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山醫選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山醫選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山醫選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山醫選課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大醫學系2012畢業MV『於是』 詞:汪書平 曲:呂冠緯 導演:何建翰、張為淵 監製:郭柏邑 音樂下載: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1dJP1iu7vvTU9lRTZMSkRmQTQ/edit [音樂] 演唱(按演唱順序): 謝文統、楊子德、林秉...

  • 中山醫選課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6 10:00:09
    有 40 人按讚


    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學均申請新設學士後醫學系。

    國內醫師人力是真的不足,還是問題在於分布不均而非不足,或是其實人力足夠,只是因為醫療環境欠佳而出走海外、出走他行、出走醫美,值得深入探討。如果問題不在人力不足,則增設再多的醫學系恐怕也無濟於事。

    由於壽命延長和醫療科技進步,加上國內醫療照護品質提升,醫師人力需求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對抗新冠肺炎使得全民長期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意外造成今年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大幅減少,如果未來多數人養成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則新進兒科、耳鼻喉科醫師人數的增加是否需要管控更嚴?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影像醫學科、病理科,甚至有些臨床科醫師是否需要減少人力增加的速度?這些影響因素都值得主管醫學教育、醫療政策的公部門,和各專科醫學會深入討論。

    另外,除了牙醫師外,台灣有五萬多西醫師,但是另外有七八千個中醫師,他們提供了許多民眾醫療的另類選擇,如果醫師與人口比例的計算不包括中醫師在內,則與實際狀況多少會有脫節。

    醫學院教學設備昂貴,而國內的大學學費又長期偏低,如果只靠學生學費,全國的醫學院都是入不敷出的。為什麼大家一窩蜂搶呢?因為醫學相關系所就業率高,招生容易,抗少子化能力強。醫學研究論文影響係數高,可以大幅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何況只要有附設醫院,日後自然會在經濟上回饋大學。

    日前公布的下年度政府總預算,排名第一的國防預算比第二的教育預算多出一千多億。可以想見在國防預算極可能繼續攀升下,教育經費會日益捉襟見肘,因此繼續廣設醫學院是明智之舉嗎?一個小小的島國已經有十三所醫學大學或大學醫學院了,難道我們要重蹈過去廣設大學的覆轍嗎?

    中國大陸在廿一世紀初,江澤民指示大學併校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上海為例,上海第一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第二醫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名校有了醫學院,學術論文馬上暴增一倍,高影響係數的論文増加更多,世界大學排名提升。另外一個好處是醫學院和其他學院的交流合作,產生許多新領域的論文和研發產品,學生選課當然也是更多元。

    中山大學有意併高雄醫學大學至少十多年了,中興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併意願,只要教育部鬆綁公私併的法規,兩案都有機會水到渠成,都是一加一大於二。清華和元智也可以嘗試找醫學大學併校。併校之後,這些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都會大幅提升,學術競爭力也更強。

    如果國內醫師人力的確需要增加,那麼可以在辦學績效良好的大學每校適度增加十個錄取名額,在目前每年只收四五十個醫學生的慈濟、馬偕、輔大、義大,以及高醫大學士後醫學系,各多招收十至廿名,教育部再給予適當的補助,這樣不是比新設醫學院簡單有效多了嗎?

  • 中山醫選課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3-06 10:14:27
    有 34 人按讚


    【 就各大學簽署承諾書一事,全國各學生組織聯合聲明 】
      
    ➤本聯合聲明連署連結:https://goo.gl/Y1yX1M
      
      近日各大學簽署承諾書一事已傷及學術自由的價值,學術自由的價值不容協商,我們呼籲各校正視此事嚴重性,已侵害教師講學自由、學生受教權益與自由民主的大學學風。並同時沉痛譴責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不思錯誤,甚至濫用「競爭力」、「交流」之名推諉塞責,任意切割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以規避責任。
      
    一、承諾書已傷害學術自由的價值,學術自由不容出賣。

    在今日民主自由的時代,對學術自由的堅持是公認的價值。威權時代政治力迫使學術界自我審查,學術自由遭犧牲的憾事不應該再出現。大學為知識殿堂,探尋真理,理應創造自由交流之環境,不應為任何理由及政治勢力,拋棄了探尋知識與真理的理念,以實踐教育獨立思考、培育多元文化、服務社會人群之宗旨。各大學所簽署的「承諾書」內文已形同對於學術自由自我閹割,無論目的為何,表態「不會讓學生涉及哪些議題」的作為放棄了大學追求知識之自由、真誠研究議題之可能,無疑是對大學學術自由之侵害,並進而影響教師講學自由、學生選課權益與自由民主的大學學風。
      
    二、呼籲大學面對調查,勿試圖推諉卸責。

    然而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絲毫不反省自身錯誤,反而發表聯合聲明(https://goo.gl/w6095S)向教育部「反施壓」。並在在回應社會的聲明中提到:「台灣需要和全世界競爭、要和全球高等教育環境接軌,外籍生和陸生都遵循一樣的原則,在課堂上以專業學習為重,不涉及政治敏感議題。」我們對於如此缺乏邏輯、顛倒是非的言論深表遺憾,同樣都是重視專業學習與交流,為何其他外籍生來台都不需要簽署類似承諾書?
      
