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產品中有15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蝴蝶(seb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農曆七月來點應景的小故事。 https://seba.tw/the-fates-170/ 司命書 命書卷拾壹 popping ------------ ……原版中劉新夏能爬三公里半送回手提箱,是因為她已經是殭尸了。 現在頂著劉新夏殼的準人瑞,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很引殭尸垂涎的人類。而且,墜機在市...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啡聞 1 c.c.|法式觀點筆記:文化 X 時事 X 歷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08:47:14

「人類最致命的武器就是語言,人很容易受到關鍵字的催眠,就像被傳染病感染一樣容易。」-阿瑟.庫斯特勒 —————————— 剛被擠下台的川普老伯伯,在美國引起了不少的風波,像是國會暴動、甚至川普還自己成立了一個「前總統辦公室」! 今天 #一杯咖啡看時事 要來跟大家聊聊「民粹主義」,因為川普算是近代民...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Claudia Mo/毛孟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19 04:12:47

#蘋果 //近日唯一曾鼻子一酸的,是網上收到這句話:「議員身份終會到期,契媽身份卻永存。」// ————- //這一年的11月11日,是香港近代史一個分水嶺。這一日,北京人大頒下命令,以殺無赦的姿態圖一錘消滅香港的民主聲音。事件核心,不淨是有關四個被即時DQ的立法會議員,也不單止涉及立法會內其餘15...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YBB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24 10:20:11

很多寶貝們問起我,是不是之前有服用過別的產品?對的!其實我在上個月6000人的公開課里就和大家分享過了。我肥胖的原因,生活如何跌入谷底,如何減肥失敗,到最後究竟是怎麼成功瘦下來的,我做過什麼樣的減肥方式,失敗了多少次,哪些產品有幫助到我。以及我會選擇砸下全部資金,創業的故事。 很多我的代理們,朋友...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蝴蝶(seb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8:08:38
    有 646 人按讚

    農曆七月來點應景的小故事。
    https://seba.tw/the-fates-170/
    司命書 命書卷拾壹 popping
    ------------

    ……原版中劉新夏能爬三公里半送回手提箱,是因為她已經是殭尸了。

    現在頂著劉新夏殼的準人瑞,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很引殭尸垂涎的人類。而且,墜機在市中心,人口密度最高,所以殭尸密度也是最高的地點。

    能保住命已經是神蹟格外開恩。所以不要想什麼無雙譜…她連走路都蹣跚好嗎?當林妹妹的時候還沒有行動吐兩口血,現在卻…

    所有技能又被封印。準人瑞真是心灰意冷,開始考慮是不是出去被咬兩口變成殭尸算了…

    但是她想到「量身定做」的止痛藥,突然有點沒信心。誰知道是量身定做到什麼程度,萬一被啃殘了也沒能成為殭尸呢?那不是白受罪!

    一時氣急,準人瑞又吐了兩口血,而且下意識的將血接入寶特瓶裡。

    會有這種下意識是因為,唯一能夠拿來畫符的「墨水」只有自己的血。黑貓為了幫她找隻能用的筆可費了老鼻子勁了。

    還有半袋黃紙。這就是她為什麼能行使神棍技能。身體裡光有古怪的靈氣是不夠的。

    五臟六腑都亂套了,還希望經脈完整?別幻想了。更別談修煉問題…那叫做白日夢。

    讓她很納悶的是,應該是科技發展的世界,居然在遭逢末日後,充滿狂暴的靈氣。但對她實在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嗯?似乎也不是哪麼沒用。神棍技能的陣法需要濃郁的外部靈氣啊。

    準人瑞豁然開朗。


    雖然缺的東西還是很多,雖然尋找材料跟找死沒兩樣。雖然,這三點五公里簡直比三千五百公里還遙遠。

    君不聞,死馬當作活馬醫。

    還能試著醫一下可是福氣呢。



    但是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雖然神棍技能在材料異常樸素下還是很威猛,但是準人瑞一身的血腥味太刺激殭尸的食慾。哪怕她是條食人魚,卻是條游兩下吐兩口血的食人魚,洶湧的大白鯊群前仆後繼還是相當可怕的。

    她兩符可以炸掉一個腦袋,可是腦袋遠遠多過她的符。

    雖說殭尸行動慢,可是斷骨剛接好沒多久準人瑞也快不到哪去,而且還餓得頭昏眼花。要不是她從運動用品店搶了個滑板,太豐富的戰鬥經驗加持,早被殭尸群撕了。

    最後她被堵在一家珠寶店。這家珠寶店前面是店舖後面是住家,說起來後面住家的部份應該很堅固才對…但是被鮮血激起熱情的殭尸差點把門拆了,生生打破了個大洞…沒有一湧而入是因為殭尸太多,卡住了。

