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五蘊 喻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五蘊 喻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razyfire (夏天的風)看板Buddhism標題雜阿含經導讀--五陰相應(2)時間Sun...
五蘊 喻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7:18:14
⭕️第394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成唯識論》,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成唯識」由「成」和「唯實」構成。「成」的梵語即悉地成就。毘若底摩...
以下的文章,轉錄自淨心文教基金會的張西鎮居士的線上講義,《雜阿含經導讀三》,
以饗佛版版友。 http://tinyurl.com/yaplcx8
《雜阿含經導讀三》
丙、五蘊身心的形成
五蘊的內容,大而為世間,小而為個人身心的集聚。這世間的形成與存在,是三界眾
生共業所招,但佛法以有情為根本,有情才是佛法教授教誡的對象。所以五蘊內容雖大體
可解析為物質與精神,或個人與內外環境二大類,但主要的仍是對個人身心的觀察。佛法
講究因緣,所以談論五蘊身心的形成,絕不可偏離因緣的考察。這裡擬就經中所記相關內
容,分成五蘊身心因緣與五蘊身心的集起兩部分來析述。
一、五蘊身心的因緣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
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何者?若所有
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因。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
一切名色緣故。』」(一O四經)
從這一經的敘述,可知色蘊就是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因緣﹔而受、想、行三蘊
都是以「觸」為因緣。這「觸」就是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上三事和合所產生的一種「
覺觸」的精神作用,由此「覺觸」作用,再分別產生受、想、行三蘊,所以「觸」就是這
三蘊的因緣。至於識蘊,它是以「名色」為因緣而成。「名」,就是指精神方面的受、想
、行、識四蘊,而「色」就是指物質的色蘊了。經中所論到識與名色的關係,極為特殊,
識蘊與其它四蘊之間,有所謂的「四識住」,也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的心識,會對色、受、
想、行前四蘊攀緣愛著,隨增貪喜,而依住其處,分別稱為: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
行識住。依<俱舍論>說,識蘊即為能住,而餘四蘊則為所住了。而識蘊也是名色的因緣
,在十二緣起支中,便說緣識而有名色。所以識與名色,彼此互為因緣,相互依存,極為
密切。
二、五蘊身心的集起
(一)五蘊身心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三七經)
經文中阿難告訴舍利弗,五蘊是由「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此經末記舍利弗也認可這樣
的說法。「本行」,就是指個人往昔(過去世)的身、語、意三行,由此三行,吾人便造
下了善、惡業,或無記業,成為果報之因。「本所思願」的「思」,就是行蘊中最重要的
心所,一切的意志作為皆由它統合心與諸心所而做決定﹔「願」,就是「欲心所」,也就
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欲望」,即悉求的心所。個人往昔的思願,發為身、語、意行,於是
招感這五蘊身心的果報之軀。
(二)五蘊身心依「四愛」而有
「云何有身集邊?謂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六一經)
這是世尊告訴諸比丘的經文。「有身邊」,指的就是色等五蘊而言,它集起的因素就是
所謂的「四愛」:一所有諸愛,二當來有愛,三貪喜俱行愛,四彼彼樂著愛。
這是一切有情過去、未來、現在,苦因根本道路的緣起。根據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的
說法:「前二為自體愛,後二為境界愛。第一、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第二,是渴求未
來永存的自體愛﹔第三、是現在已得的境界愛﹔第四、是未來欲得的境界愛。」由這四愛
而招感有識色身的生起,這裡就是特別強調愛染的因素。
(三)依緣起說明五蘊身心的集起
1、「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
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讚嘆於色﹔樂著於色,讚嘆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
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五八經
)
這段世尊的教示,說由於愚癡無聞凡夫對五蘊,及其集、滅、味、患、離不能如實知,由
於愚癡無明,而對它樂著,也就是生起了愛欲,因此而有取,乃至有此純大苦聚五蘊身心
的集起。
2、「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擊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三二一經)
這段經文中的「結所繫法」,根據第二四一經說法,指的就是眼、色,耳、聲,鼻、
香,舌、味,身、觸,意、法,也就是六根與六淨﹔而此中的「結法」,就是欲貪。本經
說明由於個人對身心與周圍環境的愛染,以致招感此五蘊身心大苦結聚的集起,這是依緣
起法而說。
關於「五蘊身心」的集起,無論就何方式論說,其實都脫離不了緣起的說法,只是切
入點不同而已。經中有時從完整的緣起十二支來論說,有時從「觸集」,有時又從「受集
」、「愛集」或「取集」來開始論說,這都與無明相關,其中又跟愛染最密切,莫怪三毒
貪、瞋、癡中,以貪愛為首。欲界眾生,欲深溪壑,成為欲愛的奴隸,想要放下、割捨,
超越欲海,若不老實修行,談何容易。
丁、五蘊的性質
1、五蘊無常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
