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觀唯識如來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中觀唯識如來藏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中觀唯識如來藏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EINUO (行人)看板Buddha標題[心得] 唯識論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宏印法師著時間...

中觀唯識如來藏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7:18:14

⭕️第404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陳,名禕,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南境)人,師承印度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奠基人。十三歲時(615年)洛陽度僧,玄奘向被派來考查...


這一篇有點長,這是必然的
大乘佛教轉化成漢傳佛教後,思想愈發擴散,很多名相和因果都不是簡單的三兩句能
講個圓滿~
當愈深入瞭解,就愈發現,現代書籍如此容易取得,能讓佛法更容易接觸人間
但也易造成聰明人的所知障愈深,這大概是始料未及的事

由於篇幅頗長,我會數段數段的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因為宏印法師 早期曾在印順 法師身邊學習,所以要二者的思想脈胳
應該是有些相似,但對於有沒看過印順 法師著作的人可能會不太清楚宏印 法師在文中
的描述是以什麼立場及角度去詮釋,所以下面會稍做題解大意僅供大家參考。

這是在喇嘛網轉來的,裡頭應該是有些錯字,但我就不更動了。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宏印法師


  中國人接受印度的中觀般若而開展出天臺,中國人接受印度的唯識而開展出華嚴。華
嚴與天臺被稱為廣大悉備系統,地位是相當高的,可見要瞭解中國佛學的博大系統,也不
能忽略對中觀、唯識的研究。換句話說,如果對中觀、唯識有好的認識基礎,要瞭解中國
天臺和華嚴等思想就比較容易通達。

  今天要講的“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這個題目雖然比較學術性,但它和修行卻很有
關係。古時候的印度人不論那一宗、那一派、什麼法門,都不會為學術而學術,或者為學
問而學問,為研究而研究。因為印度的各宗教、各哲學,以及佛教裡面的各教派理論都和
修行、求解脫有密切關係。直到近代,才開始純學術的考證。

  我為什麼要選這個題一來談呢?可能我們近代在研究佛學、研究佛法都知道,“空”
這個觀念,這個道理是最困惑人的了。通常我們將“空義”簡稱為“空”,但是將“空義
”兩字連用的也有,像“中論”就出現“空義”這個名詞。那麼,並非到了大乘才開始談
空,原始佛教時代,小乘的部派時代,直到大乘應運而生的時代,都在談空,來到中國也
是在談空。曾終看到佛教的雜誌上,有一位余老居士在他的文章裡人聲呼籲:佛教下要再
談空啦!談空會導致人家的誤會,總覺得佛教是消極的、厭世的、否定的,空已經談得太
多啦!應該儘量談有,尤其是“真空妙有”的“妙有”應該多談些,才能使得佛教更積極
。我覺得他的用心可嘉,他的動機也值得我們諒解。但是事實上,“空”的觀念與修行足
有密切關係的,所以從印度歷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直到中國歷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一定
都要談空,以後的佛教可能也是要談,不談也不行。像一般人常常將佛門稱為空門,出了
家就叫做遁入空門,這是不懂佛法才曾產生的誤會。事實上,正確的瞭解“空”;對一個
學佛的人是不可少的。

----------------------------------------------------------------------------
大意:簡單的講“空”這一詞的源由,及由歷史角度來看,對佛門的刻板印象。
---------------------------------------------------------------------------


空義與中觀、唯識的關係和開展
         
  中論的思想是一切大乘思想的共同根機,把中觀學好之後,要通達其他的宗派,就比
較容易了。

----------------------------------------------------------------------------
大意:印順法師認為中論思想根源是承自雜阿含經,但呈現的卻是大乘的思想,所以這邊
說中觀若能學好,大乘及部派思想都能比較容易通達。(中觀今論)
-----------------------------------------------------------------------------