    後門是鐵門,被另一群殭尸敲得震天響,後門旁邊的鐵窗,塞滿許多破爛的胳臂,徒勞卻堅持的想撈到她。

    完了。

    真不甘心,就這麼失敗了嗎?她痛恨失敗的感覺。

    就在前門突破的當口,一縷縹緲又響亮的聲音劃破天際。那不是用耳朵能聽到的。

    準人瑞能知道就是因為她曾擁有無弦琵琶,懂得何謂撥動心弦。

    然後,她看到了這麼多輩子都沒看過的奇景。嗯,連做夢都沒這麼…超現實。

    所有的殭尸都面朝同一個方向,整齊劃一的開始,popping(機械舞)。

    再也沒有人(殭尸)理她,不管是腐爛還是斷胳臂折腿,跳得那一個叫做嚴肅忘我。

    至於只有上半身的殭尸,他們非常嗨的breaking(地板舞)。

    她居然能夠蹣跚的走出去,推開很嗨的殭尸他們也沒反應。最後她冒險到隔壁的小吃店,將裡頭已經變成殭尸的兩夫妻硬拖出去。

    會選擇這家不僅是可能還有食物,更重要的是,那家的鐵捲門是手動的,可以拉下來還抗打擊。

    這是何等玄幻的場景。

    滿大街的殭尸整齊劃一的popping。

    🍎🍎🍎
    上面內文摘錄那麼長,真的會看到這邊嗎(咬手指)
    🍎🍎🍎
    冥府狩獵者 漫畫版全集四本 實體書/電子書上市
    實體書購買:
    蝦皮全套85折➤https://iorange.biz/2r5k_
    官方蝦皮單行本➤https://easyfun.biz/2r5l8
    MOMO➤https://shoppingfun.co/2r5kQ
    博客來 ➤https://ibanana.biz/2r5ku
    電子書連結:
    Readmoo讀墨➤http://moo.im/a/hjlmPX
    台灣漫讀bookwalker➤https://reurl.cc/W3QD09
    KOBO➤https://reurl.cc/LbrN5L
    博客來➤https://reurl.cc/lRrvod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07:50:31
    有 157 人按讚

    好書推薦《#造局者》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framer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造局者》這本書的作者是三位學者共筆,他們都是在 AI 和 大數據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分別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德菲爾利科德(Francis de Véricourt)。

    他們發現在 AI 崛起和世局動盪的現在,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從人類如何做出好的決策出發,談到建立思考框架的重要性,也提供我們三種最重要的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在書本中段,則說明了遇到瓶頸的時候,如何重啟另一個思考框架。在後半段則說明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以及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如同這本書的介紹影片裡談到的:生活中一切都需要抉擇,而做出更好抉擇的秘訣,就在於思考框架。駕馭這種思考方式可以讓你更瞭解世界、改善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促進社會進步。這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勝過機器和 AI 的因素。成為「造局者」正是未來人才必不可缺的關鍵技能。
    .
    【什麼是造局者?】
    以標準的定義來說,「造局者」(Framer)指的就是起草美國憲法的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聯邦政府的框架。因為美國憲法就像是一個思考框架,用來定義和界定聯邦政府的職權及程序。而在這本書中,造局者指的就是那些「懂得建立和運用思考框架的能手」。

    這本書要講的重點之一,就是無論人們的地位高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造局者:「能夠發揮和建立思考框架,或是重啟思考框架的能力,讓自己的生活乃至於整個世界有所不同。」作者也不斷強調建立思考框架所需要的技巧,可以靠著訓練與經驗不斷進步。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操作指南。
    .
    【什麼是思考框架?】
    在1970年代,「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概念開始流行,人類的推理並非以邏輯形式在運作,反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人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我們對於世界萬物的思考方式,會受到你「相信」這個世界如何運作而影響。因此,面對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心智模型在思考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

    而在這本書中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就是我們選擇和應用的心智模型,這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決定我們如何行動。面對一個新的情境,我們也可以用思考框架去歸納和歸類,並且想出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應用到這個全新的情境裡面。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畫地圖的時候,經常會採取「笛卡爾直角坐標」的思考框架,這上面有X軸和Y軸的維度可以幫我們用2D的觀念畫出相對的距離和位置。可是當你要在台北市搭捷運從A地到B地的時候,反而採用「捷運地圖」的思考框架比較有效,雖然捷運地圖的站點之間,距離和位置都不是真實的呈現,可是卻能幫助乘客直覺地理解:下一站要去哪裡。這時的重點就不是距離和位置,而是清楚地辨認出目的地的站點該搭乘哪一條線。

    所以當我們問:「哪一種地圖最好?」這個問題本身並沒有意義,而是會因為使用的情境和目的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答案。所以,也沒有什麼叫做最正確的思考框架,都是要看情況和目的而定。讓自己成為建立思考框架的能手——也就是造局者,就能懂得如何選擇並且應用思考框架,這會是各種決定與行動的基礎。
    .
    【思考框架的轉變】
    在聊主動建立思考框架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個被動轉換思考框架的真實故事,這是書中提到一段關於朗讀到默讀的閱讀框架轉變。在西元11世紀之前,歐洲大部分都是在教堂才會有閱讀的行為,而且都是以「集體朗誦」的方式在進行,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家參與一個讚頌神的集體活動。但是到了11世紀之後,開始出現另外一種閱讀的框架,也就是「默讀」。

    默讀讓閱讀這件事情不再是集體的體驗,而是一種個人的經歷。每個讀者都可以控制自己要讀快一點或慢一點,你也可以重複閱讀某一些篇章,自己可以慢慢思考書裡面的內容,產生新的點子,促進獨立思考。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了人們從朗讀的閱讀框架,轉移到默讀的閱讀框架呢?

    在早期的書籍和文章裡面,常常沒有標點符號,字跟字之間也沒有空格,就像是一連串的字母之間不斷地延續。這種情況下光是要閱讀就非常困難了,想要默讀更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個時候集體朗讀就有它的功能,因為在一群人裡面,總會有人過去曾經讀過這篇本文,還記得某些字跟段落該怎麼念,就可以帶領大家一起朗讀下去。

    在後來才出現了一項創新,書籍的字裡行間,開始有了「空格」和簡單的「標點符號」,這個時候就不再需要有人帶領,許多讀者可以自己進行斷句,獨自閱讀一本書了。於是,在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切換到另外一種閱讀框架。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因為這一整個新世代的讀者都可以自行默讀,有助於人們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而激發出更多元的思考框架。
    .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個方式】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有三個:想清楚因果關係,想像出平行現實,運用物理學定律制定適合的限制條件。這三個特色正是應用思考框架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思考框架本身並不是解決方案,而且是尋找解決方案的工具。以下分別介紹這三個方式:
    .
    1.#因果關係
    人類運用因果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可以更容易理解世界,也有助於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人類是天生「因果推理」的機器。相較起來,AI 科技就無法擁有自己的因果思維,而是需要人類幫忙設定。舉經典的 Dota 電腦遊戲來說,這是一個兩隊人馬 5 vs. 5 互相廝殺,力求破壞對方大本營的遊戲。

