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聽到以繁星進大學的新生
在擔心自己會不會程度不夠,跟不上同學的煩惱
看新生討論串間
似乎也有不少在和一起上的同學之間,討論指考考了幾分
但我必須說實話,這種討論,除了在新生之間講講
未來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不信你可以嘗試看看大學畢業後,在你履歷上寫你當初考了幾分
用什麼方式進的大學,...
常會聽到以繁星進大學的新生
在擔心自己會不會程度不夠,跟不上同學的煩惱
看新生討論串間
似乎也有不少在和一起上的同學之間,討論指考考了幾分
但我必須說實話,這種討論,除了在新生之間講講
未來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不信你可以嘗試看看大學畢業後,在你履歷上寫你當初考了幾分
用什麼方式進的大學,進去了之後,就不代表什麼了
繁星表現比較差,更是早就被破除的迷思
根據天下雜誌公布的資料,以全國範圍來看
繁星入學得書卷獎的比例是17.19%
個人申請入學 10.45%
考試入學9.60%
在主要入學方式之中,較現較差的是通常難度最高的考試分發
原因不難想像,因為在學測如果完全不能忍受所考上的校系
就去考指考了,分發是最有可能只因分數而填,念不想念科系的制度
不要說繁星了,以離島外加名額進入一流大學的學生都表現不輸一般生
可以說,我國大學考試入學制度
跟實際上就讀情況好壞,是徹底脫鉤的
國 英 數 歷史 地理 公民 物理 化學 生物,這些高中念的如何
和大學會念的如何正相關度低的可以
哪怕一模一樣的科目,在大學跟高中講究的讀法,重點也都不同
你上大學就會發現,很多你在高中學的東西都是不正確的,或至少是可質疑的
絕大多數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標準答案
你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分析工具去看
本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因此大學的重點並非在找到一答案,而是在你得到答案的過程
是如何去論證,分析,討論,過程遠比得出答案本身來的重要
選擇題幾乎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的申論,論證
是要你展現實際操作能力的上機,實例題
甚至是你有辦法到市場上去實用的技能
所以醒醒吧,不管你考的如何
那在大學結果公布的時候,就失去意義了
自以為用較高分數進大學,就代表比較厲害,是極度愚蠢的想法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進大學都好幾年了,還在自傲這件事
不過這往往只反映了他在大學混的不好,於是只好靠緬懷當年來過活
本質就跟學測指考考壞了,還在炫耀當年基測考績分一樣可悲
當你踏進大學校門的那刻,所有一切都重新開始
當初考比你差的很可能會迎頭趕上,考比你好的也可能會是你手下敗將
往前翻身的方式,不再只有成績
專業社團,國際組織,專題計畫,國科會計畫,學分學程
企業實習,雙聯學位,國際賽事,創業扶助,服務學習
多的是方法可以改變人生,走出不一樣的路
不再有任何枷鎖限制住只能走讀書一條路,方向你得自己尋找
真的要說大學入學考試有什麼意義,那也不過是為了篩選出一群比較努力的學生
所以最怕你本來念私立,或靠家裡送補習,被環境強逼出來的
一旦覺得終於自由,選擇了墮落,瞬間你就什麼都不是了
名校年年二一出去的可是用成千上百再算
二一的還算好了,最怕是勉強混及格,混到畢業都沒方向的人
從小到大燒了爸媽數百萬學費,直到二十二歲卻就連22K的工作都不一定找的到
不要說我騙人,去Google一下
這個台大碩士 為何連22K都沒有
南一中畢業,學測73級分,考上台大社工系,一路念了八年書
還在中研院當助理,結果依然是連22k都沒有,投了五十多封履歷沒有半家公司要,連派遣都找不到
他自己都說,本來以為22k只是個網路話題,是不好好念書的後果
卻沒想到連他這樣的也得面對同樣的結果
從沒積極找方向,渾渾噩噩得過下去才是最可怕
對於新鮮人而言必須銘記在心,絕對不要做的事
最後送各位大學新鮮人一段話
永遠記得,人生之中重要的
從來不會是你現在的高度在哪,擁有的資源多少
而是你正前進的方向是朝上還朝下
只要有前進,慢一點也無所謂
只要在下跌,沒有警覺心你都要完蛋
念什麼大學只是搭什麼車種
有點快有的慢,有的高級有的破
有的為人所傾羨,有的常為人瞧不起
可到頭來真正有意義的,從來只有你能到的目的地在哪裡。
__________
樂擎文
#拋掉無謂的自傲吧
#自傲會讓你跌得比誰都快
#拋掉無謂的自卑吧
#把時間活在提升自己才實在
#人生這場比賽才剛起跑而已
@Luke7459,預定新書及大學建議,可詳見IG自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