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華電信行銷業務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華電信行銷業務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華電信行銷業務薪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51的網紅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0525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對錢有感覺?@文/陳泰源 【前言】 談理財之前,必須先對錢有感覺,所謂的感覺並不是指某個東西是花錢買來的,而是你將正視「錢與未來發展及退休規劃大有關係」的那一刻起。 絕大多數的人並非接受教育而是透過慘痛經驗才知道錢的重要,比較常聽說的是胡亂投資到最後認賠收場,不然...
中華電信行銷業務薪水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0525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對錢有感覺?@文/陳泰源
【前言】
談理財之前,必須先對錢有感覺,所謂的感覺並不是指某個東西是花錢買來的,而是你將正視「錢與未來發展及退休規劃大有關係」的那一刻起。
絕大多數的人並非接受教育而是透過慘痛經驗才知道錢的重要,比較常聽說的是胡亂投資到最後認賠收場,不然就是創業失敗,例如廚師以為只要會燒飯做菜就能開店,卻忽略做生意也是門學問,不論是行銷與服務,還是人事管理與薪水、水、電、瓦斯、食材成本等營運支出,這些難題與開銷都會壓垮廚師的熱情。
年少時我因為不懂投資所以沒碰,至於創業,在我還沒有進展到那個階段時,我就已經得到教訓了……。......↓
【我的選舉歷練】
在我當兵退伍後沒多久的某日,一位李姓政治圈友人突然鼓勵我從政,說什麼現在的選民都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再加上她承諾「一旦我確定出來參選,她必定大力幫忙。」滿懷理想抱負的我輕易地就被煽動,決定邁向選舉之路,我在公關公司的助理工作大約待了三、四個月後便毅然辭職。
我思考著,若少了政黨的加持(無黨籍)根本選不上,所以我必須先贏得黨內初選。於是在前長官游錫堃的引薦下,我到了民進黨的台北市黨部擔任青年組長,但因為黨部根本沒缺人,我只能接受無給職,也就是說,我必須在完全沒有收入的前提下經營選舉之路。
我不是勇敢,而是天真以為「誰說選舉一定得花大錢」?也樂觀相信爸媽到最後定會心疼我而出手相救,就這樣,在完全沒有財務規劃的情況下進行長達近2年的苦日子。在黨部工作之餘,我一邊兼差當臨演,拍戲中除了有免費便當吃還可以賺外快及曝光,獲得起碼的溫飽,我告訴自己:只要維持低度消費,理想便能帶我撐下去!
剩下的大部分時間,我開始對政治時事撰文發表看法並數度投稿成功,只是可惜沒有稿費,也利用在公關公司所學到的網路行銷及自身的主持功力拓展基層人脈。我在youtube帳號創立《黨員大聲公》與《阿源美食》兩個網路節目,在我取得黨員名冊後,開始挨家挨戶地拜訪,並讓每一位黨員都能藉由我的訪問抒發對政治的看法;我也搜尋選區裡的知名老店及人氣小吃,用美食節目的主持方式幫餐廳打廣告,每次錄影時老闆都會請我吃飯,讓我省下一餐的費用。透過這樣的服務,我讓每一位黨員姓名與餐廳店名皆與「陳泰源」這三個字產生網路連結而被搜尋到,目前為止,這些都沒花到什麼錢。
在黨部擔任志工期間,某日一名居住在美國的「Jenny蔡」關注到我,由於她非常認同我的理念,竟然在完全沒見過面的前提下匯款10萬元贊助我,這讓我非常感動!卻也讓我抱著一絲幻想:是不是我的努力只要持續被看到,自然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贊助者出現呢?(我實在是佩服當時我無可救藥的樂觀)
選舉初期,圈內人皆已知道我有參選的計畫,為了避免落人口舌(候選人依附在舉辦初選的單位裡),我被暗示「是時候該離開了。」可我根本沒有錢可以租辦公室,卻仍純真地認為,等拼贏初選後自然會有金主贊助我辦公室,我只要暫時依附在老家透天厝裡的一間房當作我的小型競辦即可,就這樣繼續傻傻地往前走。
選舉開剛跑的每一天,我都有數百通的拜票電話要打,為了省錢,我還特地將每一家電信都各申請一支門號:中華、台哥大、遠傳、威寶(後來的台灣之星)、亞太、PHS(已經倒了)等共6支,並查詢選民的號碼是哪家電信後再挑網內的門號打過去,這讓我在選舉過程中縱使通話量再大,加總起來也能控制在每個月原則不超過兩千塊錢的電話費。
後來民進黨的初選制度做了調整,捨棄黨員投票改採全民調,因此,如何打響知名度尤其重要!但又沒錢買廣告,能做的就是想盡各種議題吸引記者報導,那時我們組了一個新人連線:內湖南港/高嘉瑜、中山大同/蔡易餘、中正萬華/童仲彥以及松山信義/陳泰源。當時我們時常合體造勢,互相腦力激盪,透過創意發想爭取到不少免費的媒體曝光。
當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隨之而來每一天要支付的項目跟費用越來越多:廣告面紙、傳單、手舉牌、工讀生時薪與便當、趕場拜票的交通油錢、競選衣服的製作等等,不誇張,每一天都是幾萬塊在燒,我終於驚嚇到了!趕緊一邊競選,一邊跟親朋好友們拉贊助,少則幾百,多則幾萬塊,反正就是厚臉皮開口要就是了,另一半也因為我去標會幫我籌措競選經費,支持我走下去。
由於錢實在是燒得太兇了!之後競選歌曲的製作,我還拗人家免費幫我做詞作曲加後製混音,自己只出租借錄音室的費用;還有廣告看板,記憶最深刻的是,我找爸爸的朋友,拜託他住處的外牆讓我刊廣告,選完之後因為沒錢拆除,我還打電話給環保局檢舉自己的廣告,讓公家單位派人把我的廣告給「免費」拆除,我爸的朋友知道後非常傻眼!
