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風可以喝茶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風可以喝茶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風可以喝茶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風可以喝茶嗎產品中有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粉椰糖新包裝登場&團購 🔶 ✔️你認識椰子花蜜粉椰糖嗎? 生活飲食中常常會有需要用到糖的時候,尤其是做烘焙甜點更是用到許多糖,吃甜點時適量攝取糖是令人感到開心幸福的,但是過多的糖分攝取或是精製糖當然也就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那麼有健康的糖嗎?當然是有的~ 答案就是來至南洋且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茶風味學:焙茶師拆解茶香口感的秘密,深究產地、製茶工序與焙火變化創作」介紹 訪問作者:藍大誠 內容簡介: 不藏私公開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的茶風味學,享受「精緻品飲」! 焙茶師帶你了解茶本質與焙火層疊;司茶師公開「看茶泡茶」萃取手法 從產地風土到製作工序,完整了解茶風味本質,深...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Kuan W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20 16:13:43

今天開工大掃除後和同伴們去土地公廟拜拜,像往年一樣求一個籤,再開車上貓空喝茶。 籤的大譯是叫我不要看到人都像看到鬼,相逢即是有緣、工作勞碌沒關係,但光陰有限.歲月如梭,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和時間,有的時候轉的不是事情和計畫而是自己的心態。 大概也呼應這陣子在思考的事情, 無路工作室前腳踏進第六...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 ???小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14:55:45

. 早上搶玄的鞋子, 差點沒有中風, 好不容易加入購物車, 結果直接當機🥺 然後就這樣帆布袋沒了。 大家是都不上班搶鞋嗎😤 @xxzyxxzy 雖然最好有買到, 所以我打算破戒吃一下甜食壓壓驚🍰 太可怕了。(第一次搶東西失手😭 . 新竹超紅的咖啡廳,馬上給我收藏起來! 一定要去💕💕💕💕💕 啊店不是...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7 05:56:24

#吃個飯搞得像在補巨匠電腦 以為自己在經營台積電員工餐廳 #女僕咖啡廳 健康小麥膚色的人去打工,女僕咖啡廳扮起來變成清潔婦咖啡廳;菸嗓的人好像也不能去女僕咖啡廳打工,可能得另外開一間衝浪咖啡廳、爆走族咖啡廳,或是髒髒包咖啡廳吧 但話說人又不是樂器,用膚色和音色,去限制一個人的職涯,好像也有點怪怪 ...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3 10:02:29
    有 272 人按讚

    🔶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粉椰糖新包裝登場&團購 🔶

    ✔️你認識椰子花蜜粉椰糖嗎?

    生活飲食中常常會有需要用到糖的時候,尤其是做烘焙甜點更是用到許多糖,吃甜點時適量攝取糖是令人感到開心幸福的,但是過多的糖分攝取或是精製糖當然也就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那麼有健康的糖嗎?當然是有的~
    答案就是來至南洋且在歐美健康飲食中非常盛行的「椰糖」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我的介紹文🔶
    更多運用椰糖的直播教學及食譜都在這裡⬇️
    http://nancyskitchenbaking.blogspot.com/2021/02/blog-post.html

    ✔️椰糖是怎麼來的?
    不認識椰糖的人可能會以爲椰糖就是椰子樹上的那一顆硬邦邦的椰子🥥製作來的,而且有些人對於椰子味確實不太喜愛,所有一聽到椰糖剛開始的反應都會覺得椰糖應該不好吃之類的,其實椰糖是由椰子樹花苞的純天然花蜜糖液製成,經過採蜜後以手工爐火加熱熬煮而成的金黃色糖蜜,再烘乾經揮發剩下結晶體就是椰子花糖,椰糖是屬於純手工製作、非精製糖且無添加任何化學成分,並保留天然的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氨基酸等營養素,對我們的身體是比較健康的糖份攝取選擇喔!

    ✔️椰糖吃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椰糖帶有黑糖風味及焦糖香氣,可廣泛運用在料理、烘焙糕點以及飲料上,而且更增添食物風味,像是加在豆漿、茶飲、咖啡中可以讓飲品的風味更佳提升,我早上都會喝咖啡拿鐵,自從開始用椰糖後這一年以來我都只用椰糖來加在咖啡中風味非常的棒,椰糖吃起來不會像砂糖、方糖這類精製糖會有一種甜膩感容易在嘴巴產生酸酸的感覺,而是一種溫和不甜膩的口感,椰糖本身特殊的焦糖香氣跟咖啡及茶飲都非常的對味!