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一經)
「無常」,是佛教徒對世間應有的基本認識。所有一切世間法,都不能超出生、住、
異、滅的軌則,在阿含經中,隨處都可看到五蘊無常的敘述。本文前面在講說「五蘊身心
的形成」時,已談過此五蘊法皆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就是世間法﹔而世間法,便
是無常法。
上面所引雜阿含第十一經經文,就明白說出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所以無常的
原因。經文說被因緣所生的五蘊是無常,而究其始,就是能生此五蘊的因與緣也是無常。
如此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蘊,又如何能有常呢?因此更可以肯定色等五蘊必是無常了。
就我們個人來說,從幼小到長大,生、老、病、死的過程本來就一直在進行著,但我
們平常卻很少用心去體會這變易無常的現象,往往要到子女長大,自己兩鬢飛霜,年老力
衰時,才會恍然覺悟到自己的衰變,原來物換星移之際,青春年少也隨之潛逝了。人之所
以難悟無常,就是這世間無常苦雖有逼迫性,但卻大多不是立即性劇烈的打擊,而是漸漸
地觸近,甚至有時還有快樂的時候,讓人渾然不覺,須待時間,才能令人覺醒。
雜阿含第三一經在敘述五蘊無常時,變說五蘊「是磨滅法、是生滅法,宜如實知」。
這五蘊是「磨滅法」,最能形容此種逐漸觸近磨損的無常狀況。就像以磨研硯,或水滴石
穿一樣,初始不覺有損,但日久自見其害。普賢菩薩<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
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修行人要深念
無常,及時精進才好啊!
2、五蘊是苦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八O經)
這裡所引佛與弟子的問答經文,可說是佛陀教化弟子破除對五蘊的執取時,最標準的
論述方式。由佛陀提問,激發弟子的省思回答,先知五蘊無常﹔然後悟苦,再破其執。從
這樣問答,也可知「五蘊是苦」的道理,就是建立在「無常」的前提上。所謂「諸行無常
」,世間法都會生滅變易,我們根本無法掌握一切,所以世間是苦,這也是佛陀所深刻體
會,以致出家修行的直接原因。雜阿含經第七八經,世尊告諸比丘說﹔
「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應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
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
、識亦復如是。」
經中直接論說色等五蘊是苦,然後再析述其理。首先從正面來說,如果五蘊不是苦,
那麼此五蘊就不應有有病、有苦生,也就不必想要改變它,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可證五蘊確實是苦,會有病生,所以也才得想辦法要改變它,想要使
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的確,這紛擾的人世間,社會有社會問題,個人也有個人的困擾
,所以才有各類專家學者進行各種研究,提出種種的見解主張,那無非是想改善這個世界
,使人類生活更安樂。但從佛法來說,個人若不能從戒、定、慧修習,想得到解脫及解脫
的知見,那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沉淪於熱惱的世間長河裡罷了。
3、五蘊不堅實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四二經)
以上是節錄自雜阿含經第四二經詩偈的片段,詩偈裡世尊運用譬喻的方式來
說明五蘊不堅實。此偈前長行經文有更詳細的解說。經中佛陀用意是要弟子
們知道五蘊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而建立無常、苦
、空、非我的觀念。後人對此「五蘊喻」又作了進一步的詳細解說,內容或有些微差異,
卻也不失其義。解說如下:
(1) 色如聚沫──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以喻眾生色身亦如聚沫,
虛假不實。
(2) 受如水泡──水因風動,或因物繫,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喻眾生所受苦樂之
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
(3) 想如陽燄──遠望曠野,日光發燄,如水溶漾,而實非水,以渴者想為水故﹔以
喻眾生妄想亦如陽燄,本無實體,因念成想,皆為虛妄。
(4) 行如芭蕉──芭蕉株體危脆,無有堅實﹔以喻眾生造作諸行,亦如芭蕉之虛脆而
無堅實。
(5) 識如幻事──幻事,指幻覺之事,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等事。凡此皆由幻覺
所成,本無實體﹔以喻眾生心識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亦無實有。
本經對五蘊的譬喻方式,在<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但所載的是佛
為頻婆娑羅王講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的道理,而說出如下的譬喻:
「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想如所夢,為虛忘見﹔行如芭蕉,中無有
堅﹔識如幻化,從顛倒起。三界不實,一切無常。」
這種對五蘊不堅實的論說,究其實就是建立在緣生緣滅的緣起法上,這也可說就是<雜
阿含>經文所述「空」的概念了。在南傳<相應部阿含>經文中相類詞句裡雖然沒有「空
」字,但這種概念其實是有的,只是沒有明白寫出來罷了。
所謂「空」,並非是「虛無」,什麼都沒有了﹔而是說五蘊隨緣生滅,變化無常,存在
只是一種假和,究竟而無實體。這種思想到了大乘佛教以後,更為發揚,成為<般若經>
系的根本思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說:「五蘊皆空。」<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最好的經文例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29.208
※ 編輯: Crazyfire 來自: 59.115.129.208 (02/28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