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等教檢考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等教檢考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等教檢考科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高虹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適性無揚才 技高恐將普高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否強盛,在 #人才的培育 上必須全面兼顧!以日本跟德國為例,作為工業的先進大國,他們在工業的技職訓練是非常紮實的,日本的職人精神培養、德國的工匠技術,重視實務操作培養是工業發展的根本;細數他們為何能做到這樣的人才培養,是因為教育的分流機制作得很明...
中等教檢考科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適性無揚才 技高恐將普高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否強盛,在 #人才的培育 上必須全面兼顧!以日本跟德國為例,作為工業的先進大國,他們在工業的技職訓練是非常紮實的,日本的職人精神培養、德國的工匠技術,重視實務操作培養是工業發展的根本;細數他們為何能做到這樣的人才培養,是因為教育的分流機制作得很明確,但我們台灣呢?
▶️虹安發現根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明確區分「#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跟「#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兩種學校在設立的課程架構、畢業條件跟未來發展皆有差異;回顧108課綱的設立,技術型高中強調務實致用的特色,立意良好,但卻因為升學制度的設計功虧一簣。虹安檢視歷年與即將實施的111年技高考招制度,發現在甄選入學的篩選標準上,竟然是比照普通中學辦理,重視一般性考科(國、英、數),忽略了專業科目,這樣矛盾的制度設計會讓專業實作有優勢的學生,反而不能獲得更進一步的培養。
▶️培育不出擁有實作能力的人才,將會使我國的競爭力大幅下降,虹安回想起以前赴美留學的經驗,自己的母校辛辛納提大學就是一間講求 #實務精神 的學校。以機械人才培育為例,技職體系的學生,我們期望他在工業實作領域有所發揮;普通大學體制的學生,則讓他在技術研發的領域上有所貢獻。高等教育唯有 #明確分流的機制,#適性揚才的培育,才會讓台灣的發展更好。
🙋🏻♀️虹安也呼籲教育部在課綱安排與考招制度的設計上,不應該閉門造車,而是要採廣納意見並且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去研議制度的設計!
感謝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 - 科大升學看重國英數 全教總:技高恐淪二流普高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507753
蘋果日報 - 技職高中升學看輕專業科目 教團憂心:恐淪二流普通高中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422/PJ3CM3QBLFGBBHJC4PJYQ4OCBM/
技職3.0 - 教團憂技高「普高化」 教部:研議強化專業科目
https://www.tvet3.info/tag/全教總/
聯合新聞網 - 考招制度沒跟著新課綱改革 教團憂技高恐將普高化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405599
中等教檢考科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科技領域一直都不是考科的項目,但卻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在準備資料上不會要求一定要加深加廣,因此校方不能要求學生一定要修學分,它只是培養學生基礎素養。」
▶️對此,虹安自己是出身科技領域,雖很支持教育部推崇大數據、程式設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其實對社會組學生來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APCS、寫程式,可能統計軟體、Excel、金融科技或影音製作等課程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因此希望教育部 #在未來可擴充資訊開課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虹安也發現108課綱將國小的資訊課程刪掉,教育部國教署立場是,各縣市教育局處可根據地方特色,自訂「#課程架構」供學校參考,但只能用「#引導」而非強制,因此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設課程,正面來看是保有學校開課的彈性,但若反面來看,學校可開、可不開,拿掉國小電腦課的話會不會使國小生資訊能力較差、跟不上?國小資訊不列入正式課程,沒有寫課程參考,也沒有能力指標,有沒有可能造成各校程度落差?
▶️虹安認為上了國中後課程銜接也有可能會有困難,根據108課綱官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料,國中學習內容包含演算法、寫程式、大數據等內容,若A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未開設相關課程,而B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有開設,難免會讓人質疑是否導致有些學生「#輸在起跑點」?而國小老師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訊素養,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國小的資訊融入教學變成「會用電子白板上課就等於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結果升到高中發現學生根本就不會用Word、Powerpoint,然後資訊教師就會被其他科的老師質疑為什麼高中資訊課不教學生這些資訊能力?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僅表示:「目前已有相關類課綱做銜接準備,速度會加快。」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中等教檢考科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測後,最想把命題老師塞進新冰箱!
#社論
大學學測落幕,考生一片哀號。許多老師、學生和解題團隊普遍反應,今年除社會科外,幾乎科科考題都太難;國文被認為「近五年最難」,數學更被評為(舊課綱)「史上最難」。因此,成為熱議話題的國文寫作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就有考生嘲諷:最想把命題老師塞進新冰箱裡!
去年學測題目因太過簡單,缺乏鑑別度,導致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請辭負責;因此,考前許多老師和學生已預期今年一定會變難。沒想到,今年面對的是鐘擺大幅擺向另一個極端,幾乎科科「難到爆」。儘管客觀的難易分布情形仍待分數出爐統計,但以數學考科為例,不僅許多考生哀嘆不絕,不少老師也坦言自己未必能夠限時完成解答。
前兩年學測考題太簡單,今年考題又太難,兩極擺盪,讓學校師生無所適從。前年學測因試題缺乏鑑別度,加上採計科目五選四新制,引爆了「超篩之亂」。這不但增加大學端的選才困難與負荷,也讓許多考生高分落榜,沒把握的學生往下搶填志願,高分群的混亂往下遞延,人數最多卻被忽略的中分群學生備受擠壓,惶惶不安。至於低分群,則早就放牛吃草,反正不愁沒大學念。去年學測試題更簡單,數學滿級分暴增,透過校系新增分科篩選或增加參採科目等方式,才略為減緩超篩問題。
但今年學測風向驟變,艱澀無比。這雖有助於鑑別高分群考生,讓菁英學生容易「各就各位」;但對廣大的中等程度考生卻很不友善,且不具鑑別意義,各科級分恐怕「糊成一片」。可以預期的是,後續的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許多中分群學生只能蒙眼打混仗。尤其,這一屆是舊課綱的末代考生,明年與新課綱配套的考招新制上路,重考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也因此,學生莫不希望今年學測一役定江山,心理壓力已經很大,卻還得面對史上最難考題的打擊。
大考中心已有多年辦理學測與指考經驗,也專責研發精進試題,命題竟然忽易忽難,穩定度不佳、鑑別度不夠,讓每年的考生只能像賭博般碰運氣,實令人難以想像。學測作為大學選才的重要機制,試題如此難易擺盪,顯然研發不備、檢核不足、題庫不彰。許多老師和教團更指出,命題教授不熟悉教學現場,不僅有超出課綱的現象,並與近幾年來為銜接新課綱作準備的教學與命題趨勢背道而馳。
試題太難或太易,都會失去鑑別度,備受煎熬的學生無法適才適所,大學端也增加許多選才的困難和成本。試題難易不均,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學現場無所適從的師生。在難以擺脫考試引導教學的宿命下,接下來,更將對新課綱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向造成干擾。
對明年的考生而言,他們已經是新課綱的白老鼠,面對考招新制,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前景未明。尤其,這屆考生出了學測試場,還可準備直攻指考。但明年指考改為分科測驗,不考國文和英文,如果考生學測國文英文受挫,面對參採這兩個考科的校系,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大學考招幾乎年年變革,年年在不同環節出問題,年年引發考生焦慮。今年學測國文寫作主題「新冰箱」引發熱烈討論,有人說「舊冰箱沒壞,為何要換新冰箱?」當然,如果因為容量、功能、節能、環保等理由,的確應該考慮換新冰箱。不過,也許應該塞進新冰箱裡的,不只命題老師,還包括那些高喊改革卻眼高手低、脫離現實的專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