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五言古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五言古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言古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言古詩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李白杜甫都有一個求仙夢 天寶三年(744年),杜甫與李白在洛陽初次相逢,唐代詩壇最為璀燦的雙星在此時此地結下友誼。初見李白,杜甫頗為激動,一腔話語不知從何說起,於是只好用詩歌來表達心中感情。一首五言古詩《贈李白》,成了杜甫給這位神交已久好友的見面禮。在詩中,杜甫流露了客居東都洛陽的厭倦之情,嚮往起...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九齡五言古詩望月懷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五言古詩 在 古家私房菜-Keith K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7:35:43

近年品酒潮流指向了傳統烈酒威士忌,從不同國家不同年份,以至用上怎様的木桶釀製也各有喜好,而向來愛好杯中物的筆者當然也會湊湊熱鬧,間中和朋友交流一下。 俗語有謂「酒乃穿腸之物」,但其實只是輕嚐淺酌也無傷大雅,當中似醉還醒的意境更造就了不少千古傳誦的佳作,就像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五言古詩、七言絕詩...

五言古詩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8 22:44:14

《卷一最後提醒》 . 範文部分 分為語譯、寫作手法、長短問答 當中最為大熱的文章屬於前幾年無出過既文章為 1、《逍遙遊》:有用與無用、角度、逍遙境界 2、《六國論》:如何論證六國滅亡之因由、與時局有何關係、論證手法 3、《師說》:學習風氣、對比論證、寫作因由 4、《廉頗你藺相如列傳》:不同角色性格、...

  • 五言古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0:00:24
    有 149 人按讚

    #李白杜甫都有一個求仙夢
    天寶三年(744年),杜甫與李白在洛陽初次相逢,唐代詩壇最為璀燦的雙星在此時此地結下友誼。初見李白,杜甫頗為激動,一腔話語不知從何說起,於是只好用詩歌來表達心中感情。一首五言古詩《贈李白》,成了杜甫給這位神交已久好友的見面禮。在詩中,杜甫流露了客居東都洛陽的厭倦之情,嚮往起求仙問道的隱士生活來;「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他期待着和李白一起從凡俗中脫身,遊歷大好河山,「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那麼,詩中令杜甫念念不忘的「青精飯」到底是什麼呢?
    --------------------------------------------------------------------------------------------
    如果喜歡我們分享的歷史知識故事,歡迎進入「知史網」→「長知史」閱讀全文,謝謝!
    https://www.mychistory.com/a001-2/c0010
    --------------------------------------------------------------------------------------------
    #知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李白 #詩仙 #杜甫 #詩聖 #求仙夢

  • 五言古詩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16:47:29
    有 18 人按讚

    近年品酒潮流指向了傳統烈酒威士忌,從不同國家不同年份,以至用上怎様的木桶釀製也各有喜好,而向來愛好杯中物的筆者當然也會湊湊熱鬧,間中和朋友交流一下。

    俗語有謂「酒乃穿腸之物」,但其實只是輕嚐淺酌也無傷大雅,當中似醉還醒的意境更造就了不少千古傳誦的佳作,就像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五言古詩、七言絕詩,無不是在酒意酣濃之時的著作,那種天馬行空、放下束縛的澎湃情感意境絕非一般人能夠體會得到!

    古有七步成詩,想不到現代亦有把酒論書法,最近筆者扮下文青受邀來到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舉辦的「今非昔墨」畫展,認識了國寶級修復大師洪傳驊先生和知名書法家陳明德大師,在兩位老師的深情引領下,一邊品嚐蘇格蘭得獎名釀,一邊細味著兩位前輩寫晝的歷練和心得,意會那半醉還醒的超然境界,讓筆者這位藝術菜鳥體會甚深。

    平時細味威士忌大都是聯想與食物的結合,又或以年份和木桶去界定優劣,今次經專業唎酒師指點下,原來水質才是至為重要的關鍵,就像是今次品嚐的Arran 10年單一純麥威士忌,以廠齡論酒歷完全是青年級數,但就是因為釀酒廠的獨有環境,讓水源經過了天然瀑布的過濾,清純而富含礦物,加上調酒師的鬼斧神工,使出品甘醇帶香草果香,層次豐富,就連英女皇也在佳釀未成之際已預留了給皇孫,要知道蘇格蘭威士忌一般都有數十至幾百年悠長歷史,能在衆多馳名老牌當中脫穎而出,實屬史無前例,可想而知其獨特之處,如此的故事性亦令此品牌一炮而紅,出品大受歡迎,限量生產前提下很多時都有缺貨的情況。

