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管與不管之間 #一百年前的三級警戒? 📢📢📢 1918-1920年的臺灣遭受西班牙流感侵襲,也曾面臨發布疫情警戒的兩難...... 疫情初起之際,臺灣醫學會提出了「⛔關閉學校、電影院、劇場與禁止集會」的建議,引起反彈。#猶如今日的三級警戒 《臺灣日日新報》時評專欄……(中略) 譴責決議文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研之有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34:21

【#研之趣⠀金榜題名殊死戰】⠀ 從古至今的升學主義何時了😭😭😭 考生寶寶心裡苦 ⠀ 古人為了讓家族光宗耀祖、雞犬升天、議婚身價三級跳,大清國考生絕招盡出! 你能金榜題名?還是十年寒窗淚漣漣? 💮 清代科舉生死鬥 start 清代科舉關卡重重:童試、科試、鄉試、會試、殿試,考到你不要不要。 ⠀...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6 21:08:25
    有 506 人按讚

    #在管與不管之間 #一百年前的三級警戒?
    📢📢📢
    1918-1920年的臺灣遭受西班牙流感侵襲,也曾面臨發布疫情警戒的兩難......

    疫情初起之際,臺灣醫學會提出了「⛔關閉學校、電影院、劇場與禁止集會」的建議,引起反彈。#猶如今日的三級警戒

    《臺灣日日新報》時評專欄……(中略) 譴責決議文中「不知將造成多大慘害」這句話太過誇張,恐令世人陷入無謂杞憂,變得「神經質」😷

    總督府醫學校校長堀內次雄指出,傳染病流行通常呈現山型曲線,達到高峰會漸次下滑,不會無止盡的流行。#拉平疫情曲線

    堀內強調,防疫絕非徒勞,若能藉由個人與公共衛生措施,避免於流行頂峰染病,必然可以減輕流行性感冒的危害👍
      
    -----
    🟠這些是來自本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巫毓荃 爬梳1918-1920年臺灣殖民政府的流感防治對策,說明 #公衛政策不只是科學真偽或是非對錯的問題,必須從更廣的脈絡來理解。

    🟠面對 #反對意見,需要的並不是知識、文化與道德上的對立,而是更具有 #敏感度 的政策,與更為細緻的 #同理、#說服 與 #協商。
      
    -----
    📍<#管與不管之間:#1918至1920年臺灣殖民政府的流感防治對策>全文:
    https://covid19.ascdc.tw/essay/147
    📍上述文章收錄於《#研下知疫_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實體專書➡本院20位人文社會領域學者,撰寫19篇科普專文,7月15日正式發行🎉🎉🎉
    __________

    📗新書介紹搶先看:https://is.gd/LgZFPd
    📗專書網頁:https://gpi.culture.tw/books/1011000945
    #博客來→https://is.gd/qB2e7K
    #金石堂→https://is.gd/6HkQYj
    #唐山→https://is.gd/vMc9Vf
    #誠品→https://is.gd/z9uEGD
    #四分溪書坊
    ___________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防疫書單推薦
    #宅在家多看書
      
    圖片來源:「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
    https://covid19.ascdc.tw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鄭麗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30 18:29:51
    有 2,572 人按讚

    聽到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林富士老師在6月22日離開我們的消息,深深感到不捨與悲傷。

    這幾天,有很多朋友分享了林老師在學術研究、數位人文、乃至於最早投入國中《認識台灣》社會篇課本撰寫的各種貢獻,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林老師也是過去幾年許多文化政策的重要推手之一。

    過去我擔任文化部長的時候,常常跟朋友說,「部長」的權力不是靠我一個人行使,而必須靠著許許多多夥伴一起思考、討論、推動,才能制定有效的政策,產生好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林老師就是一位我們非常重要的夥伴。

    林老師的研究領域是宗教史和醫療史,他認為「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我深深認同這樣的想法,也進而理解到,或許正因為有這樣的核心思想,才會讓林老師在學術研究之外,很早就投入數位人文領域,致力於使用數位科技促進知識的公共化與普及化。台灣推動典藏數位化多年,但林老師是一位難得以人文視野深入思考如何讓歷史資料在當代社會重獲新生命,並讓在地知識公共化,甚至提出眾人協作、多元多樣的「未來的歷史」的重要學者。