    另外製作南洋料理像是南洋咖喱、娘惹、沙爹等一定要用要用椰糖風味才夠道地,小紀老師在家平常做滷肉、叉燒、醃肉等也都會用椰糖來製作,以椰糖取代砂糖可以直接1:1替換,椰糖比起砂糖甜度較低一些,品嚐時是溫和不甜膩的口感,做甜點烘焙時對於雞蛋或是蛋白打發以及麵包發酵、包子饅頭發酵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之前我有做過椰糖全麥吐司口感及香氣都很好,而且我自己一也很喜歡椰糖做的椰糖戚風蛋糕,吃起來口感濕潤又不甜膩。

    ✔️低升糖指數(低GI )
    椰糖的升糖指數值僅有35,僅有白糖的1/3,攝取低GI的食物可以讓血糖上升速度緩慢進而降低飢餓感,有助於血糖及體重的控制,也適合需要控制糖攝取量的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的健康替代糖,升糖指數愈高,身體狀況愈不穩定,對健康的影響愈大,許多營養師專家都提出低GI飲食,歐美國家也盛行著低GI飲食,並且用椰糖取代砂糖,能夠吃的更加健康!

    ✔️什麼是升糖指數(GI值)?
    就是食物吃進體內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
    🔍高GI食物:消化時葡萄糖會迅速的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也較容易產生飢餓感
    🔍低GI食物:消化時葡萄糖緩慢分解讓血糖上升平緩,身體的機能穩定運作,且可延長飽足感。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粉椰糖
    是品質上等的椰糖~椰糖的顏色是呈現漂亮金黃色澤,是由馬來西亞當地政府與農夫配合整地種植的老椰樹,經由天然古法手工熬煮製作,比起其它品牌的椰糖風味更好且不會有臭噗味,跟一般的椰糖呈現較深咖啡的色澤完全不同

    迦南嚴選椰糖已經跟老師合作一年多囉!每次開團時賣得非常好都讓廠商包貨包到手軟,讓我知道同學粉絲們都是非常重視健康天然的食材選擇,之前也有許多人私訊跟我說之前就是在找健康的椰糖要給家人吃,不過市面上的椰糖通常都是價格很貴要不然就是容易有一個臭噗味不好吃,用了老師介紹的「迦南嚴選椰糖」口感真的不一樣,老師希望同學粉絲們都能嘗試看看椰糖的風味及優點,選擇對我們身體無負擔的天然食材來為自己的健康把關,把握這次的團購優惠活動一起來訂購,原本就有常用椰糖的同學也可以趁團購優惠時一次購買起來或是揪親友一同購買量多更優惠喔!

    【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椰糖團購活動 】
    ⭕️團購活動期間:2021/08/23~2021/08/30
    ⭕️下單訂購請往這裡:
    https://forms.gle/pCaBwWbin3462JLj6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我的介紹文🔶
    更多運用椰糖的直播教學及食譜都在這裡⬇️
    http://nancyskitchenbaking.blogspot.com/2021/02/blog-post.html

    ⭕️團購優惠組合:
    1️⃣ 迦南嚴選椰糖500g×3包 團購價$1000(免運)
    2️⃣ 迦南嚴選椰糖500g×5包 團購價$1600(免運)
    3️⃣ 迦南嚴選椰糖500g×8包 團購價$2400(免運)
    4️⃣ 迦南嚴選椰糖500g×12包 團購價$3600(免運)

    🔶本團購前20名下單購買5包以上的粉絲🔶
    特別加贈迦南嚴選限量椰子花蜜 428g/一罐

    ⭕️本次團購付款截止時間:2021/08/31 23:59截止
    ⭕️出貨時間:結團後2021/09/01起陸續出貨
    ⭕️本次團購椰糖的保存期限~2023年05月

    ✔️注意事項:
    椰糖部分會有結塊或是顏色不一是因為純手工製作屬正常現象,如收到有結塊的椰糖可以捏碎或是過篩即可使用

    ⭕️有關購物流程及付款問題可用以下管道聯繫客服
    迦南嚴選官方LINE:@591xktya
    Email:cts85009278@gmail.com
    客服連絡電話:07-771-9797
    客服時間:週一~週五 上午9:00-下午6:00
    迦南嚴選FB粉絲頁: https://m.facebook.com/迦南嚴選-102135314589284/

    #迦南嚴選椰子花蜜
    #翔太の卡將的廚房日記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17:35:23
    有 28 人按讚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8/18 ~ 08/19]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8/19] 高雄市政府 雨後巡倒清刷、防蚊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424857900909139

