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亞太涵蓋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亞太涵蓋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太涵蓋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太涵蓋率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那一年,中電執行長:「碳密集型企業到2050年麻煩會很大⋯」 依賴燃煤電廠的中電 決定轉向零碳排!(09/10/2021 財訊雜誌) 不要把永續投資想成縱身躍入未知的領域,而是當作避險策略。看看中電集團(CLP)的例子。 中電集團是亞太區最大規模的私營電力公司之一,投資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澳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APEC亞太經合會於北京舉行。習近平和朴槿惠於10日上午會談後,宣布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完成實質談判,可望在2015年年初正式簽訂,這將會是南韓對外簽訂的第13個FTA。至此,與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經濟體簽有FTA協議,涵蓋國家總GDP佔全球比率超過70%。 自從...

亞太涵蓋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15:37:29

【@businessfocus.io】一文解析「最大規模貿易協議」RCEP 象徵意義大 能幫中國突破「內循環」? . 11月15日,包括中、日、韓、澳、紐及東盟十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過歷時八年的馬拉松談判,終於正式簽署。RCEP協議涵蓋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貿易額,為繼日本主...

亞太涵蓋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19 04:16:53

【@businessfocus.io】 . 11月15日,包括中、日、韓、澳、紐及東盟十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過歷時八年的馬拉松談判,終於正式簽署。RCEP協議涵蓋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貿易額,為繼日本主導的CPTPP協議後,亞太地區又一重要自由貿易安排。 . 不過,在「世界最大...

亞太涵蓋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19 04:16:55

【@businessfocus.io】 . 隨著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基本底定,不少人開始關心起拜登執政後美國將採取的經貿路線。儘管拜登團隊中存有大量奧巴馬時期幕僚,他本人又多次在競選時高打「奧巴馬牌」,表示將繼承其路線。但這並不意味著奧巴馬時期最重要的經貿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將卷土重來。 ....

  • 亞太涵蓋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14:44:54
    有 10 人按讚

    那一年,中電執行長:「碳密集型企業到2050年麻煩會很大⋯」 依賴燃煤電廠的中電 決定轉向零碳排!(09/10/2021 財訊雜誌)

    不要把永續投資想成縱身躍入未知的領域,而是當作避險策略。看看中電集團(CLP)的例子。

    中電集團是亞太區最大規模的私營電力公司之一,投資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澳洲、印度、東南亞及台灣的能源市場。集團業務涵蓋能源價值鏈每個主要環節,包括零售、輸電和配電,並擁有多元化的發電組合。中電一向著眼長遠發展,不斷積極推動公司革新,讓業務可持續發展,迎合未來需要。

    作者: 瑞貝卡.韓德森

    中電是亞洲數一數二的民營電力公用事業。2004年中電宣布,截至2010年,它的電力將有5%來自再生能源。2007年,中電再加碼,承諾在2020年前實現20%的發電來源來自零碳能源。這是亞洲電力公司當中最有抱負的目標,然而若以傳統標準來衡量,這樣的目標根本沒有道理。

    中電的大部分發電廠都是燃煤電廠,這在亞洲相當普遍,因為煤很容易取得,而且價格相對便宜,自然成為發電首選燃料。

    在2007年,燃煤電力比太陽能、風力或核能都要便宜許多。即使到2013年,太陽能和風力成本已經大幅下降,中電仍然假設風力的成本會比煤高出30%,太陽能的成本更是煤的三倍。

    那麼,中電這個算盤到底是怎麼打的?我認為中電考慮的,是繼續重度依賴燃煤發電的風險。燃煤發電隱含著重大的政治風險,發電廠是不動產,運轉期間長,成本又高,一般需要花三到五年建造,之後可以運轉發電二十五到六十年。

