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五瘟大帝生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瘟大帝生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瘟大帝生日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入廟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
五瘟大帝生日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入廟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八將枷鎖為先鋒
謝范將軍在案前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燮理陰陽斷善惡
駕巡四境佑安民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四海五洲萬世傳
一代武將
艋舺青山王
2020年12月6日是農曆十月廿二日,為2020年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遶境活動的第三天:正日遶境。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五瘟大帝生日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12月7日(農曆10月23日)上午7時28分,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回宮退堂,結束正日遶境。
青山靈安尊王生日快樂!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艋舺青山王》
詞:郭懿堅
曲:黃酩幃
唱:黃子宇
吾在青山觀天下
敕封御賜為靈安
海浪波濤黑水溝
惠安先民恭請來
鎮守艋舺驅疫邪
暗訪夜巡吾先行
八將枷鎖為先鋒
謝范將軍在案前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燮理陰陽斷善惡
駕巡四境佑安民
青山王 威靈顯赫
青山王 威震八方
四海五洲萬世傳
一代武將
艋舺青山王
2020年12月6日是農曆十月廿二日,為2020年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遶境活動的第三天:正日遶境。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五瘟大帝生日 在 轉運達人依玲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命運必懂數242
過年期間做哪些事會招好運?
哪些事又是禁忌該避開?俗話說「除舊佈新」,在新的一年追求好的開始,迎接好運氣!
除夕
除夕圍爐吃好料!在吃每道料理時,也有特殊的習慣,像吃長年菜,不可以切斷,要一口放入再慢慢咀嚼;吃魚時,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來年慶「有餘」!
圍爐之後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之後要「守歲」,意味著辭舊迎新,讓燈火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初一春節
初一早上,避免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那個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不停地被人催促做事!也避免在這天睡午覺,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早餐切忌吃稀飯,這天也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年夜飯,代表著「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都還有剩」。
初一、二兩日應避免洗衣,因為水神的生日正是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可不要洗衣服,得罪水神!
初二回娘家
出嫁的女兒和丈夫初二回娘家稱「回門」,又稱「迎婿日」,娘家宴請女婿可以選在中午,而女兒回娘家時也要記得送上伴手禮,回門禮物或禮金都要雙數,單數不吉利,會讓今年家運不好。
除夕、初一不得回娘家,初四和初五在習俗上也嚴禁回娘家,否則會分掉了娘家人的福份,回娘家也要以早去早回為原則,最好在傍晚前就離開。
初三赤狗日
有句新年歌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飽。」
初三「赤狗日」(又稱赤口日),赤狗為「熛怒之神」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因此這天通常不出門,是春節中難得可以有理由窩在家好好放鬆休息的一天在家養足精氣神吧!
初四迎神日
傳說每年十二月的二十四日,眾神明會回到天庭奏報玉皇大帝民間的事,直至大年初四再返回人間。因此,初四迎神日準備好牲醴、香燭紙馬迎接諸神下凡。
初五
送窮迎富日。將過年期間所製造出的垃圾,在這天清掃乾淨,謂之「送窮」,否則這一年會帶來窮困。乾淨迎接財神。
初九天公生
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舉辦各種隆重的儀式表達對玉皇大帝的尊敬。
「越早敬供越有誠意」的說法存在。在當天不可以曝曬衣褲、不可以口出穢言,以免褻瀆尊貴的玉皇大帝。
十五慶元宵
正月十五,過年尾聲,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不同於冬至,此時象徵的是團圓無缺的意思,每年的燈會都有相當多別具特色精彩的花燈,有「東港燒王船」、「台南鹽水蜂炮」等,平溪的放天燈活動,也是許多民眾前往遊玩的活動之一。
各地有著不同的禁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長久以來,我們都已習慣過年的習俗,如果能夠為新的一年好上加好,不妨就遵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