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村日文發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村日文發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村日文發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村日文發音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黑砂 ◎ Cö Shu Nie 永遠なんて 望んだそばから 崩れていくものと解ってたはずなのに 「永遠」什麼的 一旦期望便逐漸崩塌 我明明深刻地了解著 手を握ってて 我仍然緊握住你的手 いつの日か救われるために 信じてるわけじゃない 馬鹿げてる かもしれないね 僕ら やり直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講日文的台灣女生 Tiffa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來想說分享五個就好,結果太難割愛直接膨脹變成10個(笑) ▶蒂芬泥的日文課 全日文口說讀書會:https://tiffany.pros.is/3knxqb 線上文法課「換成日文腦,輕鬆打好從0到N3日文基礎」:http://go.sat.cool/3k4hwg follow Tiffany: I...

中村日文發音 在 ようこそEiko醬燒日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0-07 13:15:29

🙋🏻‍♀🙋🏻‍♀️🙋🏻‍♀️#木曜台詞日 #記得開聲音唷 #2020日劇台詞集 #半沢直樹#半澤直樹 #いま会いにゆきます #現在很想見你 - 📣 想看詳細文法說明、想做相關造句練習、想確認自己的發音、想練練作文的首頁連結請🙇🏻‍♀️ - 1️⃣ 生きていれば、何とかね。 いきていれば、なんとかね。...

  • 中村日文發音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21:00:08
    有 104 人按讚

    黑砂  ◎ Cö Shu Nie
      
    永遠なんて 望んだそばから
    崩れていくものと解ってたはずなのに
    「永遠」什麼的 一旦期望便逐漸崩塌
    我明明深刻地了解著
      
    手を握ってて
    我仍然緊握住你的手
      
    いつの日か救われるために
    信じてるわけじゃない
    馬鹿げてる かもしれないね 僕ら
    やり直しても この道選ぶ
    不是為了能在哪天獲得救贖而相信永遠
    這樣的我們也許很傻吧
    即使重新來過 我仍會選擇這條道路
      
    乾いた悪夢 日差しで溶け出したら
    君との時間が 偽りに思えた
    乾涸的惡夢 如果溶解於陽光之中
    我和你所共有的時間 將彷彿謊言一場
      
    目を覚まさなきゃ
    但我不得不清醒
      
    両手いっぱい
    隙間から零れ落ちてく
    手放すことなんて無理
    こっち見て 僕ら正気のままでいよう
    抱きしめたい 白詰草
    雙手滿載著
    自指隙間不斷零落
    我依然無從放手
    看向我吧 讓我們保持理智
    想緊緊擁抱你 白詰草
      
    何時までも目で追って いちいち傷ついてばっか
    くだらない妄想 味わうと ほろ苦くて甘いの
    我的目光無時無刻不在追逐著你 卻總會渾身是傷
    這份無聊的妄想 一旦咀嚼 便散發微苦的甜蜜
      
    いつの日か救われるために
    信じてるわけじゃない
    馬鹿げてる かもしれないね 僕ら
    やり直しても この道選ぶ
    不是為了能在哪天獲得救贖而相信永遠
    也許這樣的我們很傻吧
    即使重新來過 我仍會選擇這條道路
      
    両手いっぱい
    隙間から零れ落ちてく
    手放すことなんて無理
    こっち見て 僕ら正気のままでいよう
    抱きしめたい 白詰草
    雙手滿載著
    自指隙間不斷零落
    我依然無從放手
    看向我吧 讓我們保持理智
    想緊緊擁抱你 白詰草
      
    ◎作者介紹
      
    Cö shu Nie,以中村未來、松本駿介為成員的搖滾樂團。被漫畫《東京喰種》作者 石田スイ 挖掘並在2018年主流出道,曾為多部人氣動畫獻唱。其樂曲風格纖細而混沌,主唱未來的嫵媚嗓音更為一大特點。
      
    ◎小編許立蓁賞析
      
    〈黑砂〉(黒い砂)是Cö shu Nie收錄於迷你專輯《LITMUS》的作品之一,於知名音樂企劃THE FIRST TAKE的無觀眾演唱會初次亮相。
      
    歌詞講述「我」在一段苦澀愛戀中的掙扎。作者明瞭「永恆」是難以觸及之物,更何況是本就多變的情感?故於開頭提及無法奢望與「你(妳)」感情上「永遠地維繫」,但「追求所望」可不是人之本性?明知情感的脆弱而虛幻,依然選擇義無反顧的追求,緊握那雙不知何時抽離的手,字句間無不透露著自嘲之味。
      
