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二分法思考 與 多 面向 思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二分法思考 與 多 面向 思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二分法思考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九種餵養焦慮的方式】#贈書🎉 焦慮不安、憂鬱恐慌、慣性拖延, 所有心理難題的解答,都不在遠方, 而是藏在我們的心底。 親愛的你,辛苦了, 我們是否用過以下這些方式思考, 不小心就把焦慮越養越大了呢? 誤區一、#非黑即白 如果你常常用「永遠、從來、根本、每次、完全…」這類的詞語,...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
「二分法思考」的推薦目錄
二分法思考 在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〡關係療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4:14:36
/ 當你被負面情緒卡住,一定有人也告訴要「轉念」,但到底要怎麼轉呢?今天用一篇貼文的時間來和大家談談。 ⠀ 其實,在大學接觸到埃利斯(Ellis) ABC 理論之前,我自己也有許多沒邏輯的「非理性信念」,上完課才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的負面情緒都是源自於此竟不自知。在做牌卡諮詢時,我也會試著引導個案了...
二分法思考 在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3:49:09
【九種餵養焦慮的方式】#贈書 焦慮不安、憂鬱恐慌、慣性拖延,所有心理難題的解答,都不在遠方,而是藏在我們的心底。 親愛的你,辛苦了,我們是否用過以下這些方式思考,不小心就把焦慮越養越大了呢? 誤區一、#非黑即白 如果你常常用「永遠、從來、根本、每次、完全…」這類的詞語,或「不是好就是...
二分法思考 在 陳曼蒂?TM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9:21:08
Make a #CleanBreak from all the things that make me feel like a mess...#💆🏻♀️ #dichotomy#crack#breakdown#suffering#consuming#fixing#messymind#escapeth...
-
二分法思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14 19:00:12【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本書,書名叫做《改變自己的藝術》。這一本書說到在歷史上,人類受過三次很重的挫折;或者是可以說,是一種很大的羞辱。
第一次來自於「哥白尼」;因為哥白尼指出,地球其實不是太陽的中心。也就是說喔,我們所認知的一切,並不是繞著我們人類打轉。
而第二個羞辱是什麼呢?第二個羞辱是「拉馬克跟達爾文」。他們兩位提出了「演化論」的原則,告訴我們人類其實是猴子的後裔。
換句話說喔,我們之所以能夠以人類獨有的生理條件,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不是因為我們是上帝的選民。
而是在自然法則的狀況底下,一切的偶然造成了今天的人類。所以呢,感覺起來我們也沒什麼了不起!
而最後一個挫折跟羞辱,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被那些難以覺察,但是呢,又真實存在的潛意識,影響我們的言行舉止。
所以呢,我們從來就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而且不止如此哦,只要我們活著,就不可能擺脫潛意識的魔爪。
當你聽完這些,還感覺到人是一個唯我獨尊的存在、人是一個所謂的萬物之靈?不知道這些想法,會不會對於活於現代的我們,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呢?
其實也不用談這麼遠哦,我們談一些我們生活上,比較近的部分;到底那個「自我」啊、到底那個「我」啊,它到底有多大呢?
比如說,我們在跟別人交換想法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觀點跟角度,我們往往是堅信不疑的;而且我們會有很多的預設立場。
原本的「討論」,很快的會變成「爭論」。雙方呢,都會互相指責對方無知啊
、愚蠢啊、沒有看見真相的能力啊!
在這些討論之中呢,毫無交集的思考方式跟邏輯語言,就像是完全不同的研究設備,就算研究的對象相同,還是雞同鴨講。
所以呢,我常常會感受到喔,真正的智慧並不是在於能夠明白真理,而是在於能夠接受自己的真理,跟別人的真理,都是真理;儘管它們可能不一樣,甚至於是南轅北撤。
我們能不能去承認,自己其實也是戴著有色的眼鏡,來看待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光譜裡面的其中一個面相而已。
其實這就讓我想到,丹麥的物理學家「波耳」他所說的:「正確的意見的反面,是錯誤的意見;但是真理的反面,可能是另外一個真理。」
所以呢,從波耳的角度,其實真理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對或錯的二分法;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真理,往往是能夠並存的。
希望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些,不會讓你覺得太哲學、距離你太遙遠,因為畢竟引發今天分享的這一本書《改變自己的藝術》,它的副書名叫做「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
其實不管你會不會接觸哲學,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在於你有沒有思考的能力?
然而「思考的能力」,它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在於你能不能接受多元的觀點、你能不能接受真理的反面,可能是另外一個真理?