    由於無法移動,又往往是當地唯一的供電來源,燃煤電廠要成功營運,關鍵在於跟社區保持良好關係,也就是取得一般所稱的「營運社會許可」。中電相信總有一天,燃煤電廠所在社區很有可能會把汙染、淹水的責任怪到電廠頭上,屆時電廠的營運社會許可就會出現大問題。中電擔心政府可能會採取行動懲罰燃煤電廠,也許透過某種形式的碳價或碳稅提高煤的價格,也許直接勒令燃煤電廠關閉。

    繼續採用燃煤發電也會有技術風險。中電相信,太陽能和風力的成本很有可能大幅下降。新技術在剛推出的時候,價格往往比較高,例如第一支可攜式消費性手機在1983年推出時,要價3,995美元,換算成2018年的幣值就是1萬美元多一些。

    但大多數技術都會沿著所謂的「學習曲線」發展,當需求增加,企業便會投入更多資源在研發上,而隨著技術愈來愈普遍地用於產品中,企業的製造能力也愈來愈強。雖然在2007年,太陽能和風力比燃煤貴許多,但遲早比燃煤便宜的機率顯然是存在的。

    我不知道中電有沒有為這兩種風險訂出確切的機率,但我在2008年問了好幾位公用事業公司的高階主管,他們認為這兩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結果答案非常一致。這些高階主管大多認為,未來二十年中,再生能源的成本可與化石燃料競爭的機率是30%左右,而公眾施壓迫使政府實施某種形式的碳稅或碳價的機率也是大約30%。我們把這兩種不確定性以四個象限表示:

    這張圖的右上方界定了「一切照常不減排」的世界,即沒有法規管制碳排放,再生能源相對於化石燃料的價格也仍然昂貴。我有時會說,這叫做「老天保祐」的未來,因為有那麼多的企業、花那麼多的時間,祈求這樣的未來。根據那些能源主管的說法,有大約49%(70%×70%)的機率,到2030年時,我們的世界跟現在差不多。左下方界定的是「綠色天堂」,在這樣的世界裡,碳排放是要付費的,再生能源也比燃煤便宜。在2008年,許多公用事業主管認為這種未來不太可能發生,機率只有9%。但其他兩種未來:「再生能源有競爭力」和「法規管制碳排放」,發生的機率都是21%左右。

    這張圖解有兩處頗有意思:第一,它顯示未來世界跟現在差不多一樣的可能性小於50%;第二,每當我在會議中亮出這張圖,大家總是覺得很新鮮,通常一開始會嘲笑那些堅信綠色天堂即將來臨的夢想家,再慢慢轉到苦惱該如何兩邊押寶避免損失。中電的領導層認為,未來世界能夠一切如常不減排的機率實在很低。2013年,時任中電執行長的包立賢(AndrewBrandler)這樣說:

    我們認為,碳對任何企業都是長期威脅。如果是碳密集型企業,到2050年麻煩會很大,很有可能到時你已經被淘汰。中電成立超過一百年,我們希望到2050年,中電還在經營,但我們不能等到2049年才開始行動,必須一步步朝著目標邁進,隨著世界的變動,為每一個轉彎預先做好準備。

    這是了解中電策略的關鍵,危機就是轉機。亞洲的電力事業如果要去碳化,那麼在競爭白熱化之前搶先轉向零碳能源,將會是極具吸引力的商機。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重新想像資本主義 》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3822

  • 亞太涵蓋率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3 16:33:48
    有 39 人按讚

    去年9月亞太與遠傳宣布共頻共網合作後,終於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通過NCC、公平會等機關審議,亞太電信終於得以遠傳3.5GHz頻段5G網路提供共頻共網服務。

  • 亞太涵蓋率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0 09:01:52
    有 9 人按讚

    兩大烏雲罩頂 美股本週開局失利
    萬寶投顧研究部8/10新聞
    *Fed兩名官員表示縮減購債在即 正推進升息討論
    *蘋果布局Apple Car 傳與南韓多家電動車零組件商談合作
    *重返中國市場劍指特斯拉 雷諾與吉利汽車宣布結盟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高盛下調今年中國 GDP 預測,華爾街對全球經濟增長擔憂劇增,此外,7 月非農就業強勁,Fed 可能提前減碼購債計畫,週一 (9 日) 恐慌指數 VIX 小漲逾 3%,油價觸及 11 週低點,金價閃崩,美債殖利率走升,四大指數僅那指收紅,特斯拉領漲那指,道瓊、標普自上週五攀升至創歷史新高後雙雙回落。

