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互字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互字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互字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互字義產品中有1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35] 細說分鏡 Vol.1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59 🖍攝影,表面看到的是藝術,裡面隱藏的是技術 🖍技術,包含了所有攝影中,每一個基礎的觀念與經驗的累積 記得十幾年前開始學攝影,那是學校課程的一門必修課,上課的同學不管你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互字義 在 Cecile 隙隙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1:42

20210526 (沒有在在意版色的😎) 📍最近的學習心得 🔗大無語事件,寫英文歷屆都因單字不會而失分(不過最多只有4分),然而閱測穩定全對,比較開心的是40分鐘就能寫完選擇題,可以寫40分鐘的作文。還在背單字的漫漫長路上踉踉蹌蹌,希望可以趕快克服自己的弱點。 🔗很要好的朋友們都上了臺大,蕉綠了...

互字義 在 Cecile 隙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1:42

20210430 今天和 @came___llia_ 一起讀書,效率一百分(((o(*゚▽゚*)o))) 敲愛她,有志同道合又能互相扶持的朋友真的很高興鴨。 我們都是很認真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的女孩子。 - 稍稍寫一下目前指考的打算: 1. 古文三十一天一篇(無上課就改兩篇),寫筆記加讀熟文章。...

互字義 在 海希Healthy——從被助者到助人者的距離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20:04:09

2021.04.11 老師,我背不起來:讀書記憶技巧 / 會考生已經邁入倒數30多天最後衝刺;高二升高三的同學也差不多該開始準備學測了;國考還有各種考也都如火如荼、熱火朝天地展開,現在這個時間點很適合來看看這篇!大家在準備考試的過程,除了理解知識內容,還有一塊令人很頭痛的部分就是「記」、「背」...

  • 互字義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15:02:03
    有 61 人按讚

    [想攝影135] 細說分鏡 Vol.1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59
    🖍攝影,表面看到的是藝術,裡面隱藏的是技術
    🖍技術,包含了所有攝影中,每一個基礎的觀念與經驗的累積

    記得十幾年前開始學攝影,那是學校課程的一門必修課,上課的同學不管你有沒有相機,反正你就是想辦法去借到、買到一台相機,或是跟分組同學一起共用一台相機,36 張照片一起分擔費用,還能省點錢,當時真的光把一些基本的觀念學完,確實是花了 12 堂課的時間。

    🟥拍一張照片要多久
    拍一張照片要花多少時間? 不是從觀察開始,而是按下快門後直到看到照片前為止,前後要花上多少時間? 最快…,你覺得可以多快? 這問題我在自己的課堂上問過不少學生,幾乎沒有人能答到「最接近的答案」

    🔺三天? 五天? 七天? 還是一天,都不是,答案是約 3 小時。🔻

    一捲底片差不多拍 36 張,而你裝好後也不會一直胡亂的按快門,而我快的話,差不多也要個把個小時才能把一卷底片拍完,這在當時已經算很心痛的速 – 因為貴哪,快門聲就像是從破掉的錢包,掉出硬幣砸在地上的聲音,從第一張開始拍到最後一張照片結束,快速的取出底片,此時你背對相片館轉身前進,對著老闆說「我要快洗」,這個快洗…,差不多要 60-90 分鐘不等,由於要特別洗你這一份底片,工錢、料錢與時間都特別的貴,前前後後算下來…,自你按下第一次快門直到看到成品照片,也真的差不多約 3 小時左右,當然,有人還可以更快一點。

    🔺撰文的今天,需要多少時間? 3 小時不到,甚至還不用 3 秒,1 秒不到的時間,你就可以在相機螢幕上看到剛剛拍的好不好,用上述相同的心情拍完 36 張,「最快看到照片的時間」依然是 1 秒,按下快門後,每一張照片都花不到一秒的時間就能看到。🔻

