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華電信10g光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華電信10g光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華電信10g光纖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31的網紅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經濟部新世代通訊技術推進辦公室 許冬陽 #Inside未來日 #5G #6G #衛星網路 #企業專網 #國家隊 #開源 #許冬陽 #經濟部 2015年台灣就已經開始投入5G的研究,當年大家想的跟做的方向跟現在國際上的成品趨勢大家可以看下,大家講的5G應用非常多元化,有高端也已很低端,要如何滿足這...
中華電信10g光纖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濟部新世代通訊技術推進辦公室 許冬陽
#Inside未來日 #5G #6G #衛星網路 #企業專網 #國家隊 #開源 #許冬陽 #經濟部
2015年台灣就已經開始投入5G的研究,當年大家想的跟做的方向跟現在國際上的成品趨勢大家可以看下,大家講的5G應用非常多元化,有高端也已很低端,要如何滿足這麼多需求?例如網路跳脫以前的黑盒子的狀況,變成軟體化的環境,可以用台幣五萬元買到5G網路也可以用五億元買到5G網路。但如何要做到軟體化?傳統電信業跟軟體產業有五到十年的落差,因此電信業目前首先要做的是網路虛擬化,做到虛擬化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達到客製化,未來要好幾個月才能達到客製化,未來只要幾天就可以達到。這對整個中小企業或新創業者是非常有利的。
2016年看的時候,台灣有哪些機會,第一個室友725億美金的Small Cell的市場,接下來是把公眾網路切一塊出來給企業使用也就是Mobile Edge Computing,雖然比較小也有8.7億美金的市場。接下來就是專網的市場,例如Nokia有做預估,若全世界的幾千萬家工廠都要建置5G網路未來市場就非常的大。
當年我們在畫產業地圖的時候,傳統電信市場的業者之外,有基礎建設市場支持他們,而所有消費機會都是一般消費市場。而垂直應用的主導已經不是由電信業者來推動,而是要有完整解決方案的像是工廠,醫院,或者場館,例如世貿整個區域如何做個展場內部專用網路的設計。這樣的網路規模是比較小的,未來每個人可以透過手機AR眼鏡,參觀的時候除了實體外還有其他資訊,這樣就可以把展場虛擬擴大。在這樣的市場機會下,研發政策從傳統小基站加上邊緣計算以及輕核網等方向。
去年在中華電信與遠傳的協助下,建立了5G的國家隊。在今年年初展示了一些成果。在台北流行音樂場域做了完整end-to-end的網路搭配VR360的現場互動,展現過去三年的研發成果,已經可以端到端的展示完整的5G網路。5G的大頻寬與低延遲的特性要如何展現呢?在演唱會除非坐在搖滾區,否則是要帶望遠鏡去看,傳統透過手機或者VR的眼靚透過網路看現場的影片是有1~2分鐘的延遲,因此目前所有開放演唱會的應用都不是在現場的。若是在現場必須把延遲縮短到幾百個msc以下,才能跟現場聲音同步。
政府也有支援業者在做5G的小基站,當然這是有國際上的標準規格,今年底到明年初有小基站可以上市。
除此之外,整個供應鏈非常的特別,台灣的通訊產業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在4G時代我們產業跟國際一線大廠有三到四年的差距,但這次5G從供應鏈零組件到終端產品跟國際大廠只有一年內的差距,而局端以小基站來看誰會先出來還不曉得,甚至有機會跟國際同步。這些底層架構的優勢是什麼?當5G有CP值更高的設備時候,就有機會用更便宜的方式取得5G設備更快佈建5G網路。
國際機構包含E///預測的發展機會,全世界的數位化產值在2026年有1.32兆美金是來自5G。基礎建設在裡面只有兩成,大部分是服務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帶來的商機。這些是消費者還有醫院工廠帶來的各式機會。我們要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呢?我們建議是由四大方向,包含環境、技術、資安與人才。
以技術來說軟體非常重要,open source會大量採用,人才要如何導引到通訊系統是很大的挑戰。而產品的資安部分,因為沒有會很難賣到主要國家。
