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77-August-16 貓王之死
.
【貓王 】艾維斯普里斯萊 Elvis Presley, 1935 ~1977
.
出生於1935年1月8日美國密西西比州圖伯洛的「貓王」,是20世紀流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貓王」的稱號普遍使用於華語世界,源自於美國...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77-August-16 貓王之死
.
【貓王 】艾維斯普里斯萊 Elvis Presley, 1935 ~1977
.
出生於1935年1月8日美國密西西比州圖伯洛的「貓王」,是20世紀流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貓王」的稱號普遍使用於華語世界,源自於美國南方地區對他的暱稱「The Hillbilly Cat」以及「King of Western Bop」,意指「南方的土貓」 「波普音樂之王」,故以「貓王」做為譯名。
一般人們將「貓王」的音樂創作類型歸類為搖滾,但貓王本人認為自己不侷限於任何類型;他巧妙融合了美國南方黑人的靈魂、藍調、福音,與白人流行的搖滾,開創了50~60年代的搖滾風潮,估計在全球銷售超過六億張專輯,獲三次葛萊美獎。
.
.
【教壞小孩?】Sex Symbol
.
貓王獨特的感性唱腔,配合在台上演出時的誇張扭臀舞步,演唱歌曲時不停抖動雙腳,很快就成為美國青少年爭相模仿的對象,被當時保守的社會認為有強烈的性暗示;貓王在電視台錄影時,甚至有一度只將鏡頭停留在貓王的上半身,以免爭議。
而貓王的私生活也是眾人討論的話題;他曾與現年75歲的女星普里西亞安普里斯萊於1967年結婚,維持了6年的婚姻,生有一女:麗莎瑪莉普里斯萊,目前是活耀於歐美樂壇的女歌手、慈善家,現年52歲。
據說,貓王生前發生過性關係的女性超過3000人,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也是誹聞對象之一。
.
.
【貓王之死】The Death
.
貓王在1960年後事業與健康開始走下坡:高熱量的飲食習慣,讓他身材走樣,並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巨大壓力之下,同時也苦於焦慮、失眠,甚至酗酒、藥物濫用等問題。
貓王晚年多次進出醫院急救的消息不斷;過去他在台上能輕鬆記下歌詞的驚人記憶力,也在1977年6月貓王最後一次現場演唱時,發現連演唱最經典的《Love Me Tender》也頻頻忘詞。
1977年8月16日,貓王被發現在浴室內昏倒,緊急就醫後因心律不整導致心臟病發過世,享年42歲;據檢調推測可能是因藥物濫用導致。
.
.
【推薦電影】
《當貓王碰上總統》Elvis & Nixon, 2016
導演 麗莎喬漢森
主演 麥可夏儂、凱文史貝西
產地 美國
.
根據1970年12月21日,貓王與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在白宮見面的真實事件做發想;由麥可夏儂所飾演的晚年貓王,有別於過去意氣風發的銀幕形象,反而詮釋了厭世、對年輕世代憂心的心境,獲得不少影評讚賞。雖然歷史上這場見面並沒有特別說明目的為何,但在電影中貓王希望尼克森能夠授予FBI「毒品搜查特別探員」的職位,以凸顯70年代的美國正面臨重大的社會變革與世代衝突等問題。
這場歷史性的會面,源自於貓王在華盛頓特區時,隨手在美國航空便條紙上寫的邀請信;便條紙順手投到白宮信箱後,被剛好是貓王鐵粉的總統特助看到,並促成了這次的會面。
這場會面的談話內容,在貓王的要求下不對外公開,因此兩人聊了什麼,都沒有官方紀錄。
根據旁人回憶推測,兩人可能聊了許多時事,左批毒品,右批披頭四的音樂、年輕人不長進等話題。貓王最後把隨身的手槍送給了總統,尼克森則回贈送了一枚緝毒局徽章。
說穿了…就是一個大牌明星心血來潮想和總統見面討個什麼東西回家,沒想到成真了。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
.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貓王 #艾維斯普里斯萊 #elvispresley #當貓王碰上總統 #elvisandnixon #michaelshannon #kevinspacey #麥可夏儂 #凱文史貝西
亞大醫院心律不整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BNT疫苗 青少年「#心肌炎」機會高‼💥
BNT疫苗到台灣了,很多爸媽詢問我不是說青少年打BNT和莫德納心肌炎機會最高嗎⁉這樣還要讓自己小孩去打嗎❓今天就稍微說明一下這個大疑問🧐
--
🎯 首先目前新冠疫苗核可給12-17歲打得就是,mRNA疫苗的莫德納和輝瑞BNT
🎯 美國研究數據,12-19歲得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為:1-10/每百萬!
