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寫義大利自助的文章
羅馬的景點必去-萬神殿、特雷維噴泉
其實可以說羅馬整個市區都像是保留文化古蹟!!
最有印象的除著名的羅馬競技場
前一陣子已經寫文了
再來就是這裡了 走到這個噴泉都訝異終於看到本尊
因為在韓國很多百貨或去其他地方都有看過類似彷的
特雷維噴泉噴泉這邊真的是擠滿人潮
非常難拍...
今天要來寫義大利自助的文章
羅馬的景點必去-萬神殿、特雷維噴泉
其實可以說羅馬整個市區都像是保留文化古蹟!!
最有印象的除著名的羅馬競技場
前一陣子已經寫文了
再來就是這裡了 走到這個噴泉都訝異終於看到本尊
因為在韓國很多百貨或去其他地方都有看過類似彷的
特雷維噴泉噴泉這邊真的是擠滿人潮
非常難拍到空景的畫面
下面是萬神殿的門口 現場看也真的覺得不真實
且非常的震撼感!!
羅馬的街頭 到處都是觀光遊客
而且第一次去到義大利
發現當地消費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高
歐洲還是有分南北消費的
所以有機會的話 我應該還會帶家人去一趟吧
只不過治安真的很差就是了> <
📍羅馬景點必去-萬神殿Pantheon
地址:Piazza della Rotonda, 00186 Roma RM, 義大利
電話:+390668300230
這裡其實就是一個大開放的空間
悠久的歷史古蹟建築
很印象深刻剛走到這裡時 我是從後方這裡走來
本來就是覺得就只是普通的歐洲建築這樣
沒想到走到正門口真的是驚呆了!!
附近也有一攤餐車、還有一些街頭的販售品
對了!歐洲的地板路很多石頭路
如果跟我一樣代大行李的朋友
千千萬萬要有心理準備!
我帶去的拉拉熊行李箱旅遊一個月後終究報廢
輪子整個被我弄爛了
直接在巴黎買了一個行李箱回台灣XDD
萬神殿的正面就很多地方都會有看到類似的建築
這邊感覺歷史永久有重新翻新過的痕跡
裡面可以排隊走進去參觀 就跟一般教堂差不多感覺
廣場中央也是人潮很多
走走晃晃之後就晃去了特雷維噴泉那邊囉!
除了萬神殿本身有進去參觀之外
在歐洲行程基本上我沒有什麼特別安排
但如果有看到一些教堂
有些是開放都會走進去參觀一下
不得不說歐洲的教堂真的是很美
雖然說後期看多已經有些厭倦
不過裡面的竟系建築還是很震撼
尤其是在義大利這邊 更是覺得建築工上精緻
義大利街頭也會看到很多賣皮革
或是包包飾品的店家
尤其是皮製的包包相當多!
喜歡這種風格的朋友也可以到義大利去購買哦
📍羅馬景點必去
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
地址:Piazza di Trevi, 00187 Roma RM, 義大利
電話:+39060608
噴泉這裡真的很美
但由於人真的太多 我大概拍一拍就走了
滿多遊客都會聚集在這裡坐著聊天
但因為我不喜歡人擠人 所以拍一拍就趕快離開了!
有點可惜無法看到人少少的景象就是了
羅馬的街頭大概是這樣
我應該還算是幸運
這一個多月旅遊下來 遇到的下雨次數算不多
只有在義大利的幾天
還有部分其他國家天數有遇到下雨
街頭上也不時會看到一些街頭藝人表演
在國外這種街頭藝人相當的多
上面還有一個阿伯把整個琴都搬來超強
意外發現義大利也是相當多摩托車!!
