shoja Azari

    《Costa Brava》黎巴嫩🇱🇧
    Mounia Akl

    《Mama, I’m Home》俄羅斯🇷🇺
    Vladimir Bitokov

    《Ma Nuit》法國🇫🇷
    Antoinette Boulot

    《La Ragazza Ha Volato》義大利🇮🇹
    Wilma Labate

    《7 Prisoners》巴西🇧🇷
    Alexandre Moratto

    《The Blind Man Who Did Not Want to See Titanic》芬蘭🇫🇮
    Teemu Nikki

    《La Macchina Delle Immagini di Alfredo C》阿爾巴尼亞🇦🇱
    Rolando Sejko
    ▅▅▅▅▅▅▅▅▅▅▅▅▅▅▅▅▅▅▅



    ▅▅▅▅▅▅▅▅▅▅▅▅▅▅▅▅▅▅▅
    地平線競賽──短片
    ▅▅▅▅▅▅▅▅▅▅▅▅▅▅▅▅▅▅▅
    入選片單如下:

    《Don't Get Too Comfortable》
    Shaima Al Tamimi

    《Techno, Mama》
    Saulius Baradinskas

    《4 AM》
    Mehdi Fikri

    《Sandstorm》
    Seemab Gul

    《Heltzear》
    Mikel Gurrea

    《Los Huesos》
    Cristóbal León, Joaquín Cociña

    《頭繩,雞蛋,作業本 Hair Tie, Egg, Homework Books》中國🇨🇳
    羅潤霄 Runxiao Luo

    《IL TURNO》
    Chiara Marotta

    《Fall of The Ibis King》
    Josh O’Caoimh, Mikai Geronimo

    《New Abnormal》
    Sorayos Prapapan

    《La Fée des Roberts》
    Léahn Vivier-Chapas

    《The Last Day》
    Momi Yamashita
    ▅▅▅▅▅▅▅▅▅▅▅▅▅▅▅▅▅▅▅



    ▅▅▅▅▅▅▅▅▅▅▅▅▅▅▅▅▅▅▅
    地平線──競賽外短片
    ▅▅▅▅▅▅▅▅▅▅▅▅▅▅▅▅▅▅▅

    《Ato》
    Bárbara Paz

    《Diario Di Uua Passeggiata》
    Giuseppe Piccioni
    ▅▅▅▅▅▅▅▅▅▅▅▅▅▅▅▅▅▅▅



    ▅▅▅▅▅▅▅▅▅▅▅▅▅▅▅▅▅▅▅
    競賽外單元──劇情片
    ▅▅▅▅▅▅▅▅▅▅▅▅▅▅▅▅▅▅▅
    入選片單如下:

    《沙丘 Dune》加拿大🇨🇦匈牙利🇭🇺英國🇬🇧美國🇺🇸
    丹尼.維勒納夫 Denis Villeneuve

    《Il Bambino Nascosto》義大利🇮🇹法國🇫🇷(閉幕片)
    Roberto Ando

    《Les Choses Humaines》法國🇫🇷
    Yvan Attal

    《Ariaferma》義大利🇮🇹瑞士🇨🇭法國🇫🇷
    Leonardo di Costanzo

    《Halloween Kills》美國🇺🇸
    David Gordon Green

    《La Scoula Cattolica》義大利🇮🇹
    Stefano Mordini

    《Old Hnery》美國🇺🇸
    Potsy Ponciroli

    《最後的決鬥 The Last Duel》英國🇬🇧美國🇺🇸
    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Last Night in Soho》英國🇬🇧美國🇺🇸
    艾德格.萊特 Edgar Wright

    《Scenes From a Marriage(第一集至第五集)》美國🇺🇸
    Hagai Levi
    ▅▅▅▅▅▅▅▅▅▅▅▅▅▅▅▅▅▅▅



    ▅▅▅▅▅▅▅▅▅▅▅▅▅▅▅▅▅▅▅
    競賽外單元──非劇情片
    ▅▅▅▅▅▅▅▅▅▅▅▅▅▅▅▅▅▅▅
    入選片單如下:

