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五線譜a4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五線譜a4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線譜a4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線譜a4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北市國中音樂班聯合招生最新公告: 6/11(五)公告【術科測驗】替代方案詳細規劃,以下先節錄部分重點: (一)敲擊樂考生:敲擊樂主修無指定曲,請分別自行錄製小鼓1分鐘,馬林巴琴2分鐘,共2個主修影音檔案;敲擊樂副修請自行錄製馬林巴琴2分鐘(不考音階)之影音檔案。倘因打擊樂設備需求有困難者,請洽...

  • 五線譜a4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10:40:38
    有 120 人按讚

    台北市國中音樂班聯合招生最新公告:

    6/11(五)公告【術科測驗】替代方案詳細規劃,以下先節錄部分重點:

    (一)敲擊樂考生:敲擊樂主修無指定曲,請分別自行錄製小鼓1分鐘,馬林巴琴2分鐘,共2個主修影音檔案;敲擊樂副修請自行錄製馬林巴琴2分鐘(不考音階)之影音檔案。倘因打擊樂設備需求有困難者,請洽本校音樂組23142775分機353或351。

    (二)其他主修或副修考生:主修請自行錄製指定曲1分鐘(不考音階)、自選曲2分鐘,共2個主修影音檔案,副修考生請自行錄製自選曲2分鐘之影音檔案。(錄製時間不含考生把准考證先拿在胸前5秒)

    (三)主副修樂器演奏一律不配伴奏,不計算間奏休止符,由家長協助計時,發出的第1個音開始計時,主修指定曲1分鐘一律從頭開始演奏,主修或副修自選曲2分鐘皆可自行選擇從某一小節開始演奏,間奏一律跳過,繼續演奏。

    (四)主修樂器需上傳2個影音檔案,副修樂器需上傳1個影音檔案,合計上傳3個影音檔案。

    (五)作曲考生:自宅規劃單人一室獨立空間作為「實體試場」,並備妥線上視訊設備(桌機需含web cam視訊鏡頭及麥克風、筆電與視訊軟體及手機一台等) 依另行公告之指定日期與時間遠端筆試(60分鐘), 視訊軟體與平臺6/18說明。考生作答前請將桌面淨空,並自備考試用具空白A4五線譜紙4張、鉛筆、橡皮擦和准考證,請用鉛筆作答,再聽從監試人員之指示開始作答。線上測驗前請務必確認筆試時間家用網路之穩定性。請同時備妥另一台手機或攝影機同步備份錄影,倘因設備因素或網路中斷時,可檢附備份錄影資料供招生小組檢核。請特別注意使用手機或筆電都要接上電源,並關閉螢幕保護跟休眠待機等節電機制,以順利完成線上測驗。

    **6/18(五)公告【主修與副修之影音檔案錄製】相關規範與【影音檔案上傳注意事項】說明影片之連結網址(請務必依照規定錄製與上傳)

    ** 基於防疫安全,取消視唱.音樂常識.聽寫等會造成群聚的科目 。

    **基於防疫安全,請考生與家長於自宅進行錄製,禁止於專業錄音室進行錄製及後製,違反者將視情節輕重由評審老師納入評分考量或提交提招生鑑定小組會議討論議處。

    https://sites.google.com/st.nmjh.tp.edu.tw/m-classadmissions/%E9%A6%96%E9%A0%81

  • 五線譜a4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02 18:07:31
    有 20 人按讚


    學錯樂器了厚! (我根本不會樂器,慘

    [容易被忽略的KB手?]

    10幾年前我在學校教課、帶社團…就一直宣導一個觀念,不要只在乎吉他手/主唱,Bass與鼓才是掌控音樂律動靈魂的要角。
    隨著時代轉變、各種因素,我相信今天大家都越來越看重”節奏組”了,最明顯的數據,10年前我帶熱音社,如果吉他手有10個,鼓手大概3個,現在幾乎一樣,甚至某些學校鼓手是最多人選擇的。但弔詭的是,我發現許多社團幾乎沒有KB手,有1、2個就偷笑了。

    10年後的今天,我要說「鍵盤手」,也就是所謂的KB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巨人。

    先來聊一下為何台灣的KB手為何如此短缺?