    科學家找來遊戲高手擔任 AI 策略的開發人員,設計了一些獎勵因素,讓 AI 跟自己進行的數百萬次的對戰,反覆嘗試錯誤,找出最好的操作手法。但是當 AI 跟人類正式交鋒的時候,人類還是取得了上風,尤其在團隊合作上面 AI 顯得像一團散沙。

    後來,開發人員發現說,一般玩家會分成三個階段來安排戰鬥,所以開發人員就依照這樣的順序安排程式,在不同的階段給予不同的策略,調整獎勵的優先次序。然後開發人員就發現說一開始機器人通常只會照顧自己,所以還得幫他們建立「團隊合作」精神的框架。他們建立起了一些跨越個人遊戲角色的「超參數」,調整成一隻要達成共同獎勵的團隊。經過這一些修改之後,AI 反過來把人類打得落花流水。

    值得注意的是,電腦不是自己學會這些事情的,而是因為人類先輸入了一些「因果框架」的獎勵因素,才可以讓這些運算發揮它的功效。同樣的現象發生在其他像是圍棋和西洋棋遊戲的對決,真正的突破並不在於機器高速的數字運算,而在於人類調整了 AI 對於因果關係(獎勵)的思考框架。
    .
    2.#平行現實
    書中的說法是「反事實思考」,但我認為有點難懂,用「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比較好理解。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跳脫當下對世界的認知,想像出一個全新的情境,問自己:「如果……會怎樣?」就像是小孩子在玩扮家家酒,或者是科學家透過抽象理論設計出全新的實驗。透過想像出一個平行現實,我們可以將因果關係轉換成實際行動,測試看看可能有什麼影響,帶來什麼後果。

    心理學家高普尼克(Gopnik)認為這種能力其實在人類孩童時期就已經具備了,他還把嬰兒稱為「搖籃裡的科學家」,她設計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名叫「贊多測試」的假裝遊戲(贊多指的是顏色鮮豔、形狀可愛的物體)。

    實驗的第一階段,高普尼克和孩童待在同一個房間,孩童會學到一個因果關係:把贊多放到一個機器上面,機器就會播放生日快樂歌,幫一隻猴子玩偶慶生。然後,在實驗的第二階段,會有實驗人員走進來把機器和贊多拿走,高普尼克和孩童一起露出失望的表情。

    這時候高普尼克會拿出一個「盒子」、兩個不同顏色的「積木」,並對孩童說:「我們假裝這個盒子是機器,這塊積木是贊多,另一塊積木不是贊多。」接著她鼓勵孩童繼續幫猴子玩偶慶生。此時,孩童挑選了正確的積木,放到盒子上。即使她把兩塊積木的定義互相對調,孩童都能夠選到正確的積木。

    這個假裝遊戲的實驗,證實了人類自幼就擁有了反事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可以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高普尼克發現,更會玩假裝遊戲的孩子,就能對平行現實做出更好的推論。她說:「嬰兒和幼兒就像人類社會的研發部門,至於成人這是那些單調無聊的製造與行銷部門。」許多人在成年之後,反而容易落入單一現實的思考方式,而忘記了我們天生就有想像平行現實的能力。
    .
    3.#限制條件
    作者提到,所謂的建立思考框架,並不是任由想像力無邊無際地飛翔,也不是像斷了線的氣球到處亂飄,而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條件限制」,有助於約束我們的想像力,讓平行現實的想像維持在可以執行的程度,這才能讓思考光架真正發揮效用。

    書中舉了一個很像電影裡才會發生的真實故事「恩德培行動」,這是一個以色列精銳部隊在恩德培機場的行動中,從恐怖分子手裡救出人質的戰鬥情節。1976年,恐怖分子綁架了飛機上106名人質,關押在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航廈中。當時烏干達獨裁者跟以色列當局並不友好,出動軍隊肯定不是好的選項。另一個方案是讓突擊隊員假裝成獲釋的巴基斯坦犯人,但太容易被看穿了。還有人提議讓突擊隊員降落在機場旁的湖裡,但是湖裡有許多鱷魚,而且任務結束之後這麼多人該怎麼全身而退?

    評估了各種可能選項後,在種種條件限制之下,以色列想出了一個奇招:讓突擊隊搭乘運輸機在夜間降落到機場,搭乘機場內常見的車輛前往航廈,消滅恐怖份子、救出人質之後搭乘運輸機直接回國。他們在空軍基地搭建了航廈的等比例模型,透過少數獲釋的人質口中知道人質的大約位置,並且一次又一次地排練所有行動,講究到每一秒、每一步該怎麼進行。

    在一個沒有烏雲的午夜,29位突擊隊員搭乘運輸機降落機場,他們身穿烏干達軍隊的服裝開著機場車輛前往航廈。突擊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擊航廈,只花了十分鐘就解決所有的恐怖分子,然後就帶著人質直接搭乘運輸機返回以色列。整場行動中只有三位人質喪生,而且連烏干達政府都還來不及反應。這個故事從天馬行空的平行現實裡,限縮了各種條件,找出了最可行的方案,最後成功執行了這次任務。
    .
    【重啟另一種思考框架】
    當你想要解決一個全新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還沒有人曾經解決過的問題,你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先透過兩個步驟來思考:(1) 先從自己腦袋裡的框架庫找找看,有沒有其他適用和類似的框架、(2) 檢查其他不同領域的框架庫,看看有沒有能夠直接借用,小幅度調整就可以使用的框架。

