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九年義務教育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九年義務教育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九年義務教育香港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守護台灣史保存天外天大串聯 #請求聲援中 #音樂創作者李坤城 知名音樂作詞人李坤城就在南台中成長,南台中的回憶成為創作最重要的養分。天外天劇場更被寫入羅大佑的歌詞之中。 _____ 《年少時代南台中的電影院》李坤城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嗎?國小時家鄉附近有三家電影院,最大的是後車頭的國際戲院(...
九年義務教育香港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守護台灣史保存天外天大串聯 #請求聲援中
#音樂創作者李坤城
知名音樂作詞人李坤城就在南台中成長,南台中的回憶成為創作最重要的養分。天外天劇場更被寫入羅大佑的歌詞之中。
_____
《年少時代南台中的電影院》李坤城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嗎?國小時家鄉附近有三家電影院,最大的是後車頭的國際戲院(日治時代是天外天劇場),另外二家是南台和露天戲院,若是還記得在這三家戲院看過電影的同學,快來分享童年看戲的似水年華小回憶呀!
國際戲院是我童年時光的地標之一,我是民國四十五年生,我父親民國二十二年生,他從小在這一帶長大,他的記憶依舊清楚。
我家族伯公的細姨家緊鄰國際戲院,國小時我除了看電影、闖入欣賞妓女戶的人間玩樂,也經常會去拜訪親戚伯母。
從懂事起我就是深度電影迷,東洋、西洋、台語、國語片我都喜歡看,家人帶我看之外,也會看戲尾、爬圍牆或懇求跟隨大人牽手進場免費看電影。
老家住在振興路九十二巷高王爺廟邊,因為地緣關係,我對台中市的戲院特別熟,今日也收藏著豐富文獻,特別是當時南台中的電影院,就像是我家廚房一樣,每天我都會去報到。
南台中主要有三家戲院,除了國際戲院還有復興路火車路空附近的南台戲院,以及我家附近大東紡織廠對面的露天戲院。
每家戲院各有特色,也各有發展歷程和上映電影的風格,我都能細數內容和回憶,從夏天揮汗如雨看電影,到安裝電扇大聲旋轉看電影都是一種樂趣。
每家戲院看過的電影回憶還都留在腦海中,在國際戲院和鄰居長輩阿治仔姨(今年初九十多歲不幸離世)與母親(四年前已離世)ㄧ起觀看《梁山伯與祝音台》黃梅調電影和《流浪天涯三兄妹》台語電影等,長輩們都看到眼淚鼻涕一直流,我是看到笑呵呵,每一段回憶仍然清晰。
在露天戲院看《今天不回家》,以及在南台戲院看《王哥柳哥遊台灣》等電影的情感記憶,今日依然存在內心深處。
因為這份感情,後來我在九十年代創作台語歌詞時,都會將許多台中故事暗爽寫進歌曲中,這些梗我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
針對這個主題我來說一個故事,當時我寫出一首歌詞給羅大佑演唱,主題是台灣人跨越四百年生活記憶,羅人在香港對台灣文化很陌生,他譜了曲要我填詞寫《三輪車回憶》,我將歌名和主題改為《火車》,寫我兒時站在台中車站的天橋上,來來往往看盡和想像台灣人的過去和未來。
因為這個動機,我堅持要把看電影的記憶寫進去,歌詞中有男兒的天外天(國際戲院與周圍合法妓女戶的暗喻)、有大舞台(樂舞台戲院與新舞台戲院的想像,後者為今日中華路日新戲院前身)等許多台中文化的情感連結。
後來國際戲院改為泰源冷凍廠之後,南台中的回憶也減了一些觀賞電影的樂趣。
近年來,我時常回去家鄉的「新時代影城」看電影,並且從頂樓四週觀賞窗外風景,雖然山脈依舊美麗,火車站卻即將換新。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跟隨著老師,走路到台中家商大禮堂看電影的記憶,有一次是觀賞李潤福的韓國電影《秋霜寸草心》(民國五十六年上映),學習李潤福刻苦向學、勤奮生存的精神。
至今,我竟然都還記得那一天快樂的回憶,以及我們每一個同學走在途中臉上佷開心的表情呢!