    台灣學鋼琴的人很多,但專精古典的鋼琴手跟現代音樂的KB手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碼子事,完全不同、完全不同、完全不同,講三次。
    這之中最大的落差在於對音樂的「詮釋觀點」與「訓練方式」,古典重視精準的視譜、聽力、高難度的運指技巧、現代重視即興、節奏律動、編曲創作、和弦的彈奏更寬廣自由,這就是為何古典咖很難進入爵士的領域、現代樂手在古典的認知上如同小學生一般…這樣的二元對立,在台灣很久了(笑)。

    為何要提這段歷史呢?因為隨著現代音樂興起、玩團、做場的活動越多,很多傳統的古典樂手想跨足流行領域,不少都吃鱉。
    我看過許多科班出生的人,現場要立馬移調、隨著鼓手換節奏彈法、或空檔要補即興solo...完全被電假的,甚至我還在pub遇過把流行歌整首寫成左右手五線譜照尻的KB手,整整10張大頁,光翻譜就哭出來,他看一下其他老師,無法理解,為何只需要1張A4即可?

    但平心而論,這不能怪他們,因為這是兩種不同領域,沒有什麼強弱之別。或許是因為如此,台灣非常多”鋼琴手”,但在現代音樂/樂團圈的KB手就不多了。

    第二,台灣現代音樂崛起有兩大推力,
    1.西洋樂團掛,從年輕就迷邦喬飛、槍與玫瑰...企圖取經西方搖滾/流行的搖滾悍將。
    2.民歌民謠掛,以詩賦歌,創造出無數美麗民謠的第一代文青。
    這兩股運動裡,KB手從來都不是主角,吉他才是。
    雖然當時做音樂就很多KB元素,但由於取樣技術不如現代,無論是模仿真實樂器、還是創造非真實音色,都比較難讓大眾接受。

    由”產>官>學”一路下放,我今天在第一線教學所看到的情況就是,KB手極為短缺,且學生們多半對KB的概念是完全不足的。
    拉到今日,有趣的是,「KB是個王者」一直在業界是無庸置疑的,但教學端卻兵源短缺,看看音樂教室會報名KB的人數跟其他樂器一比就知道。

    產/學觀念的落差有多大?做場圈我們吉他手常常開玩笑說,「你如果是個厲害的吉他手可能還是會失業,但如果你是厲害的KB手,接場會接到爽」。
    音樂工業亦然,無論是製作、音樂/演唱會總監、編曲/作曲…等這些重要腳色,很多都有黑白鍵底子,就算不會彈,觀念也都有。在國外,樂團團長/領班…很多也都是KB手在擔任,為何如此?這就要從鋼琴這「樂器之王」說起…

    黑白鍵的直觀設計,是它最強的優點,音階、和弦、圖像建構、一目了然,左右開弓10個音儼然自成一個交響樂團,跟玩單線性的樂器相比(一次只能發出一個聲音),學鋼琴的人在和聲建構的起點就領先不少。
    所以你看古典圈,不管主修是啥,鋼琴基本上都算必備,流行圈看看創作型藝人,9成不是玩鋼琴就是吉他,你有看過專長小喇叭的創作型歌手嗎?很少吧。
    .
    再來我要講的是重點,KB今天重要性持續高漲,除了上述,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現代音樂豐富的程度超乎你想像,EDM/MIDI/Program…等興盛,把音樂的層次拉到前所未有的繁複,而這些聲響以一個現場的建構來說,KB能完整詮釋,無論是自然音/非自然音…等各種補強,讓KB在現場演出成為必要樂手。
    左右分鍵、各種疊音…等超強buff技能,能攻能坦能奶媽全方位,「帶一個KB手就等於帶一個樂團」,這句話絕對不假。

    第二,KB由於黑白鍵的便利設計,與現在音樂製作科技緊緊相扣,所以KB手如果要把製作端那塊也算進去,那一個”好的KB手”,絕對在音樂領域裡是個超級重要/且強大的存在。

    有社團學生跟我說,「KB那麼重要,可是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啊?很多時候就是和弦長~~~~音在那邊壓而已」,會講這種話的就是外行,那個長~~~~音有多重要,整個音牆飽滿就是靠那個長~~~~音,只要是非三件組(吉他/鼓/Bass)的聲音幾乎都要靠KB。
    KB音頻又寬又肥,但又不像弦樂/管樂搶戲突出,完美的在音樂平衡補足和聲缺陷,又可以做出現代音樂的各種聲響,哪裡沒有存在感?