    如果這兩個步驟都找不到適合的框架庫,那麼才嘗試最困難、也是最後的殺手鐧:「發明新的思考框架」。作者提醒道:「切換到不同的思考框架,能讓你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但這也有風險。」一旦你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思考框架,帶來的報酬可以是相當可觀的。

    書中有一個重啟框架的例子很值得我們參考,美國紐澤西南邊的小城市康登市為了改善當地的犯罪率,直接解散整個警察隊伍並且重整執勤策略。當時城市的治安非常糟糕,市容也很破舊,到處都會發生大小程度不同的犯罪。這還不是最慘的,警方栽贓、造假、暴力執法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民眾除了害怕黑道,也非常害怕警察。

    當地首長找來社區領袖和居民共同商討,最後決定放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貼膏藥方式,採取全新的執法策略。解散警隊之後,他們精挑細選和新聘任的警察,改變了巡邏的方式。他們逐家登門拜訪、自我介紹、談談可以幫忙居民什麼。警察在街頭舉辦派對,和民眾聚餐,和小孩打籃球。

    過去的思考框架是「警方將人民視為罪犯」,但是新的思考框架則是「警民一家親」的社區群體,警察從原本打擊犯罪的戰士,搖身一變成了社區當中親切的守護者。最後,康登市的犯罪率下少了一半,謀殺率少了六成,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的案件少了九成五。重啟思考框架的方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
    【創造多元性的四種策略】
    作者指出,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想要擁有多元性就代表要接觸大量的想法和觀點,其實那是抓錯了重點。多元性的優勢不是來自於數量,而是來自於差異。找出七百個類似的想法,不如找出七個不同的想法來得有價值。如果一個工具箱可以有七種不同的工具,絕對會比擁有七百把錘子的工具箱更加實用。

    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多元的思考框架,就是要刻意的去營造,以及一起維護,這並不是一次的成功就可以高枕無憂。如同貝佐斯在《創造與漫想》書中提到的:「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人類本能的從眾傾向,以及社會自然而然的同質化趨勢,都需要我們自己刻意地、有意識地選擇,才能夠擺脫與眾趨同的自然發展,擁抱更加多元化的觀點和想法。

    如果你想為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環境創造出多元性的樣貌,可以採取以下四種策略:擁抱變化,運用教育,鼓勵遷徙,容許摩擦。
    .
    1.#擁抱變化
    如果一個思考框架一直以來都行不通,最好的做法就是擁抱改變,試試看別種思考框架。書中舉例同性戀婚姻的推動者,把美國從1995年支持同婚的人從25%提高到2020年將近70%。以前的同志運動一直把婚姻當成是核心議題,也一直把爭取這種「法律權利」當作是重點。但是進展並不顯著。

    當時那種法律思考的框架,講究的是「法律權利」,但就是沒有效果。那種框架太缺乏想像力、太唯物主義,沒有說服力。到了2000年,他們研究很多民意調查還有焦點團體的意見,想弄清楚大家到底還有什麼疑慮。他們去思考說要怎麼樣用大眾的思考模式來談。最後他們選定了一個價值觀的思考框架,鎖定大部分的人結婚的原因:「愛、奉獻、家庭」。

    他們把同性戀婚姻不再當成一種自由或者是權利,而是對於愛的表達與承諾。他們漸漸的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框架,而且都同樣正當。到了2011年,第一次出現的黃金交叉,支持的人數正式超過了反對的人數。根據調查,只有14%的人會說這是一種「自由」,而有32%的人會說這是一種「愛」,是一種人類的情感。最後在2015年聯邦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的用憲法來保障同性伴侶的結婚權利。這並不是強迫民眾接受某種特定的思考框架,而是讓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夠共存。
    .
    2.#運用教育
    要建立起多元的思考框架,從教育著手是非常有效的模式。美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就是去看美國的白人父母和黑人父母怎麼跟孩子談論種族。發自內心一片好意的白人父母,通常不會去刻意談到種族議題,因為他們相信「種族色盲」這種做法比較能夠讓孩子避免成為種族主義者。

    另一方面,黑人父母卻常常和孩子討論種族議題,在他們看來,這種種族色盲的做法就是在故意忽視各種明顯的歧視現象。例如逛超市的黑人被懷疑是小偷,開著車子卻無緣無故被警察攔下來,黑人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強調看到「種族的各種顏色」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影響。

    最後,這些社會學家發現,種族色盲的框架正好是種族歧視的主要來源,白人父母雖然出自於好意不想強調種族之間的差異,但也在無意之間,否認了有色人種遭受到歧視的真實狀況。這種教育方式忽略了差異,抹去了多元性。要培養多元的思考,就必須認識到差異的存在,承認仍然存在的落差。
    .
    3.#鼓勵遷徙
    如果我們能夠鼓勵遷徙及流動,人們會把自己的文化和思考方式帶到別的地方,促進融合和變化。曾經有學者研究各個區域和城市的經濟成敗因素,發現了這些地區成功背後的原因有三個主要的因素:「科技、人才、寬容」。作者認為,「寬容」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那些現在最開放的地方,經濟表現就最好。因為這些地方有更大的思考地圖,會讓人能夠放手冒險,這也是思考框架多元化所造成的經濟紅利。

    像是美國被譽為一個民族「熔爐」,但是最近比較像一個「燉湯」,也就是讓裡面的好料都還維持各自的形狀。像是韓國人會住在洛杉磯的韓國城,華人會住在舊金山的唐人街,拉丁美洲的族群住在德州南方,古巴人住在佛羅里達州,巴西人就住在波士頓。雖然這種文化融合的速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快速,但是不同的文化激盪之下,也為美國社會注入了很多元的觀點和看法。
    .
    4.#容許摩擦
    把社會上的摩擦,看成是這個社會的優勢、而非缺點。作者說到:「如果在社會裡面維持思考框架的多元化,確實會讓人們彼此之間感覺到不安很衝突,就是因為大家要看到彼此的不同,而且還要可以彼此互動。但畢竟,大家觀點不同、意見相對,本來就是正常生活該有的模樣。」