    林老師在2016年接任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負責科技部委託的國家數位典藏維運工作。我也在此時接任文化部長,並且開始思考,過去國家耗時多年、投入龐大預算的數位典藏資料,是否可能更公共化,並成為藝文創作者述說台灣故事最好的材料呢?所以,我上任不久後就立刻到中研院拜訪林老師,向他請教。

    印象非常深刻,在那次討論中,林老師詳盡地分享了500多萬筆數位典藏資料的來源與授權情況、數位文化中心透過哪些工作來推動資料的公共化與普及化,林老師也對我們未來推動數位資料開放,以及授權應用的政策提出建議。

    因為有林老師的視野啟發及清晰的建議,我們很快便決定爭取當時行政院開始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下的數位建設預算,展開建置可以對於數位資料收存取用的「國家文化記憶庫」;並且同步向行政院申請科發基金預算,透過新的旗艦計畫,一方面鼓勵民間投入內容開發與科技應用,一方面和數位文化中心合作,推動「CCC創作集」復刊,讓漫畫創作者和編輯可以一起投入重新挖掘更多台灣的在地故事。

    2017年,睽違15年的全國文化會議重新啟動,為《文化基本法》的制定與文化政策白皮書的擬定奠立社會共識。我要非常感謝林老師擔任子議題「文化超越力」(文化與科技)的召集人,協助參與者一起討論文化政策如何和科技政策連結,帶來更多可能。林老師有獨特的幽默感,無論主持或發言,總是能讓大家在燒腦的過程中莞爾一笑,最後又不知不覺完成了能夠作為政策建議的結論。

    依循全國文化會議的「文化超越力」的分組結論,我們後來在《文化基本法》第17條明訂:「國家應訂定文化科技發展政策,促進文化與科技之合作及創新發展,並積極培育跨域相關人才、充實基礎建設及健全創新環境之發展」,後續也制定了「文化科技政策綱領」,這些過去難以想像的法律和政策背後,都有林老師一步一腳印的努力。

    林老師不只鑽研於歷史,也對當代的公共事務具有無與倫比的熱情;他說話與性格都很溫和,卻總是比別人更早想到下一步,而且更快採取行動,付諸實踐。這兩天,數位文化中心的夥伴說林老師是台灣數位文化的急先鋒,其實,我們要說,林老師也是台灣文化科技政策與文化公共領域的急先鋒。林老師的一生都在為人民書寫歷史,他自己毫不張揚地,默默為台灣留下許多重要的精神遺產。

    謹此懷念他,並向他致敬!也希望邀請更多朋友一起記得,在當代社會為台灣人重建台灣文化的歷史路程中,曾有一位如此溫暖而無私的同行者——林富士。

    照片來源: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https://web.arte.gov.tw/philology/Collection/content_a.aspx?AC_SNID=1607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0 12:00:00
    有 11 人按讚

    中研院史語所多年來在古籍數位化的努力與成績有目共睹~~

    引文:

    帶領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團隊,參與該賽事的史語所研究助技師王祥安表示,這次賽事中提供的清代古籍圖像大多刻意挑選文字透底、圖像歪斜、含大小字並列與混合,或夾雜異體字、罕用字與肉眼無法辨識之文字,甚至還有書頁破損、有污漬等問題的高難度版本,但團隊得益於該院史語研究所建置的漢籍資料庫,並透過逾10項圖像處理、文字處理與機器學習技術,包括雜訊去除、版面分析、標記與文字偵測、文字辨識、根據語言模型進行錯字修正、文字序列輸出等,進行多重處理,也因得益於人工機器智慧學習技術、影像識別技術突破,最後以近91%的準確度,打敗其他國家隊伍。

    技術超強!中國古籍文字自動識別賽 中研院團隊準確率逾9成奪冠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2253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1-21 19:38:27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16 07:28:45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1-14 20:17:20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