    KB有沒有缺點,當然還是有,
    1.體積,但隨著科技,這已經慢慢被解決。
    2.外型與演出的侵略性低於吉他,但keytar的出現補足這點。
    3.節奏性較弱,這也是我覺得吉他較難被取代的點之一,但KB的和聲屌電其它樂器,瑕不掩瑜。
    4.線條沒有弦樂類比,搖桿的出現略為解決問題,且新世代的模擬弦樂已經很接近類比線條。

    上面這四個缺點,剛好被吉他/搖滾樂這東西鑽出了一個大洞,而搖滾樂又佔據60~90西方流行音樂主軸,所以如果你是玩熱音出生的人,可能會有錯覺以為KB不重要,但~身為一個吉他手,講個玩笑話,論彈搖滾,KB的確只能插花,但除了搖滾樂,吉他可是得靠邊站阿XDDDD~

  • 五線譜a4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1-27 20:30:00
    有 587 人按讚

    {{ 肆. 談談現場演出實務經驗 }}_08

    近年來,我很榮幸能有機會,以『樂團教練』的身份,參與一些臺灣新興樂團音樂整合與訓練的工作。在過程中,我們除了先訓練與克服樂團在前置工作上的障礙---譬如現場Sound Check的順序與方式、監聽的調整、樂器、人聲音色的調整、Click的強制性要求等等這些在前述文章中已經討論過的要點之外,當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去要求音樂構成細節時,我才開始意識到:現在的年輕音樂工作者是多麼一致地忽略了今天所要討論的器材。

    這個『器材』…以器材的角度來說,直覺上是有一點兒勉強的;但如果『器材是為了更有效率達成音樂完整的呈現』,那麼,『開始對這個器材感知到重要性』,是我非常希望能分享給所有年輕音樂工作者的。

    我們遇到的狀況常常會是:樂團們走(Run)過了他們某一首曲目的內容後,我開始想要針對某一個特定的段落做音樂情緒的調整,或針對某個特定的節奏拍分,想要做一些重音的改變,或聽到在某些小節,樂器明顯有用音打架的狀況、而想請樂手相互確認使用的和絃時,往往,幾乎是百分之百,就會看到這些樂手開始相互張望、交頭接耳地討論:『是在說什麼地方啊?』…『喔~就是…那個唱進來第幾第幾小節……嗎?』…『這裡嗎?』…『不是啦!是那個咚次咚咚的過門之後啦~』…『不然…我們再跑一次,看看是不是那邊』。而我明明是希望去調整…副歌的第三小節的第二拍,樂團們幾乎都會下意識地從前奏又再開始走一遍…

    『時間』!很可能是這些年輕音樂家最珍貴的資產,看起來很可以揮霍,但其實是不應該這麼無意義地揮霍;因此,在也許三個小時的訓練過程中,樂團們需要花去很高的比例去確認『那是在什麼地方』。

    原因無他!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過一個年輕的樂團,會在進行訓練的第一次就準備好這個器材:

    『樂譜』。

    [二. 認識現場的器材_03]~樂譜

    音樂,是一種與時間行進高度相關的藝術,就物理現象來說,你可以『感受』到音樂聲量的大小,但你完全無法明確地『看到』它的存在;不過,你可以『意識』到,整個音樂的進行會有一個符合時間流動的『橫向感』(關於這個究竟是不是一種假議題,我們還是先忽略跳過、而採用這種可以取得共識的概念來繼續往下討論),而樂譜的功能,就會像是一張『時間地圖』,它明確地告知你『在什麼時間點會發生什麼事情』,『它發生的構成元素是什麼』,『它用什麼方式發生』,『整件事的順序與邏輯是什麼』。