    第三段「不是為了能在哪天獲得救贖而相信永遠」的「救贖」,可能是基於對「你(妳)」有實質上或心理上的虧欠,如家人的阻礙、情緒失控而傷害對方,抑或對方傷害自己卻不願離去。如此一來,「這樣的『我們』也許很傻吧」說不定僅止於「我」單方面的念想,而後面第六段的「讓『我們』保持理智」同前。
      
    「乾涸的惡夢」可解讀為「你(妳)」的象徵,或是「你(妳)」所帶來的讓人沉醉而甜蜜的苦痛,如果消失了,其存在將不再鮮明、幻化泡影,那「我」寧願使一切的煎熬與掙扎留於真實,即便「我」不得不脫離或無法負荷,第七段提及的「微苦的甜蜜」也再次強調了這點。這份心意令人嗤之以鼻,卻也著實堅韌得可敬、可畏。
      
    第六段「(我的)雙手滿載著」的推測是歌名的「黑砂」,和前面「乾涸的惡夢」概念相似,可能象徵「你(妳)的存在」抑或「甜蜜的負荷」。黑砂不斷地滲落,他(她)也一點點地遠離生活,「我」仍然不願接受「該放棄追求兩人永遠」的事實,選擇繼續苟延殘喘,下面兩句亦為相同概念。另外,段末的「白詰草」即白花三葉草
    (Trifolium repens),花語為「念我」(私を思って)、「約定」(約束),可試解讀成「希望你想我、念我」或「請與我約定和我的永遠」。
      
    〈黑砂〉裡的愛,坎坷而扭曲。「我」為求「永遠」,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目標卻仍遙不可及,而正是這個觸及的渴望,讓人能帶著傷、忘卻苦痛地繼續奔跑。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身懷七情六慾、會本能地追求刺激,感受酸甜苦辣才算活著,因此即便是傷,也希望能深刻得烙上生命:有時「愛」不是為對方,而是一種自我滿足。這樣的「愛」雖然有些醜陋,但此乃人之常情,人又何嘗完美、理想?就算永遠了,「我」所背負的痛楚與甜蜜,還是成了一種「追求存在」的支持。
      
    日文情歌我對而言最大的魅力,在於她如詩般的隱晦、柔情(當然也有很多陽光又直球的,如GReeeeN〈奇蹟〉(キセキ)也很棒,超適合在婚禮唱),〈黑砂〉中採用的意象很美、很細緻,像是「乾涸的惡夢」,再加上未來輕柔而極具滲透力的歌聲、清脆剔透的鋼琴樂音,使整首歌彷彿滲透入血液中,逡巡幾回,才戀戀不捨地抽出體內。
      
    個人認為,日文歌跟華語歌曲有個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聽起來很順」,雖然我不懂音樂賞析,但聽久就會發現,日文歌的旋律和發音常常搭配得天衣無縫,對日文一竅不通的人也較能記憶。有網友覺得,是因為日本的「匠人精神」——大和民族一貫的謹慎態度反映在其複雜的編曲上,而且比起歌詞的邏輯性,他們會更重視音韻的流暢度。如此條件之下,未來細膩且情感豐富的唱腔,能把這些特點發揮得恰到好處。
      
    會選這首〈黑砂〉來賞析,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它真的太好聽了!而且還沒被翻譯成中文,同時想讓更多人認識Cö shu Nie。日本樂壇有很多風格偏黑暗的流行/搖滾樂團,但Cö shu Nie的歌絕對值得一聽!希望讀者們能透過近期幾篇很棒的賞析,享受日文這個美麗的語言,還有在樂音間流淌的所有激情與柔情。
      
    -
      
    美編:林泱

  • 中村日文發音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08 11:11:38
    有 1,148 人按讚


    台灣第一部國語配音的外國卡通,40多年前原汁原味的主題曲與配音,好懷念!

