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年轉職管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年轉職管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年轉職管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年轉職管道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09的網紅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現在開始為中年職涯發展作準備 諮:「我以前沒自己找過工作,都是別人來找我。可是最近這幾年發現,跟以前真的差很多,就算有,後面也常是無消無息,難道真的是年紀的關係?」 我:「從現實看到的狀況,年齡確實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這往往無關個人的專業,純粹就是有更年輕的履歷可先參考。」 諮:「所以我...

中年轉職管道 在 黃敬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18:40:01

勞動部統計,108年失業率;臺中市與臺北、臺南、高雄並列六都最低,整體失業率3.7%,桃園則是3.8%,與新北並列末座。 根據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報告顯示;若按照年齡失業率統計做區分,桃園市108年下半年相較於107年同期,在15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從8.4%提升到11.2%,這顯示社會新鮮人就業...

  • 中年轉職管道 在 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9 18:00:58
    有 31 人按讚

    #現在開始為中年職涯發展作準備
     
    諮:「我以前沒自己找過工作,都是別人來找我。可是最近這幾年發現,跟以前真的差很多,就算有,後面也常是無消無息,難道真的是年紀的關係?」
     
    我:「從現實看到的狀況,年齡確實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這往往無關個人的專業,純粹就是有更年輕的履歷可先參考。」
     
    諮:「所以我現在會很急,再不換是不是就只能待在這了?可是我不想啊!」
     
    我:「別急,我們一起想辦法。」
     
    這是自己這些年(不論是獵頭時期或是個人諮詢)很常遇到的中年菁英族群。這些專業的職場人士在40歲前,總有工作主動找上門,但40歲後卻開始乏人問津,一年不如一年,而陷入中年職涯的焦慮。
     
    先說多年觀察,職涯發展的優勢關鍵在......
    “20歲後”的方向探索(累積Skill,強化個人優勢)
    “30歲前”的專業累積(將Skill發展出明確的市場專業)
    “35歲時”走向專家或管理的抉擇(成為專家顧問還是邁入中高階)
    “35歲後”就是「名聲與人脈」(簡單來說就是影響力)
     
    因此,先說結論 #40歲的超前部署就是:
    「好的工作機會在人脈」
    「好的工作機會在人脈」
    「好的工作機會在人脈」
     
    我們都知道,好的工作機會出現在人力平台的機率較低,是因為早在初期就先透過內部推薦、轉介找完了,通常是前面的方法都沒效,最後才上到人力平台。而內部推薦制度,透過員工的舉薦,既可提升向心力,也因人際的連結,降低流動率的問題,總之就是了解與溝通的成本,比陌生人低許多。因此,平時就在朋友圈建立良好又專業的“印象”很・重・要,這無關你幾歲,而是隨時都能開始。
     
    其中,對於擁有至少15年以上資歷的「專家」,工作能力強、薪資高,也表示成本高,要是不好合作,對組織的影響也大;因此,總是得更仔細的評估。此時,人脈就是最好的管道,讓人脈幫你說話、行銷,這也是Reference check的重點。所以,若能一開始就透過人脈的推薦,先建立第一層「信任感」,對HR與用人主管是最好的;且若人脈很給力,最少都能拿到面試。
     
    該如何在平時就建立良好的專業印象?
    社群平台,不論是FB、IG、LinkedIn、Blog.....等,都是個人的門面;希望給別人什麼樣的印象,就在這些門面上留下相對應的內容。所以那些負面的情緒、抱怨、吃喝玩樂、無意義的問安或炫富,不是不行,但就能省則省吧!適時的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專業,討論工作上的瑣事(正面的),都是蠻好的養分。
     
    實體互動,儘管我是個不愛實體互動的人,但這些年也意識到實體互動的重要性,是無法被網路取代的。想要建立專業又有深度的人脈,可先從參與學習型的實體社群,就像許多商務社群如:扶輪社、BNI、青商會...等,最終目的都是資源互換。而學習型的社群不只學,同時也可在必要的時候產生資源互換,所以像是讀書會、工作坊、課程講座...等。長期性的都會有自己的社群,短期性的則要靠自己主動創造連結。
     
