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0年,香港局勢不但未平息,雙方持久戰的跡象更明顯,遊行依然有百萬人級別,Root Cause未獲正視,「免於恐懼的自由」每日惡化中,未知道的,只是下一個爆發點在何方。這時候,迎來一位新中聯辦主任,希望他實事求是,明白不同人無論怎樣各自表述「五大訴求」,社會不滿的最大公因數,可概況如下:
...
踏入2020年,香港局勢不但未平息,雙方持久戰的跡象更明顯,遊行依然有百萬人級別,Root Cause未獲正視,「免於恐懼的自由」每日惡化中,未知道的,只是下一個爆發點在何方。這時候,迎來一位新中聯辦主任,希望他實事求是,明白不同人無論怎樣各自表述「五大訴求」,社會不滿的最大公因數,可概況如下:
1. 「一國兩制」的承諾,由「高度自治」變成「全面管治」,雖然《逃犯條例》被撤回,6月後政府和警方的新政,卻令香港核心價值進一步受損。如何回到35年前《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港人接受的初心,始終是所有「反送中」遊行者、包括淺藍到深黃壓倒性民意的最大心願,這是廣義的「光復香港」。 2. 《基本法》本來以特首為超然於黨派的存在,卻聯同建制派成為永恆的少數執政黨,造成種種制度暴力、程序不公義缺乏制衡;反對派民意長期超過60%、卻怎樣也溝不淡。在世界各地,明目張膽由少數派壟斷統治、同時又聲稱有民主的政體,絕無僅有,民智越開,政府認受性越低,每一個失誤,都會造成信任危機。
3. 在過去6個月,全面邁向一國化的「一國兩制3.0」已出現,老師、律師、醫生、傳媒、公務員、文化人、除了警察之外的所有人,自由日子一天天難過,令雙普選得到前所未有的逼切性。「五大訴求」的頭四項,都是為了扭轉這大趨勢,但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始終不回應,以致不少在2014年不覺普選議題貼身、甚至對「831框架」袋住先的人,現在也深信雙普選必須儘早到來,這是第五大訴求的來龍去脈。
4. 根據不同民調顯示,八成多被訪者包括筆者在內,目前依然希望在「一國兩制」內解決問題,對北京而言,這是唯一佳音。然而與此同時,年青人對體制的不信任正急劇上升,體制內解決有其客觀死線,假如無了期等待、局勢持續惡化,民情總有銳變一日。
真香港人目標是清晰的、齊心的,林鄭月娥期待的民意逆轉,除了在她家中,永不會出現。但與此同時,當缺乏《逃犯條例》、除非林鄭月娥以攬炒姿態推動《二十三條》立法,運動就容易失焦,不同策略之間的分歧,難免日漸顯現。近年香港逐漸出現「新三民主義」,認為港人最終只有順民、暴民、移民三個選擇,以下九條路線,正好分別從這三方面衍生,我們不妨剖析各自的主張和利弊:
1A. 深藍陣營認為,穩定重於一切,既然「一國一制」勢不可擋,與其做無謂抗爭,倒不如接受現實,盲撐政府,這樣反而能多少保留香港遺痕。這條路線不是同路人,不贅;但深藍也不是敵人,他們存在於任何社會,本身並沒有意識形態追求,只求安居樂業,一旦光復香港,同樣會支持新政府。所以他們與林鄭月娥刻意挑起群眾矛盾、陰謀改造香港的深紅路線,應分別看待。
1B. 不少溫和建制派、體制內的有心人,完全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盡力在自己的崗位抵抗,希望減慢「一國一制化」的速度。他們始終認為,體制才是解決問題的舞台,最大武器就是殖民時代賦予的典章制度、官僚程序、邏輯思維和法治(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可是當遊戲規則根本改變,同樣由港英培訓出來的公務員精英,卻變成歷史罪人,單純在體制內做好本份,不可能逆轉潮流。