    日本卡通《小蜜蜂》原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由「龍之子」製作,於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全部91集,每集30分鐘,台灣則是於1975年9月8日至1976年3月24日在華視首播中文配音版本,之後華視又於1980年2月20日至同年7月11日以及1985年1月1日至同年6月25日重播了兩遍。

    華視播映的《小蜜蜂》共有117集,包括了《小蜜蜂》的第一部與第二部;第一部是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共91集),第二部則是它的續篇~1974年4月5日至同年9月27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新孤兒哈奇)(共26集)。而目前坊間販售的《小蜜蜂》DVD,其日文劇名雖與第一部相同,但其實算是《小蜜蜂》第三部(共55集),在日本播映的時間為1989年7月21日至1990年8月31日。

    在我的記憶裡,有關小蜜蜂的歌曲有兩首,一首算是世界名曲,它的歌詞是「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旋律則是鋼琴初學者必彈之曲(So Mi Mi,Fa Re Re,Do Re Mi Fa So So So),而另外一首就是日本卡通《小蜜蜂》的中文主題曲,這首由汪石泉老師填詞譜曲的作品,旋律悅耳動聽、歌詞簡單純真,且具有教育意義,可說是當年相當流行的一首卡通歌曲,臺灣許多五、六年級生至今仍能琅琅上口。

    《小蜜蜂》的原作者是日本的名插畫家吉田龍夫。1962年,吉田龍夫與二個弟弟一同攜手創立了「龍之子」製作公司,以動漫畫的企畫製作為主要業務;之後的三十年間,「龍之子」製作超過六十部膾炙人口的動畫影集,其中的《科學小飛俠》、《小蜜蜂》、《救難小英雄》、《鋼鐵小英雄》、《糊塗魔術師》等動畫在臺灣播出時,皆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

    《小蜜蜂》主角哈奇(Hutch)是一隻年幼的小蜜蜂(華視的中譯版本直接將他取名為「小蜜蜂」),某日,他所居住的蜂巢被大舉入侵的黃蜂所摧毀;幸運逃過一劫的他(當時還只是一顆卵),在孵化之後,為了找尋未曾謀面的親生母親,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冒險旅程。在這一路上,他體驗了無數的嘲諷、痛苦與悲傷;但漸漸地,他也從中學會了愛、耐心、友誼、勇氣和許多能讓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美德。在尋母的過程中,天性「助人為樂」的哈奇,不僅會運用智慧化解自身所遇到的危機,當看見別人有難時,他還會見義勇為、冒險救人,其犧牲服務的精神十分值得學習;因此,像這樣主題意識「十分正確」的卡通,在當時可是非常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也難怪華視會在十年內播了三遍。

    隨著小蜜蜂哈奇在大自然的探索旅程,《小蜜蜂》劇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像是甲蟲、螳螂、蝗蟲、蜘蛛……等,因此觀賞這部卡通不僅可以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還能夠認識大自然中的各類花草、昆蟲,並深入了解牠們的生態與習性;此外,《小蜜蜂》卡通裡的各種昆蟲造型既可愛又討喜,十分適合用於教學用途,所以,當《小蜜蜂》首度在臺灣播出時(1975年),北一女中就曾為了科學展覽活動,向華視影片組借用《小蜜蜂》的原版卡通畫片,作為科展的參考資料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小蜜蜂》乃是臺灣電視史上的第一部「卡通連續劇」喲!1975年,華視破天荒地在傍晚時段開闢了一個半小時的帶狀時段來播卡通,每週播出連續五天的《小蜜蜂》,這個安排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當時,《小蜜蜂》的收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之間,廣告集集滿檔,令華視業務部每天為了「拆檔」而忙得團團轉。

    此外,《小蜜蜂》也是臺灣第一部以國語配音播出的外國卡通,在它之前的外國卡通都是只配上中文字幕就直接播出,對於不識字或剛入學的孩童來說,看外文發音的卡通成了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所以,配上國語發音的《小蜜蜂》在播出後立刻廣受小朋友歡迎,也引起一股收視風潮。後來,三台播出的日本卡通全都採用國語配音播出,但此舉並非體貼聽不懂日語的觀眾,而是因為日本與我國斷交,新聞局下令電視節目裡不准講日語也不能唱日文歌,所以當時電視播出美國卡通(例如大力水手)時,仍是以英語原音播出。

