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華民國軍人敬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華民國軍人敬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發生兩件奇事可以做為案例。第一樁,#國軍 #八軍團 在高雄舉辦的 #九三軍人節秋祭,竟然儀程 #不唱國歌,遭到遺屬當場抗議,草草補唱國歌了事,八軍團承認疏失,說法是換了一位主祭官,誤拿了錯誤的儀程,這個解釋未免牽強,一年兩次春秋祭,年年行禮如儀,出席人員可能會變,儀程却不會變,在中央主祭官為...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平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5:42
- 93軍人節🪖 英勇的國軍,保衛國家 各單位國軍弟兄,辛苦了(敬禮) 願不再有國軍事故發生,平平安安 #國軍 #國軍online #國軍弟兄 #國軍好帥 #國軍戰力強 #國軍加油 #國防部 #陸戰隊 #陸戰 #陸軍 #中華民國陸軍 #阿兵哥...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張恩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25:06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有一個(志願) 我也不例外 還記得小時候我的志願是當總統 後來發現好像有點異想天開了 但因為家裡對面剛好是軍營 也常常看見穿著迷彩服的軍人們行軍訓練 造就了只要我看到軍人 必定站在門口敬禮 直到他們大部隊離開 現在想起來 有些許的蠢 小時候也曾經被我媽笑說 落差是不是有點大 ...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09:53:44
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舉措當中,最奇怪的其中一點,就是在諸如口罩一類物質的供應上無能為力,甚至呼籲有能力的市民捐贈,令各門各派掀起目的各異的口罩採購潮。但與此同時,不少本來應該流向政府的口罩,被直接送到各大建制組織派發,他們自行訂立派發章程、充實名冊,甚至繞過特區政府直接與中國對口,以圖在林鄭政權民望破...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進黨 有意識的 #瓦解文官,或變質獨立機關,多不勝數,從 #NCC 換照准照唯政治是從,#監察院 御史台已經「#菊花台」,從司法院 到 #行政院政務官 #用人唯親,不是 #總統的親戚,就是 #親信的兄弟配偶,不避嫌到見怪不怪的地步,這些是蔡英文總統或民進黨有意識的舉措,在「#政黨指導」下,各級機關難以理解的怪事或錯事頻生,乍看彷彿是獨立不連貫的個案,但發生頻率之高,正反應「政府」散漫已達量變產生質言的後果。>
最近發生兩件奇事可以做為案例。第一樁,#國軍 #八軍團 在高雄舉辦的 #九三軍人節秋祭,竟然儀程 #不唱國歌,遭到遺屬當場抗議,草草補唱國歌了事,八軍團承認疏失,說法是換了一位主祭官,誤拿了錯誤的儀程,這個解釋未免牽強,一年兩次春秋祭,年年行禮如儀,出席人員可能會變,儀程却不會變,在中央主祭官為總統,在地方縣市長一般都會親為主祭官,二0一八年中央秋祭蔡英文總統也被批評「沒開口唱國歌」,她只是沒跟著唱,但演奏國歌的程序却不可或缺,畢竟入祀中烈祠者俱是為國犧牲者,演奏國歌是對亡者的最敬禮,秋祭或許因為疫情可以小辦,甚至不辦,就是不能辦了不唱國歌,否則豈不坐實了「#為何而戰」的訾議?