「建中國小六年義班的同學們,請排隊入座,不要交頭接耳說話,電影《秋霜寸草心》就要開始演了。」台中家商禮堂的司儀老師,正在維護建中國小師生進埸看電影的秩序。
PS:
這篇文章是寫給大智國小同班同學的信,發表在國小同學的賴群組中。
建中國小前身是台中國小分校,民國五十七年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建中國小才更名為大智國小。
南台戲院位於復興路三段,今台中文創園區大們正對面附近,南台/萬年/南華戲院是南台戲院更名的三階段,露天戲院位於振興路台中糖場後門出口,今建成路與振興路交叉路口的加油站上。
#余如季攝影 #台中學資料庫
#老台中人記憶中的火車站天橋
九年義務教育香港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説也奇怪,我什麼時候,拿「覺青潑蔣公銅像」為「潑漆何韻詩」辯護?
報導中「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則認為,獨派人士每年都挑特定節日向蔣公銅像潑漆,卻不見蔡英文出面呼籲。」請問,我什麼時候這麼説過。
請不要把羅智強沒説過的話塞到羅智強的嘴巴裡。好嗎?
對於何韻詩被潑漆的事件,我説的很清楚。原文如下:
--------------
是的,我反對一切的暴力行為,也反對朝遠來是客的何韻詩潑漆!
就如同,我反對朝遠來是客的張志軍潑漆;
就如同,我反對朝遠來是客的張銘清暴力對待;
就如同,我反對朝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丟汽油彈;
就如同,我反對朝馬英九丟書擲鞋!
不管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在民主自由的台灣,請你永遠記得「我反對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言論的自由!」
然而,我告訴大家,我反對暴力,但我更厭惡對暴力的雙重標準!令人噁心反胃的雙重標準!
緑營人士對馬英九丟書擲鞋,蔡英文要馬英九問問自己有沒有包容,但有民眾在蔡英旁邊喊「還我公投」,特勤一擁而上,壓制拖離!
對何韻詩潑漆,就要用「組織犯罪」嚴辦!王定宇暴力對待張銘清,就成為民進黨的「組織英雄」!
大港開唱領了人民納稅錢5000萬,站在台上罵與民進黨政治立場不同的人O你娘,綠營人士群起拗說這叫文化藝術,要大家想想蔣渭水,豈可打壓文化藝術;但侯友宜、柯文哲你們試試看,若敢補助5000萬給特定團體,讓人上台罵「台獨O你娘」,我保證民進黨馬上剝掉侯友宜、柯文哲十層皮,二人下台十次也不夠!
什麼時候,台灣的民主,已成了「民進黨做主」!
什麼時候,台灣的自由,變成了「民進黨怎麼做都對」的自由!
這世上一切不義之事,你敢做就該死,但,若是民進黨做的,你敢罵?你更該死!
好的,雙標的覺青們,你們可以開始洗板了......
--------------
至於對於潑漆蔣公,我的立場也一貫如下:
論蔣中正功過 要對歷史負責
2017/12/13 人間福報 羅智強(台北市/前總統府副祕書長
促轉條例通過,蔣中正的功過再掀討論,文化部長鄭麗君被問及蔣中正的三個貢獻時,表示反對「功過並陳」。我覺得遺憾,不願以功過並陳來看待歷史,只論其過,不問其功,反映的是沒有信心的另一種霸道。
我想從今年四月五日,在蔣中正逝世四十二周年時,我應邀到高雄市參加一場該不該移除蔣介石銅像的座談會,談我的想法。
在該座談會中邀請了二位立場相對的發言者,針對去蔣議題發表看法。
當輪到我發言時,我上台的破題就是,如果你不喜歡蔣中正,想拆他的銅像、在他的銅像上潑漆、把他的銅像砍頭。我都不反對,拆吧!潑吧!砍吧!