    三、大學思想老舊、自我降格,捨棄大學的社會責任。

    此聲明同時反映台灣社會將對政治的冷漠視為理所當然,這樣的心態更可追溯至威權時期人們養成「不要碰政治,只要管好自己」的自保心態,可悲的是在2017年民主自由的台灣這樣的言論竟能堂而皇之存在。大學不應該也不需要避談敏感政治議題,甚至應該鼓勵學生關心公共事務,成為學生公民意識萌芽的基地。台灣社會一波波推進民主政治的運動多起源於大學,大學自治亦是經由公民運動爭取而得,而今多所大學校長的聲明竟切割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以推諉卸責,實為自我降格。
      
      此次大規模的簽署事件,造成教育界與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失望,我們呼籲各大學主動回應社會、揭露簽署之事實與內容,若有簽署的情形應予以改正,絕不再簽署內文可能傷害學術自由的文件,承諾將來以自由學風為原則進行學術與教育工作,並對講學自由、受教權益與自由民主學風已造成之侵害予以修補。
      
      
    〈 相關文章 〉
     世新大學學生議會聲明 https://goo.gl/RNEiRQ
     陳芳明教授之評論 https://goo.gl/YNCyAH
     范雲教授發起之串聯活動 https://goo.gl/5jU4kN
     清大學生會聲明 https://goo.gl/GTUvRJ
     臺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聯合聲明 https://goo.gl/71BKD8

      
      
    ➤本聯合聲明連署連結:https://goo.gl/Y1yX1M
      
      
    〈 連署名單 〉
      
    師大學生會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會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生會
    國立東華大學 學生會 行政中心
    成大學生會
    政大學生會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Student Association
    政大野火陣線
    透明革命--轉型正義在高醫
    東吳難容社
    NTUB SU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學生會
    清華大學學生會( NTHUSA )
    東海學生行動聯盟
    臺大學生會
    東海大學學生會
    輔仁大學學生會 FJUSA
    東吳大學學生會
    國立交通大學學聯會
    文藻外語大學學生會 Wenzao Student Union - WSU
    國立陽明大學學生會
    東吳大學學生議會
    國立中興大學學生會 NCHU Student Government
    國立金門大學學生自治會nqusga
    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
    交大敵霸閣 Debug the Society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中國醫藥大學學生會
    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 NTPU Student Union
    基進筆記
    【野青社】
    馬偕醫學院學生會
    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 CCU Student Association
    中原大學學生議會
    靜宜尋根樹

    (依加入時序排列)
      
    特別感謝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 聲援支持!

  • 中山醫選課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06-08 19:58:38

    台大醫學系2012畢業MV『於是』

    詞:汪書平 曲:呂冠緯 導演:何建翰、張為淵 監製:郭柏邑
    音樂下載: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1dJP1iu7vvTU9lRTZMSkRmQTQ/edit

    [音樂]

    演唱(按演唱順序):
    謝文統、楊子德、林秉毅、葉俊宏、陳至翔、陳政瑋、黃晨祐、林玉容、曹玉婷、黃子晏、呂冠緯、黃資堯、陳勇仁、張為淵

    歌詞(附註原唱姓名):
    於是金山夏天 天使主人遇見 (謝文統)
    於是那apple days 到深夜 (楊子德)
    宿營學伴福隆的海邊 選課社團排好長的隊 (林秉毅)
    每段下午每一座獎盃 都青春萬歲 (葉俊宏)
    於是日月如年 共筆不停出現 (陳至翔)
    於是病理玻片 到深夜 (陳政瑋)
    他和她相戀誰又分別 不停被問選科沒
    會徬徨想被了解 (黃晨祐)

    杜鵑花開又謝 白袍一件一件
    椰林大道 醫學院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林玉容)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曹玉婷)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林玉容)
    這些年 有你我不累 (曹玉婷)

    於是走入醫院 面對每段輪迴
    於是九五九五 到深夜
    接不完的pa太多晨血
    學習活著和道別
    突然間我們畢業 (黃子晏)