    最後,累積人脈沒有捷徑,也與專業無關;就這八個字「互動、互助、互信、互惠」,平時就主動關壞他人,提供協助,建立信任感,有一天當你需要時,自會有人伸出援手,而職涯發展也是如此。
     
    如果有一天我需要找工作,應該會有人推薦吧?!(還是不要有那一天的好。)
     
    #職涯發展
    #中年轉職
    #人脈影響力

  • 中年轉職管道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5 09:44:30
    有 355 人按讚

    這陣子,因為常常分享時間管理跟斜槓創業的想法,總會收到一些女生們的訊息,問我說,她們也很想做一些目前工作以外的事情,甚至有機會做得好的話,也會想要轉職。我發現,每天為了錢而工作但做的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事的人,真的很多,也很慶幸自己,多數時間,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通常,我會跟這些女生聊聊,她們目前的生活型態,並且問她們有沒有什麼擅長或熱情的事情,然後幫她們思考或引導,也給她們一些尋求資源的管道。

    我很喜歡跟別人聊行銷及創業的想法,特別是幾年前,創立了「娘子軍」這個品牌之後,就會常常反覆發想,究竟這個品牌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想要創造的價值又是什麼?

    最一開始,娘子軍創業的目的是因為在事務所遇到很多女生,在想打離婚訴訟的時候,因為經濟能力不好,所以就連律師費都籌措不出來,我都會建議她們,如果娘家沒有辦法支援的話,最好暫時不要處理訴訟的事,先讓經濟能夠獨立再說,但是,我發現,很多女生她在進入家庭生活以後,她對自己變得很沒有自信,覺得自己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其實,這也很自然,當你不了解自己特別擅長什麼事情,一定會對未來的發展沒有方向,而且,如果一直都把時間跟精力花在照顧家庭成員身上,沒有學習跟成長,當然也比較容易失去競爭力。而「娘子軍」的發想就是舉辦一些課程及活動,讓大家可以學到行銷的技能與找到一些一起奮鬥的夥伴。

    我都會安慰長期沒有在工作的女生們不要氣餒,自從我開始培養閱讀商業書籍的習慣以後,才知道,有很多成功的創業,都是四、五十歲開始的,甚至更多厲害的女性創業家,是成為單親媽媽以後,才不得不發展自己的事業,壓力可以使人成長,當你不得不前進時,你就會想盡辦法讓自己強壯起來好好踏出第一步。

    我們不一定要要像那些優秀的女性創業家一樣擁有一定規模的事業,但是,如果有機會,我都會建議女生們要自己闖一闖,做些挑戰自我的事情。

    像我一直以來都是個保守型的人格特質,如果不是因為大學一畢業就跟阿富律師交往,開始了半輩子的創業人生,我應該會是個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的小資女。但是,以現在的我回頭看,其實我是覺得很幸運可以擁有這些創業的生涯與回憶,雖然常常面臨身上只剩幾千元的現金,或是工作結束回家都超過凌晨兩點,也遇到黑道恐嚇、夜市推攤車、滿手都是油炸燙痕的心酸,但是,真的覺得人生過得很精彩。

    有些人或許會說,談何容易,我都不知道怎麼開始?這個我很能夠理解。畢竟我自己三十歲剛結婚的時候,就沒有預備的生了第一個孩子,也沒任何對未來的規劃,迷迷糊糊當了三年的全職媽媽。女生不知道是自我認同的問題,還是外界的影響,都很容易覺得帶孩子不算職業,所以自己什麼都不會。其實,我也一樣,在當全職媽媽的時候,對自己很沒有自信,也不知道自己除了媽媽、太太以外,還能夠做什麼?