我一直以為這種狀況只有在亞洲才是呢
市區也有一些伴手禮的店家跟餐廳
基本上我一到的時候為什省錢很少吃外面
不過也有幾餐也有跑去餐廳吃
覺得義大利的東西真的要看
畢竟西餐跟中式還是很不一樣
然後一開始我為了減輕行李重量
也都趕快消耗我帶去的泡麵、零食XDD
義大利羅馬街頭的一些旅遊周邊商品店也不少
還有皮革、包包店家或攤商
街頭作畫的畫家以及精品店
這裡則是搭公車的時候經過看到的
也是被保留的歷史古蹟
但我真的沒有記住這裡是哪裡
就覺得太特別了 就拍照記錄下來了
那幾天來回穿梭的街道
還有我等公車的對面
其實也是滿多當地人會搭公車
比起美國、澳洲這種大家都自己開車比較多
那這篇就記錄到這囉!
有想先看歐洲或義大利哪個城市或是景點
都歡迎來留言跟我說,我會先分享唷:))
亞梭輪子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意寫作:故事中的故事】
今天分享的短篇,是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凱雷特的〈創意寫作〉。
這部短篇小說非常有趣,以一對夫妻為主線,描述他們參加了寫作班後寫出來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能和現實中的他們彼此映照,完成小說的主線。
一起來看看這部短篇,以及它底下的小故事吧。
-
創意寫作 / 埃特加‧凱雷特
瑪雅寫的第一個故事是:
在某個世界裡,人們採取分裂的方式,而不是生育的方式進行繁殖。在那個世界裡,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時候分裂成兩個人,分裂後的每個人年齡只有原來那個人的一半。有些人選擇在年輕時進行分裂:例如,一個十八歲的姑娘可能會分裂成兩個九歲的小女孩。有些人則選擇等到事業有成、積累了一定財富的中年再進行分裂。
瑪雅故事裡的主人公一直沒有進行分裂。她已經八十高齡了,但面對巨大的社會壓力,仍然堅持不進行分裂。最後,她死了。
這是個不錯的故事,但結尾有點消極,而且落了俗套。不過,瑪雅的這個結尾居然得到了創意寫作班上很多人的稱讚。創意寫作班的老師應該是一位著名作家吧,儘管阿維亞德從未聽說過此人。那個老師對瑪雅說了一通她的結尾寫得很深刻之類的鬼話。阿維亞德看得出來,老師的稱讚令瑪雅喜不自勝——她顯得無比興奮,像人們背誦《聖經》裡的詩句那樣,一字不落地向阿維亞德轉述了那位作家的話。阿維亞德當初曾建議她換個結尾,但聽了那番話之後,他收回了原來的意見,並說這完全是個人的品味問題,還說自己對寫作真的不太在行。
讓瑪雅去上創意寫作班,是瑪雅她媽的主意。她媽說朋友的女兒去年上了某個創意寫作班,感覺非常喜歡。阿維亞德也認為讓瑪雅多出去走走,幹點事情,對她可能會有好處。他自己倒是可以一直沉浸在工作中,因為公司裡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但瑪雅呢,流產以後,她就從未出過家門。每次一進門,阿維亞德就會看見她像尊雕像似的,挺著身子呆坐在客廳裡,不看書,不看電視,甚至也不哭。
瑪雅對上創意寫作班的事有點猶豫,但阿維亞德知道該怎麼說服她。「先去上一節課,感受一下吧,」他說,「就像小孩子去上日間夏令營那樣。」後來想想,考慮到他們兩個月前經歷的那場噩夢,他覺得拿小孩子作類比有點不近人情。但當時,瑪雅竟然笑了笑,說日間夏令營正是自己需要的。
瑪雅寫的第二個故事是:
在某個世界裡,你只看得到你愛的人。故事主人公是個已婚男人,很愛自己的妻子。有一天在走廊上,他妻子跟他迎面撞了個滿懷,把他手上的玻璃撞落在地,摔得粉碎。幾天以後,他在扶手椅上打盹,他妻子又坐到了他的腿上。對於這兩次意外,他妻子都有自己的理由:走路時,她腦子裡正想著別的事情;坐下去時,她正看著別的地方。但是,他開始懷疑他妻子不再愛他了。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決定做件極端的事情——刮去自己左邊的小鬍子。那天,他留著半邊鬍子,握著一束銀蓮花回到了家。他妻子微笑著向他表示感謝,並湊過來,想要親他。他能感覺到他妻子在對著空氣摸索。瑪雅給這個故事取名叫《半邊鬍子》,並告訴阿維亞德,當自己在創意寫作班上大聲朗讀這個故事時,有些人哭了。阿維亞德笑著讚嘆了一聲「哇」,然後親了親她的額頭。