    《Life of Crime 1984-2020》美國🇺🇸
    Jon Alpert

    《Tranchees》法國🇫🇷
    Loup Bureau

    《Viaggio Nel Crepuscolo》義大利🇮🇹
    Augusto Contento

    《Republic of Silence》敘利亞🇸🇾德國🇩🇪法國🇫🇷卡達🇶🇦
    Diana El Jeiroudi

    《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A Journey, A Song》美國🇺🇸
    Daniel Geller, Dayna Goldfine

    《Deandre#Deandre Storia Di Un Impiegato》義大利🇮🇹
    Roberta Lena

    《Django and Django》義大利🇮🇹
    Luca Rea

    《Ezio Bosso. Le Cose Che Restano》義大利🇮🇹
    Giorgio Verdelli
    ▅▅▅▅▅▅▅▅▅▅▅▅▅▅▅▅▅▅▅



    ▅▅▅▅▅▅▅▅▅▅▅▅▅▅▅▅▅▅▅
    競賽外單元──特別放映
    ▅▅▅▅▅▅▅▅▅▅▅▅▅▅▅▅▅▅▅
    入選片單如下:

    《Le 7 Giornate di Bergamo》義大利🇮🇹
    西蒙娜.文圖拉 Simona Ventura

    《Il Cinema Al Tempo del Covid》義大利🇮🇹
    安德烈.塞格雷 Andrea Segre
    ▅▅▅▅▅▅▅▅▅▅▅▅▅▅▅▅▅▅▅
    競賽外單元──短片
    ▅▅▅▅▅▅▅▅▅▅▅▅▅▅▅▅▅▅▅
    入選片單如下:

    《Plastic Semiotic》羅馬尼亞🇷🇴
    哈都.裘德 Radu Jude

    《良夜不能留 The Night》台灣🇹🇼
    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Sad Film》
    瓦西里 Vasili
    ▅▅▅▅▅▅▅▅▅▅▅▅▅▅▅▅▅▅▅



    (圖為《Spencer》劇照,本片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飾演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

  •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1 07:16:01
    有 20 人按讚

    真正的「自古以來」- 陶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權爆發戰爭。拜登聲明支持以色列自衛反擊。中國外長則宣稱,歡迎以巴雙方派代表來中國相討領土紛爭。

    中國有此氣派值得歡迎,特別是當中國要將「中國模式」擴展世界,重整世界秩序、企圖取代美國為首的許多「話語權」的時刻。

    於領土紛爭,「中國模式」的申述很簡單,就是以「自古以來」如何如何,四字判斷。釣魚台、香港、西藏、台灣,俱「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有人批評:此一「自古以來主義」,「古」到甚麼時候,失諸粗疏。

    但用來解決以巴紛爭,對付雙方的政治宗教糾結、加上知識分子各種意識形態論說的複雜化,中國式「自古以來」的領土觀念申述,就像古希臘阿歷山大一刀砍斷「戈耳狄俄斯之結」(Gordian Knot)的智慧,化繁為簡,手起刀落 — 世界上的事,許多畢竟沒有那麼複雜。

    巴勒斯坦自古以來就是以色列的領土。

    由聖經的「創世紀」,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收到神諭,在「應許之地」建立家園。此一領地範圍,包括迦南(Canaan)和巴勒斯坦。領土範圍在希伯來聖經中早有記載。在「創世紀」與「出埃及記」中,也有明言。

    此等經典,比阿拉伯文的「可蘭經」早出現至少六、七百年。自古以來,有明確佐證:耶路撒冷至今有大衛城,大衛就是公元一千年前以色列的君主。上帝差遣撒母耳去伯利恆、冊封大衛為以色列王。所謂「大衛用一顆小石頭擊殺巨人哥利亞」,此一典故人人皆知。

    如果亞伯拉罕和摩西相當於中國人的炎帝黃帝,大衛王就相當於猶太人以色列的秦始皇。雖然猶太人缺乏秦始皇及其後裔殘暴的基因。這一切就是「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及更廣泛的領土、屬於猶太人的歷史鐵證。