    夏天到了...
    討厭蚊子叮

    ●最近你必須特別注意的2種蚊子傳染病
    1╱#登革熱
    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症 狀|高燒、頭痛、起疹、關節肌肉痛
    預 防|雨後巡倒清刷、防蚊
    了解更多→https://bit.ly/3suvDog
    2╱#日本腦炎
    病媒蚊|三斑家蚊、環紋家蚊、白頭家蚊
    症 狀|無明顯症狀,少數發燒或腦膜炎
    預 防|防蚊、疫苗缺一不可!
    了解更多→https://bit.ly/3gfLDW9
    圖片來源:雄健康- 高雄市政府 衛生局
    ~~~~~~~~~~~~~~~~~~
    [110/08/18] 高雄市政府 防疫時期除了留意身體狀況,心靈的健康也不容忽視!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422110727850523

    ●那麼努力的你,累了嗎?
    ●有淚不輕彈,有「累」,卻要好好談,
    #1925安心專線,提供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
    需要的時候就打。

    ●心靈和身體的健康一樣重要

    ●聽聽講座,解放心靈:
    ○「心靈好厝邊」系列8~9月講座活動 https://bit.ly/3ASKXhy
    ○ 9/4提升職場社交「心」距離,歡迎來報名。https://bit.ly/3gaplFe
    ○更多 #高雄市心理衛生資源也可以看這邊 https://bit.ly/2XwTesZ
    ~˙~˙~˙~˙~˙~˙~˙~˙~˙
    [110/08/19] 衛生福利部 減少代謝症候群風險正常腰圍健康有保庇
    https://www.mohw.gov.tw/cp-16-62809-1.html

    疫情期間民眾大多數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若飲食攝取上又偏向高油、高糖、高鹽,累積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產生血壓、腰圍及體重等生理數值超標的健康問題,導致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慢性疾病也可能悄悄找上門。

    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的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包括五項危險因子:腰圍過粗、血壓、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民眾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即代表腰圍過粗,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

    中壯年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高達近5成「腰」過粗
    55歲陳先生平時因工作繁忙,除了三餐不固定外還常常暴飲暴食,長期下來身形肥胖(BMI≧27)且腰圍高達100公分,但陳先生依然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康檢查才發現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被診斷出罹患多種心血管疾病,若再不注意身體健康恐會造成生命危險,陳先生這才驚覺事態嚴重並下定決心與醫師配合,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培養運動習慣,積極進行健康管理。

    中壯年是身體易開始出現一些健康警訊的時期,依據國民健康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表2),另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其中腰圍過粗又過重或肥胖占3成9,過重或肥胖又是高血壓前期占3成6,若未控制,這一群人將來有高風險成為慢性病患者。因此若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尤其是三高、腰圍過粗、體重過重的族群,平時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很容易被輕忽,更須注意。

    自我健康管理四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代謝症候群是三高、糖尿病、心臟病及腦中風等慢性疾病的前兆,透過預防代謝症候群的自我健康管理四大絕招,希望防疫期間也可做好個人健康管理,落實下列四大絕招就能平安保健康:

    晨起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提醒民眾自我健康管理需要落實日常生活中,每天利用早晨起床後的10分鐘進行量測血壓、腰圍及體重以即時掌握個人健康狀況,並及早追蹤管理及治療,降低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健康飲食:透過我的餐盤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自炊及外食均應掌握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的原則,以達各項營養素需求。
    少坐多動30分:減少久坐,養成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的習慣,居家運動可參考本署健康九九網站的「我家也是健身房」多媒體影音,一起動一動以維持健康體態。
    拒絕菸酒不熬夜:落實不抽菸、少喝酒、維持正常作息等良好生活型態,以遠離代謝症候群。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user/_dQCiWURPZDXrxB0r9P0uvfNJRbuv-80TSueOj6Q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5 10:10:15
    有 381 人按讚

    【肥胖解密】網路上搜尋到的系列文章,作者是shanemate,內容與建議多半是來自於較新的論文研究,摘要分享給大家。結論先來,四大要點:

    一、運動讓你不復胖:減少胰島素阻抗,增加脂聯素的分泌。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中高強度運動四到五天。

    二、該吃什麼?

    -避免糖與代糖的攝取,減少對甜味的依賴。
    -減少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改吃未精製的五穀雜糧。
    -不僅僅吃低GI飲食,而是要吃低FII飲食
    -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取,例如牛油,豬油,奶油,魚油,冷壓椰子油。攝取未過度加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冷壓初榨的橄欖油,酪梨油,亞麻子油。
    -避免氫化植物油(例如氫化椰子油),避免加工的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沙拉油(大豆油),玉米油,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葡萄籽油。
    -避免油炸物。
    -避免脂肪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一同攝取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適量,甚至少量的蛋白質攝取(一公斤體重0.8~1克),這和減肥無關,和長壽有關。
    -增加天然有機蔬菜水果的攝取。