那天晚上,他們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吵了一架:好像是瑪雅忘了向他轉達一條資訊,或者其他類似的什麼事情;他吼了她。這次吵架完全是他的錯,所以他最後道歉了。「我今天工作很不順,」他想為自己的衝動做出補償,邊撫摸瑪雅的腿邊說,「你能原諒我嗎?」瑪雅原諒了他。
創意寫作班的那位老師出版過一部長篇小說和一本短篇小說集。這兩本書都賣得不怎麼樣,但確實得到了一些好評——阿維亞德辦公室對面有家書店,這話正是書店的女店員告訴他的。那部長篇小說很厚,共達六百二十四頁。阿維亞德買了那本短篇小說集。他把書放在辦公桌的抽屜裡,午休時就讀上幾頁。書中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異國他鄉,一個故事一個國家——這是一種噱頭。封底的簡介說作者是名導遊,已經走遍了全世界。上面還有張黑白小照片,照片裡的他臉上掛著得意的微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樣。那位作家告訴她,瑪雅對阿維亞德說,等到課程結束,他會把她寫的故事拿給編輯看看。那位作家還告訴她,雖然她不應該抱有太大的希望,但過去幾年裡,出版商們一直在期盼出現新的天才。
瑪雅的第三個故事開頭寫得很滑稽:
一名孕婦產下了一隻貓。故事的主人公是那名孕婦的丈夫,他懷疑那隻貓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家臥室對面擺著個帶輪子的垃圾桶,桶蓋上總是睡著只薑黃色的肥公貓。每次她丈夫去樓下扔垃圾,那隻貓都會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著他。最終,她丈夫和那隻貓之間發成了激烈的衝突:她丈夫朝那隻貓扔了一塊石頭,後者則用牙齒和爪子還以顏色。受傷的丈夫、她和小貓在診所等著醫生給她丈夫打破傷風針,她邊等邊給小貓餵奶。她丈夫受了屈辱,身上又疼痛難當,但還是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小貓似乎感覺到了爸爸的痛苦,從媽媽的懷裡爬過來,輕輕地舔了舔他的臉,並「喵」地叫了一聲,想要安慰他。
「你聽到了嗎?」她激動地問,「他叫你爸爸。」
這時,她丈夫再也忍不住了,開始痛哭起來。
而讀到這一段時,阿維亞德也是拼命忍著,好不容易才沒讓自己掉下眼淚。瑪雅說,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前,她就已經開始在寫這個故事了。「你不覺得奇怪嗎?」她問,「我的大腦都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我的潛意識怎麼會知道的呢?」
接下來的週二,阿維亞德本該在創意寫作班下課之後去接瑪雅的,但他提前半小時到了那裡,然後停好車,去教室裡找她。看到他,瑪雅顯得很意外,而他則堅持讓她介紹那位作家給他認識。那位作家身上散發著一股刺鼻的香水味。他有氣無力地跟阿維亞德握了握手,並對後者說能做瑪雅丈夫的人肯定非常特別。
三周以後,阿維亞德報名參加了一個創意寫作入門班。這事,他完全瞞著瑪雅,而且以防萬一,他還告訴秘書要是家裡打電話來,就說他正在參加一個重要會議,不能被打擾。班上的其他人都是老大媽,看他的眼神色眯眯的。老師很年輕,瘦瘦的,裹著條頭巾。班上的那些大媽講了點關於那位老師的八卦,說她身患癌症,住在佔領區的一處定居點。