1C. 以民主黨、公民黨等為代表的傳統淺黃認為,選舉足以制衡政府,但經過回歸22年,卻被證實根據正常途徑,不可能改變基本法的鳥籠民主。即使有多數民意授權,也永遠是特首選委會、立法議會的少數派,證明理性溝通只是維穩工具。怎樣通過參與選舉這個不公平遊戲,從而達到真雙普選、而不是變相加強腐敗制度的認受性,這是傳統泛民不易說服新生代的殘酷現實。
2A. 「勇武派」的出現,就是另尋抗衡制度暴力的方法,必須承認,街頭抗爭是直接導致《逃犯條例》暫緩的關鍵。政府不斷呼籲「和理非」和「勇武」割蓆,這是徒勞的:邏輯上,要割就要在6月12日公開割,結果卻在6月16日出現更龐大的200萬人遊行,背書勇武派「做到嘢」;假如強推二十三條,一切只會重演。然而勇武派眼見運動瓶頸、特赦未現,開始失卻耐性;問題是和「和理非」選舉抗爭一樣,勇武同樣未能論述升級怎樣達標,結果雙方都認為不務實的是對方,矛盾就容易被政府利用。
2B. 體制外抗爭另一支派是「焦土派」,理論基礎就是香港對中國重要得不能取代,通過自殘,能逼使北京讓步;當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深圳、上海、澳門取代香港是夢想,北京也不得不重申香港的重要性。然而通過現有手段,傷不了中國在香港的核心利益,阿里巴巴來港上市模式正被複製,國企繼續通過香港「走出去」;怎樣施壓才能有實無形的焦土,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和操作,並非聚焦表層能達成。
2C. 另一口號「攬炒」,主張除了令香港功能焦土化,還要製造與中國政權攬炒的危機。這派相信不改變一國的母體,威權之下的兩制,始終不可能有真民主,這也是台灣民進黨的選舉文宣。然而理論歸理論,要和中國「攬炒」,只能等待國際局勢突變,「和理非」會反問這樣的等待,豈非更似等待果陀。
3A. 在中產圈子,過去六個月的話題總離不開移民,即使不是此刻離開,買個保險、為下一代著想,沒有人不知道有備無患。然而有能力離開的都是人才,他們的位置不會被新生代直接承接,內地專才容易漁人得利;而香港人四散各方,一旦只退休不問世事,像溫哥華變成「深藍樂園」,光復香港就更渺茫。
3B. 「國際線」....... #全文見blog #hk #standwithhk #hkers #明報
中美貿易戰台灣利弊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沈旭暉隨緣家書】真香港人的九條路線:下一步,怎辦?(中)
踏入2020年,香港局勢不但未平息,雙方持久戰的跡象更明顯,遊行依然有百萬人級別,Root Cause未獲正視,「免於恐懼的自由」每日惡化中,未知道的,只是下一個爆發點在何方。這時候,迎來一位新中聯辦主任,希望他實事求是,明白不同人無論怎樣各自表述「五大訴求」,社會不滿的最大公因數,可概況如下:
1. 「一國兩制」的承諾,由「高度自治」變成「全面管治」,雖然《逃犯條例》被撤回,6月後政府和警方的新政,卻令香港核心價值進一步受損。如何回到35年前《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港人接受的初心,始終是所有「反送中」遊行者、包括淺藍到深黃壓倒性民意的最大心願,這是廣義的「光復香港」。
2. 《基本法》本來以特首為超然於黨派的存在,卻聯同建制派成為永恆的少數執政黨,造成種種制度暴力、程序不公義缺乏制衡;反對派民意長期超過60%、卻怎樣也溝不淡。在世界各地,明目張膽由少數派壟斷統治、同時又聲稱有民主的政體,絕無僅有,民智越開,政府認受性越低,每一個失誤,都會造成信任危機。
3. 在過去6個月,全面邁向一國化的「一國兩制3.0」已出現,老師、律師、醫生、傳媒、公務員、文化人、除了警察之外的所有人,自由日子一天天難過,令雙普選得到前所未有的逼切性。「五大訴求」的頭四項,都是為了扭轉這大趨勢,但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始終不回應,以致不少在2014年不覺普選議題貼身、甚至對「831框架」袋住先的人,現在也深信雙普選必須儘早到來,這是第五大訴求的來龍去脈。