    三、限制進食的時間與頻率:把一天的進食時間限制在八小時內,剩下的16小時都不要吃東西。例如只在中午12點到晚上八點之間進食。這叫做16-8的間歇性斷食。

    四、釋放壓力與充足睡眠:飲食不是肥胖的唯一原因。如果肥胖是因為長期的壓力,飲食的效果會不太好,培養運動的生活習慣,釋放壓力反而比較有效。睡眠不足也會讓人變胖。

    【肥胖解密1:肥胖的設定點理論 Set Point Theory】

    人體有一個自動穩定體重與體脂的機制「恆胖計」,所設定的體重或體脂程度,就叫做設定點(set point)。胖子之所以胖,是因為他們的設定點高,減肥失敗是因為減肥的方法沒有改變設定點,所以節食一段時間後都會復胖。瘦子之所以瘦是因為設定點低,怎麼吃都不會胖。

    不同食物吃進肚子,對於賀爾蒙的影響都不同,所以就減肥而言,不同食物的一卡路里都不一樣。減肥要成功,一定要慢慢改變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哪些賀爾蒙是引響肥胖的關鍵角色?

    1. Insulin 胰島素與 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
    2. Leptin 瘦體素與 Leptin Resistance 瘦體素阻抗
    3. Incretin 腸泌素
    4. Cortisol 皮質醇

    【肥胖解密2:胰島素讓你胖】

    體內的胰島素量和肥胖有正相關。胖子的胰島素分泌量比一般人平均高出20%,且胰島素和體脂比例,腰圍等都有正相關。

    肥胖,不是熱量失衡,而是賀爾蒙失衡!減肥的關鍵不是如何平衡熱量,而是如何去平衡賀爾蒙。如果胰島素讓你胖,那麼減肥的目標首要就是降低胰島素的量。

    【肥胖解密3: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是身體內胰島素失去作用的指標,它與一系列的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阿茲海默症)都有密切的相關。

    長期持續地高胰島素濃度會一步步提高胰島素阻抗。這裡有兩個要件,高濃度與長期。這是目前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的狀況。他們一步步看著自己走向終點,指標就是注射的胰島素劑量。就算在健康人體內,高胰島素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

    為何在一開始就有高胰島素?很明顯,精緻的澱粉,糖等高GI的食物是個主因。但別忘了,我們還需要第二個要素,時間,長期且持續的高濃度胰島素才會產生胰島素阻抗。

    那麼要如何維持體內胰島素一直在高檔?你就一直吃就對了!早餐後吃個點心,喝杯加糖熱拿鐵,中餐後來杯含糖飲料,下午再加個下午茶,晚餐後吃甜點,睡前加宵夜。你就只要一直吃吃吃,一天六餐或是含糖飲料不斷,就可以持續維持體內胰島素在高檔。

    【肥胖解密4:胰島素阻抗的成因,新的典範】

    肌肉一方面會使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另一方面會接受胰島素的指令把葡萄糖轉為肝糖儲存起來備用。

    肌肉的胰島素阻抗:肌肉使用(氧化)葡萄糖的能力與儲存葡萄糖的能力都下降。

    肝的胰島素阻抗:肝臟持續不斷地製造葡萄糖,同時肝臟也累積了一堆脂肪。學界已經認可脂肪肝會形成胰島素阻抗。

    上述這兩個胰島素阻抗都有脂肪的異常累積(ectopic lipid accumulation)。脂肪的異常累積是說脂肪儲存在不正常的地方,例如肌肉與肝臟細胞內。因為脂肪的過度外溢,把細胞裡面塞滿滿的。

    脂肪細胞分泌脂聯素(影響脂肪累積與形成胰島素阻抗最重要的激素),脂聯素分泌不足會降低脂肪細胞儲存的能力,造成脂肪外溢,然後導致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疾病。

    【肥胖解密5:胰島素阻抗的解方,新的典範】

    想辦法去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才是治本的解方。目標:

    1. 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胰島素會阻止人體使用脂肪作為能量,進一步提高胰島素阻抗)
    2. 大量消耗細胞內被塞滿滿的葡萄糖與脂肪
    3. 提高自身脂聯素的分泌。

    方法一:運動

    長期且持續的運動才有顯著的幫助。持續到半年以上的運動訓練,每天運動30~60分鐘,每周運動4~5天,不管是哪種運動(有氧或重訓)都可以,但只有中高強度的運動才有用。

    有氧運動:以自己最大心跳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的百分比決定運動強度。

    中強度:60~70%MHR
    高強度:70~80%MHR

    重量訓練:以自己的最大肌力 (1RM,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的百分比為主。

    中強度:60~65% 1RM,只能夠做15下就力竭的重量
    高強度:75~80% 1RM,只能夠做8~10下就力竭的重量

    鍛鍊後,肌肉細胞裡的粒線體數量會增加,還可以增加大腦內BDNF的提高,改善大腦的每個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創意等)。