老師讓每個人做一個無意識寫作的練習。「腦子裡出現什麼就寫什麼,」她說,「不要去想,只管寫。」阿維亞德努力讓自己不去想,但這非常難做到。周圍的那些大媽急匆匆地寫了起來,活像一群正在參加考試的學生——在監考老師叫他們放下筆之前,拼命答題,生怕自己做不完試卷。
幾分鐘之後,阿維亞德也開始動筆了,寫的是關於一條魚的故事。那條魚在海裡快樂地游來遊去,就在這時,一個邪惡的巫婆把牠變成了一個男人。那條魚不想變成人,所以決定找到那個邪惡的巫婆,讓他把自己變回去。由於牠是條非常機靈、又特別有事業心的魚,所以尋找巫婆的過程中,牠結了婚,還開了個從遠東地區進口塑膠製品的小公司。還是條魚的時候,牠曾游遍四大洋,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憑藉這些知識,牠的公司開始蓬勃發展,最後還成功上市了。
而與此同時,那個邪惡的巫婆對自己多年來的邪惡行徑感到有點厭倦了,所以打算找到被他施過魔法的每一個受害者,向他們道歉,並把他們變回原形。他還找了被他變成人的那條魚。魚的秘書讓她等一下,說牠正在跟臺灣的幾個合夥人舉行國際電話會議。此時那條魚幾乎忘了自己本來是條魚,而且牠的公司也已經控制了半個地球。等了幾個小時之後,看到會議仍然沒有結束的意思,巫婆騎上掃帚,飛走了。
那條魚的事業蒸蒸日上,當然牠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忙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那條魚已步入了耄耋之年。牠曾一次性低價買入幾十棟寬敞的濱海別墅;有一天,透過其中一棟別墅的窗戶,牠看到了大海。於是,牠突然記起自己其實是條魚——雖然是條富得流油的魚,在證券市場收購並掌控了世界各地幾十家子公司,但仍然是條魚,一條多年沒有嘗過海水味道的魚。
看到阿維亞德停下筆,老師向他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我還沒有寫結尾。」阿維亞德抱歉地說。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免得驚擾那些還在奮筆疾書的老太太。
亞梭輪子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意寫作:故事中的故事】
今天分享的短篇,是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凱雷特的〈創意寫作〉。
這部短篇小說非常有趣,以一對夫妻為主線,描述他們參加了寫作班後寫出來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能和現實中的他們彼此映照,完成小說的主線。
一起來看看這部短篇,以及它底下的小故事吧。
-
創意寫作 / 埃特加‧凱雷特
瑪雅寫的第一個故事是:
在某個世界裡,人們採取分裂的方式,而不是生育的方式進行繁殖。在那個世界裡,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時候分裂成兩個人,分裂後的每個人年齡只有原來那個人的一半。有些人選擇在年輕時進行分裂:例如,一個十八歲的姑娘可能會分裂成兩個九歲的小女孩。有些人則選擇等到事業有成、積累了一定財富的中年再進行分裂。
瑪雅故事裡的主人公一直沒有進行分裂。她已經八十高齡了,但面對巨大的社會壓力,仍然堅持不進行分裂。最後,她死了。
這是個不錯的故事,但結尾有點消極,而且落了俗套。不過,瑪雅的這個結尾居然得到了創意寫作班上很多人的稱讚。創意寫作班的老師應該是一位著名作家吧,儘管阿維亞德從未聽說過此人。那個老師對瑪雅說了一通她的結尾寫得很深刻之類的鬼話。阿維亞德看得出來,老師的稱讚令瑪雅喜不自勝——她顯得無比興奮,像人們背誦《聖經》裡的詩句那樣,一字不落地向阿維亞德轉述了那位作家的話。阿維亞德當初曾建議她換個結尾,但聽了那番話之後,他收回了原來的意見,並說這完全是個人的品味問題,還說自己對寫作真的不太在行。