  既然空義的觀念很廣,涉及到很多的宗派,為什麼我特別只談它和中觀以及唯識的關
係呢?
  我們曉得,在早期原始佛教的時代固然有“空”這個名詞,但使用它的機會事之上並
不多。譬如阿含經固然談到空的概念,有空這個名詞,但是不常提到。佛教是從佛滅三百
年的部派佛教開始,才逐漸重視“空”的思想;到了佛滅五百年,大乘應運而生的時候,
就開始大量的運用空、大量的談空。
  從印度的歷史上來看印度的大乘可以發現,印度的大乘,地位最重耍的還是中觀和唯
識,一直到中國唐朝武則天的時代,有一位高僧叫“義淨三藏”,他是繼玄奘大師之後,
到印度取經的中國高僧,他在回程時,尚未回到中國就先拜託朋友替他帶回一本書,叫做
“南海寄歸內法傳”。在這本“南海寄歸內法傳”裡,開宗明義的就提到:印度人談大乘
不超過兩宗,即中觀與唯識。那麼,我們知道印度的大乘,在我們印象裡應該不只是中觀
和唯識吧?譬如說,後來有比較更濃厚唯心思想的如來藏系統,被印順導師稱為所謂真常
唯心論的,不也是一個宗派嗎?到了中國我們稱它為圓覺宗,太虛大師就把它稱為法界圓
覺宗。像印度後起的佛教當中,密宗也是獨樹一幟,而且形成很大的主流,不但談空,而
且談有。印度的大乘佛教包括有密宗、唯心如來藏的法界圓覺宗,又有唯識、中觀,何以
義淨三藏要特別談到中觀和唯識?那是因為,唐代義淨藏去印度的時候,密宗還不興盛,
而如來藏的思想固然在流行,但還沒形成很大的主流,最成氣候最成主流的還是中觀和唯
識。
  再稍微看一下我們中國佛教的歷史,中國佛教通常說大乘有八宗,如果說中國佛教的
大乘貞有八宗,那也是到了唐未、未初才形成真正八宗的。比如說,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
朝,那時候並沒有八宗,佛教剛傳到中國,最早來到中國翻譯佛經的高僧,就是安世高和
支婁迦讖,這兩個人是真正有歷史根據的兩位元開頭人物,在他們之前的人物則多屬傳說
。安世高帶進中國來的較屬於小乘經典、論典,大都是修禪定、禪觀的這些方法;另一位
支婁迦讖是最早把空的思想、般若的思想傳人中國的人。西晉時候,也有位頂頂有名的高
僧叫做竺法護,他也是大量介紹性空、介紹中觀思想,可以說竺法護所介紹的經典,大都
是初期大乘、中觀系統的經論,一直到鳩摩羅什還是這樣的階段。在鳩摩羅什之後再來就
是南北朝,到了南北朝時候,唯識的經典、論典就漸漸介紹進來了,到了唐朝時候,不只
唯識的經論,連如來藏真常唯心論的思想也大量的介紹進來。這些經論被介紹進來的時候
,中國人首先接受般若、接受性空,雖然接受般若性空,但是也有調合注,因而產生了天
臺思想。

----------------------------------------------------------------------------
這二段是講中國的佛教歷史演化,大概把中觀、唯識、如來藏思想出現的年代提了一下
這關係到般若、性空、真常,這幾個名相在人間的普及
----------------------------------------------------------------------------

  天臺宗的思想也不純粹合乎中觀,但是天臺是立足於中觀般若的系統進入中國之後發
展出來的。華嚴宗的思想比較晚出現,是在武則天的時候形成這個宗派的。天臺宗出現比
較早,天臺智者大師是在“宋齊梁陳”的陳要轉初唐的時候的人物,一般來說,在天臺智
者大師之前還有兩位高僧,但是是到了智者大師才集其大成,真正形成一個宗派,所以天
臺宗是在陳末唐初出現的。而華嚴宗則是唐朝已經進入中唐時期才出現,華嚴的思想就是
中國人接受印度的唯識思想開展出來的。簡單的說,中國人接受印度的中觀般若而開展出
天臺,中國人接受印度的唯識而開展出華嚴。那麼,華嚴與天臺被稱為廣大悉備系統,地
位是相當高的,這是隋唐佛學博大構深的體系架構。至於像禪宗、律宗、密宗或淨土宗都
是特別講修行,由修行形成一個宗派,他們不是很明顯的在談義理,所以現在有人形容他
們為“行”門或“解”門,我是不太贊同這樣的分類法,但是也不能說這樣的分類完全錯


----------------------------------------------------------------------------
這講到目前佛教兩大宗門、天臺及華嚴宗的根本思想來源,一個是中觀般若思想、
一個是唯識思想。

題外話:這個認定或許有的人不贊同,但這是個人對學術的自由認定,尊重之。
-----------------------------------------------------------------------------


  如此說來,可見要瞭解中國佛學的博大系統,也不能忽略對中觀、唯識的研究。換句
話說,如果對中觀、唯識有好的認識基礎,要瞭解中國天臺和華嚴等思想就比較容易通達
;如果不懂中觀、不懂唯識,要研究華嚴、天臺就比較困難,等於有點斷章取義、從斷代
史開始一樣。依我個人的體會發現,中觀的思想還是大小乘思想的共同根機,所以把中觀
學好之後,要通達其它的宗、派就比較好懂、好學了。我之所以特別選中觀和唯識來談空
,它的重要性有如此;這是進入本題之前,先給各位瞭解的。