    以後凱撒大帝佔領了巴勒斯坦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以色列王國淪為羅馬的殖民地。但是凱撒還冊封了猶太人的希律王(King Herod)「高度自治」。希律王得知伯利恆有一嬰兒出生,即將成為猶太人之王,遂下令全國殺嬰。其管轄範圍,也有清楚界定。

    因為羅馬帝國,令猶太人離開中東,遷徙到斯基提亞和巴比倫,然後進入羅馬,成為首都羅馬主要的經濟勢力。有點像 1949 年之後的香港,上海人帶同資金與工業技術逃亡來香港,聚居北角成「小上海」。但猶太人的足跡,隨著羅馬帝國的版圖遍佈整個歐洲,是故分散而聚居,以希伯來文和猶太教為宗,憑著高超的做生意技巧,斂積財富,然後受到歐洲國家的歧視和驅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滅猶至高峰。

    戰後 1947 年 11 月,聯合國通過第 181 號決議,在舊有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 包括加沙地帶在內的 1.18 萬平方公里地域劃歸「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就在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周邊的埃及、敍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游擊隊即聯手進攻,企圖扼殺以色列。

    當年僅這五國就有四千多萬人口,而以色列只有六十萬人,尚無正規的軍隊。然而,頑強的以色列人以陣亡近百分之一人口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從以色列建國的 1948 年到 1982 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共展開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不但沒被毀滅,而且愈打愈強,並佔領了大批阿拉伯領土,其中包括 1967 年在「六日戰爭」中佔領了加沙。

    1993 年 9 月,以巴雙方簽署宣言。1994 年 5 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接管加沙,加沙 6 成左右的土地實現自治。
    2005 年 7 月 14 日,有大量以色列市民反對政府撤出加沙的計劃。 圖片來源:PEDRO UGARTE/AFP

    2005 年 8 月 15 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開始從加沙地帶撤軍。當年 9 月 12 日,已完成撤軍,結束對加沙地帶 38 年的佔領,加沙徹底歸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至此,仁至義盡。

    2006 年 1 月,哈馬斯在巴立法委選舉中擊敗主導巴勒斯坦政壇將近半個世紀的「法塔赫」(Fatah)政黨,贏得大選。

    2007 年 2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簽署「麥加協議」,組建聯合政府,但哈馬斯以恐怖主義組織出身,拒絕交出軍隊,實現軍隊國家化。

    2007 年 6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血腥內戰,控制了加沙。儘管國際社會多次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活動,強調必須尊重以色列的生存權,但這個 1987 年成立的組織,始終拒絕承認以色列,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變成了恐怖襲擊以色列的基地,各種人肉炸彈不斷在以色列爆炸。以色列人修築了 681 公里的圍牆,基本上堵住了人肉炸彈和非法移民。但哈馬斯並不死心,不斷從居民區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據統計,自以色列撤出加沙的 3 年半中,哈馬斯已向以色列發射了 6,000 多枚火箭彈。2008 年 12 月 19 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為期半年的停火協議到期,12 月 27 日,戰爭爆發。

    以兩千年來的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實,以色列都是在被整個阿拉伯世界欺凌的一方。但以色列科技發達,男女平權,不但有女兵,而且有數以百計女數學家、女工程師、女科學家。以色列女總理夫人,以民主選出掌政權,比英國的戴卓爾夫人早十年。