    🟥學習的時間
    記得第一個攝影作業,是正確的將曝光三元素給適當的拍出來,我記得那時我在找會動的東西做練習,跑到了圓山兒童公園,拍攝裡頭的旋轉木馬,忘了當時快門是使用多少,最後的結果是無法「凍結」旋轉木馬上頭,以及坐在上頭的人們快樂的表情,然後再用一周內的時間,重新、重拍練習,直到這項練習 PASS。

    現在使用數位相機就快多了,從十幾年前還身為學生,到現在變成學生的老師,在教導這個作業時,相同的要求,卻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當學生按下快門,立馬檢查照片…

    「快門速度不夠,重來」
    學生再重拍一張
    「還是差一點,再來一次」
    學生再摸著相機,再重新調整更適合的快門速度
    「這樣子就對了,下次記得要照這方法練習,而不要死背答案」

    這樣子一來一往的動作,大概…,最慢 10 分鐘就可以學好單一練習,比起我第一個練習的作業,花費數天時間,快上了不知數百倍之多。

    🟥技術的定義
    每學一個新的觀念,當你用相同的模式一試再試,仍需花上不少時間,但也比過去使用底片相機快上不少,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熟練。 同樣的一個練習,拿到不同主題,考慮的重點順序、重心又不同了,又再重複練習,直到真的練到「精髓」,我想這時可以說 – 嗯,技術已經熟練了,就算遇上陌生、第一次接觸的場合,也不容易失敗,也不會拍的讓自己失望。

    到底「技術」的定義該如何定義,我還是喜歡引用維基百科裡頭的說法,比較讓大家較有討論上的共識:

    🔺「技術可以指人類對機器、硬體或人造器皿的運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學和技巧。它是知識進化的主體,由社會形塑或形塑社會,如電腦等新技術的增生使人們相信技術是社會進化的決定性力量。換句話說,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

    「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這句話來解釋討論攝影中最有趣的一段話,當我們學習攝影,從基本的曝光到創作,每一個動作與環節,我都認為包含了非常多的「技術」在裡頭,當我們熟練每一個技術後,這「技術能驅動改變」我們,產生一種「動力」,讓我們能組合攝影裡不同的變數,去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影像可能。

    因為技術有這個本質,也就是說,你必需熟練每一個攝影的觀念、操作方法,不能臨時抱佛腳 (因為景像千變萬化不等人的),也不能含糊帶過 (不能無法解釋變數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當一切熟練、駕輕就熟,才能讓我們面對一場景下,生出更多的創作可能,這就是技術 – 驅動改變的自發性的動力,這個自發性就是從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動力。

    🟥藝術的定義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是的,書讀得不多的我,在我辭窮的字典裡,維基百科總是我偷懶下依賴的來源。

    藝術百百種定義,若以上述的定義裡,我留意的是「技巧、意願、 想像力、融合、平衡」這幾個關鍵字義,雖然無法確定裡頭的「技巧」是否為「技術」,但我認為我們暫不拘小節將技巧等同於前面所說的技術。

    🔺細看「藝術的定義」他包含了「創作、分享」二個階段,同時藝術是個「過程」,既是創作的過程,也是分享的過程,當然我們難以透過無形的事物憑空用電波在大腦間傳遞,在我們攝影藝術「創作與分享過程」最具體的結果,自然是表視在具體的影像照片,好讓我們溝通有個開始、基礎與焦點。🔻

    🟥攝影藝術
    藝術定義中「……將個人或群體體驗 “沉澱與展現" 的過程」,進一步我會這麼定義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也可說是「個人技術的熟練,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 後,透過自身的意願、想像力、經驗加以融合,創作出影像的過程,並且具體表現在 “照片作品等具像物體上”,與他人共享意識、情感。」🔻

    我會這麼解釋「攝影藝術」這個名詞。

    我認為,如果在攝影的「觀念、技術」無法熟練,你是無法創造出精采的作品,誤讀了觀念,解釋不清的變數互動,雖然仍可創造出作品,但要記得藝術不但是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分享的過程,在前一階段你可以模模糊糊的拍出一張視覺精豔的作品,但後一階段相信就難去表達清楚,難以他人共享你的意識與情感。