    方法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一種超低碳高脂飲食,10%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蛋白質,70~80%的脂肪。生酮飲食不吃任何澱粉與糖,不吃水果(有果糖),10%的碳水化合物都來自蔬菜。也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肝臟會使用胺基酸製造葡萄糖)。當身體沒有葡萄糖,就只能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

    生酮飲食對於減肥有奇效。因為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就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身體的胰島素始終維持在低檔,直接降低身體恆胖計的設定點。胰島素一直在低檔,就直接改善了所有和胰島素相關的代謝症候群疾病,例如肥胖與糖尿病。

    方法三: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在減肥與降低胰島素阻抗上有驚人的效果,上面低碳飲食的好處(減肥,降低HbA1c,提高 LDL/HDL,降低血脂濃度)它都有。且有提高腦內BDNF、抗老化、治療關節炎、提高體內生長激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好處。

    小孩,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孕婦,哺乳婦女,及瘦弱的老人不適合進行斷食。

    【肥胖解密6:肥胖的終極原因 The Ultimate Cause】

    瘦體素是控制食慾的關鍵賀爾蒙。當瘦體素分泌量低時,會觸發飢餓素使人產生飢餓感,提醒說該吃飯了。瘦體素分泌量高過一個閥值時,會刺激腦部會發出飽足感,告訴人已經吃飽了,不用再吃了。高濃度的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與瘦體素阻抗。胰島素一方面幫你囤積脂肪,一方面又告訴你還吃不夠,怎麼吃都吃不飽。

    只要一進食,胰島素上升,血液中脂肪酸濃度就馬上下降,六小時後才回到原本的濃度。也就是說,只要你一進食,就不會燃燒脂肪。運動是為了降低胰島素阻抗,並不是為了消耗熱量或燃脂。

    要怎樣降低恆胖計的設定點?要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減少進食時間、挑選不刺激胰島素的食物。所以減肥不需要計算熱量。不用計算熱量不代表不控制飲食,暴飲暴食,而是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不餓不吃,餓了才吃,吃飽就好。當你的設定點降低,身體自然會降低食慾與增加飽足感。

    [肥胖解密7:高蛋白減肥法有效嗎?]

    研究者在以色列找來了322位志願的胖子,隨機分成三種減肥飲食,並且嚴格執行兩年(2005-2007):

    第一種是低脂飲食,並且限制熱量為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這派飲食就是普遍最流行的,減少熱量攝取(但是大於基礎代謝率),製造熱量赤字的減肥法。飲食中有30%脂肪,碳水化合物則以穀類,蔬菜水果為主,避含糖飲料和脂肪攝取)。

    第二種是地中海飲食。一樣限制熱量(男性1800卡,女性1500卡),攝取大量蔬菜水果,避免紅肉,以魚和雞肉代替,飲食中有35%脂肪,以橄欖油和堅果類為主。

    第三種就是標準的阿金飲食。不限制熱量,從低碳(20g/day)開始到中碳(120g/d)的循環(阿金飲食說不用一直維持在超低碳)。

    結論:只要吃對食物,不需要限制熱量。即使熱量攝取相同,低脂與地中海飲食的結果大相逕庭(血脂、膽固醇等也都不同,地中海優於低脂飲食),這說明同樣的一卡路里,如果來自不同的食物,對身體的賀爾蒙影響也會不同,a calorie is not a calorie。

    【肥胖解密8: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雖然蛋白質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1967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空腹胰島素佔了24小時胰島素總分泌量的50%。

    血糖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胰島素。如果只顧血糖,你有可能攝取了低GI,但卻會引起高胰島素的食物,結果依舊造成肥胖與糖尿病。

    當食物一進入口中,胃就會分泌腸素胰素(incretin, 包含GLP-1與GIP兩種肽),腸素胰素會馬上指示胰島分泌胰島素。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都會刺激腸素胰素的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只是程度不一。

    FII值依序最高的分別是 馬鈴薯、白麵包、全麥麵包、白米飯,炸薯條。FII值最低的是全麥義大利麵,義大利麵、裸麥麵包、糙米飯。全脂牛奶的FII值遠低於脫脂牛奶。

    純脂肪的胰島素指數相當低,大約是白麵包的3%。腸素胰素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胃部蠕動,這個作用會增加人的飽足感,告訴人們快吃飽了。

    簡而言之,腸促素對於肥胖同時有一正一負兩種效果,一方面增加胰島素,另一方面增加飽足感。蛋白質對於肥胖的效果取決於這一正一負的作用。就長期追蹤研究的調查來說,喝全脂牛奶有助於減肥,脫脂牛奶則不會。提高肉類的攝取則和體重增加有正相關。

