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九宮格思考法題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九宮格思考法題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九宮格思考法題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九宮格思考法題目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文原刊載於五月號《文訊》,感謝張教授及文訊月刊同意我們分享轉載) 修辭立其誠,修辭也是要有勇氣的,在這人人不修的時代。 ------------------------------------------------- 修辭的勇氣——讀張大春《文章自在》 ◆張瑞芬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近年,...

  • 九宮格思考法題目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5-19 18:03:56
    有 24 人按讚

    (本文原刊載於五月號《文訊》,感謝張教授及文訊月刊同意我們分享轉載)

    修辭立其誠,修辭也是要有勇氣的,在這人人不修的時代。
    -------------------------------------------------
    修辭的勇氣——讀張大春《文章自在》
    ◆張瑞芬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近年,日人岸見一郎闡述十九世紀心理學巨擘阿德勒(Albred)理論的《被討厭的勇氣》,在人人皆有臉書的當今紅遍半邊天,我讀了卻莫名所以,「做自己」、「孤獨等同自由」這麼簡單的概念,沒完沒了哲學家與青年的對話,加上日翻中的辭彙,怎麼看都是頗累人的書。而最近市面上教人閱讀與寫作的書,更是叫人看了害怕。從翻譯得詰屈聱牙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寫作小說》、《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啟蒙導師的寫作課》,到會考、學測國文作文得分法,有如精選三科鄉會墨程的《寫作力》、《作文滿級分這樣寫》,我讀著總是眼前一黑。彷彿看到身長八尺,頭戴方巾,身穿藍直綴粉底皂靴,面皮深黑的馬二先生穿越古代而來,「文章總以理法為主」,埋水管,蓋房子,莫如是焉。順便把四碗白飯加一碗爛肉吃得乾乾淨淨。

    冥頑不靈的我,向來對寫作理論敬而遠之,不想春雨綿綿中讀了讀張大春《文章自在》,竟拍案叫絕,笑不可抑。這恐怕是近年繼廖玉蕙、周芬伶以下,針砭時弊最佳的作文書了(怪的是愈是好作家說得愈是入理)。張大春認為,寫作和作文根本兩碼事,當前國文教學的文法修辭足以將寫文章的趣味全部抹煞。張大春直言,「眼前的考作文,還不如舊日的考八股」、「太有目的的寫作,是文章不成文章的病根」、「真正的好文章不會是他人命題」,甚且,以現行國文作文考法,考生只是在揣摩出題者的偏好為文,據此通過考試者,往後也只會「打心眼裡瞧不起作文這回事」。張大春在書中舉例,〈從台灣看大陸〉這種作文題目,答以「看不見」者,沒有意外的話,大概只能零級分加一頓鞭子。

    近年來,或許特別意識到年輕世代的語文低落,從中學到大學,閱讀與寫作相關課程與教學計畫不知凡幾,人人講求翻轉教學、數位人文、多元創意,這種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詞彙愈來愈多,我卻愈來愈迷惑了。在聽完一場九宮格之曼陀羅思考法後,終於徹底絕望。寫作或閱讀到底怎麼教?就我一個長期在教學「現場」(不在現場該在哪裡)者,最老實的答案,就是極頹廢,且寫不了回饋單(大概也通不過教學評鑑)的「沒法子」。在教學者觀念和能力沒有提升之前,怎麼改都是緣木求魚。

    張大春《文章自在》就說了,謬誤的觀念比無知更欺人,中文系多年來的學識架構,基本上可能就與講求心靈自由的創作是乖隔的。學測作文六級分卷是這樣四平八穩沒犯一點錯,卻也激不起你一點感動,而孜孜勸人寫作者,躊躇滿志,以為人人可為此業,更是謬誤。坊間補習班那種萬用金句:「士君子立志不難,但是能堅持走下去卻不容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道理是很明顯的」。這種句子遇到任何題目都通用,簡直讓我想起《鏡花緣》裡林之洋的「抬頭看見雲中雁,隨即便用鳥槍打」,也太搞笑了。張大春強調,文言白話其實是同一種語言訓練,重點不在比例,而是運用是否恰當,正如同好的文章,哪篇不是抒情記敘兼議論的呢?
    除了理論穿插佳文,使得閱讀時時有瑯嬛美地可以遊憩玩賞,《文章自在》一書對當前語言環境的惡劣,當真是仙女下凡來解答了。張大春直指對作文最傷的事,就是不經思索的說話,以及經常聽那些八卦政論節目不經思索的談話。王品一族的「動作」與「部分」,已為多人詬病,新聞主播的「基本上」、「原則上」、「這個區塊」、「不排斥」也相當擾人,軟黏的娃娃語、童子腔,更是時下話語通病,語言的貧乏導致思考的積弱,君不見「OK」、「思考」、「分享」滿天飛,「小清新」接著「小確幸」,「入口即化」完了是「CP值高」,任何詞彙彷彿都要用到爛爆方休。張大春從《認得幾個字》到《文章自在》,念茲在茲,十年苦心,無非語言文字的細節與準確性,語言不只是溝通與審美,它是整體生活文化的總反應。社會再怎麼表彰在地多元,這一點仍是不變的。

    文章自在,人間愉快。「寫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寫作文」,這句張大春中學老師的名言,一語打倒了現行多年的國文考制。我們還真是成功的殺害了孩子的作文能力。我記得「人間愉快」這個作文題,因為自己在南台灣考高中時的作文題就叫「讚美人生」。當時寫了個稀巴爛。年少慘綠,成天讀尼采、叔本華,極端懷疑這個世界,「詛咒人生」或可一寫,讚美則無從下筆。我至今不知道那些努力讚美過人生的考生,以及改完人生頌讚沾沾自喜的出題老師,後來都去了哪裡?但我對這個不能選擇且不鼓勵出格的大人世界,自此有了認知。歪腰郵筒對蘭嶼孩童認知的必要合理性,恐怕不像台北孩童那樣必然成立。

    這世界,玫瑰瞳鈴眼加鐵獅玉玲瓏。只要生命力頑強,再不合體式,也好過新八股。畢竟寫作者最是自我本位,刀槍不入(所以不用理會那些不長眼的老夫子)。就像村上春樹所說,那是以血肉之軀站在文學戰場的最前線,處於激烈交鋒狀態。在那裡生存下來,並繼續前進,就是唯一的任務了。

    修辭立其誠,修辭也是要有勇氣的,在這人人不修的時代。「我們應該每天聽一首歌,讀一首好詩,看一幅好畫。如果可能的話,再說幾句合理的話」。讀張大春《文章自在》,最想起的就是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這句話。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