🎯 青少年/女得新冠可能會產生恐怖的併發症:#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
📌 發生機率:5.1/每百萬人 (每月)、316/每百萬感染新冠的人 (小於21歲)
📌 #亞洲人機會高3倍💣,黑人機會高9倍
📌 造成多重器官發炎反應 (消化道92%、心血管80%、血液76%、皮膚黏膜74%、肺及呼吸道70%…)
📌 造成休克、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動脈瘤...
☀️ 目前統計 #死亡率約2%
☀️ 主要影響 #大於五歲小孩 及青少年女👨🦱
✅ 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新冠後得恐怖的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
--
💗 但還是要注意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副作用。另外的確12-17歲發生 #機率最高😱
📌 最低機率:女生第一劑:1.1/每百萬劑mRNA疫苗
最高機率:男生第二劑:66.7/每百萬劑
📌 研究顯示多在第二劑注射2-3天後,出現胸痛、心悸、呼吸急促
📌 但mRNA疫苗造成心肌炎,『#預後很好』#低死亡率,不像上面恐怖的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
📝 疫苗造成心肌炎機轉:目前推測SARS-CoV2表面棘蛋白和自體抗原相似,#免疫反應失調 造成細胞激素攻擊自己的細胞😨
📝 #男性較高:推測可能與 #性荷爾蒙 對免疫系統有不同反應🧑
👑 不過樂觀來想,之後這群國高中生是要打 #第一劑的BNT。所以發生心肌炎機會其實比第二劑低很多🤓
--
🌟 綜合以上利弊分析,青少年/女 施打BNT疫苗「利大於弊」,可以提供COVID-19保護力、感染後住院或重症機率。也可以避免恐怖的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
但就是要小心注意:
💢【#一週內】是否有胸痛、心悸、呼吸急促,保險是 #第一個月 都要提高警覺🆘有不舒服一定要趕緊到醫院做心電圖及抽血檢查‼⚡⚡
--
📃參考資料
📍 Myocarditis With COVID-19 mRNA Vaccines. Circulation. 2021;144:471–484.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vaccines. Accessed July 6, 2021.
📍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uly 23, 2020. N Engl J Med 2020; 383:334-346
📍 Incidence of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mong US Person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JAMA Netw Open. 2021;4(6):e2116420.
亞大醫院心律不整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I運用蓬勃發展 醫院各擅勝場
陳人齊/台北報導
2021年4月25日 週日 上午4:10•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日益成熟,運用在醫學上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國內不少醫院,近年來專注開發自家的AI技術,舉凡癌症預防、防猝死監測、骨科手術全都涵蓋,這2年的新冠疫情更是推波助瀾,加速國內醫療AI產業的發展,成為未來幾年的醫療新趨勢。
林口長庚近日就發表全新的骨折AI演算法技術,從外傷資料庫5000張骨盆X光片,發展出一套能判讀發生骨折可能部位的AI演算法,輔助第一線急診醫師診斷及掌握黃金治療時機,平均準確度超過95%,目前連美國史丹佛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新加坡樟宜醫院等國際多家知名醫院和外傷中心都已使用此演算法。
長庚團隊利用醫院自身龐大的外傷資料庫,收集過去10年高達5000張骨盆X光片,訓練及新設計出AI演算法,能同時辨識各種不同位置及不同類別的外傷型態,還能利用熱點標示,精準指出病人受傷的位置,呈現給第一線醫師參考。
台北榮總與三軍總醫院去年底也將智慧醫療導入醫學影像與心電圖分析,利用深度學習以及演算法,可從心電圖波形來辨識不同種類的心律不整,連續監測10天可得出超過8成的準確判斷,提前預防猝死性心律不整的發生。
台北醫學大學則透過巨量影像資料庫研究計畫積極發展腫瘤辨識AI,目前肺癌已可直接透過全玻片、不須人工標註的方式判讀腫瘤良性、陰性以及亞型種類;另一套開發中的卵巢癌AI也能辨識出2種亞型,待將來樣本資料數增加,就能加入臨床運用。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志榮表示,過去判斷肺部腫瘤是否為惡性,必須經穿刺或開刀的方式取下腫瘤組織,送到病理檢驗部門先製作成病理玻片才能用顯微鏡判斷,但北醫自家的AI技術不但能降低人為誤判的機率,還能將人工判讀所需的10~15分鐘,縮短至3~5分鐘。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9%81%8B%E7%94%A8%E8%93%AC%E5%8B%83%E7%99%BC%E5%B1%95-%E9%86%AB%E9%99%A2%E5%90%84%E6%93%85%E5%8B%9D%E5%A0%B4-201000408.html
亞大醫院心律不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24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隨著需求開始下降,美國一些大規模疫苗接種點關閉。現在,美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至少已接種一劑Covid-19疫苗,而該國的給藥劑量已超過2億劑,因此在許多地區,注射疫苗的需求似乎正在放緩。
#FDA解除對嬌生的禁令,並將在其標籤上添加警告,以指出罕見血栓的潛在風險。該決定為各州恢復接種疫苗鋪平了道路。
