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事假規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事假規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事假規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事假規定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鄭麗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行政院這次有關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正部分,包含配合產檢次數增加為14次,將產檢假日數由5日增加為7日;另為不增加雇主負擔,雇主先行給付產檢假薪資後,其中逾5日的部分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補助。也刪除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2條,未來不論配偶是否就業,不再限定須有正當理由,受僱者均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

  • 事假規定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2 13:42:58
    有 1,168 人按讚

    行政院這次有關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正部分,包含配合產檢次數增加為14次,將產檢假日數由5日增加為7日;另為不增加雇主負擔,雇主先行給付產檢假薪資後,其中逾5日的部分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補助。也刪除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2條,未來不論配偶是否就業,不再限定須有正當理由,受僱者均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假,鼓勵受僱者及其配偶共同分擔養育子女責任。

    為使勞工可以安心請家庭照顧假的同時享有就業保險相關福利,#麗文也提案,要新增長期照顧安排留職停薪及津貼規定。

    ✅受僱者之配偶妊娠期間,雇主應給予陪產檢假五日。

    ✅產檢假、陪產檢假及陪產假期間,薪資照給。

    ✅受僱者於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得繼續參加原有之社會保險,原由雇主及受僱者負擔之保險費,免予繳納。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因天然災害發生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家庭照顧假期間,薪資照給,餘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要減少準媽媽與準爸爸心理、生理和知識上的落差,並一起參與孕產過程,也減少日後雙方養育負擔不均與衝突的可能性,以上提案實屬必要🥰

    #希望可以減輕大家的壓力
    #更願意生小孩
    #少負擔多幸福❤️

  • 事假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4:02:19
    有 329 人按讚

    🏫 雙北高中職以下停課 5/18-5/28 🏫
     
    因應疫情升級,雙北市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包含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明天起停課至5/28!
    家長在學童停課期間,可以請防疫照顧假及家庭照顧假,相關條件看這裡⬇⬇⬇
     
    🚩 #防疫照顧假 之條件:
    1️. 12歲以下學童。
    2️. 就讀高中職或國中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學生。
    3️. 12歲以下學童就讀短期補習班、幼兒園及兒童照顧服務中心。
    上述學童之家長其中一人,於停課期間有照顧學童需求可向雇主請假。
    ***前述「家長」,包括: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日常實際照顧兒童之人(如爺爺、奶奶等)。
     
    ❗ 勞動權益:
    1. 勞工配合防疫照顧需求而未出勤,雇主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扣發全勤獎金等不利之處分。
    2.雇主如扣發全勤獎金,將依違反勞基法22條工資未全額給付處罰;如強制勞工一定要請特別休假或事假,將依違反勞基法第38條或第43條規定處罰,處罰金額都是2萬元至100萬元。
     
    🚩 #家庭照顧假 之條件:
    因應停課,家長如非屬防疫照顧假請假適用對象,惟仍有照顧家人之需求,可向雇主提出請假需求。
     
    ❗ 勞動權益: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規定:「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雇主依法應予准假。
     
    -----
    #有代誌找亮君
    陳情服務、市政建議,請於上班時間撥打
    ☎ 02-2557-0658(週一至週五10:00-18:00)
    亮君團隊線上為您服務!
     
    為了保護大家、守住台灣,亮君服務團隊工作型態調整如下:
    ⚠ 服務處不對外開放,鐵門緊閉
    ⚠ 市議會與服務處同仁斷開實體接觸
    ⚠ 暫停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出借洗手間
    ⚠ 暫停地方拜訪行程
    ⚠ 除緊急會勘外,減少實體會議

  • 事假規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2:41:57
    有 480 人按讚

    【停班停課,家長如何請假?】

    大家午安,疫情仍舊持續升溫,早上台北市政府已經宣佈自明(18)日起高中以下學校停課兩週。請各位家長及早準備。家長如須請假,有兩種假別可以因應:
    .
    #防疫照顧假
    .
    適用家中有以下對象者:
    .
    1️⃣ 12歲以下學童。
    2️⃣就讀高級中等或國民中學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子女。
    3️⃣ 12歲以下就讀短期補習班、幼兒園及兒童照顧服務中心停課之子女。
    4️⃣自主替幼兒請假者。
    .
    這是因應疫情由政府以行政命令頒布的假別,如家中有以上四種情況,家長其中 1 人可向雇主申請防疫照顧假。家長的定義,包括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日常實際照顧兒童之人(如祖父母)。
    .
    #家庭照顧假
    .
    只要家中有成員需要照顧,都可以向雇主請家庭照顧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規定:「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
    無論是家庭照顧假或防疫照顧假,都是不支薪假別。勞工也可以依現行各類人員所適用之請假規定以事假、休假或加班補休辦理。
    .
    各事業單位對所屬人員依前開規定所申請之各項假別,均應予准假,且不得影響考績或為其他不利處分。
    .
    如果對以上假別有任何問題,請撥打1999市民熱線詢問!
    .
    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仍未止歇,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少接觸、保距離。一起團結防疫,做阻斷病毒傳播鍊的那個人!
    .
    #防疫相關資源
    .
    ✅ 中央社疫情報導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2012.aspx
    .
    ✅ COVID-19 Info 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g0v)
    https://g0v.hackmd.io/@yitzu/covid-19
    .
    ✅ 保持距離請用 #台灣社交距離APP
    iOS https://yingmeng.pros.is/iossdapp
    Andriod https://yingmeng.pros.is/adsdapp
    使用說明 https://yingmeng.pros.is/sdapp
    .
    ✅ 查詢足跡是否曾經重疊請用「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
    https://yjlou.github.io/2019-nCov/
    .
    ✅ 各項謠言查證
    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topic/3826
    Cofacts 機器人 https://cofacts.tw/
    .
    ✅ 如果您有外國朋友,請提供他們多語版防疫指引
    雙北防疫指引(中央社) https://yingmeng.pros.is/langs
    疾管署COVID-19專區英文版 https://yingmeng.pros.is/encdc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 事假規定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12:52:53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 事假規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10 19:00:12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我們在進行一個哲學上的辯證;那就是啊,人啊!到底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會比較大,還是逃避痛苦的力量會比較大?