讓瑪雅去上創意寫作班,是瑪雅她媽的主意。她媽說朋友的女兒去年上了某個創意寫作班,感覺非常喜歡。阿維亞德也認為讓瑪雅多出去走走,幹點事情,對她可能會有好處。他自己倒是可以一直沉浸在工作中,因為公司裡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但瑪雅呢,流產以後,她就從未出過家門。每次一進門,阿維亞德就會看見她像尊雕像似的,挺著身子呆坐在客廳裡,不看書,不看電視,甚至也不哭。
瑪雅對上創意寫作班的事有點猶豫,但阿維亞德知道該怎麼說服她。「先去上一節課,感受一下吧,」他說,「就像小孩子去上日間夏令營那樣。」後來想想,考慮到他們兩個月前經歷的那場噩夢,他覺得拿小孩子作類比有點不近人情。但當時,瑪雅竟然笑了笑,說日間夏令營正是自己需要的。
瑪雅寫的第二個故事是:
在某個世界裡,你只看得到你愛的人。故事主人公是個已婚男人,很愛自己的妻子。有一天在走廊上,他妻子跟他迎面撞了個滿懷,把他手上的玻璃撞落在地,摔得粉碎。幾天以後,他在扶手椅上打盹,他妻子又坐到了他的腿上。對於這兩次意外,他妻子都有自己的理由:走路時,她腦子裡正想著別的事情;坐下去時,她正看著別的地方。但是,他開始懷疑他妻子不再愛他了。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決定做件極端的事情——刮去自己左邊的小鬍子。那天,他留著半邊鬍子,握著一束銀蓮花回到了家。他妻子微笑著向他表示感謝,並湊過來,想要親他。他能感覺到他妻子在對著空氣摸索。瑪雅給這個故事取名叫《半邊鬍子》,並告訴阿維亞德,當自己在創意寫作班上大聲朗讀這個故事時,有些人哭了。阿維亞德笑著讚嘆了一聲「哇」,然後親了親她的額頭。
那天晚上,他們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吵了一架:好像是瑪雅忘了向他轉達一條資訊,或者其他類似的什麼事情;他吼了她。這次吵架完全是他的錯,所以他最後道歉了。「我今天工作很不順,」他想為自己的衝動做出補償,邊撫摸瑪雅的腿邊說,「你能原諒我嗎?」瑪雅原諒了他。
創意寫作班的那位老師出版過一部長篇小說和一本短篇小說集。這兩本書都賣得不怎麼樣,但確實得到了一些好評——阿維亞德辦公室對面有家書店,這話正是書店的女店員告訴他的。那部長篇小說很厚,共達六百二十四頁。阿維亞德買了那本短篇小說集。他把書放在辦公桌的抽屜裡,午休時就讀上幾頁。書中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異國他鄉,一個故事一個國家——這是一種噱頭。封底的簡介說作者是名導遊,已經走遍了全世界。上面還有張黑白小照片,照片裡的他臉上掛著得意的微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樣。那位作家告訴她,瑪雅對阿維亞德說,等到課程結束,他會把她寫的故事拿給編輯看看。那位作家還告訴她,雖然她不應該抱有太大的希望,但過去幾年裡,出版商們一直在期盼出現新的天才。
瑪雅的第三個故事開頭寫得很滑稽:
一名孕婦產下了一隻貓。故事的主人公是那名孕婦的丈夫,他懷疑那隻貓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家臥室對面擺著個帶輪子的垃圾桶,桶蓋上總是睡著只薑黃色的肥公貓。每次她丈夫去樓下扔垃圾,那隻貓都會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著他。最終,她丈夫和那隻貓之間發成了激烈的衝突:她丈夫朝那隻貓扔了一塊石頭,後者則用牙齒和爪子還以顏色。受傷的丈夫、她和小貓在診所等著醫生給她丈夫打破傷風針,她邊等邊給小貓餵奶。她丈夫受了屈辱,身上又疼痛難當,但還是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小貓似乎感覺到了爸爸的痛苦,從媽媽的懷裡爬過來,輕輕地舔了舔他的臉,並「喵」地叫了一聲,想要安慰他。