4. 根據不同民調顯示,八成多被訪者包括筆者在內,目前依然希望在「一國兩制」內解決問題,對北京而言,這是唯一佳音。然而與此同時,年青人對體制的不信任正急劇上升,體制內解決有其客觀死線,假如無了期等待、局勢持續惡化,民情總有銳變一日。
真香港人目標是清晰的、齊心的,林鄭月娥期待的民意逆轉,除了在她家中,永不會出現。但與此同時,當缺乏《逃犯條例》、除非林鄭月娥以攬炒姿態推動《二十三條》立法,運動就容易失焦,不同策略之間的分歧,難免日漸顯現。近年香港逐漸出現「新三民主義」,認為港人最終只有順民、暴民、移民三個選擇,以下九條路線,正好分別從這三方面衍生,我們不妨剖析各自的主張和利弊:
1A. 深藍陣營認為,穩定重於一切,既然「一國一制」勢不可擋,與其做無謂抗爭,倒不如接受現實,盲撐政府,這樣反而能多少保留香港遺痕。這條路線不是同路人,不贅;但深藍也不是敵人,他們存在於任何社會,本身並沒有意識形態追求,只求安居樂業,一旦光復香港,同樣會支持新政府。所以他們與林鄭月娥刻意挑起群眾矛盾、陰謀改造香港的深紅路線,應分別看待。
1B. 不少溫和建制派、體制內的有心人,完全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盡力在自己的崗位抵抗,希望減慢「一國一制化」的速度。他們始終認為,體制才是解決問題的舞台,最大武器就是殖民時代賦予的典章制度、官僚程序、邏輯思維和法治(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可是當遊戲規則根本改變,同樣由港英培訓出來的公務員精英,卻變成歷史罪人,單純在體制內做好本份,不可能逆轉潮流。
1C. 以民主黨、公民黨等為代表的傳統淺黃認為,選舉足以制衡政府,但經過回歸22年,卻被證實根據正常途徑,不可能改變基本法的鳥籠民主。即使有多數民意授權,也永遠是特首選委會、立法議會的少數派,證明理性溝通只是維穩工具。怎樣通過參與選舉這個不公平遊戲,從而達到真雙普選、而不是變相加強腐敗制度的認受性,這是傳統泛民不易說服新生代的殘酷現實。
2A. 「勇武派」的出現,就是另尋抗衡制度暴力的方法,必須承認,街頭抗爭是直接導致《逃犯條例》暫緩的關鍵。政府不斷呼籲「和理非」和「勇武」割蓆,這是徒勞的:邏輯上,要割就要在6月12日公開割,結果卻在6月16日出現更龐大的200萬人遊行,背書勇武派「做到嘢」;假如強推二十三條,一切只會重演。然而勇武派眼見運動瓶頸、特赦未現,開始失卻耐性;問題是和「和理非」選舉抗爭一樣,勇武同樣未能論述升級怎樣達標,結果雙方都認為不務實的是對方,矛盾就容易被政府利用。
2B. 體制外抗爭另一支派是「焦土派」,理論基礎就是香港對中國重要得不能取代,通過自殘,能逼使北京讓步;當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深圳、上海、澳門取代香港是夢想,北京也不得不重申香港的重要性。然而通過現有手段,傷不了中國在香港的核心利益,阿里巴巴來港上市模式正被複製,國企繼續通過香港「走出去」;怎樣施壓才能有實無形的焦土,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和操作,並非聚焦表層能達成。
2C. 另一口號「攬炒」,主張除了令香港功能焦土化,還要製造與中國政權攬炒的危機。這派相信不改變一國的母體,威權之下的兩制,始終不可能有真民主,這也是台灣民進黨的選舉文宣。然而理論歸理論,要和中國「攬炒」,只能等待國際局勢突變,「和理非」會反問這樣的等待,豈非更似等待果陀。
3A. 在中產圈子,過去六個月的話題總離不開移民,即使不是此刻離開,買個保險、為下一代著想,沒有人不知道有備無患。然而有能力離開的都是人才,他們的位置不會被新生代直接承接,內地專才容易漁人得利;而香港人四散各方,一旦只退休不問世事,像溫哥華變成「深藍樂園」,光復香港就更渺茫。
