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5月份就完成的行政調查報告,為什麼兩個月後才拿出來? 昨天,交通部終於公布了太魯閣事件的調查報告。內中揭露的缺失,令人怵目驚心,這部分,我會再跟大家詳細解說。 現在我只想請問交通部兩個問題。 「原考量在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尚未完成相關事故調查報告前暫不予公布,但為回應外界期待,故於本日...

  • 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9 13:34:47
    有 1,664 人按讚

    5月份就完成的行政調查報告,為什麼兩個月後才拿出來?
     
    昨天,交通部終於公布了太魯閣事件的調查報告。內中揭露的缺失,令人怵目驚心,這部分,我會再跟大家詳細解說。
     
    現在我只想請問交通部兩個問題。
     
    「原考量在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尚未完成相關事故調查報告前暫不予公布,但為回應外界期待,故於本日公布調查報告。」
     
    外界要求盡速公布報告多久了?拖了兩個月才公布,這是哪門子的回應外界期待?
     
    更不要說,日前跟受難家屬懇談的時候,交通部完全不願提及這份早已完成的調查報告,根本是蓄意蒙騙家屬。
     
    再者,報告提到:
     
    「經鐵道局邀集交通部路政司、重大工程督導會報、法規委員會、政風處及臺鐵局(含專案管理「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及監造單位「聯合大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調查,以議題方式條列調查範圍。」
     
    中棪工程顧問、聯合大地工程顧問究竟用什麼身分參與調查?是調查者,還是被調查者,又或是兩者皆是?
     
    大家不要忘了,聯合大地派駐工地的李進福、張齊富,已遭檢方以過失致死罪嫌起訴。
     
    在調查過程中,兩個工程顧問公司的角色身分,到底有沒有清楚界定?會不會有球員兼裁判的問題?交通部一定要對外說明清楚。
     
    請交通部好好面對台鐵的各項缺失,釐清事故真相與相關責任,別再消磨社會大眾對於台鐵改革的期待了。

  • 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在 王薇君 - 保護兒童我願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8 22:17:49
    有 497 人按讚

    【太魯閣號罹難家屬憤怒與悲痛】 -
    臺鐵調查報告不完全,故意隱瞞騙家屬和解,將乘客生命視如草芥


    針對本日交通部所公布「臺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行政調查報告」,由 13 位罹難者家屬所成立的自救團體「#太魯閣的眼淚」,委由發言人王薇君、律師陳孟秀發表聲明如下:
     

    一、5月就做成的報告,為何遲至2個月後才公布?
     
    從交通部發表的新聞稿中可知,早在 5/21 時這份行政調查報告就已完成。然而,交通部卻認為在運安會完成相關事故調查報告前,不宜公開此份報告。
     
    我們質疑的是,兩份報告有各自的獨立性,並不衝突,事發至今已過百日有餘,家屬焦急等待事實真相的心情沒有一刻減少。

    臺鐵口口聲聲說會好好處理後續事項,卻在罹難者和傷者懇談會,或是在家屬群組裡若無其事推卸責任;而有關機關多次承諾會負起責任詳實調查,但行政院、交通部卻連一份行政調查都遲遲不敢公開,簡直視家屬焦急等待的心如無物!
     

    二、本次意外所涉之疏失,懇切呼籲檢調、司法詳查,勿枉勿縱。
     
    1) 報告裡指出,依營造安全、職業安全法規(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這個工區內的道路「不具有足夠強度的護欄或防護措施」、「路面也未鋪設平整,只有拉警示帶及以三角旗警示」,防止車輛及機械墜落邊坡之防護措施,明顯不足且具有危險性,但臺鐵、監工、施工卻放任車輛停在有滑落邊坡之虞的道路上,明顯違法。
     
    2) 曾有相關單位多次指出本案工程有「高差 2 公尺以上之工作場所邊緣,未設置符合規定之護欄或增設強度足夠的防墜落設施等」的缺失,但臺鐵花蓮工務段完全沒有進行督導改善。經其他單位要求改善時,最後,「包商僅加設一護欄立柱,臺鐵便認為缺失改善完成而結案」,未全面檢視缺口並作防護,以致事故現場之便道沒有設置強度足夠之防墜落設施。
     
    臺鐵、監造單位、包商,對於這個緊鄰鐵軌而攸關行車安全,卻又明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便道,始終未落實應有的安全防護措施,任由這個危險持續存在,以致於在今年4月2日釀成大禍。
     
    可見施工如李義祥、監造單位、臺鐵,對於太魯閣事故的發生,均有重大責任,然而至今,檢察官未有起訴任何臺鐵人員,我們在此懇請檢調務必深入調查、起訴臺鐵相關人員的不法行為。
     

    三、交通部、臺鐵隱瞞調查報告存在之事實,惡意欺騙家屬和解:
     
    從意外事件發生至今,交通部與臺鐵僅召開了兩次家屬懇談會,一次是 5/9 罹難者家屬懇談會,另一次是 7/6 傷者家屬懇談會。

    過程中,對於質疑臺鐵有無責任、用代位求償來談和解是否妥當的聲音,臺鐵一直強調事故責任已由相關單位調查,臺鐵作為被調查單位,對於事故原因及責任歸屬未便表達任何意見,但臺鐵明明早已完成此份報告,為何 7/6 的懇談會中刻意隱瞞隻字不提?

    臺鐵與官方刻意隱瞞此報告,只會不斷不斷要求家屬早日和解,不免令人聯想是否為了惡意欺騙家屬進行和解?!

    受難者家屬在這一百多天來不斷訴求,希望交通部能再次召開懇談會詳談後續事宜,然而,交通部、臺鐵,卻不斷漠視家屬的權益,家屬就連知道真相的權利都沒有,要如何相信臺鐵所謂改革的決心?
     