或謂八軍團主事將領「#迎合政情」,拍不愛中華民國的民進黨馬屁所致,問題或許不在 #拍馬屁,而是連馬屁都沒得拍;第一,不論民進黨到底愛不愛中華民國,即使一再主張改國歌,但凡執政,不論在中央或地方,都是在 #中華民國憲法 上宣誓就職,居其位則忠其國,還沒有人強硬取消國歌儀程的前例;第二,民進黨人不是笨蛋,固要鞏固 #台獨基本教義派 的支持,但凡對自己政治前途有點想法的人,都不會無視「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的事實,就以九三秋祭為例,基隆市長林右昌、基隆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長潘孟安,無不親自主祭,而且,儀程都有國歌,沒有哪個軍團司令蠢到因為主祭者是民進黨人,所以 #取消國歌。
鄭文燦為慶祝國人其實沒那麼重視的「#軍人節」,還加碼演出設計桃捷「國軍車廂」,對比之下,高雄市長陳其邁對秋祭不當回事就顯得特殊,尤其對比去年前市長韓國瑜秋祭陣仗直逼中央,今年簡直像「街頭草祭」,春祭國殤高雄市政府還派出秘書長主蔡,秋祭顯然連像樣的政務官都沒派,結果由八軍得指揮官傅正誠自己主祭,想拍馬屁都沒得拍,結果就鬧出這麼一齣;傅正誠不會是故意,只是面對沒有主官(市長)的秋祭,他也無心了。想像一下, #國軍將領 都能散漫至此,台灣能不大禍臨頭嗎?
第二樁怪事,根據《#鏡周刊》報導,#調查局 偵辦 #綠委 #林岱樺「#強索贊助」#政治獻金案,竟爆出調查筆錄被傳喚的証人趁調查官「滑手機」,竊走筆錄和證詞,還對被偵辦的綠委「#通風報信」,此案林岱華否認施壓,強調自己的政治獻金清清白白,但調查局南機站承認筆錄和提示物證被偷,已要求證人繳回,但聲明不影響後續辦案。
調查員傳喚不論是證人或嫌疑人,都是一種「心理戰」的過程,重點在瓦解被傳喚者的心防,結果竟能邊問邊滑手機,滑到筆錄物證被取走都恍若未覺,直到綠委向調查局高層詢問才發現筆錄已失,這顯示兩種可能:第一,調查局幹員的基本訓練不到位,調查員就是個擺設,心理素質完全不合格;第二,幹員對調查此案,顯然心不在焉,為什麼心不在焉?也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根本不想查此案,只是被動接到檢舉行禮如儀,走一個流程,走完結案;二是他們雖想查此案但估計針對綠委查無下文的機率更高,也就草草了事。
螺絲掉滿地的調查局,前不久才發生航基組前組長盜賣扣案毒品,如今又發生筆錄被盜,這樣的調查局辦案,還有什麼公信力?對比行政院長蘇貞昌才主持的「#廉政委員會」,不啻是最大諷刺,蘇貞昌一路數來,從航港局一人隻手遮天核發二千多張假遊艇駕照、#勞動部操作勞動基金者却收賄炒股、#高雄市技工短報廢棄物重量再收回扣、#調查局緝毒者盜毒…,如今可以再加一案,往後還不知要多添幾案,可嘆的是,調查局不正是蘇貞昌口中要「妥善建立監督制衡機制,落實內控與外稽」的內控與外稽機制嗎?內控與外稽機制崩壞,台灣能不大禍臨頭嗎?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軍人節向您致敬
#保家衛國最榮耀
今日是軍人節,一年四季不論颱風、寒流還是烈日,在守護國土的崗位上,一秒都沒有鬆懈,這是陸、海、空三軍官兵的任務,也是我們能安居樂業的保障。
其實國軍的奮鬥史是中華民國的生存血淚史,在過往的生存決續的戰役裡,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用生命守護國家,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自由生活。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我們應該常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及現在守護國家安全的英勇戰士。
#林耕仁向您敬禮
看到阿富汗的人民顛沛流離的慘況,我們尤應珍惜和平穩定的生活,唯有三軍官兵夙守前線枕戈待旦,我們才能高枕無憂,在軍人節的今天,向國軍袍澤祝賀軍人節快樂!感謝有您、有您真好。