3B. 「國際線」另一方向,是基於失控的警察執法、R2P這國際關係原則,爭取國際關注;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其他國家陸續跟進,可謂小成。然而不少朋友忽視了法案是防禦性的,為一旦出現鎮壓作出了制約,但同時很小心以外交詞彙,例如美國列明「嚴重」(gross)違反人權民主才會落入涵蓋範圍。即使寫上2020年雙普選是美國主張的願景,但正如不少美國政府中人再三說,美國多年來也主張香港應這樣那樣,香港不做,年度報告官話向來是「我們注意到一國兩制承諾的高度自治被侵蝕中,但整體上依然建議維持香港獨特地位」,施壓有多大力,心裏有數;即使有期望,也不可能孤注一擲。
3C. 運動逐漸出現了更長遠的國際線,包括建立連結國際社會、海外港人的黃色經濟圈,出現眾籌基金、方塊鏈、海外融資、海外買島重建香港一類論述。這方面潛力很大,但對不少年輕人而言,遠水不救近火,缺乏直接爭取雙普選的路線圖。而且規模要達到實用效果,需要龐大人力和資金,和背後比目前更逼切的推動力,假如政府懂得溫水煮蛙,很可能就胎死腹中。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一批表象,單純從現實主義看,只會像梁文道前輩那樣,越分析越宿命。但有危總有機,當我們把九條路線的成效、功能和表面分歧攤開來,不難發現,繼續兄弟爬山,依然共通點遠大於歧異點,而且隱隱然有一個積極的大棋局醞釀當中,給予真香港人可行的希望。你看到了什麼?(下篇待續)
明報筆陣,2020年1月6日
中美貿易戰台灣利弊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沈旭暉隨緣家書】真香港人的九條路線:下一步,怎辦?(中)
踏入2020年,香港局勢不但未平息,雙方持久戰的跡象更明顯,遊行依然有百萬人級別,Root Cause未獲正視,「免於恐懼的自由」每日惡化中,未知道的,只是下一個爆發點在何方。這時候,迎來一位新中聯辦主任,希望他實事求是,明白不同人無論怎樣各自表述「五大訴求」,社會不滿的最大公因數,可概況如下:
1. 「一國兩制」的承諾,由「高度自治」變成「全面管治」,雖然《逃犯條例》被撤回,6月後政府和警方的新政,卻令香港核心價值進一步受損。如何回到35年前《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港人接受的初心,始終是所有「反送中」遊行者、包括淺藍到深黃壓倒性民意的最大心願,這是廣義的「光復香港」。
2. 《基本法》本來以特首為超然於黨派的存在,卻聯同建制派成為永恆的少數執政黨,造成種種制度暴力、程序不公義缺乏制衡;反對派民意長期超過60%、卻怎樣也溝不淡。在世界各地,明目張膽由少數派壟斷統治、同時又聲稱有民主的政體,絕無僅有,民智越開,政府認受性越低,每一個失誤,都會造成信任危機。
3. 在過去6個月,全面邁向一國化的「一國兩制3.0」已出現,老師、律師、醫生、傳媒、公務員、文化人、除了警察之外的所有人,自由日子一天天難過,令雙普選得到前所未有的逼切性。「五大訴求」的頭四項,都是為了扭轉這大趨勢,但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始終不回應,以致不少在2014年不覺普選議題貼身、甚至對「831框架」袋住先的人,現在也深信雙普選必須儘早到來,這是第五大訴求的來龍去脈。
4. 根據不同民調顯示,八成多被訪者包括筆者在內,目前依然希望在「一國兩制」內解決問題,對北京而言,這是唯一佳音。然而與此同時,年青人對體制的不信任正急劇上升,體制內解決有其客觀死線,假如無了期等待、局勢持續惡化,民情總有銳變一日。
真香港人目標是清晰的、齊心的,林鄭月娥期待的民意逆轉,除了在她家中,永不會出現。但與此同時,當缺乏《逃犯條例》、除非林鄭月娥以攬炒姿態推動《二十三條》立法,運動就容易失焦,不同策略之間的分歧,難免日漸顯現。近年香港逐漸出現「新三民主義」,認為港人最終只有順民、暴民、移民三個選擇,以下九條路線,正好分別從這三方面衍生,我們不妨剖析各自的主張和利弊:
1A. 深藍陣營認為,穩定重於一切,既然「一國一制」勢不可擋,與其做無謂抗爭,倒不如接受現實,盲撐政府,這樣反而能多少保留香港遺痕。這條路線不是同路人,不贅;但深藍也不是敵人,他們存在於任何社會,本身並沒有意識形態追求,只求安居樂業,一旦光復香港,同樣會支持新政府。所以他們與林鄭月娥刻意挑起群眾矛盾、陰謀改造香港的深紅路線,應分別看待。
1B. 不少溫和建制派、體制內的有心人,完全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盡力在自己的崗位抵抗,希望減慢「一國一制化」的速度。他們始終認為,體制才是解決問題的舞台,最大武器就是殖民時代賦予的典章制度、官僚程序、邏輯思維和法治(不是中式「依法治國」)。可是當遊戲規則根本改變,同樣由港英培訓出來的公務員精英,卻變成歷史罪人,單純在體制內做好本份,不可能逆轉潮流。
1C. 以民主黨、公民黨等為代表的傳統淺黃認為,選舉足以制衡政府,但經過回歸22年,卻被證實根據正常途徑,不可能改變基本法的鳥籠民主。即使有多數民意授權,也永遠是特首選委會、立法議會的少數派,證明理性溝通只是維穩工具。怎樣通過參與選舉這個不公平遊戲,從而達到真雙普選、而不是變相加強腐敗制度的認受性,這是傳統泛民不易說服新生代的殘酷現實。
2A. 「勇武派」的出現,就是另尋抗衡制度暴力的方法,必須承認,街頭抗爭是直接導致《逃犯條例》暫緩的關鍵。政府不斷呼籲「和理非」和「勇武」割蓆,這是徒勞的:邏輯上,要割就要在6月12日公開割,結果卻在6月16日出現更龐大的200萬人遊行,背書勇武派「做到嘢」;假如強推二十三條,一切只會重演。然而勇武派眼見運動瓶頸、特赦未現,開始失卻耐性;問題是和「和理非」選舉抗爭一樣,勇武同樣未能論述升級怎樣達標,結果雙方都認為不務實的是對方,矛盾就容易被政府利用。
2B. 體制外抗爭另一支派是「焦土派」,理論基礎就是香港對中國重要得不能取代,通過自殘,能逼使北京讓步;當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深圳、上海、澳門取代香港是夢想,北京也不得不重申香港的重要性。然而通過現有手段,傷不了中國在香港的核心利益,阿里巴巴來港上市模式正被複製,國企繼續通過香港「走出去」;怎樣施壓才能有實無形的焦土,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和操作,並非聚焦表層能達成。
2C. 另一口號「攬炒」,主張除了令香港功能焦土化,還要製造與中國政權攬炒的危機。這派相信不改變一國的母體,威權之下的兩制,始終不可能有真民主,這也是台灣民進黨的選舉文宣。然而理論歸理論,要和中國「攬炒」,只能等待國際局勢突變,「和理非」會反問這樣的等待,豈非更似等待果陀。
3A. 在中產圈子,過去六個月的話題總離不開移民,即使不是此刻離開,買個保險、為下一代著想,沒有人不知道有備無患。然而有能力離開的都是人才,他們的位置不會被新生代直接承接,內地專才容易漁人得利;而香港人四散各方,一旦只退休不問世事,像溫哥華變成「深藍樂園」,光復香港就更渺茫。
3B. 「國際線」另一方向,是基於失控的警察執法、R2P這國際關係原則,爭取國際關注;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其他國家陸續跟進,可謂小成。然而不少朋友忽視了法案是防禦性的,為一旦出現鎮壓作出了制約,但同時很小心以外交詞彙,例如美國列明「嚴重」(gross)違反人權民主才會落入涵蓋範圍。即使寫上2020年雙普選是美國主張的願景,但正如不少美國政府中人再三說,美國多年來也主張香港應這樣那樣,香港不做,年度報告官話向來是「我們注意到一國兩制承諾的高度自治被侵蝕中,但整體上依然建議維持香港獨特地位」,施壓有多大力,心裏有數;即使有期望,也不可能孤注一擲。
