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啊、燒腦啊!
各位夥伴晚上好!以下是我與楊小七關於《與神對話》PART II 的精彩對話片段,也一併分享大家~
《與神對話》作者提到「沒有『時間』,而『你』永遠存在」。
作者與小七說的「時間並不存在」這件事,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理解,甚至完全不能接受,好的,讓我來試著當一部「無敵CD翻譯...
燒腦啊、燒腦啊!
各位夥伴晚上好!以下是我與楊小七關於《與神對話》PART II 的精彩對話片段,也一併分享大家~
《與神對話》作者提到「沒有『時間』,而『你』永遠存在」。
作者與小七說的「時間並不存在」這件事,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理解,甚至完全不能接受,好的,讓我來試著當一部「無敵CD翻譯機」吧(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東東,代表你比我年輕很多,哈哈哈....
首先,「時間」的概念必須回到「空間」裡面來講,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曾經探討過的空間與時間概念,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就是 三維度空間+一維度時間。
一維度空間是「線」的概念,生活在一維度空間的「東西」,只能一個跟著一個的排列成一條線,無法超車也無法改變順序,不是沿著線向前移動,就是向後移動。
二維度空間是「面」的概念,生活在二維度空間的「東西」,可以在這個平面裡面自由移動,彼此可以繞過,但無法跳過,因為「跳」就是離開原本的平面了。
三維度空間是「立體」的概念,生活在三維度空間的「東西」,可以在這個空間中,自由的往上、往下、往左、往右、往前、往後的移動,彼此不但能夠繞過,還可以跳過。
等一下,上面只是「空間」的概念,還沒有提到「時間」,所以,一維度空間裡的「東西」是靜止的,二維度空間裡的「東西」是靜止的,三維度空間裡的「東西」仍然是靜止的,這些「東西」只有「座標」,可以標示出「位置」,但不會有「移動」的狀態,因為「移動」是相對於「時間」的概念。
從A點移動到B點,就有多少時間內移動多少距離的概念存在,所以....
一維度空間+一維度時間=二維度時空
二維度空間+一維度時間=三維度時空
三維度空間+一維度時間=四維度時空
我們目前存在的地方就是「四維度時空」,在這個時空中,我們是以物質的型態存在,如果你想從台北移動到紐約,就必須去計算要花多少時間,經過什麼路徑,才能完成這個移動,這是「物質世界」的特性,也是「物質世界」的限制,因為,我們無法「瞬間」從台北移動到紐約。
講到這裡,啊不就是「時間」的概念嗎?為什麼《與神對話》作者和 小七 都說「時間並不存在」?(看到鬼齁....
好的,請大家先深呼吸,調整好坐姿,因為接下來就準備開始「燒腦」了,是上千萬伏特高壓電的等級,如果因此燒壞腦細胞,請記得找林棋凡博士求救(哈哈哈,歪樓 XD
試著再想一下,如果我們進入「四維度『空間』」的話,那會是怎樣的情境?
根據物理學家的數學模型去推導得知,
二維度空間是「兩個」一維度的「線」相互垂直成「面」;
三維度空間是「三個」一維度的「線」相互垂直成「立體」;
那麼,四維度空間應該是「四個」一維度的「線」相互垂直成「?」....