    在1984年的電影『阿瑪迪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AA%E8%BF%AA%E6%96%AF )裡有一幕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作曲家薩列里拿著莫扎特的音樂總譜入神地看著,一行一行的墨水音符在他的腦海中即時地組織起來,在只有他一個人的空間裡,他已經憑著他的音樂知識,看著譜面、就『幻聽』到整個音樂構成的聲響!(關於這個傑出的演員所詮釋的角色,我真的認為無人能出其右!而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看啊!有另外一篇關於電影內容的影評,我覺得也可以參考一下:http://jjhsu.pixnet.net/blog/post/15757111-%E3%80%8A%E9%98%BF%E7%91%AA%E8%BF%AA%E6%96%AF%E3%80%8B%E7%86%B1%E6%83%85%E7%9A%84%E5%A4%A9%E6%89%8D-vs.-%E5%A6%92%E6%81%A8%E7%9A%84%E5%BA%B8%E6%89%8D%EF%BC%88%2B%E5%BD%B1 )

    對於古典科班訓練的人才來說,我的讚嘆他們也許會覺得是『少見多怪』的土包子反應;不過…殊不知現今在流行音樂產業界的人物,卻很少是真正科班訓練出身的呀!

    但是!我並不是想要要求年輕的音樂家們都要有古典訓練的視譜能力(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就是有很好的視譜能力,那真是可喜可賀!),這一回我所想討論的,是適合於這個產業的簡化型譜面。

    我們以範例來解釋:Pic 01是一份在錄音室(或編曲)時通用的和絃譜面,這是當時為金曲獎台語歌王謝銘祐先生編寫『彼卡皮箱』的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iJIaQXQHs&feature=share )時所寫的工作紀錄;Pic 02是一份在現場演出時提供給職業樂手的樂團總譜示意,這一份譜是由『佛跳牆』吉他手、戴佩妮演唱會音樂總監黃宣銘先生(A.K.A 理事長),為歌手的下一場音樂演出的曲目『水中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mHWXPfMlc )所採寫的。而不論是哪一份譜面,它們都有一些功能可以被提出討論:

    1. 和絃內容。

    兩份譜剛好呈現兩種在職場上都可以通用的記譜法:音名式的和絃與數字級數式的和絃;前者,對於偏向古典訓練的人比較友善,後者,對於職業樂手在現場時常常遇到的『改Key』狀況會有比較大的幫助。但不論是哪一種類,當所有的樂手都是依據同一份譜面來操作時,對於『打架』的用音,就會有比較有效率的除錯功能---其實,更重要的是,我真的很希望年輕的樂團都能明確地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在同一個和絃的基礎上。

    2. 段落標記。

    這個看似沒什麼學問的小動作,卻是一個能夠提供鳥瞰音樂全貌的重要工具,它來自古典音樂對於『曲式』的定義,而在現代流行音樂增加了若干必要的銜接樂段,當它們能被清楚標示時,至少會提供兩個功能:

    A. 它能夠更快提示你現在所討論的小節是在什麼精確的位置。

    B. 針對這個『時間地圖』,它能從段落的標記約略得到音樂能量起伏變化的提示,讓你可以去分配在整個音樂演奏的過程中,如何去掌握力度或音色的變化---我指的是整個樂團都可以共有的一種『資訊』。

    而段落的『命名』,除了依循曲式學上的標記,也有現代所約定俗成的音樂段落稱呼方式,它不見得有『絕對的正確性』,但當全部的樂手都是用『同一個標記來稱呼一個樂段』時,它就有了相對正確的意義---至少,大大降低一夥兒樂手迷路的畫面。

    3. 反覆的方式。

    為了讓樂手閱讀方便,我們習慣將整個音樂進行的書面紀錄,控制在兩頁的範圍內(當然,偶有真的必須超出的長篇型樂曲)。因此,針對重複型的樂段,我們會採用適當的反覆記號方式,來提高記譜的效率。關於反覆記號的使用,其實也來自古典樂譜的書寫,如果想知道大家通用的使用正確順序,可以參考一下這一篇的解釋:http://a8802020.pixnet.net/blog/post/27423618-%E5%8F%8D%E8%A6%86%E8%A8%98%E8%99%9F%E7%9A%84%E4%BD%BF%E7%94%A8 。可以補充一下的是:文中提到的『加蓋』,樂手習慣用『一房』、『二房』這種稱呼方式(但吊詭的是…我不知道是『房』還是『防』這個字~真是抱歉!希望這個疑點,可以有高手來指點解救一下,不勝感激!)。