    不要說什麼「藝術不該是主觀、客觀、多元解讀」這套說法,來偷渡你無法與他人解讀、分享你作品意義這一關,你可以是一個表達拙劣的「說者」,畢竟「表達這件事,也是個技術與藝術」,但你不能是對自己作品毫無念頭的攝影創作者,吱吱唔唔的說「我覺得這就是美,就該這麼做」,雖然這也是一種自我解讀做品的說法,但以「表達作品,與他人共熟意識、情感,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環」來看,前半段作品創作你或許過關了,但後半段作品分享,卻可能打上了零分。

    🟥技術與藝術班車
    外拍最常遇上學生的問題之一「面對這場景,光圈 (或快門) 該用多少?」,這是常見的問題,也是奇怪的問題,這問題不該問我才對,應該問問你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呈現」。

    但這只是個外拍練習,總不會一開始就將初學學生拉到「藝術創作」的層次,我還是會說「想想光圈是做什麼,快門又是做什麼,上課都有提到」,提示一下,學生通常還是能拍出基本的作品出來。

    藝術表達前,技術一定先到位,在技術培養熟練過程,同時也在觀察藝術創造的元素,技術到藝術不是一趟單行票班車,而是來來回回的過程,透過技術熟練,來欣賞、了解藝術是如何創作產生,再透過藝術的欣賞過程,回頭看看自己技術哪裡的欠缺。

    在我看來,太多數的人,自認基礎觀念學會了,就一直朝著藝術創作猛衝,卻鮮少有人帶著回程的車票,坐回攝影基礎起點站,重新的想想那些攝影變數下,還能擁有什麼樣的可能,再買張車票重新朝著藝術創作出發,這也是我對現在攝影風潮下,我自己對「我自己」的反思。

    🟥生命體驗的沉澱
    也許我們太在乎如何讓一張照片富有可看性 (精采的構圖)、故事性 (一張照片千言萬語),只想快速拿著相機跨越了「技術、藝術之間的交集」這困難一關,想要用最快的方法達抵達「終點」,也就是一張讓人讚嘆連連的作品,然後再繼續重複下去。

    在藝術的定義中還有一段話讓我非常在意「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一張作品必定是個人生命體驗的「沉澱」,這個「沉澱」真的需要時間、歷練,急也急不得,無法像自底片攝影過渡到數位攝影,彈指之間就能見到作品那樣神速,而我自認這方面我依舊欠缺,我自己也在追尋著「我認為攝影之於我生命的關係解釋」,一直找不到好的解釋,或許這追求的過程,就是為往後作品不斷堆疊的必經之路吧。

    🔺最後還是想提醒自己,「攝影藝術下的照片作品,它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包含了 “創作” 以及 “分享” 的過程」,若要再多說一點,照片的生命不是自按下快門後就走到終點,應往外延伸,如何與他人分享情感與意義,這是攝影藝術觀念裡,作為一張「攝影下的照片作品」的定義。🔻

    另一方面,技術與藝術間不是個單程車票,不是一路抵達終點就結束,這是來來回回重複的旅程,在途中同時堆疊自己對攝影與生命的體驗,當拿著相機,走了無數的路、拍了無數張的照片,此時是該停下來、看看自己與他人的作品,聽聽他人的意見,與最要的「心裡的聲音」。沉澱後再重次出發。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互字義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6 19:44:05
    有 12 人按讚

    英國最早兒福機構&公共藝廊—#倫敦育嬰堂博物館 線上共享200年來的故事

    當新冠疫情開始大流行,倫敦育嬰堂博物館(the Foundling Museum)開始思考如何在封城期間與民眾對話,並持續與市區保持互動,「共享故事、共享聲音」(Shared Stories, Shared Voices)線上展便是過去一年所累積的成果。這項線上展覽以典藏品為出發點,透過一系列藝術家引領的工作坊,串連出各種故事與聲音,交織出這座博物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育嬰堂博物館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英國歷史上第一間專門為兒童設立的福利機構:育嬰堂(The Foundling Hospital),由慈善家托馬斯・科拉姆(Thomas Coram)於1739年創建。「Foundling」是當代英語較少見的詞彙,意思接近「孤兒」,然而這些嬰兒並非被遺棄,而是父母因各種因素(多為經濟困難)無法育兒而主動送至育嬰堂。「Hospital」則非一般定義的醫院,在這裡指「照料」。如字義所釋,育嬰堂專門收留並撫養弱勢家庭出生的兒童,提供長達10年的免費教育。至1954年關閉之前,育嬰堂曾收留過2.5萬名兒童。