如果回到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我們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常常也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其實有時候,能夠真正解決爭端的方法,並不是去判斷到底是誰對誰錯,而是在於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切入角度。
這是一個「思考」的練習,它更是一個真實生命,要平衡圓滿的重要能力。
你想想看,如果你跟你最親愛的家人、跟你的伴侶,每天針對任何事情,柴米油鹽醬醋茶;你都要去爭個對錯,你們還能夠好好在一起嗎?甚至於,你真的能保證,你所認為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
二分法思考 在 BiBoar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15 18:14:05反過來想想,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行業?或者是不是很明顯偏向特定產業?若是偏向的產業,不是我最理想的產業,我就需要再想想,在選擇上可以怎樣做平衡,是不是要增加哪種類型的經驗?或是加強自己的特定能力?
不同階段的選擇都不同,但在選擇前應該不會只有二分法,而是有很多元素可以思考
#superhan #涵寶寶 #求職 #面試 #畢業 #畢業生 #作品集 #履歷技巧 #履歷經驗 #職涯 #工作 #找工作 #求職中 #履歷 #面試 #履歷健檢 #referencecheck #本土 #外商 #畢業 #工作 #找工作 #大學生
訂閱涵寶寶之人資不是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hrhanbaobao/
訂閱來一杯加了苦味的職場濃湯 Han IG:https://www.instagram.com/hanworksoup/
建議延伸閱讀:
🌟【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職涯的思考方式,讓你現在準備更有方向:https://bigstudent.tw/niJTn
🌟 第一份工作進新創好?還是進大公司好呢?https://bigstudent.tw/1qXuK -
二分法思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8-11 11:00:01【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有人說:「行百里半九十」,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擁有毅力和耐心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讚美,只要願意耕耘,皇天不會辜負苦心人。
但也有人說:「選擇比努力還要來得更為重要」,選對風口,豬也能夠飛。傻傻努力,那是不思考的藉口。
到底哪一個聲音才是對的?要怎麼判斷現在該歇手,還是該繼續咬緊牙關,撐下去?
答案不是二選一,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你要追求的不是結果,而是意義。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越聽越模糊,「意義」是什麼?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怎麼樣判斷自己懂了沒有?
很簡單,首先你要能夠明確說出自己要的是什麼?例如辭職創業,你不能只是知道自己不愛打卡、不想應酬;你得說出一個自己真正要的東西。
像是我希望找到真正懂我、欣賞我、尊重我的客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讓人覺得實用,不只是表面上的美麗…這些個部分。
只有這樣你才會知道自己真正在堅持的是什麼,隨時判斷自己還在不在那條路上。
再來,你的堅持不能只是重複做一樣的事情,你要能夠優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一次次的精準掌握住核心,有效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低著頭蠻幹,卻希望擁有出乎意料的結果。
堅持啊,不只是努力工作,更要聰明工作。只有花力氣,卻沒有思考的奮鬥,就像只穿雙鞋子卻不帶眼睛上街,受傷是必然的結果。
最後,全然的投入,忘記自己。假使有件事情可以讓你廢寢忘食、忘記時間的流動,那絕對值得你堅持到底,因為你的動機是純粹的。
但如果今天,你堅持做某件事情,是因為不想被別人看扁,想證明給某個人看,那麼早點回頭,才不會製造更多的遺憾。
人生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遊戲,沒有人可以代替你決定。繼續走,還是回頭,哪一個比較好?
但只要你清楚自己捍衛的是什麼,並且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次做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堅持就不會是另外一種逃避。
想知道更多關於「創造意義」的作法跟策略,請鎖定【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我們將帶著你一步一步的,不只是量化、更是優化你想要的人生。【過好人生學】歡迎你的加入~
二分法思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種餵養焦慮的方式】#贈書🎉
焦慮不安、憂鬱恐慌、慣性拖延,
所有心理難題的解答,都不在遠方,
而是藏在我們的心底。
親愛的你,辛苦了,
我們是否用過以下這些方式思考,
不小心就把焦慮越養越大了呢?