--------------------------------------------------------------------------
宏印法師認為要瞭解中國佛學的系統,中觀及唯識是繞不過去的二個坎,而中觀的思想承
接了大、小乘的思想,所以他選中觀和唯識來談中國佛教的“空”義的同、異。

題外話:小乘一詞在很多大乘是貶義詞,除了貶義之外,它同樣代表著所有部派佛教的
思想用來與大乘的佛教思想做區別。
----------------------------------------------------------------------------


大小乘解脫觀的異同

  大乘和小乘上息息相關的,唯有在小乘的基礎下,才能發展出大乘;大小乘之問有其
共同性,也有它的不共同性。

--------------------------------------------------------------------------
這邊再次強調了,大、小乘佛教的關係,也提出了同與異。
---------------------------------------------------------------------------

  我們知道中觀和唯識都屬於大乘,就佛教思想史的演變來看,大乘是從小乘發展出來
的,如果沒有小乘就不可能有大乘,換句話說,唯有在小乘的根機基礎下才發展出大乘的
,大乘與小乘是息息相關的。大乘與小乘之問有其共同性的地方,也有不共同性的地方。
這個共同性是佛法的共通原則,不論大小乘都要共同肯定的,也就是說,不管它的層次、
義理或觀念,都是相通的,沒有什麼下同.,等到大小柔分立的時候,才取土人眾和小乘
的不樣。為了瞭解大乘和小乘的修行有那些同與不同,甚至在印度歷史上為什麼會開展出
中觀和唯識以及這些空的義理出來,不能不對小乘的道理稍做瞭解。因比要跟各位談一談
大小乘解脫觀的異同,也就是印度佛教大小乘解脫觀的相同處與差異處。
  我們直接就重要的核心義理觀念來說。先從大小乘的不同處來看,首先動機發心就不
樣,小乘的發心是發出離心、出世的心,而出世思想如果把握不好、體會不好,容易讓人
家感覺是厭世消極。大柔人發心則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發心不同的
問題。對於佛法的四個綱領信、解、行、證方面,“信”大小乘也有差別,但是差別
還不大,“解、行、證”這問題就大了,比如說,信因果、信業報、信輪回、信三寶,這
是大小乘共同的,彼此對“信”並沒有多大差別;但“解”的差別就顯出來了,那麼,小
乘人和大乘人對佛法的理解是把握在那裡?

------------------------------------------------------------------------
首先講的是不同處,初發心不同
小乘的發心是出離心、出世的心,而出世思想如果把握不好容易讓人家感覺是厭世消極。
大乘人發心則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再來是以信、解、行、證四個綱領去解析大、小乘的不同處。

題外話:除了信解行證應該是屬華嚴宗的說法,般若宗的應是教理空證、
淨土宗則是信願行證,這据我所知大多屬大乘佛教的名相。
小乘的則是稱解脫,漏盡,滅盡,涅槃
--------------------------------------------------------------------------


  我常說佛法有兩個重要觀念理和事,理事要相應。“解”比較落實在理,“行”
比較落實在事【事相】。我們的生活境界行為是一種事相,理事一定要相應。而小乘人比
較深刻領悟的是“理”。我不斷強調:學佛要先徹悟理,然後在事相上再慢慢修。

--------------------------------------------------------------------------
理事相應,是華嚴宗核心思想之一,四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華嚴宗很強調理、事相圓融。
-----------------------------------------------------------------------------


  有個叫“弘化世界”的團體曾經邀請我去演講,他們主張五教合一、殊途同歸。第一
個晚上我就講:不可能五教合一;當天他們供養二十四萬元。第二個晚上他們再問我說五
教能不能殊途同歸?我照樣說不能同歸。不是供養多,就要贊同他們,那是辦不到的。後
來我把這筆錢用在“正法輪弘法團”去做弘法工作,我自己沒花一毛錢。如果對真理的領
悟、瞭解有貫徹深刻的話,應該不受任何動搖才對,就像儒家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信仰也是這種態度。
  小乘的理是“三法印”,大乘的理足“一實相印”,一實相印簡單的講就是諸法實相
。小乘說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時候小乘人又多一個法印“諸
受皆苦”,諸受皆苦就好像四念處所說的觀受是苦。三法印是差別觀,因為無常是對宇宙
人生有為法做差別觀的,無我也是差別觀,由無常、無我導入涅槃寂靜。涅槃寂靜類似實
相法印,一般來講,三法印是從前面兩個法印來把握。為了前面那兩個法印不好把握,佛
陀有時候不能直接講三法印,佛陀就先講四念處,因此我引導人修行常常先講四念處,不
過那已經是進入小乘解脫佛法,如果這個人沒有解脫的根機,還是要先跟他讚歎那些人乘
、天乘,讚歎他信因果、信業報,修佈施、持戒、禪定這人天三資糧。根機不夠的要先講
這些,適合解脫了才為他講解脫道,解脫道在小乘來說三法印最重要。
  我為什麼要把這個提出來跟各位說呢?這問題相當重要。我們中國佛教一、兩千年來
就號稱是大乘佛教,而事實上對於大乘的理沒有把握得很好。大部分的中國佛教徒一講修
行,都是重視四念處和三法印,終常將“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放
在心裡觀,用這個來修行,還經常在佛教的雜誌上寫文章;有的文章標題就這樣寫,事實
上這觀念是不正確的。前不久在一份刊物上就有個標題寫著《人生的實相苦》,請問
各位,這個標題對下對?四聖諦當中第一條是苦聖諦,但人生的實相是究竟相才能稱實相
,苦怎麼能當做人生的實相呢?這樣對不對?當然不對,這個誤會可大了。

