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重點】防疫五大維生素A、B、D、E、K這樣補,全面提升頭好壯壯防禦力!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即便逐步階段性降級解禁,防疫作為仍不可輕易鬆懈;「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絕不能成為口號,應落實於生活之中。此外,日常飲食均衡、作息規律、運動養成,藉以提升自身免疫能力,是遠離病毒侵犯的不二...
【凱鈞話重點】防疫五大維生素A、B、D、E、K這樣補,全面提升頭好壯壯防禦力!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即便逐步階段性降級解禁,防疫作為仍不可輕易鬆懈;「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絕不能成為口號,應落實於生活之中。此外,日常飲食均衡、作息規律、運動養成,藉以提升自身免疫能力,是遠離病毒侵犯的不二法門。此次彙整五大防疫關鍵營養素,及各類元素的益處及建議指南,非常時期務必維持良好體況,才能使「疫勿入侵」,共同安然度過這場險峻戰疫!
🔺維生素A
屬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必要之營養物質,可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來源;動物性如肝臟、蛋、魚肝油等,植物性如黃綠色蔬菜。其主要作用可維持黏膜細胞完整性,並增強呼吸道與泌尿道的抵抗力。當缺乏維生素A時,容易會出現乾眼症、夜盲症、抵抗力下降等症狀。黏膜是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當遭受壞害,就會增加病毒感染機會,不僅是防疫期間,在於平時也都是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謹記只要每日飲食均衡不偏食,其實不太會出現缺乏維生素A的情形,富含維生素A的食材推薦胡蘿蔔、香菜、菠菜,建議食用時和油脂一起攝取,例如加點天然油脂拌炒,其吸收和消化效果會更好,而肝臟類如豬肝、鴨肝、雞內臟等,其維生素A含量特別高,應淺嚐即止,不宜大量食用
🔺維生素B
是所有維他命種類及功效最多的一群,其屬水溶性維生素,包含B1、B2、B6、B12、葉酸、泛酸、菸鹼酸等,主要在細胞代謝及合成紅血球等部分發揮作用,可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及增進免疫系統。當缺乏維生素B群時,容易出現虛弱、倦怠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神經病變、惡性貧血等;特別是長期飲食不均衡、經常熬夜或承受壓力龐大等情況下,就可能出現身體負擔
-維生素B1
又名硫胺素,能幫助維持能量正常代謝、保護黏膜健康,主要由小腸前段吸收,可透過全穀類(如燕麥、糙米、米糠等)、青江菜、蛋黃中補充
-維生素B2
又稱為核黃素,可有助持皮膚健康,又被稱為「皮膚的維生素」,也能維持黏膜修復作用。日常可從乳製品、海苔、蛤蠣中補充
-維生素B6
又稱為吡哆醇、抗皮炎維生素,其主要作用為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幫助合成血色素。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有香蕉、馬鈴薯、瘦肉,其特性較不耐熱,在烹煮過程中容易受損,從水果中攝取會是良好的選擇
-維生素B12
又稱鈷胺素,負責維持神經系統的健康,也影響紅血球製造,多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紅肉、豬肝、文蛤等。其中以年長者、素食者、惡性貧血者容易缺乏維生素B12,可適度配合保健食品做補充
-葉酸
有助於紅血球、核酸與核蛋白形成,當缺乏時會出現氣色不佳、精神不濟等情形。許多深綠色蔬菜都含有葉酸,如綠竹筍、菠菜 ; 而水果如木瓜、鳳梨、芭樂等,也含有較高量的葉酸
-泛酸
泛酸就是維生素B5,其對人體作用為增強免疫系統,幫助傷口癒合、皮膚組織再生等,也能協助體內膽固醇正常合成,維持血液暢通。可透過吃全穀類、動物內臟、菇類攝取補充。而外用保養品,亦作為肌膚修護的指標成分之一
-菸鹼酸
菸鹼酸就是維生素B3,其對人體作用為維持神經性桶正常運作、維持口清及勻亮肌膚、腸道消化正常用作等。可透過紫菜、蘆筍、豆莢等天然食物中攝取補充
🔺維生素D
屬於脂溶性維生素,人體可透過陽光自行合成,又被稱為「陽光營養素」,也能藉由食物、營養品補充,其主要功效為幫助鈣質吸收,對骨骼、牙齒有重要影響。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鈣質的搬運工」,具調節細胞生長、免疫功能、減少發炎、抵抗呼吸道感染等作用
想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最好是曬太陽及飲食雙管齊下。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由陽光照射後,能夠產生維生素D3,防疫期間,建議在安全防護前提下,適時走出戶外曬曬太陽;同時從食物中攝取,如鮭魚、鯖魚、魚肝油、番茄或經日曬後的蕈菇類等
🔺維生素E
是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劑,可有助於保護心血管、減少自由基,亦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以減少病毒變異機率。當缺乏維生素E時,會使免疫反應受損、視網膜病變等,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腦性麻痺型態的運動失調症狀;而攝取過量時,則常因過度補充高劑量維生素E之保健品所致,容易出現腹瀉、噁心、頭痛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