    值得注意的是,育嬰堂博物館對英國社會的貢獻不僅是兒童福利,這裡更是英國歷史上第一間公共藝廊,這歸功於18世紀畫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霍加斯在當時英國藝文圈極具影響力,身為育嬰堂創建初期的支持者,他積極鼓勵同時代的頂尖藝術家捐贈藝術品給育嬰堂,並開創性地在院內建立對外開放的繪畫館(Picture Gallery),展示藝術作品並同時為育嬰堂籌款。到了今日,館方仍持續經營藝術項目,許多知名藝術家如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皆曾與育嬰堂博物館合作藝術計畫。

    「共享故事、共享聲音」線上展從育嬰堂成員的故事出發,拉近大眾與典藏品的距離,藉由精選典藏品,爬梳了280年的豐富歷史,納入整個育嬰堂大家庭成員的聲音,觸動人心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關懷、愛及藝術,如何建構出育嬰堂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8a6dae96-80ae-4747-b8f6-b9cc960f0322

  • 互字義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4 17:40:09
    有 1,472 人按讚

    #尋找媽咪大作戰 🇳🇿
    「Toa仍在大海尋母...大家現在真的需要一些奇蹟!」紐西蘭北島南端的濱海小城普利莫頓,這個星期日突然出現了一頭「迷路嬌客」——一頭大概只有4~6個月大的虎鯨幼崽,不明原因與鯨群走散,獨自擱淺在附近海灘。儘管目擊村民與紐西蘭的鯨豚救援專家很快地緊急動員,順利讓幼鯨脫困;但大海茫茫,仍在哺乳期的幼鯨,野放後獨自存活的機率近趨於零。因此紐西蘭政府與各地沿海社區,都全力出動「大海協尋」,希望能找到幼鯨應該還在附近海域的原生鯨群,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時候,盡可能讓迷路的幼鯨回到焦急的虎鯨媽媽與家族的身邊。
    .
    這隻被地方居民以毛利語命名為「Toa」的幼鯨(字義有「勇氣」、「勇敢」或「戰士」的意思),是一頭體長2米半,初判年齡只有4~6月大的雄性虎鯨幼崽。根據社區回報,他星期日下午在波利魯瓦港北郊海灘擱淺,當時港灣高處的鎮民曾目擊:「港灣外有虎鯨群出沒...但好像不是正常覓食,看起來有點焦躁?」
    .
    然而傍晚天黑,加上冬季天氣海象不佳,當大家忙著救援Toa的同時,港灣的虎鯨家族就已不知去向。因此就算Toa脫困後的健康狀況良好,眾人也無法放他出海,任憑無法獨自生存的他自生自滅。
    .
    為了幫助Toa與家族團圓,附近的沿海城鎮與趕來救援的紐西蘭鯨豚專家們,主要分成兩路工作:救援專家與志工團們,先是在港區的淺海處設置了一個臨時的鐵欄收容區,一方面檢查幼鯨的健康,一方面也24小時輪班陪伴他,紀錄他的呼吸與行為狀況,並保持他的濕潤、換氣,試圖安撫Toa還算有精神但頗顯緊張的慌亂情緒。
    .
    「虎鯨是高度倚賴同伴的群體動物,雖然我們不是Toa的家人或虎鯨同類,但有總比沒有好...我們仍試著用各種設計過的互動陪伴,讓他盡可能地減少不安的身心壓力。」
    .
    至於另一路團隊,則大舉協調威靈頓港(南方20公里而已)的漁民、船團與民間航空隊,無分時間與天候地發動「海陸大協尋」——因為虎鯨是高度社會化的群居動物,一次一胎的母鯨與幼崽又是出了名的互動緊密——若按習性判斷,與幼鯨走散的虎鯨家族不會輕易就放棄失蹤的虎鯨寶寶,應該還在「附近海域」焦急搜尋。
