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二項分布標準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二項分布標準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二項分布標準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二項分布標準差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我是王爍。 這一講,我想給你講運氣,這件看起來捉摸不定的事。 常識告訴你,成功取決於你的智力、努力,還有運勢等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常識也告訴你,智力、努力在於自己,而運勢不在於自已,所以只能是窮盡人事,然後坦然面對天命。這些都是對的。 但常識沒有告訴你,最後站在成功之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李祥數學,堪稱一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賣場:https://changhsumath.1shop.tw/ewkhca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2axN3MDyvq01LOK1umZGQ/join 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

  • 二項分布標準差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16 12:57:46
    有 89 人按讚


    「你好,我是王爍。
    這一講,我想給你講運氣,這件看起來捉摸不定的事。

    常識告訴你,成功取決於你的智力、努力,還有運勢等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常識也告訴你,智力、努力在於自己,而運勢不在於自已,所以只能是窮盡人事,然後坦然面對天命。這些都是對的。

    但常識沒有告訴你,最後站在成功之巔的人,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人。你以為他們用智力碾壓你,比你還努力,運氣又好到爆。

    如果真是那樣,倒也無話可說。

    但不是。他們的智力不能碾壓你,他們不見得比你更努力,他們只是運氣好到爆而已。

    「才能對運氣」的極簡實驗

    一群意大利物理學家和經濟學家組了一個跨界團隊,做了個極簡實驗,就叫作「才能對運氣(Talent VS Luck)」。之所以說是極簡,是因為他們把成功之道簡化成二元方程,成功=才能+運氣,其他因素分別劃歸到這兩項下面。

    在這個模型里,運氣是隨機降臨的。當然,運氣的本義就是隨機的,只不過真實生活中,被我們叫作運氣的許多東西其實不是隨機的,這個一會兒再講。記住他們這裡用的是狹義的運氣,實驗環境比現實還公平就好。

    在模型里,才能的分布是鐘形的。什麼是鐘形分布呢?鐘形曲線的頂點在平均值,然後朝兩端極值下降。絕大多數人的才能都在接近平均值的兩邊。2/3人的才能在距離平均值一個標準差的地方。這不是假設而是事實,現實中,人們的才能就是按鐘形分布的。

    舉例來說,人的平均智商是100,總共有2/3的人在85到115之間。再往兩邊走,曲線急劇走平,天才和白痴都很少見。智商超過145的一般認為是天才,按照鐘形曲線,天才所佔的比例略高於千分之一。

    圖片來源於研究報告
    你記住這兩個數字,普通人佔2/3,天才差不多千分之一。

    運氣、才能在模型中是這樣相互作用的:好運氣到來則收入增加,壞運氣到來則收入減少。不過,好運氣發生在不同才能的人身上效果不同,才能高的人遇到好運,收入增加得多,才能低的人收入增加得少。這也跟現實生活一致:運氣來了,你還得有能力抓住,才能高的人運用得更充分,白痴運氣再好也沒用。

    上面講到的幾大要素:運氣是隨機降臨的,才能是鐘形分布的,有才能的人從好運中獲利比普通人多。這些實驗的預設條件,要麼比現實情況更公平,要麼本身就是事實,要麼是合理推斷。

    剩下的是模型細節,實驗設定每個人不論好運氣壞運氣,每半年遭遇一次運氣,那麼在職業生涯中與運氣遇合80次後,哪些「人」會獲得成功?
    科學家跨界團隊拿模型跑了100次,100次的結果可以說完全相同,非常穩定,得出三個結論。

    第一,成功的分布不出意料是金字塔形狀,完全符合二八定律,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這個難說公平,但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要事關人際之間的互動,無論分配的是什麼,最後大多逃不掉這個金字塔。

    第二,如果說站到金字塔尖的人都是人傑,那也就罷了,但不是。 站在塔尖上的基本都是普通人,其才能在平均值附近。他們能站在塔尖的原因就是運氣好到爆。

    第三,反過來說,天才基本上攀不到塔尖。運氣好到爆這件事從不垂青天才。那些最成功的人不是天才,不是智力碾壓你,比你還努力,只是運氣比你好。

    現實比實驗更不公平
    在現實中你確實偶爾會看到天才站到了塔尖,那也不是上面這些說錯了,而是你一定要想到這是件多麼罕見的事,相應地要意識到,得有多麼大基數的天才被埋沒。