    杜鵑花開又謝 白袍一件一件
    椰林大道 醫學院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呂冠緯)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黃資堯)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呂冠緯)
    這些年 有你我深邃 (黃資堯)

    白色巨塔層層疊疊 (呂冠緯)
    飛落在塔裡的蝴蝶 (林玉容)
    一盞燈火多少掛念 (黃資堯)
    照亮如煙的過往和明天 (曹玉婷)
    生命太苦笑容因此太美麗
    道路自己決定 (陳勇仁、黃子晏)

    杜鵑花開又謝 (呂冠緯)
    白袍一件一件 (黃子晏)
    椰林大道 (陳勇仁)
    醫學院 (曹玉婷)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張為淵、黃子晏)
    這些年 我和你
    在這裡 蝴蝶都飛起 (陳勇仁)

    杜鵑花 開又謝 醫學院 這些年
    我和你 在這裡 都飛起 (大合唱)

    音樂製作
    Acoustic Guitar:呂冠緯
    Piano:呂冠儀
    Drum:呂冠緯
    Bass:呂冠緯
    編曲與音樂後製:呂冠緯
    錄音:呂冠緯

    [影片]

    演員(即本屆畢業生):
    周佑同 曲新蘭 林志豪 楊允中 戴瑞億
    施顯學 陳滄堯 林雨蒨 蘇俊翰 王俞鈞
    潘建廷 曹玉婷 黃信豪 林介昊 蘇騰葳
    林維安 蔡欣熹 王美婷 陳天華 簡睦旼
    許仁毓 何孟穎 何柏翰 張克平 陳子堯
    曾奕騰 涂怡安 俞鈞仁 黃子晏 林信男
    張楷杰 陳勇仁 陳至翔 呂冠緯 胡明原
    黃明山 徐智罡 張佑謙 段逸欣 黃裕城
    謝文統 李英慈 何建翰 吳宗達 林士涵
    林欣穎 邱敬棠 馬思斌 林勝彥 陳怡君
    施銘峰 陳論哲 林秉毅 陳鵬宇 張世正
    王又德 葉品宏 陳昱傑 黃楚軒 馬家豪
    陳柏廷 黃威勝 陳政瑋 鄭喬峰 侯沛羽
    王鈺維 李宗霖 黃俊傑 郭柏邑 洪肇澤
    王士綱 張凱評 陳聖欣 劉子弘 張為淵
    許文瑋 林軒維 黃晨祐 楊子德 陳秀婷
    吳柳樺 張育興 陳乃綺 王愷君 黃冠霖
    馬承楊 張逸閔 葉俊宏 吳伯軒 許力中
    龔柏榕 鄭勝允 王俊傑 蕭文鈺 陳昶宇
    李嘉瑋 林冠宇 康竣閔 蔡岳呈 吳懿桓
    汪書平 沈宛臻 黃資堯 莫麗雯 張逖文
    劉傑翹 黃威文 王慧妮 吳旻達 葉詩帆
    林玉容 蕭庭毅 鄭敬文 林詩怡 丁思文
    賴彥伶 廖君樺 羅舜駿 吳沛燊 吳崇丞
    高承詣 李伊真 徐瑋澤 蕭全佑 傅薰儀
    黃建融 潘恆宇 凃耿華

    特別演出:
    李柏青、黃士修、邱為則、劉瑋、張恆豪、陳柏松、林紀廷、吳正友、呂氏父母、路上搭訕的阿姨

    劇本:
    汪書平 呂冠緯 張為淵 郭柏邑 何建翰

    攝影:
    呂冠緯 何建翰 張為淵 李英慈 何孟穎 陳柏宏 莊忠源

    剪輯與後製:
    何建翰 呂冠緯 張為淵

    特別感謝:
    陳麗卿小姐 提供縫紉機
    得勝者文教 提供教室供拍攝
    台大醫學系100級學弟妹 提供排隊人潮與籃球賽對手
    台大病理科 梁景雅小姐 提供病理玻片室空間
    台大國企系 蘇詠心學妹 提供中山女中制服
    台大醫學系 湯書宇學妹 提供師大附中制服
    台大醫院5D病房
    黃麟雅小姐 提供 爵士鼓一套
    台大醫院外科部、總醫師蔡東明學長 開放刀房空間
    台大醫院公共事務室 提供 台大兒童醫院一樓鋼琴
    姚均衡醫師 陳明月小姐 提供 梯子一組
    台北靈糧堂尼希米小組 陳柏宏 莊忠源 弟兄 免費協助合唱錄影
    台大醫院教學部 林依伶 助教 與 台大醫學系系辦 張以雯 助教
    協助大合照照片與借用大合唱舞台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