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亞斯伯格症遺傳機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亞斯伯格症遺傳機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斯伯格症遺傳機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斯伯格症遺傳機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對教養孩子來說,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給予過度的壓力,是一連串挫折的開始。以一個人怎麼努力都做不到的目標,去要求、去約定與規範,做不到之後,又跟著處罰,這不是磨練,而是消磨一個人願意努力的動機。 當我知道,有一個目標難度太高,達成的機率極低,我卻被要...

  • 亞斯伯格症遺傳機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09-19 08:00:00
    有 491 人按讚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對教養孩子來說,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給予過度的壓力,是一連串挫折的開始。以一個人怎麼努力都做不到的目標,去要求、去約定與規範,做不到之後,又跟著處罰,這不是磨練,而是消磨一個人願意努力的動機。

    當我知道,有一個目標難度太高,達成的機率極低,我卻被要求去執行的時候,在動機上,通常是消沉的。做的過程中,當然效率會受到影響,錯誤也就容易出現。

    合理的要求,讓人覺得有挑戰性,幫助孩子成長。不合理的要求,讓人覺得挫敗,通常讓人想逃離,還要能繼續堅持下去,最後終於成功、成名,那是非常少數與特殊的狀況。

    那麼,以教養孩子來說,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呢?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是只能進步,不能退步。這段話,我在演講或是討論中提到,通常都會引起聽眾嘩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一個再富強的國家,總是有衰退的期間;一個賺大錢的企業,業績也會有下滑的時候。

    可是,我聽過幾個父母這樣要求孩子,通常是針對學業成績。退步,就被處罰,其中不乏成績已經前三名的孩子。譬如,其中一個被這樣對待的孩子,常抱怨頭暈、頭痛。

    有時候,父母在進行一些ㄧ般人覺得很不合理的要求時,他們會認為,孩子真的有可能達到,並非刁難孩子。但是,當局者迷,孩子受苦,父母不知不覺,還真心認為這是對孩子好的一種表現。

    跟上面的例子很相似的狀況,像是有些父母也要求「不貳過」--也就是講過一次之後,如果還是做不到之後,就實施處罰。我聽過被這樣要求的孩子,最小的年紀是三歲,也有五歲的孩子。

    我相信,父母本身就算年紀三、四十歲,被要求過一次,下一次也不見得能立即改正。我常跟家長們相處,我的觀察是,通常要家長改變,比要孩子改變還困難。那麼,我們大人就是連自己都很難做到的事,叫孩子要做到。

    第二,跟身教有關。「我自己的脾氣很不好,我現在在孩子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我不希望孩子走我以前走過的路,我該怎麼幫助他?」這是我偶爾就會被問到的相關問題。

    對我來說,那就要趕快修正大人自己啊!因為我們每天示範用負面情緒應對事物,就算孩子哪一天開始改變,也會潛移默化又被大人拉回來了。

    不過,人性總是希望付出少少的成本,但獲得大大的收穫。我們可以很合理地預期,問到相關問題的父母,潛意識地常希望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有好EQ,自己大人則按照原來的模式生活就可以了。

    自己都不用變動,孩子被仙女棒一點,自然就乖巧可愛,這就是不合理的要求。因為家庭環境由父母塑造,孩子的基因遺傳自父母,父母都管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怎麼可能要小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模仿,是人類的本能。一個孩子透過模仿,學習面對社會的方式,這是先天設定好,很難被阻止的過程。

    大人甚至要付出比孩子更多的努力,才能讓孩子跟著自己的腳步,慢慢找出自己在這個社會安身立命的方式。否則,孩子得要很幸運,遇到成熟於父母數倍的人物,產生認同,才能跳脫與超越父母的影響。但這個過程,很辛苦,真到這個時候,也應該成年了!

    關於父母徹底從自己開始改變起的案例,我也見過,深感折服。不過,那是經年累月的調整,身教,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圓融的人生。

    我常在版面上提到修身養性的話題,或者,在演講討論的時候,常藉著講教養孩子的方式,「偷渡」我覺得大人們需要改變的面向。這次在台中,就會有不少這樣的討論,希望各位朋友能理解…

    各位朋友:

    上次(4 / 14)在台中童綜合醫院,花了一天的時間,跟許多朋友討論「了解泛自閉症光譜疾患(ASD)」。可惜我要講的內容太多,輔導與治療的部分只談了一點點。

    很榮幸「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給我這個機會,讓我針對這個部分談清楚。不過,如果您對於如何協助人際互動困難的孩子,甚至是對教導一般孩子的情緒與人際互動有興趣,其實都可以一起來參與討論。

    不只是對孩子,我甚至希望這次的討論內容,可以讓參與的大人本身獲益,更了解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與人際處境。所以,歡迎相關專業人員、家長,以及對情緒與人際議題有興趣的社會大眾,有空來坐坐。期待跟各位朋友見面!

    洪仲清 敬上

    【大綱】
    ◎ 高功能ASD輔導重點與理論基礎
    ◎ 學前、小學至國中心理治療與情緒人際課程教學實例
    ◎ 情緒人際課程教學綱要與內容
    ◎ 家庭溝通
    ◎ Q & A

    【活動簡介】
    主題:如何和亞斯孩子相處不抓狂—【高功能泛自閉症光譜疾患的輔導與治療】
    講座日期:102.09.29 (日) 10:00-12:00、13:00-16:00
    課程地點:台中市瀋陽北路21號1樓活動中心
    費用:酌收午餐_茶水及場地清潔費500元(本會會員五折)
    報名信箱:asdkk63628@gmail.com
    聯絡電話:04-22918197 0980-852338 (蔡社工 唐社工)

    http://www.tcasd.org/ap/news_view.asp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