    所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哈馬斯。

    原文:CUP

    #政治 #宗教 #國際 #歷史

  •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11 08:00:00

    本集探訪地點資料:
    1.橄欖山Mount of Olives/Mount Olive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周來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欖山進入聖殿教導人,聖經記載了許多耶穌在橄欖山的事跡和言論。橄欖山在西元四世紀起就有許多修道院和教堂,許多基督徒朝聖者來此訪問。西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摧毀了聖殿和耶路撒冷。在撒迦利亞書中,說到橄欖山將是c。因此,猶太人總是希望埋葬在橄欖山,從聖經時代直到今天,橄欖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墓地。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其中包括包括撒迦利亞(在此說預言的先知)、押沙龍、和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許多猶太教拉比。從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到1967年六日戰爭,橄欖山被約旦國占領,橄欖山猶太墓地受到嚴重破壞,約旦人墓碑修築道路和軍用廁所,其中有不少墓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人盡最大努力修復猶太墓地。山頂上有一個阿拉伯人社區At-Tur。《聖經》中首次提到橄欖山,是押沙龍叛亂時,大衛王從耶路撒冷逃出,蒙頭赤腳上了橄欖山。在《舊約聖經》中另外只有一處提到橄欖山,就是在《撒迦利亞書》14章4節。不過,《列王紀上》11:7、《列王紀下》 23:13 、《尼希米記》 8:15 、《以西結書》 11:23 也都隱晦地提到了橄欖山。《新約聖經》頻繁地提到橄欖山:《馬太福音》21:1、 26:30 等。在聖經時代,從耶路撒冷到伯大尼的道路經過該山,耶穌曾站在橄欖山上為耶路撒冷悲嘆。耶穌在橄欖山上度過了很多時間,教導他的門徒並且說預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欖山住宿,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也是如此。
    2.耶穌升天小堂(Chapel of the Ascension)位於耶路撒冷舊城以東的橄欖山山頂,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相信基督在此升天。升天小堂為八角形建築,中間為升天石,據說上面有耶穌升天時留下的右腳腳印,基督徒將其作為耶穌留在地上最後的痕跡加以崇拜。升天小堂最早建於約AD390年,61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的軍隊摧毀。1152年左右,十字軍重建了露天的八角形升天小堂。1187年,薩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將這座建築改為清真寺,並給它增加了一個穹頂。由於來訪者絕大多數為基督徒,作為妥協和善意的姿態,2年後薩拉丁在旁邊另建一座清真寺供穆斯林使用。現在,小堂仍由穆斯林控制,但是允許基督徒可以在每年的耶穌升天節來小堂慶祝,但是需要象徵性的收費。天主教會可以在小堂內慶祝,而東方教會只能在庭院內慶祝。俄羅斯東正教會在橄欖山頂也有一個升天修道院。
    3.主禱文教堂,天主教又譯天主經堂Church of the Pater Noster是位於耶路撒冷橄欖山的一座法國天主教教堂,傳統認為這是耶穌教導《主禱文(天主經)》的地點。目前的教堂興建在4世紀康斯坦丁一世所建的紀念耶穌升天的教堂的原址。他的母親海倫納太后將其命名為門徒教堂。2世紀的約翰行傳提到橄欖山的一個洞穴與耶穌的教導有關,但並非只與主禱文有關。614年,波斯人摧毀了這座教堂。1106年,十字軍在其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小堂,1152年丹麥主教捐款建成了一座正式教堂,他本人也安葬在教堂內。這時教堂已經完全完全與教導天主經有關。十字軍時期的教堂在1187年耶路撒冷圍城戰期間嚴重受損,到1345年被拋棄,成為廢墟。1851年,4世紀教堂剩下的石塊出售,用作約沙法谷的墓碑。19世紀後期,法國圖爾韋涅公主買下這地段,尋找早期朝聖者提到的洞穴。1868年,她模仿義大利比薩的原型建造修道院,1872年成立了加爾默羅會修道院。1910年在修道院下面發現洞穴,於是修道院遷到附近,1915年開始重建拜占庭式教堂。這座教堂仍未完成。仿造4世紀的拜占庭教堂已經部分重建,尺寸與原作相同。教堂是無頂的,有台階通往洞穴,那裡是一些基督徒相信耶穌向他的門徒預言耶路撒冷被毀和耶穌再臨的地點。不幸的是,1910年發現洞穴時,它已經部分倒塌。教堂的南門左側是鑲嵌馬賽克的洗禮池。該修道院是歐洲風格,刻有100多種不同語言的主禱文。修道院右邊的路通往俄國升天教堂和拜占庭墓地教堂,一些亞美尼亞馬賽克保存在一個小型博物館內。
    4.馬可樓,又名晚餐樓Cenacle/Upper Room是新約中許多事件的發生地點:
    • 最後的晚餐;
    • 耶穌為門徒洗腳
    • 耶穌復活後顯現
    • 耶穌升天後,門徒在此聚集禱告
    • 選出馬提亞為使徒
    • 在五旬節,聖靈澆灌在門徒身上
    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 "第一座基督教堂。” Catholic Encyclopedia: Jerusalem (A.D. 71-1099): "During the first Christian centuries the church at this place was the centre of Christianity in Jerusalem, "Holy and glorious Sion, mother of all churches" (Intercession in "St. James' Liturgy", ed. Brightman, p. 54). Certainly no spot in Christendom can be more venerable than the place of the Last Supper, which became the first Christian church."