因屬脂溶性維生素,建議飯後補充為佳,飲食建議可和植物性油脂搭配,如酪梨、橄欖油一起攝取,可有助維生素E效率吸收。食材中以堅果類、酪梨、黑芝麻等皆為良好來源,而堅果類原則盡量以原味為宜,才能盡量保留完整其營養價值,且減少熱量攝取,同時留意食品標示、建議用量,建議每日以30公克為限,亦可搭配番茄、花椰菜等蔬果,或牛奶、優格一起食用
🔺維生素K
維生素K是較少被討論的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功效為凝血功能、預防骨質疏鬆,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當缺乏時會出現不易止血、胃不適等症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膳食營養素每日參考攝取量(DRIs),維生素 K 的 建議攝取量為,成年人男為120微克,成年女性為90微克
維生素K可分為K1及K2,K1多存在於綠色蔬菜中,常見的如綠花椰菜、萵苣、高麗菜等,而維他命K2則透過蛋黃、發酵食品(如納豆)中攝取。吃蔬菜時可搭配天然油脂,更能幫助體內的維他命K吸收
#凱鈞話重點
中樞神經系統失調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身都好痛?#纖維肌痛症 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病。
傳聞中,各式各樣的醫學檢測,都無法找出病患的身體有任何異常之處!甚至有醫生 #強烈駁斥這個疾病的存在!
然而,統計卻表明,每 100 人就有 2 人罹患此症,並好發於 30 到 50 歲之間的女性(約佔總患者的八成)。
真的是太可怕了!難道學者們對於疾病的成因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延伸閱讀:
這裡痛,那裡痛,全部都是壓力惹的禍!揭開纖維肌痛症的成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2511
真的有「纖維肌痛症」嗎?──《科倫醫生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https://pansci.asia/archives/97383
中樞神經系統失調 在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種深入人體核心的養生方法 - 顱薦骨平衡學】
[什麼是顱薦系統?]
我們所熟知的人體節律系統有心跳脈搏及呼吸節律這兩種。而顱薦系統(craniosacral system)則是另一種新發現的節律系統。所謂的顱薦系統包含了腦膜組織及充斥其中用來保護腦及脊髓的腦脊髓液。它的範圍上由頭顱骨、臉及嘴開始,構成整個顱部,並往下延伸至薦椎或尾骨部位(見下方左圖)。因為顱薦系統本身會影響到大腦及脊髓的發展及運作,因此只要是這個系統出現失衡或受到阻礙,都可能出現一些感覺、動作或神經系統上的障礙。這些問題包含了慢性疼痛、視覺障礙、脊椎歪斜、動作協調受損、學習障礙及其它健康上的問題。
顱薦骨平衡學適合做在誰身上?
顱薦骨平衡學可以強化身體本身自我修護的能力,它可以用來減緩身體某種程度上的不適、疼痛或障礙,諸如:
1.偏頭痛及頭痛
2.慢性頸痛及背痛
3.動作協調受損之情形
4.一切由壓力、張力所導致之相關問題
5.幼童疾患
6.外傷性腦部及脊髓損傷
7.長期性疲累
8.中樞神經系統失調
9.情緒失調
10.顳顎關節症候群
11.學習障礙
12.外傷後壓力調適不良
13. 骨外科問題
[顱薦系統的發現]
顱薦系統的發現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美國的骨病科醫師Dr. William Sutherland。他發現構成頭顱骨的各個骨頭之間存在著少許的活動度,而不是傳統醫學所認為是完全不動的。他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來研究,終於確定這一個新發現的人體系統並發展出一套評估與治療的方法。
1970年,美國的骨病科醫師Dr. John E. Upledger透過外科手術的過程,直接觀察到整個顱薦系統節律的活動。在當時不論是醫界中的同儕或任何醫學書籍都沒有人可以解釋他的發現。結合科學的背景及對觸覺的敏銳性,Dr. John E Upledger在短時間內即觀察到由腦膜包覆住的腦脊髓液是如何藉由水壓系統在頭顱及脊髓內發揮作用,他成功的將Sutherland醫師的發現加以整合與詮釋。
之後,UpledgerU醫師著手於用科學的角度來證實顱薦系統的存在。1975年他接受密西根州立大學醫學院的邀請,參與臨床研究並擔任生物力學課程的教授。同時他也率領一群由解剖學家、生理學家、生物物理學家及生物工程學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致力於探討並證實顱薦系統的本質與臨床應用。由於這個團隊在這個領域持續不斷的研究,逐漸發展出了顱薦骨平衡學。
[顱薦骨平衡學之臨床價值]
臨床上顱薦骨平衡學對於很多症狀或失調都有極佳的效果,如偏頭痛及頭痛、暈眩、失眠、腦神經衰弱、情緒失調、免疫系統問題、自閉症、學習障礙、外傷後遺症、長期性疲累、中樞神經系統失調、肌肉骨骼系統問題及一切由壓力、張力所導致之相關問題等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改善。一旦接受了規律的療程,就可以獲得更健康的身心狀態並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顱薦骨平衡學是一種極溫和的矯正手法,它是藉由激發我們體內本身存在的自然癒合機制,來達到減輕中樞神經系統中因壓力而導致的負面影響,從中也可連帶獲得更全面性的健康與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也是一種極佳的養生方法。
[顱薦骨平衡學如何幫助我們?]