    當年幫《小蜜蜂》各個角色發聲的幕後功臣,包括了華珊、王彬彬、于國治、王彼得、陳明揚、張萍萍和唐蓉蓉等配音員,在這個七人配音小組裡,每個人得負責配好幾個角色的聲音,而且每集半個小時卡通的配音工作,平均得花上兩個鐘頭的時間才能完成。

    《小蜜蜂》

    詞曲:汪石泉
    演唱:華聲兒童合唱團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不怕雨也不怕風

    自立自強有信心
    刻苦耐勞勤作工
    萬里尋親不怕難
    消滅敵人 最英勇
    啦啦啦啦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製作團隊】

    劇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1)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二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0年4月7日~1971年12月28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91集
    原作:吉田龍夫
    企畫:鳥海尽三
    脚本:鳥海尽三、前里元義、陣野修、吉田喜昭、多地映一、梅田智江、滝三郎
    演出:原征太郎、九里一平、鳥海永行、 西牧秀雄、芹川有吾、富野喜幸…等
    作畫:田中英二、西城隆詞、水村十司
    美術監督:中村光毅
    美術設定:五十嵐忠司等人
    音樂:越部信義、音樂企畫中心
    總監督:九里一平、原征太郎
    製作:吉田龍夫與龍之子製作公司

    劇名: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2)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五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4年4月5日~1974年9月27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26集
    原作:吉田龍夫、龍之子製作企畫室
    企畫:鳥海尽三、酒井あきよし
    監製:九里一平
    腳本:酒井あきよし等人
    演出:高橋資祐、富野喜幸
    人物設定:天野嘉孝、源田秀夫
    作畫監督:岡田敏靖、川端宏、大鹿日出明
    美術:中村光毅
    音樂:横山菁児
    總監督:原征太郎
    製作:龍之子製作公司

    【認識 龍之子】

    以吉田龍夫為首,加上他的兩個弟弟:二弟吉田健二與三弟九里一平(本名吉田豐治),吉田氏三兄弟為了應付在週刊雜誌上刊登漫畫產生的大量事務,於1962年10月19日聯手成立了一間工作室,名為「龍之子製作公司」。他們從創意發想、製作、整合,到完成,全部一手包辦;像這樣的工作室型態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因此震驚了整個日本漫畫界。

    當時,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吉田龍夫與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在看過《白雪公主》之後,對於動畫皆懷著無限的憧憬。1963年1月,日本電視開始播映由手塚治虫創立的「虫製作公司」所製作的《原子小金剛》卡通影集;為了不讓手塚治虫專美於前,吉田龍夫決定帶領「龍之子」團隊著手動畫影片的製作。

    吉田龍夫首先請來曾經擔任過手塚治虫助手、畫過《原子小金剛》分鏡表的世川弘加入「龍之子」,然後與「東映動畫」合作製作電視卡通《宇宙ACE》,更從合作當中學習到許多製作動畫的技術;但後來這兩家公司卻因理念不合而中止合作,於是,吉田龍夫決定由「龍之子」獨力製作這部卡通。

    在獨力製片的過程中,吉田龍夫雖然遭遇了許多的困難與挫折,但他本著對動畫的熱情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一一克服了這些阻礙。在沒有贊助者的情況下,吉田龍夫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才有足夠的錢來蓋攝影棚。終於在1965年5月8日,《宇宙ACE》開始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是「龍之子製作公司」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當時吉田龍夫33歲、吉田健二30歲,九里一平只有25歲,在這三個年輕人的努力下,席捲日本動畫界的「龍之子」終於啟航了!

    吉田龍夫常鼓勵旗下的工作人員,要以實驗的精神來創作動畫;因此「龍之子」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令看過的人均留下深刻的印象。1970年,吉田龍夫秉持著「想要將最好的作品送給小孩子們」的理念,發表了《小蜜蜂》動畫影集,並得到十分熱烈的迴響。

    1977年,吉田龍夫因肝病去世,對「龍之子」產生了不小的衝擊;群龍無首的「龍之子」內部開始分裂,導致許多人才紛紛出走。不過,「龍之子」的確曾是培養動畫界人才的溫床,許多曾經在「龍之子」工作過的人,例如:富野由悠季、天野喜孝、高田明美、押井守……等,後來都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

  • 中村日文發音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08 21:01:04
    有 1,734 人按讚