    哈佛法律學院的昂格(Unger)教授認為,如果要讓政治進一步的去中心化,就必須要用一些反事實的模型來做思考。他說:「當社會很果斷地沿著一條路前進的時候,應該要多方下注,以避免損失,也就是要允許在特定的地點或部門,跳脫一般的解決方案,實驗看看不同的國家走向會怎樣。」

    昂格鼓勵讓社會充滿摩擦,也鼓勵教育上面要用辯證式的討論方式,不要讓社會被束縛在單一的版本,而是可以嘗試其他的社會組織方式。運用和擁抱多元的思考框架,才能擁有多樣化的各種策略,再從中選取適合的方案。
    .
    【對思考框架保持警覺】
    這本書告訴我們,幾乎沒有錯誤的思考框架,只有不適合某種情況的思考框架。而且各種框架應該要有共同存在的權利。但是作者們提醒我們要保持一個警覺,他們說:「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種慷慨的態度要有一個前提,也就是說:『唯一』的一種錯誤的思考框架,就是拒絕其他的思考框架。」

    要讓框架多元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各種框架可以彼此競爭、互補、對抗、共存。然而,如果有某一套思考框架的目的在於完全抹煞其他框架的存在,這就是不可被接受的。所以作者們才說:「如果你聽到有任何人或團體,說只有自己的思考框架放諸四海皆準,只有自己說的是真理的時候,千萬別相信。」
    .
    【後記:拓展想像的邊界】
    如果說另一本我很喜歡的《超級思維》那本書是心智模型的「百科全書」,那麼《造局者》就像是心智模型的「使用指南」。書中有清楚的概念和步驟,讓我們了解為什麼要學習更多的心智模型,以及該怎麼樣活用各種心智模型,並且在必要的時刻推翻自己的假設,重新啟動一個新的心智模型。

    這本書是今年我讀過的書裡面感到非常印象深刻,也讓我的思考方式深受啟發的。作者們把故事和理論的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從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和研究案例當中,會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們要帶給我們的觀點,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多元性,以及為何要擁抱差異。

    從書中也可以發現,AI 並不會削弱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反而是增強了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因為 AI 無法自己建立思考框架,仍然只能依靠人類。人類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處理「假設之外」的新問題,能夠把心智模型的空間拓展到可以親身體驗的範圍之外,也就是能夠做到抽象與推理。人類只靠著極少數的資料,甚至是完全沒有新的資料,就能夠適應全新的、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情境。

    作者最後提醒到:「這是一個救贖也是一個警訊: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們能夠想像的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RI8Kg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FRAMER
    使用期限:8/15~8/21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贈獎抽書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1:30:05
    有 2,303 人按讚

    0803紐約時報

    *【全球疫苗分配計畫Covax為何“走向失敗” 】
    這個由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主導的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專案,本應確保窮國和富國一樣迅速獲得疫苗,但Covax在獲取疫苗供應方面已經出師不利,現在又因為無法及時展開接種而造成浪費。6月收到了10億劑疫苗,五周後仍有約9.4億劑未使用。貝南每天只注射267針疫苗,導致該國收到的11萬劑阿斯特捷利康過期。 隨著Delta變種毒株在全球肆虐,疫苗的低接種率將使貧困國家處於更危險的境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vax-covid-vaccine-problems-africa.html

    *【美國領導人在與不斷變化的病毒作鬥爭時遭受打擊】
    不斷演變的病毒和18個月以來,不斷變化的大流行指南,讓美國人憤怒、精疲力竭,並對公共衛生建議持懷疑態度。CDC 主任Rochelle P. Walensky博士對記者說:雖然我們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大流行,但Covid-19 顯然還沒有結束,所以我們的戰鬥必須持續更長時間。這很難也很沉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covid-pandemic-guidelines.html

    *【許多城市正在恢復戴口罩,紐約市還在考慮】
    紐約市官員一直在考慮,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阻止紐約嚴重的病毒死灰復燃。洛杉磯縣和華盛頓特區,最近重新規定室內戴口罩的要求;路易斯安那州和舊金山和北加州周邊的幾個縣也跟進。但白思豪則有其他計畫,他想專注於提高疫苗接種率,並擔心要求每個人都戴口罩,會消除那些現在正在考慮接種疫苗的人的動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ovid-mask-mandate-ny.html

    *【德國將從9月開始提供疫苗加強劑】
    由於對Delta變種病毒的擔憂日益加劇,德國成為宣佈,向易受感染的人群提供疫苗強化注射的西方最大國,迄今,一些富國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提供額外劑量的趨勢正在增強,儘管許多專家表示,重點應該放在為全世界的人提供第一劑疫苗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ronavirus-booster-shots-german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雖然晚了一個月,美國終於實現了 70% 的疫苗接種目標。但最近幾週,隨著 Delta 變種的迅速傳播,給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帶來壓力,包括南部許多政治保守的地區,密蘇里州南部和阿肯色州北部受到重創,醫院人滿為患。
    #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Lindsey Graham宣布Covid-19 檢測呈陽性,但症狀較輕,他認為這是因為接種了疫苗。
    #紐約州長古莫表示,紐約市的交通工人必須接種疫苗或接受定期檢測。
    #白宮呼籲各州解決在聯邦驅逐禁令到期後可能出現的問題。白宮週一試圖限制影響,要求各州加快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租金援助,同時懇求地方政府再的延期。
    #官員們說,隨著穿越南部邊境的移民人數激增,而事實證明大流行還遠未結束,拜登政府決定暫時保留允許其拒絕數十萬移民的公共衛生規定。 .
    #海軍正在權衡對關塔那摩灣接種疫苗的訪客進行隔離。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罕見公開批評,歐盟根本沒有兌現向非洲和拉丁美洲捐贈 Covid-19 疫苗的承諾,現在這兩地都是靠中國填補空缺。他說,歐洲的失敗具有“地緣政治後果”,並補充說:“中國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擴張將對我們造成很大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2/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1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為長期拖延的需求注入資金】
    這項長達2702頁的龐大法案,包括對傳統項目的歷史性投資、寬頻擴展以及一些氣候項目的資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infrastructure-bill.html