    上週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優於預期,外界研判 Fed 可能很快開始減碼購債,但本週一的美國 6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報 1007.3 萬,創歷史新高,顯示美國企業招工仍面臨困境。

    亞太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 (Raphael Bostic) 週一表示,他期望在今年第四季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但如果就業市場持續強勁復甦,他也願意更早開始。波斯提克與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 (Thomas Barkin) 週一都認為通膨率已達到 Fed 設定的 2% 的門檻。

    美國參議院接近通過約 1 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Patrick Toomey 週一表示,已就加密資產稅收修正案達成兩黨協議,將很快提交加密資產稅收修正案,預計參議院將於美東時間週二通過該法案,接著送至眾議院表決。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員週一公布 3.5 兆美元的預算計畫,涵蓋氣候變遷、綠能發展、移民和教育政策變革的預算案,號稱是 1930 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社會支出計畫。

    週一 28 名美國眾議院民主黨員組成的小組要求國會在 3.5 兆美元的預算計劃中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提供 850 億美元的資金。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03 億例,死亡數突破 429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587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1.7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196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016 萬例。

    週一 (9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106.66 點,或 0.3%,收 35,101.85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24.42 點,或 0.16%,收 14,860.18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4.17 點,或 0.09%,收 4,432.35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2.3 點,或 0.36%,收 3,399.8 點。

    由於感染Delta變異病毒的病例日增恐對經濟造成衝擊,油價下跌,進而對股市形成摜壓,歐股3大指數週一多數收低。

    倫敦FTSE 100指數小漲9.35點或0.13%,以7132.30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下挫16.04點或0.10%,收在15745.41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跌3.78點或0.06%,收6813.18點。

  • 亞太涵蓋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11-13 20:34:55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APEC亞太經合會於北京舉行。習近平和朴槿惠於10日上午會談後,宣布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完成實質談判,可望在2015年年初正式簽訂,這將會是南韓對外簽訂的第13個FTA。至此,與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經濟體簽有FTA協議,涵蓋國家總GDP佔全球比率超過70%。

    自從南韓前總統盧武鉉在2003年8月公布FTA發展策略藍圖後,十年來分別與智利、新加坡、東協、歐盟、秘魯、印度、美國等國簽訂FTA。

    與中國的談判,則是於2012年5月在南韓前總統李明博任內展開第1次官方談判,談判期長達2年6個月;中韓自由貿易談判進行至第14回合,由南韓總統朴槿惠於本月6日於北京展開,短短幾天內便達成共識。

    中韓將開放90%的商品免關稅,南韓每年對中國將可省下關稅約54.4億美元,為史上最大規模。

    此一決議將影響亞洲乃至於台灣的經濟表現,台灣經濟部評估,中韓FTA生效後,由於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產品約7成與南韓相似,鋼鐵、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工具機等產業將受影響。經濟部預估我國GDP將因此下降0.5%,總出口減少1.34%,總產值則減少達0.98%。

    目前台灣的FTA貿易覆蓋率僅9.7%,而南韓在中韓FTA簽訂後將達62.6%,經濟部認為台灣應加速簽訂兩岸ECFA貨貿,則台灣的FTA貿易覆蓋率可望提升至27%。

    但也有部分企業家認為,貿易覆蓋率不等同競爭力,且11日中美ITA(資訊科技協定)擴大談判,台灣出口資訊電子產品連帶將享有擴大降稅優惠,可減緩中韓FTA對台衝擊。

    然而南韓對世界各大經濟體的自由貿易網路已成形,面臨中日韓三國FTA可能的加速談判,台灣在南韓對外的自由貿易狂潮中,要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