是的,這已經超出我們的想像了,科學家已經透過電腦模擬出四維度「空間」的圖形,我在前陣子的《量子開麥拉》電影欣賞會中,有特別將五維度、六維度、....11維度時空的電腦動畫整理給現場觀眾看,各位也可以從網路上去 google 一下。
科學家在模擬進入「四維度空間」時,驚人的發現,因為這個「空間」從我們「三維度空間」的角度來看,根本就是一個「扭曲時空」,也就是說,物質世界裡的物理現象在「四維度空間」是無法存在的,所有我們已知的物理學公式、理論都將失效。
重力與強核子力都會崩潰,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會直接撞擊原子核,質子與中子裡面的量子也會四散飛離,那將是一個難以想像與描述的景象。
原本的「時間」概念,在我們生存的「四維度『時空』」中,時間就像是一個「一維度」的軸,只能一秒一秒的往前走,但是,進入「四維度『空間』」的世界後,連「時間軸」都不再只是「一維度」的概念,而是「多維度」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選項,生活在高維度空間的「東西」可以「選擇」任何「時間點」存在,這也是扭曲時空的概念。
上面這些都是非常嚴格的科學與數學推算出來的,也被許多科學家透過不同方式去進行探索及驗證中。
此前,我們曾分享過,我們生存的空間是低維度時空,也就是物質的世界,而高維度時空不是由物質所構成的,是一種純粹的能量狀態,包含我們的意識與靈魂都是一種「能量」狀態,人的靈魂在物質世界中也已經被證實,具備 21公克的「質量」,所以,死亡僅僅是「肉體」這個「物質」喪失繼續運行的能力,但靈魂仍然以「能量」的形式繼續存在。
巧的是,高維度時空就是純粹能量的時空,所以,死亡只是讓靈魂從肉體釋放出來的過程,並且「回到」高維度時空裡面。
在這裡,我有一點小小的看法,我認為離開肉體的靈魂並不是「回到」高維度時空,相反的,我們的意識與靈魂一直都與高維度時空相連結,從未中斷過,因為,物質世界的我們只不過是高維度時空的「投射」。
這裏又是另一個燒腦的問題,我們這樣講吧,一維度的「線」可以投射出一個「點」,二維度的「面」可以投射出一條「線」,三維度的「立體」可以投射出一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試驗看看。
以此推論,我們的物質世界應該是更高維度時空的「投射」,包含我們自己都是被投射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在高維度時空裡應該有一個「源頭」,這個「源頭」與我們息息相關,通俗一點講,我們就是這個「源頭」在物質時空的「影子」,只不過,這個「影子」在物質世界是以物質的方式存在。
你現在就可以嘗試玩一個遊戲,在燈光下比手影,隨著手指的交錯,燈下手影可以變換出鳥、狗、蝴蝶..
二維座標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鋼AI現場3:數十噸鋼捲裝載一人就能搞定】中鋼AI無人天車自動化流程大圖解
中鋼整合多項機器學習技術,打造鋼捲吊運自動化,更串連了物流與資訊流,省去更多人工操作與管理流程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動輒數十噸重的鋼捲,就是中鋼每日例行出貨的產品,這個「沉重」的負擔,要如何來回搬運、加工、出貨?靠的就是被稱為「天車」的重型起重裝置,透過在廠區空中縱橫移動,吊送鋼捲到指定位置,就能在工廠或倉庫中,管理上萬噸的鋼捲排程與運送。
不過,要操作天車,大多得靠人力,進入吊掛於天花板的駕駛座中,來操作吊運鋼捲。但現在,中鋼一座位於碼頭邊的倉庫中,天車駕駛座內不見人影,卻能維持天車順利運行,司機開車入庫後,更能透過幾步驟簡單設定,全自動化鋼捲吊運任務,甚至在員工都下班後的半夜,都能啟動系統自動理貨。
這一套標榜無人操作的天車自動吊運系統,就是中鋼早在三年多前,運用多種機器學習技術打造的得意之作。
如何打造無人天車的全自動吊運流程?
