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華電信總公司供應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華電信總公司供應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華電信總公司供應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王立第二戰研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來談一個台灣常見的公司治理問題。 台灣有家公司,原來從事化妝用品代工生產,標榜正派經營,原料天然無害,近來發展自有品牌,不過中小企業的資金不夠,沒辦法灑錢在宣傳上,只能依靠最傳統的作法,派業務去大街小巷,發試用品跟定期優惠折扣,依靠口碑來吸引客戶。 在業務努力推廣,以及口耳相傳的使用...
中華電信總公司供應處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來談一個台灣常見的公司治理問題。
台灣有家公司,原來從事化妝用品代工生產,標榜正派經營,原料天然無害,近來發展自有品牌,不過中小企業的資金不夠,沒辦法灑錢在宣傳上,只能依靠最傳統的作法,派業務去大街小巷,發試用品跟定期優惠折扣,依靠口碑來吸引客戶。
在業務努力推廣,以及口耳相傳的使用者體驗攻勢下,漸漸佔有不錯的市場,只不過大企業對消費者的金錢攻勢與媒體優勢太大,業績時好時壞,董事會常常改組。
新任董事長在業績低迷時接任,重新組織了被打散的各部門,引進專案管理制度,同時利用大企業的醜聞不斷,業績蒸蒸日上。此時,組織面臨到了重大決定,也就是人力不足的情況,董事長積極的提拔老業務,然後用傳統的方法,招募新人繼續鞏固原有市場;並採用高學歷MBA改造原來公司沉悶的管理制度。
新董座意氣風發,打算要一鼓作氣改變消費者習慣,原料要用無毒的、供應商要找在地的,不僅要留住舊客戶,還要招攬新客源。
結果很不錯,在台灣各地成立的分公司初期都成功了,把原本大企業的客戶都搶走,此時出任分公司的總經理,自然是總公司原本的協理、部門經理、老顧問。
但隱憂出現,因為分公司需要人手,新任總經理們把原本的屬下幾乎都帶走了,總公司出現了人才斷層,這該怎麼辦?也沒辦法,因為論資排輩,現在只有那些年資不到2年的MBA可以用。所以這些資歷尚淺,也沒基層經驗,只是有高學歷MBA的新人,便以秘書甚至董事長特助的身份掌握公司核心權力。
但也很妙,MBA們厭惡在生產部門工作,也不願意在業務部門裡面做外勤,整天在總公司內寫計畫跟專案,跑國外的化妝品廠,努力地想要讓產業轉型。他們覺得,分公司能成功,一定是消費者習慣已經改變了,所以現在不轉要待何時?
MBA特助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商品跟新企畫,包括使用法國幹細胞技術的修護霜,美國生產的美白霜,還得進口阿爾卑斯山雪水,據說有豐富礦物質,產品效果可以加倍。然後積極在臉書上推銷、網路上行銷,廣告費到處砸,他們認為高單價、高附加價值才是對的,必定可以吸收到如台北市中產階級的客戶群。
你問他們,那老客戶呢?他們想用的是中低價位的一般美白霜,也不需要那麼高檔的效果,面膜只要能讓皮膚緊緻就好,並不想真的返老還童啊。這些特助們認為,老客戶一定不會跑,不管怎樣都會買單的,至於那些老客戶的優惠方案就取消好了,應該要積極爭取新市場,追求最大營收。
董事長當然覺得不對勁,因為生產部門回報,新原料跟新製程,機器的調整很困難,而且產量很低,更糟糕的是舊產品的產能被佔據。業務的回報是老客戶在抱怨原本產品質量怎麼降低了,而且價錢還沒變低,還天天手機簡訊推銷他們根本不用的新產品。雪上加霜的是,分公司每天接到客訴,也常常回報總公司諸多問題,包括舊產品的需求太大但供應不足,新產品滯銷以及老客戶使用後的不習慣。
但特助們每周的會議,都不停的秀資料,漂亮的圖表在螢幕上告訴大家,新產品接受度高,新客戶讚不絕口,絕對不能停產,而且為了擴大新客戶的需求,必須積極增加新生產線,還要挪用舊產品的產能。而且老客戶不會跑的啦,真的別擔心。
兩年過去了,財報出來難看到極點,新客戶多半只是網路調查投票,基本上還是去買原本大企業牌子的修護霜,就算修護霜裡面一丁點幹細胞都沒。而買單的新客戶,用量也沒那麼大,老客戶則是根本不買,甚至是公開抵制,要求生產原本簡單便宜好用的舊面霜跟乳液。
然後,分公司倒了一大半,因為總公司決議的銷售策略,新客戶沒增加多少,反而被新成立的其他家仿冒商搶走,人家廣告戰狂打你的法國原料是假的,只有他們的土耳其番紅花萃取物是真的低價好用。老客戶因為買不到舊款面膜,紛紛回家用黃瓜敷臉,不買了。
各位,你們認為這些MBA應該怎麼做,辭職走人負責嗎?