#包括德州,亞利桑那州,阿拉巴馬州,猶他州和威斯康辛州在內的幾個州已經表示,一旦做出決定,他們希望遵循FDA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建議。(在CDC的顧問投票取消暫停之後,FDA發出了新的指導。),但包括華盛頓州在內的其他州都表示,他們將等到CDC會議結束後再制定施打計劃。
#冠狀病毒的第二波災難正在打擊印度,該國報告醫院和患者因氧氣供應和其他緊急援助短缺而崩潰,印度衛生部週五表示,印度在24小時內記錄了超過330,000例新增病例,這是該國連續第二天創下每日感染的全球記錄。
#波多黎各看到因重新營業和春假而加劇的冠狀病毒病例激增。
#冠毒疫情繼續肆虐巴西,數以百萬計的人因失業窮困而沒有飯吃在外乞討。
#CDC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患有輕度疾病的患者在治療後後的一個月至六個月,被發現患有其他疾病,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心律異常,胸痛或喉嚨痛以及疲勞,這很可能代表了Covid-19持續造成影響。
#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美國兩個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正計劃在秋季學期開始之前,為所有學生和教職員提供疫苗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4/23/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cases
*【回家等待:疫苗推廣錯過了一些紐約居家老人】
紐約市已為超過200萬人提供了全程疫苗接種,但估計有23,000名住院治療的老年人和成年人,及在家無法外出的民眾,需要專人至家中為他們施打,但沒想到又因嬌生疫苗暫停施打,使得進度又再倒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3/nyregion/homebound-vaccine-nyc.html
*【美國停產工廠生產的疫苗被運往加拿大和墨西哥】
巴爾的摩Emergent BioSolutions生產的疫苗傳出污染,因而停止製造接受調查,但現在該工廠先前所製的疫苗被送往了加拿大和墨西哥。拜登政府表示,在批准緊急運送時,還不知道工廠有問題,但該公司表示,這些劑量是安全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官員也表示,他們已從阿斯特捷利康那兒得到保證,稱他們收到的數百萬劑的疫苗是安全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3/us/astrazeneca-covid-vaccine-contamination.html
*【2020年的“過量死亡”超過了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
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激增,在2020年的實際死亡率與預期死亡率之間造成了最大的差距,流行病學家稱之為“超額死亡”或高於正常水平的死亡。除了直接歸因於Covid-19的死亡人數外,去年的一些額外死亡很可能是該病毒的低估或誤診,或者與大流行間接相關。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4/23/us/covid-19-death-toll.html
*【加州州長計劃禁止水力壓裂技術並停止石油生產】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透露,計劃2024年停止發出水力壓裂技術的牌照,並在2045年停止當地石油鑽探。紐森表示,加州需要邁向後石油年代。他已經要求加州推動電能汽車發展,明確要求2035年停止出售油氣推動車輛。但外界認為,立法過程勢必相當漫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3/us/politics/gavin-newsom-california-fracking.html
*【拜登的氣候峰會對美國的實力提出更大的考驗】
拜登總統氣候變化峰會週五結束,美國承諾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幫助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但真正的考驗將是,華盛頓是否有能力引導世界其他地區儘快轉向清潔能源以避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美國影響力的限度是顯而易見的。澳洲、印度、印尼、墨西哥和俄羅斯沒有做出新的承諾,削減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供應。一些國家說,他們被要求作出犧牲,儘管他們對這個問題貢獻不大,他們需要錢來進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3/climate/biden-climate-summit.html
*【在測試了各國的極限後,普丁從懸崖上退後一步】
俄羅斯總統走到了懸崖邊,然後,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視下,他從懸崖邊退了回來。國家電視臺週五的畫面顯示,集結在烏克蘭附近的俄羅斯軍隊,被裝載到火車和船隻上準備撤退,消除了歐洲即將爆發全面戰爭的擔憂。同一天,被監禁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宣佈結束為期三周的絕食抗議,因為對獨立醫療的要求終於得到了充分滿足。總統普丁本周宣佈,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這說明他準備採取更加強硬的策略來鞏固自己的影響力。然而,到週五,普丁也清楚地看到,他在國內外引發的焦慮只是一種工具,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進行調整,也可以為更廣泛的達到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3/world/europe/russia-putin-navalny-ukrai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