    而知名書法家陳明德老師更是威士忌的擁躉,據其透露威士忌能幫助他達到創作的狀態,尤其是近年所創作揉合了古典味及現代感的「非書法」,以書法線條及留白抒發出個人藝術理念,個人風格鮮明,讓水墨脫離古典傳統的框架,有時候更會加上日本墨象噴點與西方滴墨揮灑,以非常規之形態走進當今世代,一方面希望能藉不包含中國文字的非書法藝術,讓書法藝術步向國際,傳承這種珍貴的傳統藝術。

    共賞威士忌與畫 從畫中看透人生

    今次大會是受到陳明德大師的啟發,舉辦了威士忌與畫作的共賞活動,希望帶大家走進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感受不同的覺悟。

    由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舉辦的「今非昔墨」畫展將於2021年7月17日至9月17日在葵涌大連排道182號金龍工業中心第四座24樓B室舉行,由七位知名藝術家共同策劃的群組展覽,讓威士忌和畫作愛好者都可以在這個活動中聚首一堂。品嚐威士忌的風格和研究生產方法的細微分別,透過細味威士忌的味道和歷史,讓我們沉醉於威士忌和畫作之中,每個人都能夠從同一幅畫作有不同嘅覺悟和了解。展覽期間亦有不同活動提供讓來賓一同參與,使大家更能了解體會當中樂趣,在繁忙的日子中停下腳步,慢活人生。

    參與藝術家:
    畫壇殿堂級人物黃配江、知名書法家陳明德、金石書畫家張振國等等。七名大師的作品都極具個人特色,用墨水「畫」破昔日與現今的界限,從中看透他們在藝術及人生路上的高低起伏和跌盪。

    活動日期:9月4日
    活動時間:下午3時至5時
    活動地點:葵涌大連排道182號金龍工業中心第四座24樓B室

    有誰共嗚 有緣能得墨寶一幅

    由國寶級修復大師洪傳驊先生題字的墨寶會贈送給有緣人。在展覽期間大家來到雅博軒都可以寫下對畫作的感言,每段感言會由各位大師評級,最有覺悟的留言會獲得墨寶一幅,希望畫展能夠帶給大眾不同的感覺和想法。有緣人會在畫展完結後有專人通知領取墨寶。

    #今非昔墨
    #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
    #共賞威士忌與畫
    #從畫中看透人生
    #非書法
    #Arran
    #杯中物
    #墨寶
    #古家私房菜
    #揾食達人Keith

    #instagood #followme #follow #instalike #food #likeforlike #tagsforlikes #igers #foodporn #yummy #lifestyle #instafood #followback #foodiesofinstagram #foodie #hkfoodblogger #lovefood #hkkol #hkblogger #hkinfluencer

  • 五言古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4 20:58:42
    有 291 人按讚

    唐詩三百首和朱自清,你應該不陌生,不過,你看過朱自清所著的「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嗎?謝謝網友張恒睿拍攝這本將朱自清筆下的指導大概收錄其中,於1981年1月由久久出版社再版、名江書局印行的《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是孫洙,別號蘅堂退士,江蘇無錫人,清乾隆16年(1751年)進士。孫洙編選唐詩,是依據沈德潛(1673-1769)的《唐詩別裁》及王士禎(1634-1711)的《古詩選》、《唐賢三昧集》、《唐人萬首絕句選》為主,雜以其他唐詩選本。

    《唐詩三百首》的題材廣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邊塞軍事、宮閨婦怨、酬酢應制、宦海升沈、隱逸生活等;但《唐詩三百首》也有一些遺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樂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選入。

    《唐詩三百首》向來有幾種注釋本流行,其中以陳婉俊的補註較為簡明,朱自清則著有《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堯根據《唐詩三百首》重新加注。

    《唐詩三百首》編選背景:

    清代康熙年間編訂的《全唐詩》,收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難以全讀;此後沈德潛以《全唐詩》為藍本,編選《唐詩別裁》,收錄詩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難以全讀。於是,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乾隆9年(1744年)他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出任上元縣教諭。乾隆16年(1751年)他得中進士,歷任盧龍、大城知縣。後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後任山東鄒平知縣。乾隆25年(1760年)、27年(1762年)兩次主持鄉試,推掖名士。

    孫洙為官清廉如水,愛民如子,又勤勉好學,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28年(1763年)春,孫洙與他的繼室夫人徐蘭英相互商榷,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編選這本書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準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流傳不廢的家塾課本。他們的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

    《唐詩三百首》於清乾隆29年(1764年)編輯完成,至於書名由來,一說是脫胎於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作詩也會吟」,一說為取自「詩三百」。

    《唐詩三百首》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時期,鮑照致力於七古創作,將之衍變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詩體。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韓愈。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詩註疏三百首》的一種。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制、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不勝數,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有唐一代,七律聖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華絕代,輝映古今。

    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都是古典詩體中絕句的一種。五絕起源於漢,七絕起源於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維、王昌齡、韋應物、杜牧、劉禹錫等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