第一個挑戰是企業專網,過去是走MVPN的模式全部的網路都由電信商提供、或者某些國家由MVNO業者提供。那有沒有辦法用MEC或者用網路切片的方式讓企業使用,或者有些企業自己蓋網路?這些都對政府是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垂直應用的系統整合,第一個是應用的場域主,中監視系統整合商,最下面一層則是電信設備供應商。以往從OT的業者需求就只有做到IT的系統整合,從通訊到IT就是兩種方式,要不是自己買Wifi來蓋或者是跟電信業者租門號。但是會有涵蓋率、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問題。未來業者要如何跟IT業者合作打入企業應用的市場。
第三個挑戰是資安的問題,過去的是個資的影響,未來則是生命與財產的損失。資安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引起大家的關注,因此5G產品在研發的開始就必須納入資安的元素,如果有用到open source,要如何確保有用到資安的更新,通過檢測,通過國際上通訊的資安要求以及各行各業的資安要求,才有機會進入專網應用市場。
第四個挑戰是未來5G網路會大力應用open source,這在資訊業已經非常普遍,未來已經有電信業者成立Open RAN (O-RAN)組織,理想是基地台硬體是開放架構,軟體也希望可以開源化,甚至網管軟體也可以開源。這樣就可以把IT與資通的資源到這個平台,對電信業者來說可以取得成本效益比較高的做法。
台灣若在未來的5G系統要扮演關鍵角色,不只是只有元件或者系統產品,整個軟體與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以上是未來三到四年政府的5G研發專案的方向。
此外我們現在與法人及研發單位已經啟動6G的研究,或許大家會想目前5G都還沒有出現為什麼要開始關注6G?從2013年開始國際上就出現很多5G組織,2015年就開始有大量的白皮書,而目前看到的大量專利都是在白皮書開始之前。因此目前開始啟動6G的研究是適當的,另外從以往到現在Facebook 與 Google 等大網路業者都在思考如何讓全球七十億人都可以上網路,過去他們會放熱氣球或者其他東西讓這些地區人可以上網路,3GPP會在思考的是比較實際的例如把網路打到衛星上面,這樣搭配比較強力的電池,在海上或者天空就可以用6G網路。各位現在可能看到低軌道衛星,就可以解決很多偏遠地區的上網需求問題。
6G目前常提到的題目首先是無線頻段要到Tera Hz等級,以往大家提到的是mmWave ,這個到可見光中間就是THz 。第二個是AI如何連結到網路。國際上探討未來十年的網路需求大約有兩個方向,一個是ITU-T,從網際網路的觀點出發,另外一個是6G峰會,從無線通訊技術出發。過去視訊通訊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未來在6G時代,是Holoportation的應用,需要到Tera-bps量級的頻寬,另外五感的傳輸要如何發生是想像中未來十年會發生的應用。未來十年會是後5G/6G、衛星網路與新的網際網路。
到目前為止已有五次的峰會,每次都是以1970年代以來網際網路的老問題出發,希望可以在未來十年獲得解決。
QA
5G和光纖是競爭關係嗎?從過去到目前,無線技術要跟光纖技術競爭都是失敗的,因為兩邊都在進步與提升。所以我認為5G與光纖並非是互相競爭而是合作的關係,5G要提供企業這麼大的頻寬,若沒有光纖的配合還是跑不動的,目前電信業者的光纖環可能是用1到10G未來要到5G需要提升到100Gbps以上。光通訊還是非常基礎的。
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5G與無人載具的關係目前是比較小的,要等到未來兩年ultra low latency 比較成熟才是比較有利的,目前的進行是以無人機為主。能否透過5G網路在台北操作高雄的無人機,透過網路把資訊回傳,透過ultra low latency把指令下到遠端的無人機。這樣就不用每台機器都搭配一個飛手。
毫米波在傳輸上的損耗如何穿透牆壁?毫米波要穿透牆壁是十分困難的,我們認為sub 6GHz是比較可能發展的,mmWave是要用FWA取代光纖。mmWave可能是在室內應用比較大的,例如在窗簾上面把mmWave 埋進去,涵蓋率會非常好。
國家隊有要輸出到其他國家嘛?還是著重在硬體設備出口?我們著重在系統整合、從終端到系統網路,做國家隊當然不是只為放煙火,希望可以把整體解決方案帶到國外。我們最近加入5G-CIA(?)的國際組織,希望可以把我們業者帶到未來的潛在買主,買主也不再是電信商而是像Mercedez-Benz等廠商。