誤區一、#非黑即白
如果你常常用「永遠、從來、根本、每次、完全…」這類的詞語,或「不是好就是壞」這種二分法思考,就很容易看不見其它可能性,及忽略事件的全面性,例如心想:「不答應他的要求,我就不是個好同事了」的人,會選擇忽略自己的疲累。
誤區二、#任何壞事都覺得跟自己有關
看見老闆臉臭,就覺得一定是自己做錯事了;聽到朋友沒邀請自己去婚禮,就覺得自己一定是惹到她了…這類朋友往往背負著沈重的罪疚感,有可能在潛意識中,我們覺得自己人生就是有問題、有缺陷的,所以才把自己認定是一切錯誤的根源。
誤區三、#以偏概全
比如說,一個因兒時父親外遇而經歷雙親離婚的女子,從此斷定全世界的男人都會出軌,在往後的關係中也不斷用查勤、看手機訊息等方式確認對方忠心與否,反而導致關係破裂,這就是我們內在信念影響命運的機制。
誤區四、#否認正向事件
有些朋友很容易過濾掉自己發生的好事,及忽略優秀的表現,把它解讀成「偶爾的狗屎運」、「那個沒什麼,大家都可以」,相反地,自己一旦失誤卻放大百倍處裡,用消極的面向定義自己。
誤區五、#讀心術
意思是指我們常會揣測他人心意,不跟對方確認,就武斷地認為自己想的絕對正確。例如,出來約會的男孩看見女友垮著臉,男孩就以為一定是自己太無趣,沒辦法讓女友開心,兩人就這樣尷尬了一整天,最後男孩告訴女孩「如果你真的覺得我那麼無聊,幹嘛還跟我交往!」女孩才滿頭問號地說:「蛤,我今天生理期,跟你有什麼關係啊?」
另外的四種誤區分別是 #對應該的的執念,#災難性想法,#情緒化推理 和 #貼標籤,都在《#其實你很好》這本書中,照片中也貼出「焦慮值測驗」,看看你目前的焦慮指數~
----------------------------------------
#抽書三步驟🎁
1.追蹤本粉絲頁、及按讚此貼文
2.tag一位好友,並留言:「@___,其實你很好,一起找出讓內心幸福的答案~」
3.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4/21(三)晚上7點截止,
9點左右公告一位得獎昕粉名單~
另一個名額在IG:@the.original.you
兩邊可以重複參加喔!
感謝方舟文化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七刷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二分法思考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陷入「如果不完美就失去自我價值」的孩子】
對於具有二分法思考方式的人來說,失敗與成功是對立的,「不管自己怎麼做都只會失敗」,他們陷入了這種思維方式中。
比起只在孩子「完美」時才讚揚孩子,在孩子沒有順利完成目標時,也能從中發現孩子的優勢所在,他們會認知到,失敗也有其意義所在,是為了讓自己做好成功的準備。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二分法思考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無法透過摧毀別人來彌補自己的殘缺。
你相信報復之後會讓你有種舒暢感,但當對方沒有出現你預期的反應時,猜猜看會有什麼結果?是你會痛上加痛。你報復到自己的身上了。
當你從報復心之中掙脫、提升自己後,就可以開始寬恕的過程。
取自《僧人心態》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直播的時候,網路卡卡的,感謝大家的寬諒與等待,最後還是順利完成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84993878943673/
不管是寬恕對方或自己,最不費力的寬恕,是藉著事件自我提升。一個人的涵容寬廣了,內在能量飽足了,越來越滿意現狀,通常會衷心感恩過去。
所謂的寬恕,變成了自然的結果,一點也不需要刻意。
報復之心,常常引發對自己的報復,內在常動盪不安。認真體會到了這一點,寬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可喻了。
祝願您,不管甚麼壞事降臨在自己身上,都能藉此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
ps. 今天(10/11)晚上9點半會進行這本書的贈書直播
... ... ... ... ... ... ... ... ... ... ... ... ... ... ...
寬恕的轉化力
【文/ 傑‧謝帝】
在找到寬恕的方式以前,我們會困在憤怒裡,苦無出路,甚至會想報復那個造成自己痛苦的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報復是如此無知,就像人們常說的,你無法透過摧毀別人來彌補自己的殘缺。
僧侶不會讓別人的行為決定自己的選擇和感覺。你相信報復之後會讓你有種舒暢感,但當對方沒有出現你預期的反應時,猜猜看會有什麼結果?是你會痛上加痛。你報復到自己的身上了。
當你從報復心之中掙脫、提升自己後,就可以開始寬恕的過程。人們很容易用二分法思考:原諒或不原諒某個人。但(正如我在書裡不只一次建議),事情通常有很多層面。這些層面讓我們有足夠的空間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設定的時間裡進步,並盡可能地向高處攀爬。
在寬恕的階梯表上,最初階(但已經超越報復心了)是零寬恕。「我絕不會原諒那個人。我不想傷害他,但永遠不會原諒他。」處於這階段的我們,仍困在憤怒中一籌莫展。不難想像這是一個讓人感覺不舒適的停頓點。
再上一階是有條件的寬恕:「只要他道歉,我就原諒他。如果他保證下不為例,我就原諒他。」這種交易式的寬恕,來自衝動模式,被那些需要餵養的情緒所驅動。雖然路德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對方(或自己)道歉時比較容易獲得原諒,但我不想把重點放在有條件的寬恕上。我要你再提升到下一個更高的層次。
再上一階是所謂的轉化性的寬恕。這是一種屬於善模式的寬恕。在這種不期待對方道歉或其他回報的轉化性寬恕裡,我們就能找到力量與平靜。
最後,是寬恕階梯最高的層次:無條件的寬恕。這個層次是父母對子女的寬恕,無論孩子現在或以後會做什麼,父母已經原諒他們了。
.
以上文字取自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627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pg/BookLife99/posts/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