    5.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譯為主哭耶京泣堂,是一個天主教教堂,位於橄欖山,正對著耶路撒冷老城。Dominus Flevit從拉丁語翻譯意為「上帝哭了」,教堂形狀似一顆淚珠象徵耶穌的眼淚。根據《路加福音》第19章,耶穌走向耶路撒冷的時候,震驚於第二聖殿的美麗,並預測其將來的毀滅和猶太人的離散,當眾哀哭。主泣教堂是耶路撒冷最新的教會之一,位於一個古老的遺蹟之上。在施工期間,聖殿考古學家發掘出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迦南時期,並發現第二聖殿和拜占庭時代的古墓。直到十字軍東征時代之前,耶穌哭泣的位置沒有記號。1953年,在圍牆的修建過程中,工人發掘出古墓。因此該地點被深入挖掘,被發掘出的古墓從晚青銅時代到迦南期間,並發現公元前136年到公元300年的一座公墓。公墓跨越兩個不同的時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陵墓風格。現在的教堂建於1953年至1955年。設計師為安東尼•巴盧奇。巴盧奇在20世紀上半世紀設計了一些神龕和教堂,在耶路撒冷有很多他的其他作品,如萬國教堂、荊冕堂等。
    6.客西馬尼園意為「榨油機」,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 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處種植了許多橄欖樹。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根據路加福音 22:43 –44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7.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格),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馬可福音( 14:32 )稱為「一個地方」;約翰福音 (18:1)稱為「一個園子」。
    8.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據信此處是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彼得否認耶穌事件的發生地點。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毀。1102年十字軍重建小堂,並使用今天名稱。耶路撒冷陷落以後它再度淪為廢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教堂入口處的停車場高於教堂地面。在院子裡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描繪了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聖經經節:「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入口兩側的鍛鐵門刻有聖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面對入口是耶穌被綁,在該亞法府邸受審,右側是耶穌和十二使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左側是彼得,穿著教宗的衣服。天花板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型視窗,五彩斑斕。苦路十四站列在牆上,有簡單的十字架標記。
    8.耶路撒冷(Jerusalem)位於猶太山區(Judean Mountains),海拔700-800米,東臨汲淪谷(Kidron Valley),南面和西面被欣嫩谷(Hinnom Valley)環抱。這裡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共38億人(2013年資料)仰慕的聖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城市。對基督徒來說,這裡是耶穌受死、埋葬和復活的地方,基督教會的發祥地,被聖經提到過653次。對猶太人來說,這裡是神所賜應許之地的心臟,聖王大衛的首都,曾是聖殿與約櫃的所在。穆斯林則相信這裡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登霄的地點。近年來的人口增長將耶路撒冷的邊界遠遠地推移到了城牆之外。截至2011年,耶路撒冷總人口80萬1千,其中猶太人占62%,穆斯林35%,基督徒2%,1%為其它宗教或無信仰。然而令幾十億人魂牽夢繞的,卻仍只是在城牆之內面積0.9平方公里的老城。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並持續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比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洛陽(建于夏朝,西元前2070年)還早700多年,於1981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耶路撒冷老城及周邊。老城根據居民組成分為四個城區:基督徒區、穆斯林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粗黃線為城牆的位置。根據猶太傳統,耶路撒冷原名撒冷(Salem),意為和平、平安,但在過去的五千年中,和平在這聖城中卻常常是短暫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