    我覺得「律師娘」這個角色,真的是時代的產物。如果不是社群媒體的崛起,我大概不太可能有這幾年內遇到這麼多有趣的人,做這麼多有趣的事的境遇。

    但也因為這個角色讓我體會到,你真的要嘗試去做些什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才能夠看到世界有多大,我們其實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

    一開始一定很困難,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先早起吧!不管你原先的生理時鐘是幾點醒來,把它調早一個小時,這個小時,就是你另一段完全不同人生的起點,你可以為了一直想達成的夢想做些什麼。不一定要效率很好,但要跟你現在每天做的事很不一樣,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要滑手機!!那真的沒有辦法改變你的人生,或讓你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如果實在不知道早起可以做些什麼?試試看這個:閱讀商業書籍。不見得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改變你的思維。

    不知道是不是到了中年的關係,阿富律師常常會說:「不知道我們可以留下些什麼,給我們的孩子
    ?」我跟他說,其實我覺得父母留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是思維。

    智力、天賦可能是天生,很難去改變,教育雖然重要,但是有時候花大錢不見得能給孩子適合他的教育資源,但思維則是父母透過自己的生命經驗、人生體悟或是學習所獲得的,如果能夠把好的思維傳達給孩子,他們就有機會靠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生活。不見得是賺大錢、或是擁有高學歷,但一定要讓自己過得快樂自在。

    這兩年我所深切感受到的新思維是,讓利才能讓自己的過的輕鬆又有效率,把別人能夠替代的事情交辦出去,省下來時間要讓自己繼續學習、成長,以及不吝惜地幫助別人、成就別人,總有一天,這些美好都會用別的形式回到你身上,你一定不吃虧。

    還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嗎?

    早起、早起、早起。

    也想斜槓可以私訊我跟我聊聊~
    我的一對一LINE@
    https://lin.ee/g4jQL25

  • 中年轉職管道 在 黃敬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20 17:20:19
    有 170 人按讚

    勞動部統計,108年失業率;臺中市與臺北、臺南、高雄並列六都最低,整體失業率3.7%,桃園則是3.8%,與新北並列末座。

    根據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報告顯示;若按照年齡失業率統計做區分,桃園市108年下半年相較於107年同期,在15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從8.4%提升到11.2%,這顯示社會新鮮人就業更不容易了,而25歲至39歲的失業率則是有降低的趨勢,40至49歲的失業率又再度拉高,代表中年轉職或失業的人數變多了。

    參考最近一期109年1月的失業週數統計,初次求職待業期間為23.71週;將近半年,而照顧年長家屬再重返職場的待業週數最高,平均為43.96週;將近11個月,若不區分失業原因;平均失業週數為23.88週,就連透過公立就業輔導機構求職,失業者也要等待21週左右,顯示即便透過政府部門的管道求職,求職者仍難求一個工作,對於政策輔導就業不太有感。

    台中市政府本周二(3/17)於市政會議時公布台中市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由107年的13%降至108年10.9%、創近8年新低,反觀桃園的青年失業率不僅升高,連中年失業率也提高,黃敬平呼籲勞動局應協助各年齡層的就業安定。

    另外,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如市府原有預定舉辦大型就業博覽會也應加強防疫、避免交叉感染;隨時注意、調整就業博覽期程,而本次疫情也著實衝擊經濟產業鏈,對於資方或失業減薪的勞工如有營運或經濟上的困難,也請勞動局或向中央反映;給予協助。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Wc4hnoo-o

    ▶️訂閱黃敬平Youtube頻道看影片連結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hkMja1tDLM9ORJZFiFH9g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TG歡迎加入https://t.me/ping4193260
    ▶️黃敬平IG歡迎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pingjeanping/
    ▶️加入黃敬平Line連結
    https://line.me/R/ti/p/%40cpz9515x
    ▶️黃敬平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ing4193260/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
    📣桃園市邱奕勝議長報報粉絲專頁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engyeswecan/
    💡追蹤邱奕勝議長IG
    https://instagram.com/sheng1115a?igshid=1j403rvpjts01
    📣訂閱邱奕勝議長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hNIDssrS_9jhTyt-Kn5P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