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五叉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五叉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叉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叉港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管碧玲 (kuanbil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管媽出席「一代大醫黃玉階」紀錄片的首映會 黃玉階(1850-1918)在日本領台之初爆發的第一場大瘟疫鼠疫時,以其高超的防疫及醫術救人無數,是台灣第一位拿到醫師執照的人。也是以行醫不收費行善的仁醫。 黃玉階也曾任當時台灣首善之區的台北大稻埕區街長,及其改制後大稻埕區長兼大龍峒區長。 他也曾...

 同時也有8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台灣大胃王丁丁/Ding-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網路美食的「涼拌鴨掌」超涮嘴!❤️ 想吃的人快去買跟我一起吃起來!🤪 https://www.laopengyu.co/laopengyu/?tag=DIN #老彭友秘制辣掌 訂閱我!🔔🙏😉😘❤️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jUwoNYMdRCZbDy_...

  • 五叉港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7 22:52:33
    有 731 人按讚

    今天管媽出席「一代大醫黃玉階」紀錄片的首映會

    黃玉階(1850-1918)在日本領台之初爆發的第一場大瘟疫鼠疫時,以其高超的防疫及醫術救人無數,是台灣第一位拿到醫師執照的人。也是以行醫不收費行善的仁醫。

    黃玉階也曾任當時台灣首善之區的台北大稻埕區街長,及其改制後大稻埕區長兼大龍峒區長。

    他也曾任齋教先天道的全台統領。1899年受命擔任台北縣監獄教誨師囑託,在十多年的時間中,以宗教渡人無數。根據《台灣日日新報》報導,他的教誨成效極佳,對囚徒諄諄善教,每當講到善惡報應道理時,常令犯人羞愧懺悔,甚至嚎啕痛哭。

    他更結合一些士紳籌組「天然足會」倡導女子解放纏足,又倡導男子剪斷辮髮改裝,這是黃玉階倡導的一項重要的社會運動。

    黃玉階23歲時離開故鄉五叉港(今台中梧棲)到台北傳道,原創齋堂「與善堂」位於台北城內今總統府旁。1895年日本領台後徵收其齋堂房舍,黃玉階因而將齋堂遷往大稻埕之今保安街中,與福慶堂比鄰而居,而兩堂教義相同,福慶堂管理人陳昌賢請旨合併新設「至善堂」。

    黃玉階終身未娶,陳昌賢為其義女,繼承黃玉階至善堂的事業。至善堂於其原址,百多年來一直秉持黃玉階救貧恤孤的精神行善至今。

    黃玉階實集宗教、社福、醫藥及政治之成就於一身。但黃玉階的事功,長久以來幾乎被歷史遺忘。

    幸好這一、二年黃玉階的歷史原始資料,經至善堂董事長施建仁費心整理,可說已經十分完整地重現,已經可以呈現那段台灣真實歷史的原貌,這實屬可喜可賀的台灣歷史盛事。我希望紀錄片的首映會,是一個重新認識這位一代大醫的開始。

    註:

    * 陳昌賢(原名陳阿甘)是許陽明的姑丈的母親。許陽明的姑丈施拱貽,原出身台北士林之湳仔地區「士子如林」的「施謙記報本堂」。

    * 今天首映會的現場,是昔日李厝街15、16番戶,在今迪化街一段224巷中。這地點是百多年前黃玉階所經營,用以支持其行善事業的「元珍」醬菜坊。

    * 本文所附歷史資料感謝至善堂授權。

  • 五叉港 在 尤碧鈴 - 港區一點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4 15:50:38
    有 56 人按讚

    #值得您信賴的尤碧鈴
    #尤碧鈴服務處關心您
    舊稱五汊大街的梧棲老街 梧棲是臺灣西海岸中部的一座小鎮,古時候稱為竹筏穴又名五叉港,道光年間稱鰲西,光緒年間改稱梧棲港,梧棲兩字取自古詩,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寓意,梧棲老街由於地處牛罵頭溪水出海,形成的五股分岔處,所以舊稱為「五汊大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是早年梧棲漁港,航運和商業的經濟活動中心,早期梧棲的居民,大多移民自福建省泉州府,除了農地拓墾之外多以討海及近海養殖為業,清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 年,梧棲與福建就開始了貿易往來,道光初年梧棲港的商務盛極一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