由於,類此討論「去蔣」的活動,會到場者多半立場是較傾向「去蔣」的,我知道坐在台下就有幾位曾對蔣中正銅像潑漆的學生。
所以,當我這麼説時,大家睜大了眼睛。但接著,我說,我只有一個建議,在拆、潑、砍蔣銅像之前,請大家先對他說三聲謝謝。
第一謝,請謝謝他領導的台海保衛戰,保住了台灣,否則,今天,大家也不用爭論什麼去不去蔣,我們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
第二謝,蔣中正於一九七五年逝世,隔年,一九七六年的《華爾街日報》高度讚揚包括台灣在內,遠東九個國家的經濟表現。該報並統計,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四年中華民國全國生產毛額成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居全世界的第一名,而同一時期,全世界經濟成長率亞軍是新加坡,卻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二,僅台灣的一半。
因為台灣有如此亮眼的經濟表現,一九八一年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在一篇分析中。把一九七○年代的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稱為亞洲四小龍,這是四小龍的由來。而這亞洲四小龍的龍首是誰呢?當然是台灣。
所以,請謝謝蔣中正,在他治理台灣期間,創下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第三謝,民國五十六年蔣中正在台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有別於日本歧視政策,義務教育不分本省籍、外省籍皆一視同仁享同等待遇。在這一系列的教育努力下,台灣人民的識字率在蔣中正治理期間,從百分之五大幅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五。
只要說完了這三聲謝謝,大家仍覺得,蔣中正要為二二八或白色恐怖時期的威權悲劇負責,那麼,對蔣銅像,拆吧!潑吧!砍吧!至少,負責任的去回顧了蔣中正的歷史功過。
我認為在這功過的回顧中,蔣中正的功大於過,而有人認為過大於功,每個人對功過的比重認定不同,我也尊重。
臧否人物當然可以,但必須據於公道,談蔣中正的功過,不能只論其功,不論其過,同樣的,也不能只論其過,不論其功。這才是面對歷史的負責任態度,不是嗎?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080660?from=udn-relatednews_ch2
------------
我要説的是,對我説的言論,我接受檢驗,也歡迎批判;但請不要把我沒説過的話塞到我嘴裡。不要塞話栽贓,好嗎?
補充:包教授並沒有點我的名,把我沒説過的話套進我嘴裡,是報導者張冠李戴!
九年義務教育香港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被遺忘的國民黨 迷失了未來
現在許多人琅琅上口的「亞洲四小龍」,其實來自卅四年前美國《財富雜誌》一九八一年的一篇分析。這篇分析把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稱為亞洲四小龍,盛讚其經濟比日本更具活力。
一九七○年代前後,台灣不但是光輝熠熠的亞洲四小龍,更一度被視為四小龍之首。一九七六年華爾街日報高度讚揚包括台灣在內,遠東九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從 一九六九年以迄一九七四年,遠東九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產總值幾乎為世界各工業國家的三倍—為美國的四倍。」中華民國全國生產毛額成長之快為亞洲之冠,超過最 接近的新加坡幾乎一倍。
這是,當年的台灣,昂首走在四小龍之前的台灣。
最近,正閉關在趕一本歷史書,看了許多國民政府遷台後,在兩岸烽火、外交危局的諸多危難下,一步一步推動了許多改革政策,安定民心、穩固國防、厚植國力、發展經濟的歷史資料。
在風雨飄搖的局面下,卻創造了被世人驚豔的經濟奇蹟。從進口替代、出口擴張、到經濟自由化;從加工出口區到科學工業園區。這些都是在國民黨主政時期推動的 經濟政策,也是這些經濟政策,把台灣的經濟拉到成長的巔頂,為台灣的工業奠基,今天支撐台灣經濟的核心引擎—高科技電子業,也肇基於當時包括科學工業園區 在內的一系列政策。
為了支撐經濟,公共建設也必須跟上腳步,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桃園中正機場。這些十大建設,直到今天,全台灣人民都在受益;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普及 了教育也創造了社會流動,讓佃農之子可以當總統,讓礦工之子可以當市長;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安定了農村;勞工保險、全民健保的開辦…
這些無一不是國民黨主政下創造的成就,為台灣打下的基礎。但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些歷史?教科書裡還剩多少篇幅?
現在,說起國民黨,變成了二二八、白色恐怖的代名詞。國民黨幾乎變成了「髒字」。這不是說,在二二八或白色恐怖上,國民黨沒有可非議之處。但在功過的天平上,有一邊的砝碼幾乎完全消失了。
當然,這一部分也怨不得別人,後來的國民黨失去了話語權,也就讓出了詮釋權,歷史也只能任人選擇性的解釋。但我總想,未來是過去的投影,如果我們因為政治 上的偏見,選擇性的忽略過去讓台灣一路成功的因素,這會不會正是今天台灣普遍被一股迷惘低壓籠罩的原因?因為,遺忘了過去,就一併遺忘了曾走過的道路,找 不到路,就會迷失未來。
這台灣之困,其實也是國民黨之困。失去了光榮感,也就一併失去了自信心,遑論在選戰上漂亮出陣、勝利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