中華民國軍人敬禮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末看了《千六》,即係2020年《八佰》加1975年《八百壯士》
~分別看完國共製作的八百壯士,再看完些少史料,就這樣充實地過了週末,都是為政治宣傳製作的愛國電影,個人已經過了看完這類電影感覺激動、熱血沸騰的階段,一口氣看完兩齣,純粹相比較兩者如何處理這個歷史課題。
~ 414名(維基百科資料)國民革命軍,號稱有800人,在1937年10月28到11月1日,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抵抗了日軍前後六次圍攻,幫助了其他軍隊徹退,為日本侵華事件惹起國際關注,同時亦挫了日本宣稱可三天攻陷上海的鋭氣。在11月1日凌晨,謝晉元奉命撤退,成功率領357人(1975年版《八百壯士》數字)進入英國租界,而維基說是377人,國內電影《八佰》沒有報數。看了兩齣戲,再看看實際死傷數字,只能說戲中的國軍點止死傷咁少人,尤其《八佰》最後一幕,令人的感覺差不多是全軍覆沒,明白不斷死人,是為了增強戲劇性和煽情效果,不過的確離事實有點遠。
~論製作一定是利用現今科技,加上超過5億製作費的《八佰》勝出。劇情上《八佰》集中在那四天的困獸鬥戰爭中,有採用了現在流行的由小人物小故事,引導觀眾入戲,軍隊中除了勇敢不畏死的,還有逃兵、怕死的、入錯軍隊行列最後變成兵的…,龍蛇混雜,軍人方面的人物描寫上,比75年版更豐富深刻。不過有個位相當敗筆,就是為了政治正確,不斷剪走中華民國國旗,或者相當細小地出現在鏡頭中,令到女生冒死遊泳送國旗,到之後拚死護旗這段戲,完全失去應有感染力,本來演員應該向著國旗致敬,現在變成眼神望著空氣致敬,完全兩回事。另外還有那匹不死白馬,只覺得造作和矯情。現今電腦技術加上充足製作費,英國租界的繁榮對比四行倉庫的荒蕪,效果做得很好,製作上,這劇無疑是一級。見到不少網頁有長文談《八佰》,不贅了,大家找來看吧!
~ 1975年的《八百壯士》,可能不少朋友未看過,這個版本有林青霞做女主角楊惠敏,柯俊雄飾演謝晉元,徐楓演他妻子凌維誠,初出道的張艾嘉也客串一婸,年輕的秦漢、馮淬帆、楊群、.…也有參演,仿如之後的《建X大業》系列,當時得令的明星也要參加一般。雖然當年沒有電腦動畫幫助,不過得到政府支持,軍艦、戰機、裝甲車、鎗炮…全部用真的軍備,又有另一種味道。故事方面,自然將國民革命軍描述得很正面。開場約四十分鐘,不是講四行倉庫,而是說謝晉元在日本人租界做卧底,執行「鐵拳行動」,攻擊日軍司令部和用自殺船炸日本軍艦「出雲號」,任務部分完成,但仍然抗受不了日軍猛烈攻擊,在撤退的問題上,謝晉元建議死守四行倉庫,於是好像《墨攻》,國軍在倉庫中,非常有時間去預備和建築各種防御設備,這方面和《八佰》差異頗大,而對於士兵,75年版也沒有甚麽描寫,主要見他們不斷開鎗和被炸到彈開等等,沒有小故事,不過,當年也未流行這種小人物、小故事風格,很難一句說下去舊不如新。
~ 75年女主角比較多戲,而2020版較小女性戲份,初出茅廬的林青霞飾演女童子軍,典型充滿愛國熱情的角色,據資料她為了這戲努力學遊泳,因為遊水送國旗去四行倉庫的便是她。謝晉元接過國旗,掛起後所有士兵一同敬禮,到空襲國旗一幕,國旗的特寫鏡頭出現了多次,雖然充滿政治宣傳味道,但合理的,因為這段戲的感情位是由國旗帶動。徐楓演的謝晉元妻,一開始帶著對子女和丈夫一齊做卧底,戰爭劇烈時,謝多次要她帶子女會廣州,她走完還是回到他身邊,可能是史實,也可能因為是女主角,點可以咁快消失。
~ 邊部好看些?現時口味肯定是《八佰》,不過重申已經過了聽《勇敢的中國人》、《長城謠》、《龍的傳人》就會勁感動的時期了,反而今年看過的《幻愛》、就上畫的《親愛的房客》和《怪胎》,個人更為喜歡。
#八佰 #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 #上海 #日軍侵華 #八年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