    4. 關鍵細節的紀錄。

    以第一份編曲的譜面來說,因為它只是提供我在編曲過程中的和絃提醒,而所有的編曲細節都在電腦的DAW裡,所以呈現得非常粗略。而第二份的樂團譜面,上面幾乎將樂曲中的重要樂器的重要樂句,甚至包括了鼓手的節奏模式,都做了明確的紀錄,這對於職業樂手在排練音樂過程中,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相同資訊』來操作樂器---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其實職業樂手通常會在排練開始之前的好幾天,就會先拿到類似這樣的詳盡樂譜,一方面協助樂手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簡省掉一些自己用聽力去『抓』音樂內容的時間(…有的時候,每一位樂手所抓出來的細節會不盡相同……),但當樂手走進排練室時,基本上他們都已經知道自己要負責的音樂內容,而譜面的資料,只是一種提醒作用,以及共同討論時的資料基礎;如果一位職業樂手在毫無事前準備的情形下,只對著一份團譜、視譜彈奏他所負責的部份,即便他有著優秀的視譜能力,但他的彈奏,在音樂性上,很可能會與原曲相去甚遠。因此,『樂譜』這個工具,理論上應該是要在事前準備的過程中,才能發揮最好的效能。

    以上。

    不過,承第四點所述,樂譜也有它在功能上的局限性。以吉他來說,同樣的一個和絃命名,你可以在吉他指板上找到不知多少種的組合可能,而不同把位上所呈現同一個和絃的不同『Voicing』所詮釋的音樂聲響,可能會與原來的編曲所想呈現的音樂語彙相去甚遠,這即便是用了五線譜來紀錄,恐怕也不能窺其全貌。偶爾,我會看到樂手用吉他特有的六線Tab譜,來特別補註指型的位置與按法,但這也都必須建立在『事前準備』的基礎上。

    那麼,這對於…特別是時下所謂的『創作樂團』來說,有什麼重要性呢?『反正我就是彈我編的東西,絕對錯不了!』、『我用背的就好了!』。

    是!你可以彈任何你想彈的!但關鍵是,你其他的樂手知道你正在彈什麼、用了什麼和絃嗎?以及,他究竟可以怎麼協助你去延伸你的和絃、增加聲響的寬度,讓你們的音樂有更豐富的層次---如果他根本『記不住』你的下一個和絃?

    對我來說,任何能夠有效率去整合音樂整體的工具,就是一個應該要使用的工具!我並不是要你在演出的過程中,去扮演類似職業樂手的角色,在面前擺一個譜架、看著譜來減弱你的英雄氣概。應該是反過來說:正因為我希望你可以在演出過程中能夠更有英雄氣概,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更需要這樣一種工具、器材,來幫助所有的樂手『都處在同一個世界裡』,來提高你們音樂的正確性!

    後記~

    1. 類似範例二的這種詳盡的團譜,已經發展成一個專門的『譜面採寫』的工作,在商業演唱會的前置階段,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專業項目,因此,所費不貲!對於某些刻意壓低成本的無良主辦方,會故意忽略這個部份的費用產生,而讓職業樂手『用自己的方式』來採譜;我個人對於這樣的作業單位非常不齒。

    2. 範例二的譜面產生方式,是應用一個書寫軟體『GoodNotes 4』(https://itunes.apple.com/tw/app/goodnotes-4-notes-pdf/id778658393?mt=8 )來寫作的。這個軟體所提供的編輯功能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像我這種只習慣手工書寫的老傢伙來說,它的方便性真是令我咋舌!你可以看到整個譜面有多少密密麻麻的簡譜註記,這如果是用傳統的書寫模式…不說別的,光是省下來的立可白都可以買好幾打這個軟體了!

    近日,有越來越多的樂手使用i-Pad或類似的平板行動裝置,直接以電子檔的方式來讀取譜面,說實話,這真的讓『樂譜』越來越成為一種『器材』,而且,潮得很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