--------------------------------------------------------------------------
實相,大乘佛法中圓教(判教之一)的中心思想,金剛經裡提到的一合相,也有稱法界
、法相。
---------------------------------------------------------------------------


  “苦觀”是觀想人生足苦;“不淨觀”是對男女感情習氣比較重的人說的;“無常觀
”是觀一切有為生滅法皆無常;“無我觀”則是觀因緣和合是無我,我性不可得,這些都
是假想觀,不是諸法實相觀。這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裡有根據,只要深入龍樹的大
智度論就可以看出來。苦或樂、淨與不淨那都是差別對待觀念,是假想觀,不是真實修行
人的觀念。我發現佛教徒有時候念頭裡老是思惟這些觀念,以至覺得自己煩惱沒有斷除,
又覺得業障深重,學佛學得也並不快樂,學得憂鬱、學得不開朗,因為這些苦、不淨、無
常的觀念始終盤旋在他的腦海裡,似乎是一個陰影。事實上,一個有正見的人,他的人格
、心態是安詳、自在的,不可能有憂鬱、沉悶、不開朗的心態,因此佛教的究竟實相,是
大乘人提出來的諸法實相觀。什麼是諸法實相?
  金剛經說實相就是無相,無相才是諸法實相;苦相、樂相、淨相、不淨相,這些相有
沒有實在性?有沒有永恆性?有沒有自性可得?就中觀來說是沒有的。
  我們常說離苦得樂,苦當然是緣起的幻相,所以諸法實相是無相,這有點類似莊子的
齊物論,齊物論就是萬物等齊而觀,沒有差別,所以叫做“齊”。美醜、老少、富貴貧賤
、善惡、光明黑暗,一切相、種種相都是緣起無自性的一種假相,所以請法實相是觀一切
緣起無自性,一切相、一切法、種種法、種種相,都不可得,所以說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一切相都足無相、假相。當然也不能落入斷滅空、邪見空的執著,如果能把“
維摩詰經”讀通了,對這一點體會也就懂了。

-------------------------------------------------------------------------
這邊在解釋何謂“實相”,宏印法師引用了金剛經,大智度論、唯摩詰經的內文去闡述。

題外話:這個論述與自身學習佛法的角度及深度有關,不能理解或不贊同的也很正常。
-----------------------------------------------------------------------------


  雖然中國佛教界提倡維摩詰經,看維摩詰經的人可能也不少,可是真正把維摩詰經的
“不二法門”搞好弄通的人就少了。修行人對於“理”如果沒有徹底瞭解,那真的是盲修
瞎練,光在事相上忙,與理一點都不相應。小乘有小乘的理,但是小乘的三法印,一定要
匯歸到涅槃寂靜才是佛陀的目的。阿含經說:觀諸行無常的人必然不會有我執,不會有我
執的人一定會心離我慢,沒有我慢的人一定會順得涅槃。無常、無我的法印,是要讓你解
脫煩惱而順這個趨勢趣入涅槃;涅槃寂靜,寂靜就是無相,也就是性空,所以小乘人修行
三法印的最後目標是“無生”。無生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又叫應供、殺賊、無生。
  可是大乘人修一實相印,他的目標不是要證無生,證無生就不叫菩薩了,所有的大乘
經典常說“證無生法忍”,小乘經典就沒有“法忍”這名詞。大乘的修行人稱菩薩,那菩
薩為什麼不敢證無生呢?因為證無生則五蘊的身心就無餘涅槃、徹底清淨、不再來人間,
阿羅漢又叫做“不來人間受生”,菩薩是有辦法證無生,但是不敢證,因為悲心鞭策著他
要在這個世界裡廣度眾生,如果他離開這個世界,則福德不能圓滿,福德沒有圓滿而智慧
圓滿只是解脫的、自了的阿羅漢罷了。後期的大乘說阿羅漢還可以回小向大,但是初期的
大乘沒有這種講法、初期大乘認為,真正證入了羅漢究竟位是不容易出來的,或者承永遠
沒有出來。唯識學也提到有種人的阿賴耶識當中永遠是聲聞、緣覺性,是永不成佛的,到
了真常唯心論的思想才提倡:一切眾生到最後都要成佛的。其實早期佛陀講經說法是勸人
解脫而已,沒有勸人一定要成佛,也不是所有的根機一定都能成佛。