    四、「聯合大地」共同參與行政調查過程,難道不是球員兼裁判?
     
    這份行政調查報告書開頭即明確寫出:「經鐵道局邀集交通部路政司、重大工程督導會報、法規委員會、政 風處及臺鐵局(含專案管理『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及監造單位 『聯合大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調查。」
     
    我們質疑的是,此次意外事故聯合大地工程明顯涉有重大疏失與嫌疑,理應是「被調查對象」,交通部卻明目張膽地邀集涉案對象「共同調查」此次意外,做出一份球員兼裁判的調查報告,要受難者家屬如何能接受此份報告的公正性?

    而未來在司法調查中,聯合大地顯然已知調查過程與重點,可能嚴重影響辦案方向,給予他們將疏失粉飾太平的機會。這不是官官相護,什麼才是?
     


     

    看到這份報告,我們只有滿滿的憤怒與心痛,等待一百多天的日子,等來的卻是一份不痛不癢的行政調查,不免讓人懷疑,是否因爲疫情趨緩,家屬組織集結起來後,行政院、交通部擔心輿論壓力,才急就章地公布這份報告?!


    這份報告無疑是在家屬的心上狠狠扎上一刀,又叫已與臺鐵和解的家屬情何以堪?
     

    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做好,太魯閣號事故就不會發生,就不會帶走我們最親愛的家人。光是從這份調查報告,看到太魯閣事故悲劇的背後,是多少違法、疏失、公務員怠惰和僥倖心態所造成的!
      
    -

    「太魯閣的眼淚」在此要提出兩點呼籲:

    第一,司法機關應對臺鐵嚴加深入調查,釐清這起事故顯現出的結構性問題,唯有如此,才有真相,才不枉我們家人的犧牲。
     

    第二,在臺鐵應重新提出和解書,和解協議內容必須與家屬重新協調。
     

    我們要重申,太魯閣事件意外不是李義祥一個人的責任,而是 #臺鐵、是 #交通部…等相關單位,種種行政怠惰、官官相護下所造成的重大悲劇!

    #太魯閣號事故

    #太魯閣的眼淚 團體發言人 王薇君

  • 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1:20:28
    有 7,551 人按讚

    【別模糊了兩個焦點,別對不起死者】
     
    1.
    這兩天許多媒體還是在追義祥工業社負責人李義祥當天有沒有拉工程車手剎車,而導致這場大車禍。
     
    李義祥個人有沒有剎好車當然是責任,但更要追究的責任是,台鐵「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本迴線」工程,明明就是要在K51+170-500山側邊坡實施安全防護設施工程,但相關的人卻為什麼沒設?
     
    今天看報導裡台北市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余烈談得比較深入,他說政府公共工程都會要求廠商提交施工防災計畫及交通維持計畫書,「如果當初有提交,並且送外部審查,相信太魯閣號就不會出事」。
     
    「他解釋,依照現場環境,理應在爬坡左側做護欄,且護欄不是隨便做做,要以每根長達七、八米的鋼板樁、H型鋼或鋼軌樁打進土裡,露出地面約一米,打在爬坡左側一整排,假設有做護欄,不論是工程車、落石、木頭滑落邊坡,都不會掉入鐵軌,因此施工防災計畫很重要。」
     
    現在事故現場邊坡沒有設置護欄,所以余烈說身為業主的台鐵責任很大,難辭其咎,因此要追問的是,當初營造廠商是否有提送這兩項計畫書?假設有提送,計畫書是送外部審查,還是台鐵自己審? https://bit.ly/3dwfVlw
     
    拜託媒體接下不要再只是追問李義祥要不要為了手剎車而道歉,把護欄該做未做的原因追出來,把台鐵的流程和責任追出來。
     
    2.
    媒體在追李義祥的承包紀錄,追出他「承包台鐵局、公路總局17案 金額達1.42億元」。
     
    但這些都是李義祥以「義程營造」的名義,在2015到2020年間承包的,和這次事件無關。https://bit.ly/3mhb9w9
     
    這次他是以「義祥工業社」的名義來當「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本迴線」工程的協力廠商,而這個工程的「施工廠商是東新營造公司;設計監造公司是聯合大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管理交由中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https://bit.ly/31Kavhg
     
    而看新聞,李義祥只是這次工程的「工地主任」。
    所以,如果只顧得追蹤一個工地主任的責任,卻不追蹤東新營造、聯合大地、中棪工程這些公司肩負「施工」、「設計監造」、「專案管理」的責任,就太模糊焦點了。
     
    應該設那些護欄而沒設的責任,會是一個工地主任的嗎?
     
    同時,也從這樣看,即使是只看新聞,也可以知道李義祥有「義程營造」和「義祥工業社」兩家公司,是他兩頂帽子輪流戴。
     
    他要自己去包工程時,就用「義程營造」,他要去幫其他承包工程的同業協力,就用「義祥工業社」,自己就當工地主任。所以他和東新營造、聯合大地、中棪工程這些公司當然有相互掩護的關係和可能。
     
    法院會讓他用50萬交保,實在不合理。
     
    拜託媒體再繼續深入,一起把東新營造、聯合大地、中棪工程的責任都追出來。要李義祥賠償,他那個「義祥工業社」肯定沒有多少能賠的。
     
    台鐵開一個工程,標的就是為了要在「山側邊坡實施安全防護設施工程」,結果卻坐視一群人承包了工程卻就是因為不設護欄而造成這麼多人命死亡。
    真是荒唐至極。

    如果只讓事件逗留於對一個工地主任有沒有剎好車的追究,我們就太對不起那些枉死的人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