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山物理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山物理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山物理系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2】祖父是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家人說他是物理系畢業(他後來在香港教物理),但我翻查資料,相信應該是工學院畢業,主修機械工程,並因為歷史的機遇,成為了一個無線電專家。而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常見,有時候一個大學畢業的學歷,就足以成為中學校長、甚至在大學任教,也是...
中山物理系 在 又瑄(灬ºωº灬)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07:15:01
剛花了三個小時在看黑洞的資料.... 只能說....越來越接近星際效應ㄉ雛形ㄌ.... 眼淚潰堤。 在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影像公布滿兩年前夕 「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首度公布M87星系中心最新的偏振光影像 「偏振 」像是磁場留下的指紋 透過偏振光的線條及方向,可進一步解析首張黑洞影像周圍的磁場結構 ...
中山物理系 在 sybil-h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18:56:55
這份喜帖我自己很喜歡,喜歡到一直想著要怎麼說這個故事,到婚禮隔天才來發圖文 新人是在中山大學念書時互相抽到的學伴,西子灣的山與海伴著他們的青春時光,結婚這年是他們在一起的第十年。設計喜帖時,我們討論過幾個相關的主題名稱(因為十年也好吸睛啊!)後來挑了這個,回應他們相識的最初契機:『我和學伴結婚了』...
中山物理系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08:32:34
【#PanSciTALK宇宙好黑好冷好寂寞】黑洞、大霹靂、暗物質、四種基本力……這些名詞在這個科幻泛濫的時代,我們都既熟悉又陌生。 但實際上我們到底有多了解這個世界的組成? 科學家是如何探索、想像宇宙? 如何窮盡極大與極小,找出宇宙的組成與樣貌? 宇宙真的好黑好冷好寂寞? 本期泛科講講,邀請你與...
中山物理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2】祖父是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家人說他是物理系畢業(他後來在香港教物理),但我翻查資料,相信應該是工學院畢業,主修機械工程,並因為歷史的機遇,成為了一個無線電專家。而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大學生並不常見,有時候一個大學畢業的學歷,就足以成為中學校長、甚至在大學任教,也是不是實業家聘請當管理層的對象......
孫中山創立中山大學,與香港似乎也有一定關係。他本人畢業於香港西醫學院(即後來併入香港大學的港大醫學院),因此也算是香港大學校友,港大成立於1911年,不但是港英政府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整個南中國、乃至東南亞的一流學府。滿清覆亡後,不少遺老鴻儒都走到香港大學任教,禮失求諸野,這令香港也成了文化綠洲。1923年,孫中山返回香港大學演講,地點就是今日的陸佑堂,他的演講內容今天也可以重溫,總之就是高度肯定英國殖民管治的效率和貢獻。一年後,中山大學就成立了。對孫中山而言,這是他畢生的教育心血,希望中山大學能與北大、港大分庭抗禮。基於這樣的背景,中山大學成立之後,師資陣容相當鼎盛......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040357
▶️李龍鑣:為死在香港的「孫中山叛徒」廣東軍閥陳炯明翻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tlKjdQMfo
中山物理系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探索黑洞更進一步 📡
#再見黑洞甜甜圈✨🍩✨
#你覺得這次像....👏👏👏
在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影像公布滿兩年前夕,「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團隊首度公布M87星系中心最新的偏振光影像,#直擊黑洞磁場!🌑
✨「偏振 」像是磁場留下的指紋⚡️,透過偏振光的線條及方向,可進一步解析首張黑洞影像周圍的磁場結構,有助於了解黑洞磁場特有的行為,以及M87星系的黑洞噴流如何從核心向外噴射至星系之外。
繼2019年4月發表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後,本次成果為另一重要里程碑🏆
EHT科學理事、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表示:「中研院天文所團隊為了解黑洞噴流的形成,觀測黑洞周圍的磁場已長達十年以上。本次EHT的觀測讓我們願望成真!」🎉
#臺灣團隊的貢獻
過去要呈現出一張偏振化圖像需耗費許多年,EHT偏振工作小組成員、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郭政育解釋:「由於偏振訊號非常微弱,資料處理過程很困難。👍臺灣的EHT成員對資料校正和分析貢獻許多心力。」
擔任EHT理論模型工作小組協調人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卜宏毅指出,「此偏振影像除了透露出M87黑洞周圍的物質與輻射特性,也與前年公布的照片所推測的若干黑洞特徵相符合!」
#黑洞影像再進化
本院天文所朴鍾浩(Jongho Park)博士後研究員獨立發展一套分析偏振光的程式,對本次發現貢獻良多。朴鍾浩表示:「EHT進展快速,預期未來EHT觀測能更精確呈現黑洞周圍磁場結構及該區域的熱氣體物理。」
🌍本論文作者包含來自世界各地多所機構大學等EHT合作團隊成員,共300多位研究人員,於今(2021)年3月24日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論文全文:
Paper VII: https://doi.org/10.3847/2041-8213/abe71d
Paper VIII: https://doi.org/10.3847/2041-8213/abe4de
📍新聞稿:
https://press.asiaa.sinica.edu.tw/chinese/12022021
📍Press Release:
https://press.asiaa.sinica.edu.tw/ASIAA_TAIWAN_News/1235235
(Photo credit: EHT Collaboration)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ASIAA)
#黑洞 #EHT #blackhole #universe
中山物理系 在 Analog Devices台灣亞德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媒體報導: ADI贊助科技競賽 助台灣AIoT產業深耕校園
Analog Devices, Inc.(ADI)、安馳科技與一元素科技攜手贊助第四屆「創創AIoT競賽」,總決賽於7月26日於成功大學圓滿舉行。本次競賽競爭激烈,以黑客、創客與公益3個組別,共吸引全台35校超過120組隊伍報名,決賽當日評選最後入選的33支隊伍,角逐總獎金40萬元大獎!
本次競賽結果,由來自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隊伍,以「馬達軸承故障偵測系統」為主題,獲得黑客組首獎,而針對台灣失明患者所設計的「注音符號點字學習系統」由亞東技學院資訊管理系與輔仁大學物理系聯隊獲得創客組首獎。公益組首獎則是來自台灣大學與政治大學組成的聯隊,以「戶外吸菸行為辨識系統」為主題,解決稽查人力消耗,檢舉安全性等問題,希望可以讓系統落實應用,為台灣創造質無菸害的公共環境。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ADI/%E7%BE%8E%E5%95%86%E4%BA%9E%E5%BE%B7%E8%AB%BE/%E5%AE%89%E9%A6%B3/2007310809I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