--------------------------------------------------------------------
修習小乘之人最後目標是趣入無餘涅槃,成就阿羅漢。
大乘人因修習實相,有悲心所以不入涅槃。
這邊也提到之前板上討論的“回小向大”這一詞,宏印法師提到這一詞是後期大乘,
因為有了真常唯心論的思想才有了阿羅漢“回小向大”的用語。
---------------------------------------------------------------------------


  修行有如實觀和假想觀,我剛剛講的這些就是如實觀諸法實相才叫做如實觀。觀
身不淨、無常、無我、苦觀,這些都是假想觀,對假設的境界去觀想。這是比較偏於對治
法門,龍樹說是對治悉檀。對一般眾生根機來說,可能相當多數的人必須先用這些假想觀
的對治法門,一下子要他進入實相、如實觀是不容易的。實相觀也有小乘根機,小乘根機
就是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小乘人因對於苦的感受而厭離生死、厭離輪回,所以修無
常觀、苦觀、不淨觀、無我觀來引導,而且急於在這一生就證如生。大乘人則是悲湣眾生
,所以比較急於要去利益眾生,而不急於個人生死解脫,像這種人就不能常常修不淨觀、
苦觀或無常、無我觀,因為觀想久了會覺得苦、不淨、覺得無常、無我,如此一來,要起
大悲心就不容易了,怎麼還會熱心去度眾生呢?大乘為什麼要提倡不二法門,修諸法實相
觀?因為修諸法實相觀,則出世厭離的心態比較不強烈,在般若空性的智慧觀照之下才容
易長養菩提心,觀眾生不淨、觀眾生是苦而不舍眾生、但事實上他們已經證得無生法忍了


-------------------------------------------------------------------------
這邊談的是大、小乘的因為不同初發心,修行的法門也不同,所以結果也不同。
-------------------------------------------------------------------------

  本來大小乘區別的重點這樣就已經講出來了,但是我還是要將學大乘法而下能得大乘
究竟如實觀的人【大乘也有方便觀】稍微介紹一下。
  大乘人修淨土、觀想極樂世界、觀想阿彌陀佛、稱念佛號,這都是大乘的假想觀;大
乘人修密教,觀想曼荼羅本尊、手結印、口持咒,這也是假想觀,各位如果把大日經讀通
了一定也能同意。密教、淨土、事實上屬於大乘方便的一種假想觀修行,但是它能夠匯歸
實相,它不會讓你停頓在那裡。比如說,往生淨土的人,唯有能讀般若經典,有文字般若
、觀照般若才會上品往生;如果都不讀經論,一點般若、一點智慧都不學,但是“戒”持
得很好、很清淨,這種人就中品住生;若連戒也沒持好,破戒又造罪,可是最後能懺悔念
佛,也能往生,但那都是下品的人。下品往生的人各個都是造罪的,罪都造了那還會去學
般若?

-------------------------------------------------------------------------
這一段滿有趣,講的是淨土法門若只觀想阿彌陀佛或念佛是不究竟,只能入中品或下品。
還需要輔助般若經典,破假想觀而入實相,才能入上品往生。
上、中、下品往生是淨土五經的思想。
-------------------------------------------------------------------------


  這是我們對大小乘的解脫、發心與證悟的目標應有的認知。有了這樣的認知就會發現
,諸法實相、畢竟空、般若這些東西不容易學;有的人學空沒有方便,沒有方便就執著,
認為什麼通通空,斷滅空、幻滅空;在印度的歷史上也出現這種人,撥無因果,既然空了
則因果也沒有、成佛也沒有、善惡通通都沒有;龍樹在大智度論裡罵這種人是“方廣道人
”,撥無因果,那是不善學空的人。這種毛病就大了,也可能這類人還不少,所以才出現
“唯識”來糾正他們,從歷史上來說,唯識帶有糾正中觀的任務。


--------------------------------------------------------------------------
因為實相、畢竟空、不容易學,更不能用理解,所以有的人硬去理解,就成了執空。
而唯識的思想就是用來對治這類人,以“有”破“空”。
--------------------------------------------------------------------------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57.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10246656.A.95A.html
※ 編輯: WEINUO (175.181.157.43), 11/10/2017 01:02:23
Uguar: 須菩提學阿羅漢就好了,還解空第一幹嘛? 11/10 11:06
Uguar: 有沒有人想過阿羅漢有必要解空嗎? 11/10 11:07
Uguar: 小乘的須菩提是阿羅漢 11/10 11:15
Uguar: 大乘的須菩提大量提問菩薩道的問題 11/10 11:16
Uguar: 發生什麼事了 11/10 11:18
這是好問題!!
個人的答案是,這可粗分成二個問題
1.小乘的須菩提是阿羅漢,有沒有人想過阿羅漢有必要解空嗎?
2.大乘的須菩提大量提問菩薩道的問題,發生什麼事了?