    那我自己所站的立場,就是當然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比較大!因為這是一個生命的本質,是一種創造的驅力。

    但是我的朋友喔,他反駁說不是吧!他說逃避痛苦的力量其實是比較大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社會有很多的規範、有很多的禁止,如果我們觸犯了這些部分,我們的自由就會被剝奪,甚至於會失去生命。

    所以呢,對人來說因為這些規範,讓我們不去做一些壞事,假如沒有規範的話,其實每個人,都幾乎有可能會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存在。

    一時半刻喔,我還有一點難反駁他,一直到我讀到了一個研究,我在這邊也跟你分享。

    你也可以透過這個研究想想看,到底之於你的生命是追求快樂,比較能夠讓你達到你想得到的;還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到底是哪一個呢?

    其實這個究研是瑞典的卡羅琳學院的精神科醫師,馬克.吉塔特.馬西普,他所主導的。

    他設計一個實驗,讓受試者坐在一個電腦前面,並且要求受試者,把手指頭輕輕的放在空白鍵上。

    而受試者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呢受試者會在銀幕上面,看到四幅畫當中的其中一幅,假設這四幅畫,分別是克利的畫、畢卡索的畫、康定斯基的畫,和馬蒂斯的畫。

    那受試者被規定,每一次只要看到克利的畫,就要趕緊按空白鍵,只要能夠看到按下空白鍵,就可以得到一塊錢美金。

    這樣的實驗設計,就是「行動」就能夠得到好處,也就是「追求快樂」的動力。

    結果呢,實驗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受試者,只要看到螢幕上面出現克利的畫,就會飛快的按下空白鍵,以獲得一塊錢。

    然後同樣的實驗結構,換一個方式設計,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這個方式就是哦,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就是當剛剛說的那四幅畫,裡面的畢卡索的畫出現的時候,你就要趕快按按鈕。

    不過這一次哦,當你按下空白鍵的時候,你不會得到一塊錢;當你按下空白鍵,只是確保你不會被「扣」一塊錢。

    所以呢,這樣的實驗設計就是,我行動是為了避免傷害;那這樣的動力就是「逃避痛苦」。

    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因為去做某些事情來避免損失,可是只光實驗設計做出這樣的調整,你知道嗎?大概有三成的人會搞不清楚狀況。

    不僅如此哦,多數的參與者,在參與這個實驗的時候,他們避免扣錢按按鈕的速度,要比為了得到錢,而按按鈕的速度來的「慢」很多,而且也常常會沒有按到。

    這個部分其實跟我們大腦設計是有關的,我們的大腦的設計,是把我們做任何的動作,跟我們能夠獲得什麼,做一個比較強大的連結;而不是和我們做什麼事情,去避免傷害去做相連結。

    所以呢,如果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痛苦;事實上,我們在本能裡面,會產生退縮的行為。

    「退縮的行為」就是我們的大腦不去做任何的反應,然而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一個結論,就是當我們預期好事情發生的時候,會比預期壞事情發生,更可能付諸行動。

    很顯然哦,科學研究的結果支持了我的想法;就是呢,人生追求快樂的力量,永遠會比逃避痛苦來得大很多。

    然而談到這裡,我除了很得意,我所在的立場比較正確之外;我更想到很多人面對財務,或者是賺錢這件事情,他們的內在出發點。

    我遇過太多人,他們在面對金錢、財物的時候,他們的內在出發點,其實是「逃避痛苦」的;他們害怕自己窮,他們害怕自己失敗。

    他們避免自己的生活狀況,跟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所以呢,他們表面上可能很努力。但是呢,總會莫名其妙的跟錢擦身而過。

    然而,在他們很努力的學更多賺錢的技巧,跟理財的方法之前,他們應該要先弄懂自己的內在動力,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其實喔,我很鼓勵你可以檢視一下,自己在面對真實生活當中,特別是財務的這一塊,你內心的那個小劇場、你內在最深的、最被警示的潛台詞是什麼?

    是「追求快樂」,還是「逃避痛苦」?

    當你意識到自己做跟賺錢,或者是理財有關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內在隱隱然的,都有一個逃避痛苦的聲音,那麼我鼓勵你一定要好好的去正視它。

    為什麼呢?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實驗一樣。逃避痛苦沒有辦法為我們帶來真正有效率的行為;也就是說,「逃避痛苦」不會讓你真正的變富有。

    這樣的思維出發點,可以檢視我們每個人跟錢的關係,還有我們看待錢的內在情緒投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然而你要深刻的去瞭解這一部分,幫助自己培養起富有的體質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呢,就是從這個根本的角度出發,讓你能夠重新建立起你跟錢的關係;並且用很具體實務的做法,從記帳開始,一直到學會怎麼樣花錢;你沒有聽錯,學會怎麼樣「花錢」!

    綜觀我們的一生,我們花錢的時間,一定比賺錢的時間來的多;很多書籍很多課程教我們賺錢,但是幾乎沒有人教我們怎麼花錢。

    其實只要你懂得花錢,把自己跟錢的關係弄好,你會越花越有錢!

    我很期待你能夠跟很多朋友一樣,一起加入這一門課程、一起享受富足的人生。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的內容跟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影片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