    *【紐約州長古莫在性騷擾調查中被訊問11個小時】
    此前多名前任及現任女性助手指控其存在性騷擾等不當行為。據信,調查已接近尾聲,一份公開報告預計將在夏末公佈。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可能會決定科莫的政治前途。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uomo-sexual-harassment-investigation.html

    *【調查總統遇刺案的海地官員稱收到死亡威脅】
    一名調查法官和兩名書記員向當局正式投訴,稱有不明來電者和訪客向他們施壓,要求修改證人證詞,並向他們發出死亡威脅。這幾個人表示,他們向當局求助的請求被無視。為保障人身安全,他們背著裝滿法律文件的背包躲藏起來,每隔幾個小時就換一個地方。這些文件可能決定海地幾十年來最重要的審判的命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mericas/haiti-jovenel-moise-killing.html

    *【英國重新評估中資參與的核電站專案】
    六年前,中英曾有過一段蜜月期,習近平在訪英行程中與時任首相卡麥取隆簽訂了中廣核參與投資英國一核電站專案的協定。但如今,資金來源和安全問題給這個位於北海沿岸的發電站專案蒙上了陰影。習的專制野心和人權紀錄已使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遇冷,並迫使後者重新審視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達成的交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business/great-britain-china-nuclear-power.html

    *【白俄羅斯短跑運動員因公開批評教練被強制遣送回國,在東京機場脫身並最終得到波蘭庇護】
    此前,克利斯汀娜•蒂馬諾夫斯卡婭曾在社群媒體公開發貼表達自己的不滿,因其隊友的興奮劑測試次數不滿足參賽要求,她被迫參加一個她沒有接受過訓練的4x400米接力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belarus-olympics-kristina-timanovskaya.html

    *【跨性別運動員首次亮相奧運賽場引發爭議】
    舉重選手勞雷爾•哈伯德是首位參加奧運會的跨性別女運動員。有人認為她仍具有男性身體優勢,對其他選手不公平。也有人指出奧運會的二元分類未能考慮到多樣性。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10802/laurel-hubbard-trans-weight-lifting/

    *【河南死亡人數升至302人,引發洪災真實規模質疑】
    當局週一公佈的數字與此前相較激增了三倍,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原因。當地官員表示,至少還有50人下落不明。鄭州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城市,包括鞏義、滎陽等周邊縣市的災情以及14名地鐵乘客在內,共有292人死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flooding-deaths.html

    *【在#MeToo 案例中,中國對名人的癡迷進行了猛烈抨擊】
    中國高調處理吳亦凡案意味著什麼?名人癡迷問題已被中共視為社會弊病,以調查吳亦凡為名,當局正在對飯圈文化發出嚴厲警告。與此同時,中國女權活動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罕見勝利。分析指出,此舉令中共以代表民意的新角色出現,而調查吳亦凡名義上是在打擊有錢有勢者,實際上“避開了黨內精英階層財富和權力的真正灰色地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metoo-kris-wu.html

    *【香港歌手黃耀明遭廉政公署逮捕,被指違反選舉條例】
    黃耀明2018年在民主派候選人區諾軒的補選集會上演唱了兩首歌曲。廉政公署指控他此舉違反選舉條例,該罪名最高可判七年。區諾軒本人因參與抗議活動正在服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802/hong-kong-singer-election/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28 19:00:09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Mr. Voic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08 10:35:18

    如果你的夢想多次被打擊,從自己的老師、身邊的朋友都告訴你,不要做歌唱夢了,你會怎麼做選擇?我現在是一位歌唱老師,指導過將近百位的發片歌手但我的歌唱夢也曾經差點被澆熄......
    歌聲大改造課程支持連結: https://hahow.in/cr/icansing

    網有許多的影片示範,似乎總是講得頭頭是道,但跟著影片練,學員往往還是難以唱好,所以我真心地想要把我們的方法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讓大家相信,真的!你只要跟著我們的影片學習就能夠讓唱歌有明顯的進步!
    ♠不抽象的歌唱練習方法,無藏私的教學分享♠
    ♠不需要找抽象的共鳴、練找不到的丹田、聲帶感覺♠
    ♠每一堂課的規劃,都有其安排的順序意義,當卡關了,只需要抓住練習關鍵就能輕鬆突破!♠
    ♠具體有效的練習,讓沒有歌唱基礎的人都能夠有信心的學習。♠

    歌聲大改造課程支持連結👉 https://hahow.in/cr/icansing

    🎵 確實知道自己什麼地方該加強,不再瞎子摸象,知道自己進步到哪邊,卡在什麼樣的狀況,我們會協助同學建立這些在歌唱學習上必須要有的自我意識。
    🎵 同時透過影片也能建立自主訓練的能力歌唱練習重點在於了解自己在練什麼,為什麼要練這個練習,練習上應該專注在什麼地方,如同運動員的教練,反覆強調練習上需要專注之處,養成習慣後,自主練習效果更能事半功倍!
    🎵 即使是專業歌手覺得自己已經封頂,我們的方法可以讓您突破錯認的極限!
    🎵 許多人被老師告知自己的音域就是這樣,或者自己就是唱不廣,只能唱某一類型的歌,但其實透過有效率的練習,同學會發現音域、音色豐富度、聲音自由度也是歌唱技巧本質的一個部分,透過練習,真的可以讓大家發現,你比你自己想像的更有潛力!更會唱歌!