    .
    然而「附近海域」到底有多近?對於協尋船團來講,卻是實實在在的「大海撈針」。除了冬季海象不穩定影響海空搜尋外,虎鯨群每天的移動距離更可超過300公里,而Toa走丟的海域又剛好在紐西蘭南北島、東西岸的交界海域,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都有可能出現Toa家族的蹤跡。因此到底要如何找起?找到的鯨群又怎麼確定是不是Toa的母親?就算一切確認,緊張而疲倦的4個月大幼鯨,又該如何被送到鯨群附近一族團員?各種複雜而困難的救援問題,也都讓紐西蘭傷透了腦筋。
    .
    找媽咪的行動是一回事,但人類要充當哺乳期虎鯨的「臨時保姆」,則又是高度專業與複雜的重責大任——像是周日救援後的身體檢查,趕赴現場的鯨豚專家與志工助手們,光是抽血就花了好大一番力氣,因為虎鯨的皮膚很薄,但鯨脂與肌肉組織非常非常的厚,要能快速抽到足夠的血液,又不能讓高度緊張的Toa更加焦慮,確實是需要專業經驗與細心。
    .
    根據初步驗血,截至周一晚間為止,Toa都有輕微的貧血現象,「但考慮到他已經好幾天沒喝到母奶了,擱淺又是一直處於搞不清楚狀況的高度緊張情緒,會有一點虛弱應該還算正常。」而目前現場人員只能定時用餵食管給Toa補充電解質與營養劑,要如何臨時組成鯨乳替代的「人工配方奶」?國際鯨豚專家們也正積極地與紐西蘭方面提供專業建議。
    .
    Toa目前只有4~6個月大,但虎鯨的幼崽哺乳期大概是1年以上或可長達2年。而與人類可以喝其他動物乳水替代的狀況不太一樣,虎鯨乳汁的脂肪含量極高——以一般全脂牛乳4%左右的含脂量為比較,虎鯨乳汁的脂肪比例大概是40%,是有時會呈現綠色的高濃稠液體——因此要如何調出適合Toa食用、符合他健康狀況的替代乳品,也是與時間賽跑的突發嘗試。
    .
    救援團隊認為,由於Toa年紀還很小、與鯨群走散的時間尚短,團圓行動因此尚有「樂觀努力」的空間。就算無法真的找到Toa的原生家族,專家們也不排除讓他與紐西蘭附近其他的虎鯨家族接觸,「因為其他虎鯨群也有可能會接納這頭幼小的『走失寶寶』回家照顧。」
    .
    但如果兩種嘗試都落空的話,救援團隊可能就要視Toa的健康做最壞的安排打算——畢竟Toa真的太幼小了,而紐西蘭境內也沒有足以收養虎鯨的人工環境與專業團隊。因此在最不理想的狀態下,救援團隊恐得對Toa實施安樂死。
    .
    不過就目前而言,讓年幼的Toa回到鯨群家族裡,仍是地方社區與各國鯨豚專家們的唯一想法與任務。這是因為Toa目前的健康良好;周二傍晚到周三,搜尋船團也在威靈頓海域先後發現了兩群可能的虎鯨家族:
    .
    「後續的評估會依現場狀況進行,我們不會給Toa的狀況設下具體的期限——不只我們小鎮,紐西蘭上下都在全力幫助Toa回家!」
    .
    Photo Credit:AFP
    .
    #Toa #快點回家 #Orca #KillerWhale #虎鯨 #殺人鯨 #紐西蘭 #海洋 #迷路 #生態 #NewZealand #Plimmerton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互字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3-29 15:22:04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