    【肥胖解密9:碳水化合物假說與沖繩】

    在日本有一群人,很長壽,百歲人瑞比例全世界最高,這區的人口平均BMI是20.4,他們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疾病比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低,但是他們的飲食有85%是碳水化合物。他們是沖繩人。確切地說,是沖繩的老人。

    雖然吃的是超高碳飲食,可是他們都很瘦,沒有肥胖的問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中風)與癌症的比例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低。傳統沖繩人的主食是紫地瓜(69%),配上一點點米飯與五穀雜糧、豆類、和一點點魚。飲食中碳水化合物85%、蛋白質9%、脂肪6%。

    地瓜、粗糙的五穀雜糧與米飯麵包等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差別在哪裡?膳食纖維。纖維是一種保護因子,會減緩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除此之外,纖維會妨礙結腸吸收脂肪酸的速度,這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減肥不必然要減碳,但是要提高纖維的攝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與馬鈴薯替換成高纖維的五穀雜糧。目前學術界對長壽研究的共識,是熱量限制與蛋白質限制,沖繩飲食完全符合這兩項原則。

    【肥胖解密10:糖與代糖,苦澀的真相】

    一份葡萄糖吃入體內只有小於5%會合成脂肪。同時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腦知道我們吃了東西,會知道何時要給我們飽足感。果糖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體素,大量攝取果糖不會給我們飽足感。果糖100%進入肝臟代謝,它不會變成肝醣儲存起來,全部的果糖都必須被肝臟代謝掉。

    這些果糖除了一部分變成能量外,其他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質、新生的脂肪與膽固醇,還會刺激肝臟的發炎反應。人體的膽固醇有八成是肝臟製造的,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變成人體內儲存的比例極低。吃蛋黃不會給你膽固醇,但是吃果糖,會。

    糖會提高得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攝取果糖不好,那我們改用代糖好了?但習慣喝越多代糖飲料的人體重增加越多。代糖的使用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還可能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在進食後兩個小時,阿斯巴甜組(Aspartame,圓形)與甜菊組(Stevia,方形)的胰島素指數是蔗糖組(Sucrose,三角形)的五倍以上!這表示在同樣的血糖變化量下,代糖組的人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去工作!代糖確實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它會間接影響人體對於其他食物的胰島素反應。和保護性的纖維相反,代糖似乎會加大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肥胖解密11:飽和脂肪錯了嗎?】

    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和人體內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聯。脂肪的膽固醇假說是錯的,反倒糖(果糖)的攝取才是關鍵。

    大量吃脂肪的好處(降低血脂、膽固醇)都來自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當血液中同時存在著大量的葡萄糖與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進入肌肉細胞之後就會妨礙胰島素的工作,提高肌肉的胰島素阻抗。

    但是如果飲食中不攝取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與脂肪。在人體內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與甘油,沒有葡萄糖。這兩類食物都是零GI,不會升高血糖,就沒有了上面的問題。

    可以正常攝取飽和脂肪(動物油,椰子油),但是請避免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同時攝取。建議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例如橄欖油,酪梨油。除了富含omega-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魚油、亞麻子油)以外,避免其他的植物油(氫化植物油,葡萄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等,所有一切外面餐廳普遍使用的油)。

    吃奶油會讓你瘦,當你只吃奶油的時候。奶油讓你瘦,但奶油麵包會讓你胖。

    系列原文:
    https://shanemate.blogspot.com/2017/01/1-set-point-theory.html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9 07:59:13

    本集主題:「茶風味學:焙茶師拆解茶香口感的秘密,深究產地、製茶工序與焙火變化創作」介紹

    訪問作者:藍大誠
       
    內容簡介:
    不藏私公開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的茶風味學,享受「精緻品飲」!
    焙茶師帶你了解茶本質與焙火層疊;司茶師公開「看茶泡茶」萃取手法
    從產地風土到製作工序,完整了解茶風味本質,深究茶香和口感的秘密

      許多人喝茶、泡茶都追求香氣與喉韻,但你知道茶香和口感從何而來嗎?許多人玩烘豆,你知道焙茶也像烘豆般講究,難度和費時程度並不亞於咖啡豆?不少人愛喝日本清酒,你知道清酒製作理念和職人要求,其實和茶很類似?擁有天生味覺的焙茶師藍大誠,愛喝茶、懂泡茶,更是對烘焙與熟成極致要求,追求創作出乾淨、平衡風味的茶。身兼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三項專業身分同時也是唎酒師的他,希望建構出茶專屬的風味語言,藉此轉譯串接產業鏈中的每個要角,讓茶的製作與萃取最終能呈現出精品級的味覺體驗。