3C. 運動逐漸出現了更長遠的國際線,包括建立連結國際社會、海外港人的黃色經濟圈,出現眾籌基金、方塊鏈、海外融資、海外買島重建香港一類論述。這方面潛力很大,但對不少年輕人而言,遠水不救近火,缺乏直接爭取雙普選的路線圖。而且規模要達到實用效果,需要龐大人力和資金,和背後比目前更逼切的推動力,假如政府懂得溫水煮蛙,很可能就胎死腹中。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一批表象,單純從現實主義看,只會像梁文道前輩那樣,越分析越宿命。但有危總有機,當我們把九條路線的成效、功能和表面分歧攤開來,不難發現,繼續兄弟爬山,依然共通點遠大於歧異點,而且隱隱然有一個積極的大棋局醞釀當中,給予真香港人可行的希望。你看到了什麼?(下篇待續)
明報筆陣,2020年1月6日
中美貿易戰台灣利弊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4月的時候,我發過這篇文,我說「台灣獨立只能說,不能做」是錯的,要反過來描述才是有利於台灣的戰略「台灣獨立只能做,不能說」,美國是很務實的強權,就像1980年代,不需要刻意去扶植東歐各國獨立和脫離蘇聯掌控,把蘇聯的控制力壓制下來,東歐各國獨立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美國對東亞的局勢也是如此,一步一步的把外交動作完成,然後全面壓制中國,亞洲其他國家自然會逐漸順勢改變
https://reurl.cc/YAlZ4
台灣應該配合美國,所有實質上的運作和國際行為都是獨立,不需要刻意去強調台灣要獨立,一步一步的軟土深掘,至於中國那邊,讓美國用One-China Policy去擋,中國面對美國的貿易戰壓力,中國實質上也只能口頭重複那種,台灣領導人挾洋自負...的口號,如同我宣稱世界第一美女或帥哥是我另一半的概念類似,可以幻想,但事實是如何,世人都清楚明白
Trump執政以來,美國對台灣的外交、軍事、貿易、產業、經濟,全面擴大合作,甚至連社會輿論都在帶風向,美國非常實質的在增強對台灣和日本的盟友強度,逼迫南韓和北韓棄中傾美,金援和干預東南亞和一帶一路等經濟競爭力相對弱的亞洲國家經貿國策,目的是為了平衡中國干預這些弱勢國的力道,美國也進場去干預,企圖讓中美影響力達到平衡,這是非常明顯的「重返亞洲」戰略
目前台灣總統實質上已經是「入境」美國了(美國怎麼對外宣稱和應付中國說法不重要,反正動作就是一直加強),這跟以往的「過境」相比,是更進一步的提升台美關係,連美國境內演說都可以執行了,以往遮遮掩掩的台灣國旗或頭銜,還有與美國企業的會議,這次全面用「台灣」來應對,跟以往以「中華民國」的模式,明顯有改變,美國和台灣的官方檯面上的動作可以看到很多「默契」,不去強調「台灣」名義上有無獨立,反正所有的動作都把台灣當作「國家」來處理,幾乎可以說,美國已經不在乎中國的反制動作了,如果中國接下來沒有實質反制動作,美國就會繼續加強扶植台灣的實質行為
台灣的統獨問題,不僅僅是台灣人民的問題,他還是美中強權對峙的第一戰場,當美國察覺台灣主流民意已經凝聚起來,中國也無力於實質反制動作,台灣獨立的綜合利弊結果,有利於美國防堵中國突破東亞島鏈,美國國會又非常團結支持台灣主權提升,那麼美國官方就會一步步的實質上去行動,所以台灣統獨完全是真議題,台灣要進行一場測驗,不是測驗當天出現了,才意識到真的有測驗,台灣應該提早做好準備,以便未來面對這場不知何時會出現的測驗,當測驗出現時,才能拿到有利於台灣人民的好成績
台灣仍然需要更多的國防提升,讓中國高層明確知道,侵略台灣很可能要付出領導人政權變異的風險(中國基層人民從來沒有實質決策權),還有加強與美國的利益關係,讓美國意識到,失去台灣的實質盟友合作,美國也會產生許多不便和利益損失,美國助台灣抗中,對美國的實質利益最大,美日台的合作,最能確保美國的東亞利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