選戰進入後期錢已燒盡,我才想到我沒有錢繳初選報名費:保證金10萬元+登記費50萬元。努力了這麼久,最後竟然敗給了報名費,只能開記者會公開表示退選。
我避不見面,幾天後莫名想去法鼓山便起身前往,並在法鼓山失神閒晃一整天直到夕陽餘暉出現才驚覺天色已晚,就在這時《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我聯繫,聲稱一名同志的父親得知我因為沒有報名費而退選,決定贊助我60萬元,希望我當選市議員之後能替同志族群發聲。我聽完立刻趕緊衝去現場,我沒看錯,確實是一張60萬元的匿名支票,我拿了趕快離開,因為我知道再不走就要爆哭了。
峰迴路轉,棄選又復選,倒數階段我只能用「苦行僧」的方式進行下去,畢竟沒錢擺派頭了,這時,我前老闆游錫堃與我聯繫,碰面時才知道他要贊助我20萬元!他叫我加油,要我把這20萬元集中火力花掉!我感動到內心再次痛哭流涕!最後,我拿10萬元砸電話拜票,自己則利用剩餘10萬元帶領工讀生全力衝刺市場、大街小巷拜票與網路行銷,三管齊下!
最終,我還是輸了,但起碼不是最後一名而是落選頭。
【結語】
辛苦是成長的證據,過程很痛苦,卻也從中學習到非常多!
選完之後,我終於有時間能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以前從來不覺得錢有多萬能,直到參選才「痛到悟出」錢的力量,也明白成熟的做事態度應該是要先做好財務規劃再行動。我告訴自己,那些親友贊助的錢(差不多是200萬元)我當作是無息借款,日後要還給他們,接下來的日子我要以「負債心態」打拼賺錢。
而各行各業其實都很辛苦,如果重回固定月薪的工作,會覺得收入跟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何況這要到何年何月才能還清負債?也由於沒錢創業了,想想只有業務工作可行,於是在因緣際會下被一名騙子拐去做房仲,導致後來又被騙了100萬元(那又是另一則故事了)。
PS:那位當時說一定會大力支持我的李小姐,在我參選後便神隱,等選完才又出現,至今雖然我仍有些介意,卻也感謝她當時的慫恿,才讓我有機會體驗這麼「驚嚇」的人生旅程。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5/200525.html
中華電信行銷業務薪水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來談一個台灣常見的公司治理問題。
台灣有家公司,原來從事化妝用品代工生產,標榜正派經營,原料天然無害,近來發展自有品牌,不過中小企業的資金不夠,沒辦法灑錢在宣傳上,只能依靠最傳統的作法,派業務去大街小巷,發試用品跟定期優惠折扣,依靠口碑來吸引客戶。
在業務努力推廣,以及口耳相傳的使用者體驗攻勢下,漸漸佔有不錯的市場,只不過大企業對消費者的金錢攻勢與媒體優勢太大,業績時好時壞,董事會常常改組。
新任董事長在業績低迷時接任,重新組織了被打散的各部門,引進專案管理制度,同時利用大企業的醜聞不斷,業績蒸蒸日上。此時,組織面臨到了重大決定,也就是人力不足的情況,董事長積極的提拔老業務,然後用傳統的方法,招募新人繼續鞏固原有市場;並採用高學歷MBA改造原來公司沉悶的管理制度。
新董座意氣風發,打算要一鼓作氣改變消費者習慣,原料要用無毒的、供應商要找在地的,不僅要留住舊客戶,還要招攬新客源。
結果很不錯,在台灣各地成立的分公司初期都成功了,把原本大企業的客戶都搶走,此時出任分公司的總經理,自然是總公司原本的協理、部門經理、老顧問。
但隱憂出現,因為分公司需要人手,新任總經理們把原本的屬下幾乎都帶走了,總公司出現了人才斷層,這該怎麼辦?也沒辦法,因為論資排輩,現在只有那些年資不到2年的MBA可以用。所以這些資歷尚淺,也沒基層經驗,只是有高學歷MBA的新人,便以秘書甚至董事長特助的身份掌握公司核心權力。
但也很妙,MBA們厭惡在生產部門工作,也不願意在業務部門裡面做外勤,整天在總公司內寫計畫跟專案,跑國外的化妝品廠,努力地想要讓產業轉型。他們覺得,分公司能成功,一定是消費者習慣已經改變了,所以現在不轉要待何時?