    讓我們都給愛唱歌的自己一次機會吧!現在只需要2200就能上到15堂威宇老師的課程👉 https://hahow.in/cr/icansing

    🤲共有三大階段13單元🤲

    單元一:歌唱的原理解析
    單元二:為什麼學唱歌這麼難 ? 學習歌唱困難生成的原因
    單元三:如何訓練歌唱才會真的有實際進度及突破?
    單元四:輕鬆發聲很簡單-發聲效率優化!
    單元五: 協調的發聲基礎與練習:解構發聲時聲帶與共鳴腔體的關係
    單元六:音域拓展的原理實作:拓展音域的基本功練習:抵伸捲舌。
    單元七:聲音穩定度大提升!歌唱思維理論
    單元八:長音練習,讓你的氣很夠用! 唱好歌原來要從想法開始改變!
    單元九:長音練習在歌曲上運用
    單元十:唱歌的時候為什麼有些字很難唱?原因以及突破方法
    單元十一:中高音輕鬆演唱的訣竅!
    單元十二:真假音轉換理論與突破入門
    單元十三:高音及音域拓寬穩定度訓練
    歌聲大改造課程連結: https://hahow.in/cr/icansing

  • 五反運動是打擊哪一類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25 19:00:0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恢復力」。

    從小到大呢,你一定有「遭遇挫折」的經驗。比如說,你曾經在學校運動會裡,大隊接力的時候跌倒了,結果害班上的第一名飛了;從此以後,成了班上的罪人,很多年都不敢參加同學會。

    或者是呢,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讓對方跟你提出分手,一直情傷到了現在,不想再談戀愛,也不敢再談戀愛。

    又或者是呢,在職場上面,你曾經得罪過客戶、搞砸了專案、賠了一大筆錢這些事情。這些工作的挫敗,讓你從此以後可能停留在原地,再也不敢接受任何新的挑戰,或者是重新創業。

    我相信每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在短時間之內,心情都很難再度的恢復美麗。

    但是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可以很快的恢復,而且還越挫越勇、屹立不搖。

    你一定從小就聽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吧?這比較有時代感喔!但是,比較現代的例子就是什麼?「地才」啊~蔡依林嘛!

    她一出道的時候是少男殺手,但發生和經紀公司的合約風波,她甚至於被指控忘恩負義,演藝事業還一度中斷;然後又被專業的音樂人,評選為年度十大爛歌手。

    在這些風雨底下,她仍然充滿韌性的站起來,不斷的充實自己,還奪下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這些獎項;她再造了自己的事業顛峰。

    所以無論是歷史人物,或者是每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原因,多數人會歸因為他們「成功的條件」。但是在我看來喔,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的「恢復力」特別好。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取暖討拍、舔傷口,你就少了一分鐘,能夠創造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那些活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機會比你多,但肯定是「恢復得比你快」。

    然而,你可能會覺得喔,他們之所以比較容易從逆境當中爬起來,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有貴人幫忙、他老子有錢。或者是他血液裡面的DNA太強,天生就是那種不服輸的個性…這些因素。

    所以呢,他們的「恢復力」才會這麼的棒。如果喔,你確實就是這樣想,那不好意思,今天會顛覆你的想法。

    我從身心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恢復力」是可以有效操作、可以學習的,而且一點都還不困難!

    那到底什麼是「恢復力」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以一般的常識來說,身體某個部位,一旦有了創傷、傷口。

    雖然呢都會流血,但血液裡面的白血球,也會馬上啟動,去阻止這些傷口的細菌進到身體裡面,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這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力」。

    而當我們受到挫折跟打擊的時候,雖然身體的外表並沒有受傷,但心靈受傷了,儘管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

    可是呢,有時候看不出來的傷,才需要好好的處理,因為這樣的「內傷」啊,會影響得更深、更遠。所以呢,在遭受挫折之後,能不能恢復對自己的信心?能不能從挫敗裡面走出來?

    這樣的「恢復力」其實就是一種在心靈上面的「白血球」,你也可以把它說成
    是「心靈的免疫力」。

    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心靈免疫力」,更好的「心靈白血球」。你只需要有意識的多練習,接下來我跟你分享的五個具體方法。

    我相信你的「心靈病毒」來襲的時候,你就能夠輕鬆的擊敗它們,再度擁有明亮的好心情。

    所以呢,這五個的第一個,叫做你要先「好好的呼吸」。是的,你沒有聽錯,想要啟動「恢復力」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好好呼吸」這麼簡單!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喔,這個簡單的「好好呼吸」,和「恢復力」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我來舉兩個身心連動的例子,你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

    一般來說喔,我們都知道喝咖啡能夠提神,但你一定也知道,喝太多的咖啡因,反而會讓人感覺到焦慮;這就是過多的生理刺激,去改變我們情緒狀況的一個現象。

    那另外一個例子,你可能一定也發生過。就是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其實你只是想吃東西,可是在你沒有吃飽之前,你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於不耐煩,還會發脾氣。

    也就是說喔,肚子餓造成的生理反應,是全面癱瘓你的情緒控制,讓你的心情低落,或者是煩躁誒。

    其實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生理的狀況,的確會影響到心理狀況;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途徑,反向控制我們的情緒,讓它朝向正面的方式發展。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試著想想看,當你做完Spa,或者是泡過熱水澡之後,你的情緒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舒暢、很自在,而且呢身心感覺到非常的放鬆。那難道是「熱水」有跟你進行心理諮商?「熱水」跟你好好聊一聊嗎?

    其實不是嘛!也就是說啊,我們身體狀況跟情緒之間,是絕對的正相關。身體狀況好,情緒自然就好。

    甚至於當我們情緒低潮的時候,直接採用身體的途徑來幫助自己調整,效果反而會更快、更好!