如果只有想到第一個問題,那比較適合行解脫道。
而大乘的菩薩道是不急求解脫,主求利益眾生。

Xras: 本文的論點姑且不論,在歷史的爬梳上基本就錯了:如來藏/佛 11/10 12:18
Xras: 性系統早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大量進入漢傳佛教界,而且已經有 11/10 12:18
Xras: 許多研究成果。法華、華嚴、涅槃、楞伽、勝鬘等等重要的經典 11/10 12:18
Xras: 都是在此一時期傳入。亦非僅是經典傳入,在南朝也形成了學派 11/10 12:18
Xras: ,記得生公說法的故事嗎?那只是開端而已。其中關於佛性的討 11/10 12:18
Xras: 論,甚至是延續了數百年之久,直至隋唐之際成為玄奘大師西行 11/10 12:18
Xras: 求經的原因,豈是原文所說的那般……閱讀這一派師、弟的東西 11/10 12:18
對於板友所指稱的歷史上的爬梳基本就錯了
應該指的是文中這段

"南北朝時候,唯識的經典、論典就漸漸介紹進來了,到了唐朝時候,不只
唯識的經論,連如來藏真常唯心論的思想也大量的介紹進來。"

一般是先有思想,再成學派,如來藏學派在維基的記錄為
-----------------------------------------------------------------------
如來藏學派,最初集出的典籍,多屬於經藏,在理論方面未做總結,
《寶性論》的出現,確立了如來藏學派的理論根基,現代佛教研究者以《寶性論》
作為如來藏學派立宗的分界。
《寶性論》只是以這些經論(略)來證成自身宗義,對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的主要宗義,
如阿賴耶識等並不重視。《寶性論》沒有引用《楞伽經》中的內容,
佛教研究者認為,這代表《寶性論》寫作年代,早於《楞伽經》點。

早期的如來藏學派經典中,只有對如來藏常住的探討,但未與唯識學派的學說結合。
唯識學派的經典,如《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等經典
出現後,與如來藏學派之間有緊密的關連。至《楞伽經》集成後,唯識學派的理論
與如來藏理論融合。《楞伽經》將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會通,也與般若學派
的一切法空會通。
-------------------------------------------------------------------------
先不論在印度時中觀、唯識、如來藏的歷史先後,只講漢傳佛教的演化。
宏印法師在文中會如此敘述(個人先不論其論述是否有錯,這是角度不同),
其實從印順法師的著作就有了答案,像是如來藏的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
書中也都標示出唯識相關經論及如來藏相關經論整理其傳入中國的年代,
維基也都有簡單的年代表
而宏印法師仍會如此講述的原由,在書中可查看出他是以何角度去切入。
只能說宏印法師認同印順法師的歸納法,不僅僅只是依年代去判別。

學術一直都是如此,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結果就不同
當然有些人認同,也有人不認同

Xras: 只能用臨淵履薄四字形容,啥時掉坑裡都不曉得…… 11/10 12:18
臨淵履薄?掉坑?只能說請慎言..
(在此收回慎言一詞,因後面有專文論述佐証“掉坑”之義)
自古文人相輕,做學問的都有傲氣,佛學更是如此,如果有不認同處
大可寫篇文章去問難或反駁,
近代佛教不也是有印順法師與太虛大師之間的文筆交鋒~

一句"閱讀這一派師、弟能用臨淵履薄四字形容,啥時掉坑裡都不曉得…"
來形容印順法師及宏印法師的文章,可能略顯輕浮

※ 編輯: WEINUO (111.241.6.124), 11/10/2017 15:49:08
soulism: 阿羅漢也叫無學,對於斷煩惱不用再學了.進入菩薩道要學 11/10 14:38
soulism: 很多法門,是為眾生而學,這個是所知障,不曉得渡眾生的法門 11/10 14:39
soulism: 般若的空是菩薩道,一般人還是看看就好,乖乖從三學八正道 11/10 14:41
soulism: 學起,還沒到那個程度,別把這些都空掉了. 11/10 14:42
一般說是善根未成熟,或根機未到;就不用強行去用理解。
※ 編輯: WEINUO (111.241.6.124), 11/10/2017 15:53:59
Xras: 年代這玩意叫硬傷,難道我前面推文說的不是漢傳佛教,是印度 11/10 16:48
Xras: 佛教史嗎?其次,如果是先認同某種觀點,再去找理由,白話一 11/10 16:48
Xras: 點叫先射箭再畫靶。再者,對於這一派的東西,說臨淵履薄已經 11/10 16:48
Xras: 很客氣了,我在版面上也曾說過,教界批評反思的多了去。最後 11/10 16:48
Xras: ,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很精彩的 11/10 16:48