    日本卡通《小蜜蜂》原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由「龍之子」製作,於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全部91集,每集30分鐘,台灣則是於1975年9月8日至1976年3月24日在華視首播中文配音版本,之後華視又於1980年2月20日至同年7月11日以及1985年1月1日至同年6月25日重播了兩遍。

    華視播映的《小蜜蜂》共有117集,包括了《小蜜蜂》的第一部與第二部;第一部是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共91集),第二部則是它的續篇~1974年4月5日至同年9月27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新孤兒哈奇)(共26集)。而目前坊間販售的《小蜜蜂》DVD,其日文劇名雖與第一部相同,但其實算是《小蜜蜂》第三部(共55集),在日本播映的時間為1989年7月21日至1990年8月31日。

    在我的記憶裡,有關小蜜蜂的歌曲有兩首,一首算是世界名曲,它的歌詞是「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旋律則是鋼琴初學者必彈之曲(So Mi Mi,Fa Re Re,Do Re Mi Fa So So So),而另外一首就是日本卡通《小蜜蜂》的中文主題曲,這首由汪石泉老師填詞譜曲的作品,旋律悅耳動聽、歌詞簡單純真,且具有教育意義,可說是當年相當流行的一首卡通歌曲,臺灣許多五、六年級生至今仍能琅琅上口。

    《小蜜蜂》的原作者是日本的名插畫家吉田龍夫。1962年,吉田龍夫與二個弟弟一同攜手創立了「龍之子」製作公司,以動漫畫的企畫製作為主要業務;之後的三十年間,「龍之子」製作超過六十部膾炙人口的動畫影集,其中的《科學小飛俠》、《小蜜蜂》、《救難小英雄》、《鋼鐵小英雄》、《糊塗魔術師》等動畫在臺灣播出時,皆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

    《小蜜蜂》主角哈奇(Hutch)是一隻年幼的小蜜蜂(華視的中譯版本直接將他取名為「小蜜蜂」),某日,他所居住的蜂巢被大舉入侵的黃蜂所摧毀;幸運逃過一劫的他(當時還只是一顆卵),在孵化之後,為了找尋未曾謀面的親生母親,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冒險旅程。在這一路上,他體驗了無數的嘲諷、痛苦與悲傷;但漸漸地,他也從中學會了愛、耐心、友誼、勇氣和許多能讓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美德。在尋母的過程中,天性「助人為樂」的哈奇,不僅會運用智慧化解自身所遇到的危機,當看見別人有難時,他還會見義勇為、冒險救人,其犧牲服務的精神十分值得學習;因此,像這樣主題意識「十分正確」的卡通,在當時可是非常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也難怪華視會在十年內播了三遍。

    隨著小蜜蜂哈奇在大自然的探索旅程,《小蜜蜂》劇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像是甲蟲、螳螂、蝗蟲、蜘蛛……等,因此觀賞這部卡通不僅可以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還能夠認識大自然中的各類花草、昆蟲,並深入了解牠們的生態與習性;此外,《小蜜蜂》卡通裡的各種昆蟲造型既可愛又討喜,十分適合用於教學用途,所以,當《小蜜蜂》首度在臺灣播出時(1975年),北一女中就曾為了科學展覽活動,向華視影片組借用《小蜜蜂》的原版卡通畫片,作為科展的參考資料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小蜜蜂》乃是臺灣電視史上的第一部「卡通連續劇」喲!1975年,華視破天荒地在傍晚時段開闢了一個半小時的帶狀時段來播卡通,每週播出連續五天的《小蜜蜂》,這個安排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當時,《小蜜蜂》的收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之間,廣告集集滿檔,令華視業務部每天為了「拆檔」而忙得團團轉。

    此外,《小蜜蜂》也是臺灣第一部以國語配音播出的外國卡通,在它之前的外國卡通都是只配上中文字幕就直接播出,對於不識字或剛入學的孩童來說,看外文發音的卡通成了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所以,配上國語發音的《小蜜蜂》在播出後立刻廣受小朋友歡迎,也引起一股收視風潮。後來,三台播出的日本卡通全都採用國語配音播出,但此舉並非體貼聽不懂日語的觀眾,而是因為日本與我國斷交,新聞局下令電視節目裡不准講日語也不能唱日文歌,所以當時電視播出美國卡通(例如大力水手)時,仍是以英語原音播出。