    只是當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太可能馬上就經由泡澡,或者是按摩來得到情緒上的舒緩。那這個時候,最快速又最有效的身體途徑,去調整自己心理狀態,那就是透過「呼吸」。

    在科學上呢,已經有研究發現喔,刻意進行呼吸的練習,可以減少我們的可體松的分泌;而可體松就是「壓力荷爾蒙」。

    可以讓我們把身體,調整到一種更平靜的狀態,去幫助我們身體快速的從壓力當中復原;甚至於,會緩解你面對挑戰的時候的緊張程度。

    所以,當你想要啟動「恢復力」,簡單的入口就是養成「好好呼吸」的習慣。

    「好好呼吸」的基本的方法,其實就是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閉上你的眼睛,全神關注你的呼吸裡面,注意自己呼吸的速度、節奏、頻率。

    那漸漸的,你會開始注意到,這看似很普通的呼吸,其實是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打個比方喔!當你感覺到恐懼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淺、越來越急促。

    而這個時候呢,你可以有意識的放慢自己的呼吸,利用那種比較深而且緩慢的吸氣,你的心跳就能夠透過這個途徑,慢慢的放慢下來,進而讓自己的身體也跟著放鬆。

    當你能夠越來越察覺自己呼吸的方法,你就能夠越來越掌握,自己每個當下的情緒。那麼無論在任何的困境,你都可以透過呼吸讓自己穩定下來,也穩住情緒,你這樣子才能夠好好面對所有的挑戰,並且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在我所開的課程裡面,尤其是像「CIA通達力」,這樣的結合個別指導的課程。第一門課,我就會教所有的學員,調整呼吸的方法,覺察自己的呼吸模式。
    進而讓你能夠一步步的探索、發現自己的外在慣性和內在的信念,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這學習機會,這會是你改變人生的起點,相關的課程,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而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第二個啟動「恢復力」的方法,那就是「走路」。

    有研究告訴我們,在大自然裡短時間的散步,就可以顯著的降低焦慮感,讓我們保持正面的心情,甚至於還可以提升記憶力。

    更有研究告訴我們,多和大自然的景色接觸。比如說,走在行道樹的步道上面、到河濱公園散步,就能夠帶給人幸福的感受,而且減低壓力感。

    所以呢,當你遇到挫折,一直待在原地、原位,要自己好起來;還不如呢「好好呼吸」,然後「出去走一走」會來得更有效果。

    第三個方法,叫做「關注自己的身心反應」。

    我們忙亂的生活作息,經常會讓我們為了追求快速;所以呢,去吃一些方便但不健康的食物。那也會因為這樣子熬夜、忘記運動,或者是過度運動。

    讓我們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度,然後放任自己的身體狀況走下坡,進一步的還影響到我們的情緒,造成精神上面的一個不安寧。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生命裡面的「不順」,幾乎在那同時,都跟你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會是同步、同時發生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喔,自己已經忽略自己身體狀況一段時間了,我會非常建議你,開始從一些小地方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步調;我說喔這叫做「建立一些小習慣」。

    哪怕只是每天做「五下深蹲」,這麼小的開始,你的潛意識都會收到一個正面的訊號,讓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開始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這樣子身心互動的正向循環就會開始。

    所以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底要怎麼「建立小習慣」?那關於這方面的實際操作,在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有清楚具體的引導。

    我們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幫助;我也在這邊歡迎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

    那麼接下來呢,啟動「恢復力」的第四個方法,那就是「相反邊的運動」。

    什麼是「相反邊的運動」呢?簡單來說,就是去做一些,和你平常習慣相反的運動。

    如果你平常的運動習慣是偏向比較「動態」的,像是跑步啊;那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做瑜珈、打太極,這一類比較「靜」的活動。

    那如果你原本的運動習慣就是「靜的、靜態的」,那我很建議你,你可以刻意的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這種比較「動態」的運動。

    這樣刻意的操作,其實讓你在快跟慢這之間喔,好好的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好好跟自己真正的在一起。

    在此同時呢,也會因為運動模式的不同,你的大腦不同的區域也會得到適度的刺激,去產生更多的彈性跟創意。

    更重要的是喔,在快跟慢之間,來回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肢體、感受自己當下的心情。它能夠讓你重新建立起對身體的敏感度,能夠更有效的調節生活步調和情緒。

    最後呢,啟動「恢復力」的第五個方法,就是去「擁抱你愛的人」。

    每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一時的失落,感覺到孤單、寂寞。那這個時候呢,你身邊有個愛你的、支持你的、願意對你展開雙手的人。

    他就能夠讓你感覺到溫暖,讓你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重新聚集你的內在能量。

    更重要的是喔,有研究告訴我們,「擁抱」會讓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甚至於可以緩解疼痛。

    擁抱的鎮痛效果,比嗎啡還要高出6.5倍。所以呢,能夠幫助人,更快的從挫敗裡面站起來。

    我想這也是很多單身男女,會想方設法一定要交到男女朋友的原因之一喔。因為「被人擁抱」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彷彿回到母親的懷抱,讓人感覺到無比的安全。

    其實說到這裡,人生難免會碰到一些低潮,但是呢有壓力、有失敗、有挫折,不必然就代表「結果」會很糟喔!

    只要你能夠記得這五個方法:第一個「好好呼吸」、第二個「出去散步」、第三個「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第四個「刻意練習相反邊的運動」,最後一個,第五個「擁抱你愛的人」。

    其實這五個方法,就可以幫助你啟動自己內在的「恢復力」,幫助你度過一切的難關。

    其實圓滿的人生,不是奢求一帆風順,而是具備風雨過後的「恢復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一起學習,讓我們陪伴你圓滿自己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