MBA特助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商品跟新企畫,包括使用法國幹細胞技術的修護霜,美國生產的美白霜,還得進口阿爾卑斯山雪水,據說有豐富礦物質,產品效果可以加倍。然後積極在臉書上推銷、網路上行銷,廣告費到處砸,他們認為高單價、高附加價值才是對的,必定可以吸收到如台北市中產階級的客戶群。
你問他們,那老客戶呢?他們想用的是中低價位的一般美白霜,也不需要那麼高檔的效果,面膜只要能讓皮膚緊緻就好,並不想真的返老還童啊。這些特助們認為,老客戶一定不會跑,不管怎樣都會買單的,至於那些老客戶的優惠方案就取消好了,應該要積極爭取新市場,追求最大營收。
董事長當然覺得不對勁,因為生產部門回報,新原料跟新製程,機器的調整很困難,而且產量很低,更糟糕的是舊產品的產能被佔據。業務的回報是老客戶在抱怨原本產品質量怎麼降低了,而且價錢還沒變低,還天天手機簡訊推銷他們根本不用的新產品。雪上加霜的是,分公司每天接到客訴,也常常回報總公司諸多問題,包括舊產品的需求太大但供應不足,新產品滯銷以及老客戶使用後的不習慣。
但特助們每周的會議,都不停的秀資料,漂亮的圖表在螢幕上告訴大家,新產品接受度高,新客戶讚不絕口,絕對不能停產,而且為了擴大新客戶的需求,必須積極增加新生產線,還要挪用舊產品的產能。而且老客戶不會跑的啦,真的別擔心。
兩年過去了,財報出來難看到極點,新客戶多半只是網路調查投票,基本上還是去買原本大企業牌子的修護霜,就算修護霜裡面一丁點幹細胞都沒。而買單的新客戶,用量也沒那麼大,老客戶則是根本不買,甚至是公開抵制,要求生產原本簡單便宜好用的舊面霜跟乳液。
然後,分公司倒了一大半,因為總公司決議的銷售策略,新客戶沒增加多少,反而被新成立的其他家仿冒商搶走,人家廣告戰狂打你的法國原料是假的,只有他們的土耳其番紅花萃取物是真的低價好用。老客戶因為買不到舊款面膜,紛紛回家用黃瓜敷臉,不買了。
各位,你們認為這些MBA應該怎麼做,辭職走人負責嗎?
當然沒有,人家也三十好幾,老婆小孩要養,現在工作薪水不錯,而且有跨國企業高階主管的頭銜超爽,怎樣都不願意。所以繼續在董事長主持的會議中,主張新產品沒有錯,錯的都是老客戶不懂新產品的好,以及廣告戰打輸人家,所以只要更加積極的使用臉書,以及在網路社群中貼文就好了。
董事長當然臉很綠,但不能解雇這些人,因為新客戶已經被經營起不少,把MBA特助們都開除,馬上就失去這些業績。可是你現在不處理,分公司裁撤後回總公司的老業務每個人都氣憤難耐,覺得這些留洋MBA都是蒙蔽董事長的小人。
故事到這邊就結束,那也太沒戲劇性了。
因為自從分公司裁撤後,開始有人發現,這些MBA特助私下,都跟仿冒商與大企業的業務有來往,他們是間諜?那倒不是,而是仿冒商跟大企業那邊的MBA,跟這家傳產的MBA都是老同學跟老朋友,平常沒事就在交換意見。
原來開設分公司,到整個新產品的行銷跟策略,都是這些年輕MBA自己去搞出來的,他們認為台灣的年輕人要站起來,不應該被這些老人控制,時代是他們的,大家都要聽他們的。
「所以私下串聯不為過,讓我們專注在新產品怎樣逼老客戶買單的策略」
各位想想,那些打拼幾十年的老業務會不會崩潰,裁撤的原部門經理跟協理,會不會去找董事會跟金主抱怨。以及那些用習慣舊面霜的老客戶,抱怨怎麼活像中華電信,老客戶不離不棄被當北七,整天優惠給新客戶,去抗議還要嘲笑老人家不懂智慧手機。
老客戶真的生氣了,他們覺得大不了回家天天切黃瓜敷臉,你們這些留洋MBA小鬼,只懂理論不懂實際需求,生產了滿倉庫賣不掉的產品,看你們到時候怎麼辦。
怎麼辦?你覺得這種個性的MBA,會跟董事長辭職負責,還是在公司垮掉前想辦法跳槽?
董事長現在很頭大,因為新客戶要靠MBA們拉住,但老客戶的需求也要滿足。請問各位,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方法不是沒有
#案例已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