要打造無人天車,就得想辦法幫天車裝上「眼睛」,中鋼試圖將人眼看到的操作資訊,透過電腦轉換為邏輯控制指令,再交由天車自動化判讀與執行。
剛開始,中鋼先在無人天車上裝設高解析度攝影機,將拍攝到的拖板車板臺二維影像,傳遞給板車駕駛員操作的人機介面中,由駕駛員在畫面上指示鋼捲儲放位置,再由控制電腦將儲放位置自動轉換為座標,拋送到天車指揮系統來吊運鋼捲。
但是,原先座標為二維座標,缺乏高度座標,無法有效指示天車指揮系統執行,也無法與天車使用的三維座標互相轉換。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中鋼在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之外,加裝了一部三維掃描器,利用AI連結高解析影像與三維座標間的轉換,進而在二維影像上重建高度座標,完成電腦視覺技術的開發。
同時,也因為司機在操作人機介面時,可能會有不適應或抗拒的情形,中鋼也打造了一鍵裝車的功能,只要確認畫面上自動辨識的鋼捲儲放位置正確,按下確認,就能啟動天車自動作業。
在天車吊運的過程,中鋼運用了多種技術來達成吊運全自動化。除了使用機器視覺系統,來精準定位鋼捲儲位座標,中鋼也開發了各種智慧物流相關技術,比如將鋼捲吊運排程最佳化,並以AI算出最佳吊運路徑,以及建立了無人倉庫排隊優化系統,可以準確預測作業時間,讓駕駛能在合適時間前往倉庫,來執行裝卸任務。
同時,中鋼也分析數十萬顆鋼捲入庫出貨的過程,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建立了鋼捲最佳化儲位預測功能,讓每一顆鋼捲能在最少吊運次數與最短吊運距離之下,送達客戶端。
在吊運當下,中鋼更設計了多功能的智慧型吊夾,能辨識鋼捲身份、偵測鋼捲中心,精準取吊鋼捲;同時,也會啟動主動式安全防護機制,運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在天車吊運範圍內偵測人員移動,並能自動辨識、閃避障礙物。
達到吊運全自動化之後,中鋼也將無人天車系統,串連了物流與資訊流,省去更多人工操作與管理的流程。比如說,將天車串連物流資訊,就能得知隔日需出廠的鋼捲,並在前一晚自動理貨,先將鋼捲吊到接近車到的位置,來縮短隔日出貨時間。
又或是載貨司機到倉庫外報到時,只要刷一張ID卡,確認司機身分、車號後,串連倉儲管理系統就能得知這一趟任務資訊,自動預吊任務指定的鋼捲。
不只自建自用,更將無人天車外銷國際
無人天車在2018年投入運作後,至今更已經累積六萬車次,完成超過三十萬顆鋼捲的吊運。上線了第一套系統後,中鋼也在去年11月,於同一個倉庫中上線了第二套系統,這也是中鋼唯一配備了兩臺無人天車的場域。
這個倉庫中,約可容納兩萬公噸的鋼捲,透過兩套無人天車,來達成全倉庫鋼捲吊運自動化。
倉庫中間則設置兩條車道,可同時讓兩輛貨車入庫裝卸貨,若僅一輛車執行載運任務,兩臺天車也能互相搭配吊運,來加速的裝卸貨的時間。
梁傑盛指出,改用無人天車帶來最大效益,是在於員工會有上班時間限制,且最少4小時一定要休息,但無人天車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自動化執行,搭配後端管理的方法,還能做到前一晚自動翻堆理貨。
不只自建自用,中鋼更將這套無人天車系統外銷到中國鋼廠,2019年就已經銷售了12套系統,去年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更協助客戶導入系統時,遠距為客戶調機、將系統落地。
無人天車9大應用關鍵
如何建立起無人天車的自動吊運流程?深入鋼捲吊運現場,魔鬼就藏在細節裡,不一定要運用最新、最難的科技,每一個應用得當的技術環節,都是中鋼無人天車的成功關鍵。
應用關鍵1
靠機器視覺系統與雷射測距裝置找出鋼捲儲位座標
應用關鍵2
三維座標辨識克服板臺樣式不一問題
應用關鍵3
一鍵啟動無人天車吊運作業
應用關鍵4
天車指揮系統將吊運作業最佳化
應用關鍵5
靠多功能智慧吊夾精準取放鋼捲
應用關鍵6
用RFID雙重確認要出貨的鋼捲身分
應用關鍵7
防擺動技術控制鋼捲擺盪幅度
應用關鍵8
靠大數據預測鋼捲最佳化儲位
應用關鍵9
用影像辨識人影強化出貨安全
附圖:
倉庫內的地板上,以黃色方框設置了板車停放處,停放處正上方則設置了雷射測距裝置與機器視覺系統,用來掃描與辨識底下板臺,找出鋼捲儲位座標。(攝影/洪政偉)
車輛停放後,雷射測距裝置能確認車輛停放位置與板臺高低寬窄,機器視覺系統能辨識鋼捲儲放的中心軸,兩相結合定出三維座標,就能克服每輛板車板臺樣式不一的問題。(攝影/洪政偉)