你似乎誤會了什麼?會提到印度的佛教史,
如來藏、唯識、中觀思想最早都可追遡到雜阿含經,
若要說著重其思想的相關經典的出現,也會因傳入中土廣泛被接受而不一定是依序

唯識學:印度唯識學的確立,約西元四世紀的事情
漢傳的唯識宗的確立與大興,是玄奘法師西元645年後
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

如來藏: 《寶性論》的出現,才確立了如來藏學派的理論根基,
年代約在釋迦牟尼入滅後七百年(約西元200年)
公元3世紀末,如來藏系經典就開始傳譯入漢地。
但那時漢傳佛教並沒有獨立的如來藏學派,而那時如來藏想也並沒有與唯識學合
楞伽經(約443年漢譯)的出現,把唯識及如來藏思想合流
700年後, 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唯識經典密嚴經被譯出
唐武宗(845年)滅佛後,受如來藏學影響的禪宗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

與其說是找理由,不如說是讓整個事理更透明,而不是一句何時會掉坑,沒有論証就沒了。
若說這是心有定見,先射箭再畫靶~只能說隨喜,但這心態不太好!

但若真要如此猜想,那也只能尊重
最後這種批判與態度,您自認為己經很客氣!?那我還是尊重您的感覺!


TonyAnkh: 請問...解空是? 11/10 21:59
Uguar: 中觀到唯識再到如來藏很簡單的理論演變 11/10 22:16
Uguar: 結果到最後大家都知道中觀唯識,還是沒人知道空是甚麼 11/10 22:22
Uguar: 這就是人生 11/10 22:22
Uguar: 敢說自己開悟的歷史上沒幾個 11/10 22:23
Uguar: 照樣念佛念咒求菩薩保佑~~~ 11/10 22:24
說實在的,還不少個就是了