      ★ 透過本書,了解茶香口感質地、製茶工序、焙火與風味創作、專業萃取、餐搭 ★

      |茶湯也有「形狀」?如何像專家一樣品茶?|
      只要是運用完整工序製作而成的茶乾,經過合適的沖泡萃取後,所取得的茶湯不只香,入喉之後還能感受到「形狀」,也就是口感質地。讓我們先為口腔內沉睡已久的味覺感知器重新做設定,從成熟度與部位、熟成來看茶湯的質地表現、香氣種類,進一步了解「風味路徑定位」與「口腔拼圖定量」,將味覺打磨得更加敏銳。透過不斷練習、日常飲食經驗的積累,你也漸漸能像專家一樣品飲出茶款的特色與個性。

      |茶產業鏈裡的要角,是茶湯基礎結構的要素|
      就像每位認真想做好料理的廚師一樣,希望菜式美味動人,一定得親自回到食材源頭了解土地與製程,才能談及創作設計。跟著「茶風味創作者」藍大誠認識茶產業中的每個角色、何謂友善環境且製作到位的工序,進而明白茶湯基礎結構;以及後端的烘焙、司茶、侍茶是如何將茶款風味展現到極致,呈現出「前中後段」的多樣香氣與口感,有如品飲葡萄酒、清酒、咖啡、威士忌等任何飲品一樣,茶滋味的千變萬化足以讓人驚艷不已!

      .茶農-設定質地、品種香氣
      .製茶者-設定成熟度
      .烘焙者/精製者-設定烘焙香氣與走向
      .司茶者-設定茶湯風味萃取目標
      .侍茶者-想像茶與料理搭配變化並做最後呈現

      |剖析莊園紅茶、日本綠茶、台灣烏龍的「風味藍圖」|
      紅茶、綠茶、烏龍茶各自有製作工序中不同的要求之處,書中舉例茶款搭上插畫圖表說明,幫助你深度了解茶風味藍圖與路徑。同時,透過日本綠茶的純淨與製作,認識原物料的重要性、職人精神、茶湯質地表現;透過大吉嶺莊園紅茶及台灣特有的「金萱紅茶」,認識茶園養護、發酵藝術、熟成工藝;還有,最能述說在地風土精神的台灣烏龍茶,認識其中的風味創作、焙火與萃取變化。

      |焙茶師如何創作精品茶?凸顯茶本質的風味設計思考|
      焙茶師的工作內容是虐心的,為創作出一款茶,得從產地種植面開始深究、與製茶者再三溝通,再加上適度焙火,極有耐心地層層疊加,約莫半年或一年才能完成一款茶。書中將分享焙茶師的風味設計思考,包含從零設定茶款的烘焙企劃,思考它的優點和香氣特色,再進行枯燥冗長的焙茶工作做修飾優化,讓茶款突顯出品種與風土氣質,取得質地及風味之間的最佳平衡。

      |公開司茶師的萃取技巧,將茶香茶感做出最佳呈現|
      除了費心焙茶還不夠,也公開司茶師「看茶泡茶」的萃取技巧,依不同茶乾狀態決定想呈現的味覺體驗,再運用不同壺型器具、注水與溫度調整等做出熱萃冷萃變化,講究程度完全不亞於咖啡使用的萃取方式。你會發現藉由焙茶創作加上專業萃取技巧,喝到的茶不只有回甘而已,而是有如酒體一般,品茶也能有非常完整美麗的Body。

      |侍茶師教你茶搭餐,把「茶餐搭美學」帶入日常餐桌|
      茶和許多料理都是好朋友,創作與設計茶餐搭配時,通常有三個方向:平衡、創作、洗滌,端看侍茶師的企圖、目的,以及和料理者的溝通共識。像是使用熟成技術的日本料理就和熟成紅茶十分搭配;有著大火鑊氣的台菜料理和果香酸感的茶款彼此相輔相成;此外,茶與清酒、甜點也能迸發出有意思的味覺火花。



    作者簡介:藍大誠
      出身南投的茶香世家,卻不走既有售茶模式的新一代茶人,現為茶米店創辦人、冉冉茶事茶風味總監;明明是賣茶,大誠詮釋茶的方式卻好像談葡萄酒和咖啡那般優雅。身兼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唎酒師多重專業身分的他,一直希望把茶風味語言有系統地建構起來,梳理出清楚好理解的脈絡,成為茶產業鏈中「風味轉譯者」的角色。面對茶,藍大誠兼具理性的實驗分析精神,又擅長以感性語彙描述得生動迷人,為傳達茶該有的本質與最真實的姿態。著有(識茶風味:拆解風味環節、建構品飲系統,司茶師帶你享受品飲與萃取)。

