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名人堂 抄襲與造假 薛承泰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前排右三)的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涉抄襲,衝擊選情,李眉蓁含淚宣布放棄學位。本報系資料照/記者王慧瑛攝影 最近一些政治人物緊張了,特別是擔任民代或公職時,到大學修專班而獲取博碩士者,擔心其論文被找到有抄襲之處,電腦大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文化部有意成立國際影音平台,由公視製播內容,作為台灣向世界發聲的管道。除了爭取4500萬元作為前導計畫,也提出四年計劃、每年十億經費預算。然而這項計劃卻傳出政府繞過董事會直接指派、干預公視經營的爭議,而政府不修法提高不足的法定預算、長年使用大型計劃讓公視「打工」的做法,也使公視財務無法穩定、影響...

  •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2 14:00:38
    有 14 人按讚


    #名人堂

    抄襲與造假

    薛承泰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前排右三)的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涉抄襲,衝擊選情,李眉蓁含淚宣布放棄學位。本報系資料照/記者王慧瑛攝影

    最近一些政治人物緊張了,特別是擔任民代或公職時,到大學修專班而獲取博碩士者,擔心其論文被找到有抄襲之處,電腦大數據比對軟體越趨成熟,被爆料只是早晚。其實,除抄襲外,找人捉刀寫論文,或是偶而來上課就拿到學位,這兩件事比抄襲還可惡,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造假」!

    其實,政治人物進修拿學位值得鼓勵,何以搞得人人自危?關鍵就在大學自治與自制出了問題,才會讓一些特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滲入權力,並巧妙建立了裙帶關係。記得過去,台大社科院有個默契,推薦書不宜來自政治人物,就為了避免審查的窘境;一旦有立委、部長、院長推薦某人入學或爭取職務,該怎麼辦?大學自治努力了卅年,很遺憾,到頭來仍無法自制。

    在威權時代,大學人事無法自主,至於上課內容,至少在一九七○年代已少有黨國干涉了。當時社會系教授可以講授馬克思主義,也能在圖書館找到相關資料。問題是,中文相關書籍極少,必須仰賴國外進口書,而一般人採購不易且價格昂貴,買一本書可能用掉五分之一的薪水,不要說學生,連老師都買不起。於是只能靠一些勇士去翻印,有了便宜的翻印外文書,不論是否看得懂,許多學生求書若渴,蔚為風潮。

    很巧,那個年代在西方社會科學界,正是新馬克斯主義當道。於是台灣師生透過翻印書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無形中帶動了知識界批判與解構的風氣。在解嚴前,此氛圍已悄悄在校園瀰漫,到了一九九○年代,教授治校與校園自主甚囂塵上。為了下一代受教權,大學擴張更具正當性,大量留學歸國學人進入大學校園,且因人文社會科學成本較低,增設尤多,相關科系與學生也快速成長。西方思維在這些條件下快速傳散,自由、平等之說遍地開花,台灣社會也就成為最好的檢驗場域。

    「批判威權,解構權力」抄襲自西方並成為學界的命定,依附在此理念上的社會改造與學生運動逐漸茁壯,年輕學子把社會運動當作盛舉,如今這批人已步入中年,甚至老年,不少成為民代或服務於黨國;換言之,角色互換了,他們從批判者變成了當權者。

    這時,有人嘗試「批判威權,解構權力」,這些當權者跳出來說「當年我在對抗威權時,你人在哪裡?」訴諸過去「豐功偉業」來封住批判者的嘴,這不就是威權嗎?而這種心態,不就是以消費當年的「理念」來保有當下的「名位」嗎?當年的老國代,有人為了剿匪抗戰流離失所數十載,乃至於家破人亡,晚年還得枕戈待旦。他們不也曾說「當年我在剿匪抗戰時,你人在哪裡?」

    談到這裡,筆者發現,在求學階段,有人抄襲他人文章;在國家發展階段,有人抄襲西方思維、有人抄襲世代威權。此外,一些過去的改革者,如今卻恣意地將他人標註為反改革,則是造假的新威權!

    看到這些年的變化,台灣的生命力似乎只剩下股市了(也可能造假),當學位被工具化,追求知識變成一個笑話;抄襲是露出水面的冰塊,造假才是尚未浮出的致命冰山。(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 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8 09:00:59
    有 44 人按讚

    政務
    民選
    首長進修 權力助念損官箴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北市)

    陳菊(左)和蘇嘉全(右)為中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同學。兩人畢業時,陳水扁總統還南下高雄中山大學,頒發「勤學獎」給已升任勞委會主委的陳菊及時任屏東縣長的蘇嘉全。報系資料照。記者林振義/攝影

    因選戰指控候選人碩士論文抄襲,本具有波及其他政治人物的高度風險,更可能揭開了我國「回流教育」不甚光明的真相。李眉蓁被控抄襲事件觸發了許多政治人物也有類似情形的連環爆,尤以陳菊和蘇嘉全以政務官和民選首長身分在職進修,值得深思其動機與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共於六年前發布「關於嚴格規範領導幹部參加社會化培訓」的禁令,第一項即為「嚴禁領導幹部參加高收費的培訓專案和各類名為學習提高、實為交友聯誼的培訓項目。已經參加的要立即退出」。這主要是針對學費高於薪資所得甚多倍的EMBA,而官員念得起及容易錄取的原因,無非是學校為代表權勢的官員和代表金錢利益的商人,藉由社會化培訓名義搭起了官商間交流互利的平台。

    台灣的在職專班所需費用雖較一般研究所高出一倍,還不至於讓已工作多年者負擔不起學費。然而,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愈受到在職專班的歡迎,此因學校和政治人物相互在需求和供給能達致「最適狀態」,但卻也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外溢成本,如學風敗壞成「學店」,藉同學和師生情誼建構利益和權勢分享的朋黨集團等。

    陳菊是在高雄市社會局長,而蘇嘉全是屏東縣長時,以在職政務官和民選首長進入中山大學同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的同學。政務官隨時可被免職,而民選首長任期四年,他們本應都「準備好了」才得到職務,要在期限內實現政見尤須全力以赴,又何有餘力和時間為了推展公務而進修「充電」呢?

    官員固然需要訓練和進修以提升政府的能力,但培訓的對象是久任的常任文官,而不是這類「流水的官」。因此,政務官和民選首長不適用《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自然也不能依該法得到進修補助費用。只不過,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做過解釋,地方民選首長及其政務官仍得依自訂的自治法規補助進修費用,而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更還認可地方政務官可申領進修補助費。

    流水的官熱中在職進修的現象,凸顯權勢、資源、利益和輕鬆「洗學歷」是供需雙方的誘因。也因此,不難從他們撰寫的論文中讀出是靠「權力助念」獲取學位,「吃學位」而無官箴的自覺亦不在話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