為防止司機可能產生不適應或抗拒的情形,中鋼簡化了人機介面操作流程,讓司機在確認鋼捲儲放位置正確後,就能一鍵啟動裝車,指示天車自動作業。(攝影/洪政偉)
吊運過程中,天車指揮系統會將鋼捲吊運排程最佳化,並自動規劃吊運路徑;出貨前一晚,也能結合物流資料,自動翻堆理貨,節省隔日出貨時間。(攝影/洪政偉)
在吊取鋼捲時,智慧吊夾能自動偵測鋼捲的中心位置,並透過自動掃描測距的功能,更精準取放鋼捲。吊夾上也有RFID辨識功能,來識別鋼捲身分。(攝影/洪政偉)
儘管無人天車已經串連每一顆鋼捲的物流與資訊流,吊運當下,還是會以智慧吊夾偵測鋼捲的RFID標籤(鋼捲內側紙片翹起處),重複確認吊取的鋼鐵即為要出貨的鋼捲。(攝影/洪政偉)
為了減少鋼捲吊運時的擺盪幅度,中鋼也設置防擺盪運動控制技術,使吊夾獲得更穩定的運行,除了能節省吊夾擺幅收斂時間,也能防止撞傷鋼捲或撞歪板臺的風險。(攝影/洪政偉)
中鋼分析數十萬顆鋼捲入庫出貨的過程,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建立了鋼捲最佳化儲位預測功能,讓每一顆鋼捲能在最少吊運次數與最短吊運距離之下,送達客戶端。(攝影/洪政偉)
為了維護人員安全,中鋼也設置主動式安全防護機制,透過深度學習來偵測天車下方是否有人行走,來採取必要安全措施,也能在行駛過程中自動辨識障礙物與閃避。(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43
二維座標 在 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巴西利亞 #Brasília
之前寫過一篇巴西利亞的介紹文,其中以文字描述巴西利亞的城市外型是架飛機,並解釋市內獨特的二維座標系統,如何用數字取代路名。
如果讀文字有點霧煞煞,這裡有張市政府提供的簡圖能讓大家一目瞭然。拉出710sul(南)、405norte(北)作為範例。
.
-下面深藍一片就是超大的帕拉諾阿湖。
-中下方的白色H字型與兩個上下半圓則是國會大廈建築,它們好可愛。
---
《這篇必讀》巴西版天龍國──首都巴西利亞的10大「超現實」事蹟: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556&nid=6967
É um avião, com asas e tudo. Mas tem esquinas, setores, siglas e quadras. Ah, o Plano Piloto. Parece difícil andar por ele e entender, mas é fácil. Quer ver? O primeiro passo é aceitar que existe uma lógica em tantos números e letras. Depois: tudo fica em torno de dois eixos principais: o Eixão, que liga a parte norte da sul e o Eixo Monumental, que liga o leste do oeste.
Aí vem os números: os principais endereços variam de 1 a 16 em dezenas, a partir do Eixo Monumental. Nas Asas Sul e Norte, as quadras recebem endereços crescentes, por exemplo: 101; 201; 301 e 401. Mas ainda existem as quadras de 100 a 900, que são divididas em pares e ímpares. As de começo par (200, 400, 600 e 800) estão localizadas abaixo do Eixão e as ímpares (100, 300, 500, 700 e 900) estão acima dele. Para saber se o endereço está na Asa Sul ou Asa Norte, basta conferir a letra final das siglas. Se for S, é sul. Se for N, é norte ;)
Dá uma olhadinha no mapa para entender melhor como vivem os brasilienses! E aí, achou fácil ou confu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