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乾隆坊2021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乾隆坊2021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乾隆坊2021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乾隆坊2021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清 乾隆二年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底刻「後赤壁賦」全文) 〈雕橄欖核舟〉是一件著名的巧雕作品,刻工極為精細。舟長3.4公分,寬1.4公分,高1.6公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人氣國寶」中,尺寸最小的一件。縱使如此,它的高人氣卻不減分毫。 這一個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八位神態各異的人物,繁複且講究的細節...

  • 乾隆坊2021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4 12:00:00
    有 2,406 人按讚

    清 乾隆二年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底刻「後赤壁賦」全文)

    〈雕橄欖核舟〉是一件著名的巧雕作品,刻工極為精細。舟長3.4公分,寬1.4公分,高1.6公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人氣國寶」中,尺寸最小的一件。縱使如此,它的高人氣卻不減分毫。

    這一個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八位神態各異的人物,繁複且講究的細節,堪稱鬼斧神工。舟底刻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1101)所撰寫的〈後赤壁賦〉三百餘字,文末落「乾隆丁巳(1737)五月,臣陳祖章恭製」款。這件作品描繪的故事,為蘇軾〈赤壁賦〉的內容;此外,製作者為乾隆時期(1763-1796)供職宮廷作坊的匠人陳祖章(活動於十八世紀)。由身為廣東牙匠的陳祖章,雕製蘇州流行的藝術題材,乃清宮工藝體現屈大均(1630-1696)《廣東新語》所載,錫器製作俗諺「蘇州樣,廣州匠」的實例。

    *****************************
    人氣國寶展
    展期:2021-05-04~2021-10-31
    陳列室:南部院區 三樓 S302陳列室
    Our Beloved Treasures: Masterpiece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ion
    Date: 04.05.2021-31.10.2021
    Gallery: 3F S302

  • 乾隆坊2021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22:03:16
    有 3,900 人按讚

    臺南二府口福安宮旁的蕭氏節孝坊 1984 vs 2021

    上圖由日本攝影師土井九郎攝於1984年,地點在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4巷内,鏡頭向西望;畫面左側位於賣油炸餅(可能是蛋餅或蔥餅)的老先生後方的柱子屬於「二府口福安宮」(地址為304巷3號),右側坐落在路中央的牌坊則是直轄市定古蹟「蕭氏節孝坊」。

    下圖由吾友鄭嘉瑩於2021年2月3日中午在同地拍攝。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鄭兄,因為他為了拍到有人走過的畫面,足足在巷子裡蹲了半個小時之久。

    二府口為清領時期臺灣分府衙門(又稱臺灣海防廳),相對於臺灣道署而言,它被稱為二府衙或二府口,其主要職務是稽查臺灣各港口船隻出入,最早駐於鹿耳門,清雍正8年(1730年)移駐今友愛市場後方略偏東南邊,位於臺江內海畔,坐東朝西;當時二府口前面的道路(今府前路一段304巷)名為二府口街,因此這間福安宮常被稱作二府口福安宮,以和臺灣其他地方的福安宮有所區別。

    二府口福安宮主祀李府千歲(農曆6月6日祭祀),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今昔對照之下,看得出來二府口福安宮前方的柱子有改建過。根據廟方沿革碑所載,二府口福安宮是道光元年(1821年)創建,且是沈葆楨將神明恭請來臺供官兵參拜,但根據清乾隆17年(1752年)王必昌編著的《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茲查各坊里社廟,以王公大人1 稱者甚夥:東安坊則山川臺、坑仔底,西定坊則王宮港、草仔寮、海防署前⋯⋯」,文中的「海防署前」即是指二府口福安宮,故可推測二府口福安宮應該更早就存在了,至少在1752年就已經有了。福安宮被後來曾於日治時期1904年重建過。

    而坐落在今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4巷3號前的「蕭氏節孝坊」則是建於清嘉慶5年(1800年),該牌坊乃用來表彰太學生沈耀汶的遺孀蕭娘娘「為亡夫守節及孝順公婆」之事蹟。

    表彰婦女「節孝」是臺灣清領時期的一種社會價值觀,根據《大清會典》之規定,當時凡是在30歲之前就死了丈夫,然後一直過了50歲都還沒有改嫁的婦女,無論是元配或副室,皆具備被表揚「節孝」之資格,其旌賞方式是由地方政府賜銀30兩,交由受表揚者或其家屬,令其自行在鄰里建坊。

    蕭氏21歲出嫁,27歲亡夫守寡,獨自將兩個兒子拉拔長大,並勤於侍奉公婆,終生未再嫁,為鄰里稱道,於是在清嘉慶3年(1798年)受到朝廷旌表,並於5年立坊。

    1985年8月19日,臺南市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指定「蕭氏節孝坊」為市定古蹟。

    「蕭氏節孝坊」為目前臺灣僅見的二柱單間二樓式牌坊,高5.32公尺、淨寬2公尺,屬於形制最小的石造牌坊,為臺南在清代所建的七座節孝坊中唯一留存至今者,亦是臺南現存四座牌坊之一,另三座為泮宮石坊、接官亭石坊、重道崇文坊。

    牌坊本體以榫(ㄙㄨㄣˇ)卯搭接,仿木構造為裝飾;坊頂用護檐兩層,中間安放青斗石刻「聖旨」牌,左右短柱刻有牡丹、荷花、芙蓉、梅花等圖樣,頂檐中央有葫蘆脊飾,下層護檐部分被新建住宅的鋼筋混凝土所包覆。

    額枋上橫額題有「節孝」二字,上款「旌表太學主沈耀汶妻蕭氏」、下款「大清嘉慶五年陽月吉旦立」;額枋北面刻有雙龍,南面刻鳳凰,額枋下尚存一雀替,另一雀替僅存榫接構件。

    牌坊北面中柱對聯為「夢熊三月守冰清畫荻垂後昆之裕,啣鳳九天榮壺秀樹坊顯夫子之名」,乃前知臺灣縣事署臺灣府兼南路理番廳周祚熙所題;南面對聯則是「敬事姑嫜全婦道,堅持冰蘖樹坤型」,為閤郡紳士一同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