我們體內腦脊髓液這個循環系統將頭部聯結到薦椎形成一個整體,它由血管滲透出,也經由血管再吸收,整個腦脊髓液在體內循環時會產生一種規律的脈動,其頻率為每分鐘六至十二次,我們稱為顱內波動(cranial wave)。和心跳脈搏及呼吸一樣,顱內波動也可以在我們的全身感覺得到。透過監測在顱薦系統內流通的腦脊髓液,引導師可以發現整個顱薦系統受阻的情形並感受到身體各部位活動的狀況,與顱骨、薦骨及尾骨各部位的活動情形,因為這些骨頭都直接和包覆腦脊髓液的腦膜組織相連接。有趣的是,人體顱內波動的進化與在胚胎期的發育都比心跳脈搏或呼吸總來得早。引導師以極輕柔的手法(不超過一枚10元硬幣的重量),順著這種原始的波動,可以將我們帶領到一個無比平和的境界-一種極舒服、充滿喜悅與深度放鬆的狀態(見下方右圖)。在這種狀態下,腦脊髓液的循環通暢無阻,中樞神經系統的環境也因而優質化,進而能增進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機能,提昇整體的健康狀態。
顱薦骨平衡學很多正面的功效是依靠我們體內一種自然自我矯正行為的機轉,引導師雙手輕輕的觸碰,推動顱薦系統中腦脊髓液的流動力,改善整個內在環境,因而強化身體本身自我癒合的能力。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關心您)
PS: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粉絲團對你有幫助,請為我們於[按讚]處點選[接受通知],你將第一手收到我們每日人體力學保健文章唷!
資料來源: 汪作良(常春月刊93年3月號)
中樞神經系統失調 在 喬幼-芒果公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喬幼健康新知
真有「公主病」?女子輕輕碰就全身痛
身體輕輕一碰,就痛到不行,可能要注意是否罹患纖維肌痛症?此疾病又稱公主病,患者大多為年輕女性,且全身肌肉、骨骼容易痠痛,並同時有疲倦、睡眠障礙、腸躁症、憂鬱、焦慮等許多症狀,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全身痛又憂鬱 生活品質差到想自殺
臨床上一名吳姓女士多年前患上此病,不僅全身疼痛不堪,還出現眩暈、疲倦、耳鳴、眼乾、思緒不清、記憶不良、視力受損等種種問題,生活大受影響;雖有服止痛藥治療,但仍發生看不清顏色等視力缺失、不良於行,甚至憂鬱到自殺的傾向,相當痛苦不堪;後來接受高壓氧治療後,疼痛感大幅降低、其他症狀也減輕許多,生活總算恢復平靜。
台北榮總胸腔部余文光醫師表示,目前造成纖維肌痛症確切原因還未清楚,推估可能是肌肉負荷過大、長期姿勢不正確、精神壓力過重、中樞神經系統失調與局部肌肉缺氧等多重因素造成,使得肌肉、皮膚或骨骼組織,對刺激產生疼痛的閾值較常人來得低,或疼痛感覺被異常放大,才會輕輕碰就疼痛不堪。
對此,余文光醫師建議,除了透過口服藥物、或高壓氧治療,緩解疼痛症狀外,患者日常也應有充足睡眠、營養食物、規律運動,並保持愉悅的心情,都能降低疾病帶來的生活不便,讓病情恢復更好。
" 喬幼點歌站" 孤單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OqND0y7l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