    當年幫《小蜜蜂》各個角色發聲的幕後功臣,包括了華珊、王彬彬、于國治、王彼得、陳明揚、張萍萍和唐蓉蓉等配音員,在這個七人配音小組裡,每個人得負責配好幾個角色的聲音,而且每集半個小時卡通的配音工作,平均得花上兩個鐘頭的時間才能完成。

    《小蜜蜂》

    詞曲:汪石泉
    演唱:華聲兒童合唱團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不怕雨也不怕風

    自立自強有信心
    刻苦耐勞勤作工
    萬里尋親不怕難
    消滅敵人 最英勇
    啦啦啦啦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製作團隊】

    劇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1)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二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0年4月7日~1971年12月28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91集
    原作:吉田龍夫
    企畫:鳥海尽三
    脚本:鳥海尽三、前里元義、陣野修、吉田喜昭、多地映一、梅田智江、滝三郎
    演出:原征太郎、九里一平、鳥海永行、 西牧秀雄、芹川有吾、富野喜幸…等
    作畫:田中英二、西城隆詞、水村十司
    美術監督:中村光毅
    美術設定:五十嵐忠司等人
    音樂:越部信義、音樂企畫中心
    總監督:九里一平、原征太郎
    製作:吉田龍夫與龍之子製作公司

    劇名: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2)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五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4年4月5日~1974年9月27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26集
    原作:吉田龍夫、龍之子製作企畫室
    企畫:鳥海尽三、酒井あきよし
    監製:九里一平
    腳本:酒井あきよし等人
    演出:高橋資祐、富野喜幸
    人物設定:天野嘉孝、源田秀夫
    作畫監督:岡田敏靖、川端宏、大鹿日出明
    美術:中村光毅
    音樂:横山菁児
    總監督:原征太郎
    製作:龍之子製作公司

    【認識 龍之子】

    以吉田龍夫為首,加上他的兩個弟弟:二弟吉田健二與三弟九里一平(本名吉田豐治),吉田氏三兄弟為了應付在週刊雜誌上刊登漫畫產生的大量事務,於1962年10月19日聯手成立了一間工作室,名為「龍之子製作公司」。他們從創意發想、製作、整合,到完成,全部一手包辦;像這樣的工作室型態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因此震驚了整個日本漫畫界。

    當時,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吉田龍夫與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在看過《白雪公主》之後,對於動畫皆懷著無限的憧憬。1963年1月,日本電視開始播映由手塚治虫創立的「虫製作公司」所製作的《原子小金剛》卡通影集;為了不讓手塚治虫專美於前,吉田龍夫決定帶領「龍之子」團隊著手動畫影片的製作。

    吉田龍夫首先請來曾經擔任過手塚治虫助手、畫過《原子小金剛》分鏡表的世川弘加入「龍之子」,然後與「東映動畫」合作製作電視卡通《宇宙ACE》,更從合作當中學習到許多製作動畫的技術;但後來這兩家公司卻因理念不合而中止合作,於是,吉田龍夫決定由「龍之子」獨力製作這部卡通。

    在獨力製片的過程中,吉田龍夫雖然遭遇了許多的困難與挫折,但他本著對動畫的熱情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一一克服了這些阻礙。在沒有贊助者的情況下,吉田龍夫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才有足夠的錢來蓋攝影棚。終於在1965年5月8日,《宇宙ACE》開始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是「龍之子製作公司」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當時吉田龍夫33歲、吉田健二30歲,九里一平只有25歲,在這三個年輕人的努力下,席捲日本動畫界的「龍之子」終於啟航了!

    吉田龍夫常鼓勵旗下的工作人員,要以實驗的精神來創作動畫;因此「龍之子」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令看過的人均留下深刻的印象。1970年,吉田龍夫秉持著「想要將最好的作品送給小孩子們」的理念,發表了《小蜜蜂》動畫影集,並得到十分熱烈的迴響。

    1977年,吉田龍夫因肝病去世,對「龍之子」產生了不小的衝擊;群龍無首的「龍之子」內部開始分裂,導致許多人才紛紛出走。不過,「龍之子」的確曾是培養動畫界人才的溫床,許多曾經在「龍之子」工作過的人,例如:富野由悠季、天野喜孝、高田明美、押井守……等,後來都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