Bonaqua: 中觀本身就是解空了。 11/10 22:56
Bonaqua: 拿三根牙籤,自己在桌上擺上個三角形。 11/10 22:57
Bonaqua: 細心去觀察,這個 "三角形" 到底是"有"還是"空" ? 11/10 22:57
Bonaqua: 觀久了,自然可以體會緣起性空的道理,一切如幻有。 11/10 22:58
Bonaqua: 我們一般沒學佛,會自然而然的執著於 "外相" 實有, 11/10 23:14
Bonaqua: 進而產生眷戀或厭惡等心,學佛之後,第一步會學習觀緣起 11/10 23:15
Bonaqua: 瞭解到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的道理,這樣就逐漸破除內心對 11/10 23:16
Bonaqua: 外相實有的執取。 11/10 23:16
Bonaqua: 但我們人內心深層有兩種執著,來自於分別心尚未破除, 11/10 23:17
Bonaqua: 第一個就是前述講的執著有,第二個就是執著空。 11/10 23:17
Bonaqua: 當學佛之後,練習了破除執有的方法,內心很容易自然的對 11/10 23:17
Bonaqua: 於"空相"產生另一種執著,這樣的心就容易對如幻的現世產 11/10 23:18
Bonaqua: 生厭離與放棄,這對初步對治貪愛執取是有效果的,但是 11/10 23:19
Bonaqua: 若過分的偏執於"空相",這樣就容易形成另一種偏墮。 11/10 23:20
Bonaqua: 所以還要透過因果不空的道理,將偏空的執著破除, 11/10 23:23
Bonaqua: 以趣入非空非假的中道觀,這才圓滿契入實相。 11/10 23:23
pizzafan: 我記得啦 總之最後都"不可說" 所以如來才說他什麼都沒說 11/10 23:29
pizzafan: 「庠痴不解 最省力氣」 恐怕要有體驗到的 才懂這種哲學 11/10 23:30
pizzafan: (也不是什麼大智裝愚 而是連智都不想用了 懶了) 11/10 23:31
有句話說:言語道斷,心行觸滅
這大概就是另一種不可說的涵意~
Bonaqua: 不可說的用意,在於要人們不要執著於可說的文字相。 11/10 23:31
Bonaqua: 也就是四依法當中的 "依義不依語"。 11/10 23:35
Uguar: 是阿~解空突然又好像變得簡單惹 11/10 23:36
Bonaqua: 簡單與困難,不在於文字,在於生活上是否真的能放下。 11/10 23:37
Bonaqua: 無論中觀、唯識、緣起性空、如來藏,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 11/10 23:38
Bonaqua: 出現的,並非用來讓人考據考古,爭論真假用的。 11/10 23:38
pizzafan: 解空? .... 就如演若達多 : 「又不因迷 又不因悟」 供參 11/10 23:48
Bonaqua: 末學是這樣覺得,佛經確實深奧,但我們學習觀念要清楚, 11/10 23:50
Bonaqua: 不要掉入古人那一種談玄的迷障中,似乎有哲理,卻又模糊~ 11/10 23:51
Bonaqua: 我們或許程度還很差,但初學基本上的觀念分明是很重要的~ 11/10 23:52
※ 編輯: WEINUO (175.181.157.43), 11/11/2017 02:11:37
TonyAnkh: 謝謝b大的解說 11/11 06:57
redbalon: 讚!佛法就是落實在生活中減少煩惱,不是拿來爭論用的。 11/11 07:36
CassSunstein: 但菩薩行者的發心既然還要幫眾生--那麼避免眾生受到 11/11 07:40
CassSunstein: 像法的誤導 反而弔詭的應比聲聞行者"自己修自己的"- 11/11 07:41
CassSunstein: 換言之 其他人"傳播錯誤觀念卻還有人相信" 不干己事 11/11 07:41
CassSunstein: 而言 去辨明並"講出來以便提醒坊間" 這不宜視為爭論 11/11 07:42
CassSunstein: 不自顧自修自己當自了漢 而挽救其他人不受像法誤導 11/11 07:45
CassSunstein: 反而更屬於菩薩行者應有的心態 不是嗎?這確實是弔詭 11/11 07:45
CassSunstein: 當然 是不是像法 這可以討論--我是指看待"A論證B錯" 11/11 07:47
CassSunstein: 的"心態" 如果直接視為"爭論" 然後夸稱諸如:"勿爭論 11/11 07:48
CassSunstein: 大家各修各的不是很好嗎"云云--這邏輯好像自了漢-- 11/11 07:49
CassSunstein: 我修的正確我解脫--你傳播錯的誤導人也無妨不甘我事 11/11 07:51
soulism: 依解深密經的標準,五事具足者,才能依般若經修行.要具足五 11/11 08:16
soulism: 事,要是修行很久的菩薩,已經能除大部份煩惱才算五事具足 11/11 08:21
TonyAnkh: 每一個言行,都會有其善意的初發心。 11/11 08:53
TonyAnkh: 是否真的維持善意,是否時刻留意,則是修行所在。 11/11 08:56
redbalon: 讚嘆Cass學友,發心良善,希望大家都能持有正知正見, 11/11 09:46
redbalon: 行八正道。 11/11 09:46
rabbit1974: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最糟,因為很難再有進步空間 11/11 10:48
rabbit1974: ,(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還有救,但是面子問題,立場 11/11 10:48
rabbit1974: 問題,也很難進展。有益的討論不會因為這兩種而出現 11/11 10:48
簡單的說,在現世因為佛學知識取得容易,自我本位思想抬頭
學了再多佛法,看了再多經論,全成了所知障
說到這,個人推薦法禪山的佛學課程,聖嚴法師編錄的教案
把很多大乘佛法名相打破,再以現代生活化的名詞去詮釋
很多名詞都暗合六波羅密、四攝法、四無量心的精神與並說明該如何做
都有滿詳細的介紹
中台山的就比較徧向中國禪學(徧向唯識如來藏學)

rabbit1974: ,談菩薩談成佛還太早了,做人先做好再說。 11/11 10:48
漢傳佛教,有五十二階位,除了最後一位,從十信,十住,十迴向,十地都能稱做菩薩
並非只有觀世音、文殊師利那種等覺位階,或十地位階的才可稱之為菩薩
現代台灣的佛教大都要人發長遠心,既使現在修持的不如等覺菩薩般
但只要長遠心不斷不退,遲早也能成就。
所以稱菩薩是用來提醒自己不能忘卻深入佛法的初發心。

soulism: 就像六祖壇經講,菩提本無樹...本來無一物.這種境界就不是 11/11 12:53
soulism: 一般人學的來的,得先學另一位:心是菩提樹....時時勤佛拭 11/11 12:54
※ 編輯: WEINUO (175.181.157.43), 11/11/2017 13:50:56
※ 編輯: WEINUO (175.181.157.43), 11/12/2017 14:47:55
TonyAnkh: 解空貪嗔傲 11/12 15:03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12 15:0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