「你聽到了嗎?」她激動地問,「他叫你爸爸。」
這時,她丈夫再也忍不住了,開始痛哭起來。
而讀到這一段時,阿維亞德也是拼命忍著,好不容易才沒讓自己掉下眼淚。瑪雅說,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前,她就已經開始在寫這個故事了。「你不覺得奇怪嗎?」她問,「我的大腦都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我的潛意識怎麼會知道的呢?」
接下來的週二,阿維亞德本該在創意寫作班下課之後去接瑪雅的,但他提前半小時到了那裡,然後停好車,去教室裡找她。看到他,瑪雅顯得很意外,而他則堅持讓她介紹那位作家給他認識。那位作家身上散發著一股刺鼻的香水味。他有氣無力地跟阿維亞德握了握手,並對後者說能做瑪雅丈夫的人肯定非常特別。
三周以後,阿維亞德報名參加了一個創意寫作入門班。這事,他完全瞞著瑪雅,而且以防萬一,他還告訴秘書要是家裡打電話來,就說他正在參加一個重要會議,不能被打擾。班上的其他人都是老大媽,看他的眼神色眯眯的。老師很年輕,瘦瘦的,裹著條頭巾。班上的那些大媽講了點關於那位老師的八卦,說她身患癌症,住在佔領區的一處定居點。
老師讓每個人做一個無意識寫作的練習。「腦子裡出現什麼就寫什麼,」她說,「不要去想,只管寫。」阿維亞德努力讓自己不去想,但這非常難做到。周圍的那些大媽急匆匆地寫了起來,活像一群正在參加考試的學生——在監考老師叫他們放下筆之前,拼命答題,生怕自己做不完試卷。
幾分鐘之後,阿維亞德也開始動筆了,寫的是關於一條魚的故事。那條魚在海裡快樂地游來遊去,就在這時,一個邪惡的巫婆把牠變成了一個男人。那條魚不想變成人,所以決定找到那個邪惡的巫婆,讓他把自己變回去。由於牠是條非常機靈、又特別有事業心的魚,所以尋找巫婆的過程中,牠結了婚,還開了個從遠東地區進口塑膠製品的小公司。還是條魚的時候,牠曾游遍四大洋,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憑藉這些知識,牠的公司開始蓬勃發展,最後還成功上市了。
而與此同時,那個邪惡的巫婆對自己多年來的邪惡行徑感到有點厭倦了,所以打算找到被他施過魔法的每一個受害者,向他們道歉,並把他們變回原形。他還找了被他變成人的那條魚。魚的秘書讓她等一下,說牠正在跟臺灣的幾個合夥人舉行國際電話會議。此時那條魚幾乎忘了自己本來是條魚,而且牠的公司也已經控制了半個地球。等了幾個小時之後,看到會議仍然沒有結束的意思,巫婆騎上掃帚,飛走了。
那條魚的事業蒸蒸日上,當然牠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忙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那條魚已步入了耄耋之年。牠曾一次性低價買入幾十棟寬敞的濱海別墅;有一天,透過其中一棟別墅的窗戶,牠看到了大海。於是,牠突然記起自己其實是條魚——雖然是條富得流油的魚,在證券市場收購並掌控了世界各地幾十家子公司,但仍然是條魚,一條多年沒有嘗過海水味道的魚。
看到阿維亞德停下筆,老師向他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我還沒有寫結尾。」阿維亞德抱歉地說。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免得驚擾那些還在奮筆疾書的老太太。
亞梭輪子 在 Head x Lov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離開日本的那天,長崎終於放晴;尚未乾燥的浴巾想必是書頁皺起的原因。