    沒有人不重視運氣,但運氣事實上重要到這個地步,還是能把人給嚇一跳。

    從結果反推回去,原因就很簡單:當運氣隨機降臨時,它往往降臨在人多的地方。

    如果天上掉餡餅,地上站著1000個人,裡面有1個天才,接近700個普通人,你想想它會砸著誰?當然是砸著普通人。如果說一個人從底層攀到金字塔尖需要連續10次的好運氣,天上掉10次餡餅,每次都要砸到千分之一的這個人,他的運氣得多好。這是在生活中基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運氣隨機降臨,才能鐘形分布,有才能的人利用運氣的能力更強——極簡模型的條件已經是最公平的了,現實比這不公平得多:

    代際之間,很明顯是成功父母的後代更容易成功;哪怕不考慮代際,就考慮同代人,也很明顯地有馬太效應。

    既往的成功變成信號,被社會讀作優越才能的標誌,於是接下來會更多地投資在這些已經成功者的身上。社會以為押上了好馬,其實往往只是押在這匹馬過去的運氣上面,而運氣會不會重來還是要看將來的運氣。社會不傻,當然知道過去的成功有運氣因素,但不知道的是運氣的作用大到這個地步。

    你應該如何看待運氣
    明白運氣比我們想象得重要,對你有什麼用?

    從小里說,如果你發現身邊有天才人物,不用嫉妒他(她),不如憐惜他(她),幫助他(她),因為他(她)的命極大概率不會好。

    從大里說,與自己和解。 你不必接受那些混賬話帶來的二次傷害,說什麼運氣是強者的謙辭弱者的托辭。當傾盡全力依然功敗垂成,你就是輸給了運氣,而命運垂青的那些人只是幸運兒。

    往實用里說,追逐過去的成功在贏家身上繼續下注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須分清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成功本身就催化接下來的成功,馬太效應持續時間長。這種成功的特點是其評價往往是主觀的、社會化的,比如說網紅,網紅越紅越有可能更紅。

    第二種是下一步的成功與否,有獨立的客觀標準。比如做出突破性研究的科學家、歷史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都能獲得更多的投資,但下一步的科研成果、未來的投資回報跟過去的關係不大,都要獨立地取決於他們將來做得怎麼樣,也就是接受運氣的再次考驗。

    對於第一種,趨勢已成,就跟住趨勢,你可以追逐已有的成功,至少可以追逐相當長時間;對於第二種,追逐已有的成功是個很差的策略。

    還是上面的實驗,意大利跨界科學家團隊發現,在科研基金分配上,如果要追加投資,回報最差的策略就是把投資追加給已經是最成功的那些「人」;如果部分追加給成功者,其餘隨機分配,回報好些; 但回報最好的是把追加投資平均分配給所有「人」。

    它的好處在於廣種薄收,不留遺珠,看上去不夠有效率,但它卻能對抗運氣的馬太效應式再分配,讓運氣降臨到更多人身上,從而提升了天才獲得成功的幾率。讓更多天才免於受到運氣的進一步傷害,才是超額回報的源泉。

    這個道理適用於政府怎樣有效分配科研基金,也適用於你怎樣把錢投給基金經理。你如果有錢考慮投資基金,一定不要追逐明星基金,過往回報最好的基金,在未來的表現大概率會變差。這也被大量金融的實證研究所證實,它有一個很強的均值回歸的傾向。只要場景是你在無常命運中需要識別好馬,它就有用。

    給所有人機會,才能少埋沒天才。對天才好,對你自己也好。

    本講小結
    總結一下,這一講我給你講了運氣。
    你原來知道它重要,但你肯定不知道它這麼重要。所以,如果你是分配者,你可以採取平均分配的策略,以應對運氣的隨機分布。同時,你值得明白,成功者往往真的是運氣好。

    這些內容來自一個跨界科學家團隊對運氣的研究,他們寫的英文論文標題就叫天才對運氣(Talent vs Luck:the role of randomness in success and failure, by A. Pluchino. A. E. Biondo, A. Rapisarda),如果你還想瞭解得更細,我把鏈接放在下方,你可以自己去深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