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英劇團口述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英劇團口述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英劇團口述歷史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57的網紅蝸牛媽媽育兒心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立言背後] 古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人文思想領域的一個價值命題。 小女在立德、立功方面真是無本事了,唯立言方面,常有「假想」,不過都知道機遇非必然有的。 感恩的是,這三年一次過有不同的機遇:一方面,因著進修文學碩士,小女的研究作品能兩度被載:一次在內地著名學刊《現代中文學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永慧-鄰舍輔導會康齡劇社統籌、黃振輝-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演/編劇、胡渠-康齡劇社長者演員 題目:《深水埗口述歷史劇-《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
-
中英劇團口述歷史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2-28 21:30:01「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永慧-鄰舍輔導會康齡劇社統籌、黃振輝-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演/編劇、胡渠-康齡劇社長者演員
題目:《深水埗口述歷史劇-《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
鄰舍輔導會在深水埗區內一直推廣長者健康教育工作,此區仍保留不少舊式文化,自2009年開始便與中英劇團合作,展開了「深水埗口述歷史戲劇計劃」,中心劇社統籌蔡永慧招募了20多位長者學員,學員除了每周排戲,還接受中英劇團戲劇導師黃振輝為他們提供的戲劇訓練,並收集他們在深水埗區的經歷和成長故事,將此搬上舞台,透過演出把深水埗區的歷史傳承予新生代,同時,一班長者演員如胡渠因參與演出話劇而尋回自身價值,及更積極生活。
每年的演出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石硤尾木屋大火、公屋上樓、婚姻生活、學徒訓練等,以及與家人和鄰舍過年過節和工展會的樂事。嘉賓胡渠更在節目中娓娓道出昔日人們和自己在深水埗艱苦的生活,以及曾遇到一些有趣的往事,而今年演出的主題就是《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此集絶對不容錯過,他們的演出更是值得我們的支持! -
中英劇團口述歷史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2-28 21:00:01「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永慧-鄰舍輔導會康齡劇社統籌、黃振輝-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演/編劇、胡渠-康齡劇社長者演員
題目:《深水埗口述歷史劇-《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
鄰舍輔導會在深水埗區內一直推廣長者健康教育工作,此區仍保留不少舊式文化,自2009年開始便與中英劇團合作,展開了「深水埗口述歷史戲劇計劃」,中心劇社統籌蔡永慧招募了20多位長者學員,學員除了每周排戲,還接受中英劇團戲劇導師黃振輝為他們提供的戲劇訓練,並收集他們在深水埗區的經歷和成長故事,將此搬上舞台,透過演出把深水埗區的歷史傳承予新生代,同時,一班長者演員如胡渠因參與演出話劇而尋回自身價值,及更積極生活。
每年的演出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石硤尾木屋大火、公屋上樓、婚姻生活、學徒訓練等,以及與家人和鄰舍過年過節和工展會的樂事。嘉賓胡渠更在節目中娓娓道出昔日人們和自己在深水埗艱苦的生活,以及曾遇到一些有趣的往事,而今年演出的主題就是《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此集絶對不容錯過,他們的演出更是值得我們的支持! -
中英劇團口述歷史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28 20:00:04「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蔡永慧-鄰舍輔導會康齡劇社統籌、黃振輝-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演/編劇、胡渠-康齡劇社長者演員
題目:《深水埗口述歷史劇-《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
鄰舍輔導會在深水埗區內一直推廣長者健康教育工作,此區仍保留不少舊式文化,自2009年開始便與中英劇團合作,展開了「深水埗口述歷史戲劇計劃」,中心劇社統籌蔡永慧招募了20多位長者學員,學員除了每周排戲,還接受中英劇團戲劇導師黃振輝為他們提供的戲劇訓練,並收集他們在深水埗區的經歷和成長故事,將此搬上舞台,透過演出把深水埗區的歷史傳承予新生代,同時,一班長者演員如胡渠因參與演出話劇而尋回自身價值,及更積極生活。
每年的演出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石硤尾木屋大火、公屋上樓、婚姻生活、學徒訓練等,以及與家人和鄰舍過年過節和工展會的樂事。嘉賓胡渠更在節目中娓娓道出昔日人們和自己在深水埗艱苦的生活,以及曾遇到一些有趣的往事,而今年演出的主題就是《留住埗城香之聲·光·座》,讓觀眾重遊特色的港式舊劇院,以及昔日舊劇院的內外風光,此集絶對不容錯過,他們的演出更是值得我們的支持!
中英劇團口述歷史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立言背後]
古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人文思想領域的一個價值命題。
小女在立德、立功方面真是無本事了,唯立言方面,常有「假想」,不過都知道機遇非必然有的。
感恩的是,這三年一次過有不同的機遇:一方面,因著進修文學碩士,小女的研究作品能兩度被載:一次在內地著名學刊《現代中文學刊》、一次在中大的碩士論文集(不過比較其他齊名的作品,小女真是自愧不如吧😅);另一方面,因著社工朋友介紹,我又能幫助一班有認知障礙的老友記撰寫生命故事,今也刊成《老有一家仁》。
從來沒有把握自己能立言,畢竟都有自知之明,文筆有限。不過見到書中有自己的名字,即使「一閃而逝」,也不知名,但對我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意義非凡:讓孩子知道雖不可為,只要盡力,機會還是有的。
另一方面,能用文字幫助別人,也是心願之一。以前曾風聞社福界愛以為老友記寫生命傳記,藉此完老人家心願之餘,又能讓生命在每代之間傳承下去,不單是靠一座碑文、一張舊照或是一注香。所以我都希望能幫助自己家族寫下口述歷史,這亦算盡女兒孫兒之責,也不枉我修讀歷史所學的。
因此機緣巧合下,日前有幸欣賞港鐵及中英劇團主辦的「長幼同行新里程」地區口述歷史劇(紅磡·何文田區):《紅土黃田》,看見一班老友記與中學生合作演出老人家自己的生命故事,並闡述自己如何與地區歷史緊密相連,實在感動。這與去年因為假期學校的「史旅」,有幸拜訪同屆導師的奶奶,讓她口述日戰時期香港下的生命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差別在於以話劇形式,用文藝向後代重演歷史,更是動人罷了。
好渴望將來自己孩子稍長時,都有機會與他們一起追尋家族生命歷史,甚至以話劇或小說形式留傳下去。這不是單為自己,而是身教「歷史」的重要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