當然沒有,人家也三十好幾,老婆小孩要養,現在工作薪水不錯,而且有跨國企業高階主管的頭銜超爽,怎樣都不願意。所以繼續在董事長主持的會議中,主張新產品沒有錯,錯的都是老客戶不懂新產品的好,以及廣告戰打輸人家,所以只要更加積極的使用臉書,以及在網路社群中貼文就好了。
董事長當然臉很綠,但不能解雇這些人,因為新客戶已經被經營起不少,把MBA特助們都開除,馬上就失去這些業績。可是你現在不處理,分公司裁撤後回總公司的老業務每個人都氣憤難耐,覺得這些留洋MBA都是蒙蔽董事長的小人。
故事到這邊就結束,那也太沒戲劇性了。
因為自從分公司裁撤後,開始有人發現,這些MBA特助私下,都跟仿冒商與大企業的業務有來往,他們是間諜?那倒不是,而是仿冒商跟大企業那邊的MBA,跟這家傳產的MBA都是老同學跟老朋友,平常沒事就在交換意見。
原來開設分公司,到整個新產品的行銷跟策略,都是這些年輕MBA自己去搞出來的,他們認為台灣的年輕人要站起來,不應該被這些老人控制,時代是他們的,大家都要聽他們的。
「所以私下串聯不為過,讓我們專注在新產品怎樣逼老客戶買單的策略」
各位想想,那些打拼幾十年的老業務會不會崩潰,裁撤的原部門經理跟協理,會不會去找董事會跟金主抱怨。以及那些用習慣舊面霜的老客戶,抱怨怎麼活像中華電信,老客戶不離不棄被當北七,整天優惠給新客戶,去抗議還要嘲笑老人家不懂智慧手機。
老客戶真的生氣了,他們覺得大不了回家天天切黃瓜敷臉,你們這些留洋MBA小鬼,只懂理論不懂實際需求,生產了滿倉庫賣不掉的產品,看你們到時候怎麼辦。
怎麼辦?你覺得這種個性的MBA,會跟董事長辭職負責,還是在公司垮掉前想辦法跳槽?
董事長現在很頭大,因為新客戶要靠MBA們拉住,但老客戶的需求也要滿足。請問各位,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方法不是沒有
#案例已經存在
中華電信總公司供應處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北市向5G城市進擊:資訊局與中華電信簽署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備忘錄
今日下午代表市府並與經濟部技術羅達生處長與中華電信謝繼茂總經理共同見證本府資訊局與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簽署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備忘錄,預計未來智慧城市可從以下幾個大方向合作:包含行動通信網路整合智慧路燈相關應用之概念驗證、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展示體驗及場域驗證,以及5G創新應用展示體驗及場域驗證。
經濟部技術處羅達生處長在致詞時提到,5G結合商業行為的模式已經是世界的趨勢,透過這種大數據的科技技術建置,將能有效的幫助產業朝向智慧化的方向升級,並利於各行各業的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經濟實力。
中華電信總公司謝繼茂總經理在致詞時也提到,5G是未來智慧科技發展趨勢的必要元素,而智慧路燈的載體設置更可視為臺北市發展智慧城市之關鍵基礎建設,透過與市政府的合作,期許藉由公私協力的模式,對於發展台北成為智慧城市的目標產生有效的助益。
本府為了促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之發展,加速5G及物聯網的佈建與成長,以智慧科技解決城市問題,依「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開放臺北市為5G實驗場域和應用場景,並號召民間產學研進行各種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的POC驗證合作,協助業者進行解決方案之展示體驗、原型設計、驗證及優化,及早佈局5G商機。
我在致詞時提到,路燈因廣泛均勻分佈在城市中,因此路燈及號誌桿即可作為網絡串聯之重要運用載體,其能夠搭載5G、NB-IOT(窄頻物聯網、低功耗物聯網)基站台及各種智慧感測器,化身為城市裡的物聯網尖兵。這樣的運用可以讓路燈除了照明的功能之外,也可具備供應電力與網路的重要特點,成為串聯城市網絡的重要載體和發展智慧城市之重要基礎建設,不僅能夠加速5G及物聯網的佈建與成長,提升網路覆蓋率,而且可以發揮區域鏈結的綜效。
目前北市府也已依據地區特性推動不同的智慧路燈應用與試辦,去年在松山區健康路建置智慧IOT共桿,整合號誌、路燈、監視器及LoRa基站台,在228和平公園及花博圓山公園建置具備互動及休憩元素之多功能智慧路燈,並將信義路149盞路燈升級為智慧路燈,達成遠端監控、調光、點滅控制及故障自動回報,今年持續在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經貿二路、仁愛路、信義路等處進行490盞智慧路燈的佈建。
5G技術強調即時、大量、同地點、多人的資料傳輸,並且提供快速移動情境中的穩定傳輸優勢,不僅將促使新應用服務更為普及與廣泛,也讓現在已經發展的技術和應用服務,變得更為穩定可靠。北市府在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的推動策略上,從今(2018)年起,選定以內湖科技園區、東區門戶-南港會展中心、南港軟體園區、信義計畫區、松菸文創園區為核心之區域,現階段同時以「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號召民間產學研進行POC驗證。接續在2019年起至2021年的三年期間,市政府也預定編列預算13.4億元,分區分批次將全市11萬盞的路燈全面智慧化。這項智慧路燈更將開放並尋求業者合作能夠在路燈上建置5G、NB-IOT基站台及各種智慧感測器,以增進區內交通、警政、環保等公共服務效能,並且更進一步推展觀光、行銷等大數據的商業應用。
為了讓台灣在5G的發展商機中不缺席,台北市府了解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共同發起成立5G國家隊,而且中華電信也曾表示將透過跨部會分工合作,整合ICT與智慧科技產業能量,上述的企業理念相當符合台北市推動智慧城市的策略。再者,經濟部一直以來,也聯繫本府希望台北市能夠協助把台灣5G系統產品做場域測驗、實驗台,希望透過測驗能將法規、技術、系統上的問題解決;發展台灣5G整體解決方案及創新應用服務,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及輸出國際。
我認為,台灣40年來具備的高科技發展優勢,未來不但不能退卻,並且須積極發展。台灣下個20年必須掌握先進的IC先進技術與IC設計之主導權,此為台灣經濟命脈必須掌握之優勢,是經濟的硬道理。因此台北市政府會持續且必須協助ICT業界、個人之發展,使台灣ICT產業擁有全球智慧科技應用話語權,用心積極地打造「台北=智慧城市」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