中華電信10g光纖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4 5G將掀起資料中心網路交換器 換機潮
♥️明天6/5是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6/7是台北國際5G高峰會,這兩個大型活動主題都與5G的發展息息相關,包含物聯網、AI人工智慧、電競遊戲、智慧家庭、自駕車聯網、5G標準制定、晶片設計、電信商營運計畫…..因為5G的發展使未來的世界產生更多可能性。
🎯上期我們提到從4G轉往5G時代,因為使用高頻段的關係,波長較短、涵蓋範圍小、穿透力較差、所以需要大量建設小型基地台,預估需增加一倍的建置量,而天線長度因為毫米波長短,天線長度變短,同樣的容積可以放置更多的天線,基地台的數量大增,天線需求自然也翻倍成長。根據Mobile Experts預估小型基地台2016~202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為41%,產值超過60億美元。
🔥5G各國目前規劃2020年正式商業運轉,但美國進度最快,前兩大電信商AT&T與Verizon預估今年Q4即將投入試營運,中、韓、日、歐盟等國也加快腳步,從5G標準制定後,立馬進行5G開放式網路實驗,台灣方面則是由亞太電信、鴻海與交通大學合作成為首家NCC核准實驗的電信商,預估半年內完成試驗。各家電信商無不摩拳擦掌,搶快就是搶商機、搶市佔率。台灣可能不用到2020年就會準備好相關的營運準備,但股價會反映未來,現在大量基礎建設就會開始發酵。
📣根據Cisco預測,2016~2020年移動數據流量年複合成長率為53%,移動視頻流量增速高達62%,流量增長將刺激全球4G網路廣泛建設並加快5G發展速度。目前在FB、GOOGLE、AMAZON等國際大廠在新建資料中心上相當積極,將使得資料中心升級帶動零組件需求升溫。
😉從智慧型手機誕生後,youtube等線上影音平台、FB、Line等社群網站、物聯網、與未來的自駕車、全球各種照片分享,每天數以兆計的資料傳輸,劃過天空傳到資料中心,透過光纖網路儲存在雲端伺服器中,再透過網路把大量數據資料,傳回到手機,屆時因為有更多的應用會透過5G網路傳輸到資料中心,原先的網路交換器容量不敷使用,必須更換更大的網路交換器,或增加交換器數量,都將使得相關廠商營運水漲船高。
🍅網路交換器可以想像成社區的警衛室,所有的信件(數據資料)都收進來後,再分送給個別的住戶,當數據流量暴增後,資料中心蓬勃發展,區域都會網路交換器與資料中心及電信用網路交換器需求都會大增。
🍓目前資料中心交換器廠商除智邦外,尚有廣達(2382)、啟碁(6285)、台達電(2308)、明泰(3380)、達創等公司切入,神準(3558)日前也宣布今年下半年推出100G交換器。
💯神準(3558)今年三大發展主軸:網通產品、工業電腦、零組件,去年代工訂單大有斬獲,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有線網路交換器將帶成為重要引擎,切入資料中心交換器、工業電腦等市場是今年成長重點,100G 交換器產品預計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明年放量成長,去年受到匯率與產品比重調整,獲利衰退但今年營收將再創新高,不排除挑戰百億關卡。中華電信持有神腦27.79%,神腦持有神準33.79%富爸爸加持,4月營收年增率44.79%,史上第7高,1至4月累計營收年增率35.05%,創同期歷史高,去年單月營收最高峰落在10月,若台幣匯率止穩,以及將邁入第三季旺季,營收成長值得期待,今年現金股利6元。
🤔智邦(2345) 目前很多企業只用一個交換器,且設有私有雲,再加上部分資料中心交換器要從1G轉到10G,從10G提升40G,整體企業網路市場很大;電信市場方面,5G也使用類似交換器的技術,所以交換器市場非常龐大,智邦全球第一台400G交換器已準備好了,門檻很高。
🙄明泰(3380) 今年交換器產品仍以100G為主,預計第2季推出400G產品,除了交換器代工客戶以外,也將嘗試直接打入電信用交換器市場。5G跟車用電子成為未來幾年營運重點,明泰旗下四大產品線包含無線寬頻、車用電子、區域都會網路交換器及數位多媒體等,已經展開布局。
♥️上述完整文章將於刊登於本期理財周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買來看看~~希望各位都能在5G元年獲利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