       現任
      茶米店CharmingChoice 品牌 創辦人
      冉冉茶事 茶風味總監
      KOI 集團/中部五十嵐 茶專業顧問
      SSI 國際清酒唎酒師 KIKISAKE-SHI
      WSET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 中級認證
      
    作者粉絲頁: 茶米店 Charming Choice

    出版社粉絲頁: 境好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25 20:30:11

    熬夜傷身2021 | 養生 | 988FM專訪(上)

    早點睡 ! 不要太晚睡 ! 熬夜對身體不好 !
    從小到大都會聽到身邊的人經常提醒我們 , 但因為課業、工作關係 , 也或許是純粹的放縱追劇、打遊戲機(打電動玩具)、看小說......等等 , 很多的人因此錯失黃金的睡眠時間 , 導致身體健康的狀態每況愈下 , 出現皮膚粗糙暗沉、長痘痘、月經失調、失眠、賀爾蒙失調、心悸(心律不整)、心臟病風險上升、口臭、腸胃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肥胖、罹癌風險增加及中風等狀況。
    988電台(988 FM)DJ慧敏(Joycelyn)線上專訪林子民中醫師 , 談談熬夜為何對身體造成危害 ? 有什麼對策可以降低熬夜的傷害 ?

    章節
    0:00 內容提要
    0:13 主持人引入主題
    0:24 熬夜的定義
    1:18 白天睡覺算熬夜嗎?
    2:55 熬夜對不同年齡層的影響
    3:25 熬夜會長不高嗎?
    4:25 熬夜做的活動不一樣 , 傷害是不是也不一樣?
    5:58 長期熬夜的傷害
    9:40 睡眠時間多長算是充足的呢?
    10:17 熬夜會有口臭嗎?
    11:10 喝涼茶能緩解熬夜上火嗎?
    12:42 照顧好免疫力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AKrys - Grow Up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Tonyz - Time Travel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 中風可以喝茶嗎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6 20:15:12

    #夏日疲倦症候群 #越睡越累 明明夏天吃不好,居然還瘦不下來?最近天氣炸熱!只要在戶外待上幾分鐘,就開始狂飆汗、炎熱難耐!難免心情焦躁不安,疲勞感也隨之湧上,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疼痛也變嚴重了!活在氣溫不斷攀升的地球,我們該怎麼應對呢?來聽聽宜婷和雅惠從食、衣、住、行破解!她們打算如何渡過這個如烤箱般的夏天!🔜🔜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抗熱消暑的小技巧?食、衣、住、行破解!
    🔸夏天疲倦、失眠、易怒,怎麼辦才好!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夏天五大迷思
     
    🔸Q1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日照時間變長,身體的褪黑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睡眠
    ▫與夏天溫度與濕度環境有關
     
    🔸Q2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腸胃道是吸收水分第一線,當水分補充不足時,腸道功能受到影響,造成便秘、腹脹等情形
    ▫夏天愛喝手搖飲料,裡面含有的茶類和糖份容易使腸道脫水加劇,營養失衡
     
    🔸Q3 發怒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我的情緒也中暑?
    ▫研究指出,溫度上升時,人與人之間衝突增加4%
    ▫夏天的壓力賀爾蒙上升,讓我們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Q4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潮濕悶熱環境,會使慢性疼痛者更容易誘發疼痛
    ▫夏天身體容易脫水,發炎指數相對上升
     
    🔸Q5 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
    ▫夏天因水分流失快,容易導致身體電解質不平衡,造成頭痛、頭暈、抽筋,大腦效能也會變差
    ▫高溫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
     
    🔸如何安然渡過炎炎夏日
     
    🔸食:
    ▫多補充水分,維持體液平衡
    ▫減少會造成身體脫水的飲食,如咖啡因及酒精
    ▫多攝取纖維質食物如:椰子、黃瓜、柑橘類
    ▫採少量多餐、輕食類飲食如:蒸蛋、沙拉、粥、水煮青菜
    ▫補充適量維他命D可幫助睡眠
     
    🔸衣:
    ▫避免身體直接曝曬造成中暑
    ▫選擇抗UV衣服防曬
    ▫選擇絲、麻、棉寬鬆衣物幫助散熱
     
    🔸住:
    ▫提早睡前入睡準備,放鬆活動及關掉3C產品
    ▫選擇遮光性良好的窗簾
    ▫適時調整室內溫度,保持良好睡眠環境
     
    🔸行:
    ▫選擇正確運動時間,避免正中午和睡前大量運動
    ▫室內外溫度差距太大會使身體容易焦慮緊蹦,可隨身攜帶絲巾或薄外套保護頭頸部

    🔸近年來夏日氣溫一年比一年還要創新高,像水煮青蛙的概念,我們時常活在當下卻不自覺,所以我們更要好好重視,安然的渡過夏天!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