她出走了還放不下書和化妝品,行李從Osprey 88公升的登山後背包換成在關西唐吉軻德買的碩大廉價塑料旅行箱,後者在行經九州時已開始軟腳凹陷,輪子不聽使喚地抱怨時,她尷尬對同行的英國女士解釋:”That’s not me making the noise .”但其實用不著對這位路旁主動搭話、一塊尋找落腳處的紅髮女子解釋;儘管在島國中,她擔任的不是優雅的階級,母語裡的fancy word她不用,英文的也不會,外人前的她卻總想表現得體,粗魯和不懂事要收起。
她推著旅行箱在歐洲街頭時更是心驚膽顫,沒有比她更顯著的目標了。
不撐傘遮陽是很大的讓步。
就著青年旅館昏黃的光線,她終於把傑佛瑞.尤金尼德斯的《結婚這場戲》譯本看完;出走前她選書糾結好久,最後決定不帶舊書,擱在書櫃裡久未翻看的新書是時候消化了。
讀著讀著發現自己是個cliché,遲鈍死灰的心機躁不起來,只得下沉。
她人生低谷裡不免俗地往梭哈出走帶向,儘管她有意避免下標風格和Porn Hub意外雷同的遊記路數:「249天只愛陌生人之旅」、「一個女生的流浪字典」、「那些我用來交換沙發主人熱情款待的驚喜」、「19歲、人生第一場屬於自己的冒險」……沒那麼儀式性,沒那麼溫室花朵,沒那麼rich kid;此刻,她像是Westworld裡甫逃出人工造景的老鴇,手捧螢幕看著深信不疑的自由意志變成註定的工程指令一行行閃現;神經質的廢青米契爾、會在書中劃記符合自己個性描述的段落並反覆翻看自慰的米契爾,單戀朋友瑪德蓮未果,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壯遊──嚇。
「隱退,旅行,自殺等等,我想像出的這一切解決辦法都處在戀愛系統的內部:是戀人的隱居、出走或是輕生;如果說他想像自己閉門不出,或出走甚至死去,那麼他在想像中看見的就始終是個戀人:我念念不忘自己是戀人,同時又告誡自己別再做戀人。」──羅蘭‧巴特,《戀人絮語》-解決辦法
瞧,1980年代的美國學院廢青和台灣的厭青似乎沒那麼不同,厚薄適中的《戀人絮語》是提袋裡最秋的配件,「在大學要顯示自己多棒,提到的則往往是默默無聞的人。跟惠特尼這番交戰後過了幾週,瑪德蓮開始聽到有人提到『德希達』,她聽到他們談到『李歐塔』、『傅柯』、『德勒茲』、『布希亞』。談論這些主題的人多半是她出於直覺不以為然的人,來自上層中產階級,穿馬汀大夫牌靴子,身上有無政府主義標誌,正因此瑪德蓮對他們的熱忱半信半疑。」
What a cliché,而她的馬汀大夫還沒穿軟。
他人的故事變成自己遭遇的延伸。
決心重整自己後,她不碰頹喪糜爛的作品,乾脆,連日記都不要寫了。《全面啟動》中,建造夢境的素材不能取自真實記憶,有所憑依。
從傑佛瑞.尤金尼德斯的第一本著作《少女死亡日記》中枯燥小鎮的性壓抑,到《中性》受friendzone滋養的濕潤番紅花,朦朧的對象以為不承認就不算數,不睜眼就可以不面對……。
繩子沾泥漿甩出來的cliché,以為能從缺陷形式的不同來劃分的cliché,才發現她照顧的疤別人也有,她寫過的心情可能是小兒練字、命題寫作,他人的生命軌跡比較有藝術性,她就只是魯。
米契爾對一個風景凝視了若干年,不常見,所以夢想是把她當作日常;偶爾他矜持地說妳好美,偶爾他曖昧丟出一首不指名的詩,總歸是抒發他對風景的愛慕,但風景從來沒有回應。
視野裡可能很多小小人開著小小車過橋,建築群聚林立,會想細數每片磚瓦結構,也會想遠遠地看;清晨的樣子,晚霞的顏色,頭髮從濕到吹乾。
多個有機物構成的宇宙不說話,原來他一直在對適合投影的白牆說話,想來沒有回應是正常。
和米契爾有關係的人都不想和米契爾有關係(可能除了賴瑞,剛和火辣法國女友分手後出櫃的賴瑞,米契爾無法回應感情的賴瑞)。
所以他在人群中走動,可能是優雅、練達、病態的巴黎巷弄,可能是加爾各答的德蕾莎病房,每位患者的情緒和病徵都很外露,小動物一般,而他和他們都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