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高中介紹
🌸進入中山……
中山是社區高中,並不是高雄前幾志願的學校,因此學校鼓勵會考成績不錯(通常要1A左右,不過也有3A甚至4A的)且又住在學校附近的學生入學,而且本校的繁星計畫每年都有好看頭,今年排進了繁星學校前十名呢!
🌸上放學
星期一~三 7:30前到校
星期四~五 7:5...
#大手拉小手高中介紹
🌸進入中山……
中山是社區高中,並不是高雄前幾志願的學校,因此學校鼓勵會考成績不錯(通常要1A左右,不過也有3A甚至4A的)且又住在學校附近的學生入學,而且本校的繁星計畫每年都有好看頭,今年排進了繁星學校前十名呢!
🌸上放學
星期一~三 7:30前到校
星期四~五 7:50前到校
第八節自習課要乖乖在教室,不能提早放學(嗚嗚嗚~
星期一早上高一外掃區要打掃
星期三早上要升旗,不能遲到(會被記曠課還是警告我有點忘記)
🌸服儀
化妝、染髮都歐給!但是!一定要穿學校服裝,進校門外套要拉拉鍊,如果外面要穿自己的外套,必須裡面要是長袖的制服or運動服(超怪的校規:-(
黃衣藍褲,外套背面大大的校名算是一大特色。書包有側背跟後背。
🌸特色班級&課程
本校設有兩班專長班,高一要進入是看會考成績或國中在校成績,高二重新分組後,一班編在財經數A組,一班編在理工組,如果高一的在校成績不錯,也可以報名高二的專長班,不過原本高一是專長班但之後成績不佳重新分組後則會變到普通班。
本校還設有化學、生物精英班,用課後的時間培養更多元化的學習,重點是“免費”!!課程有實驗操作、小論文撰寫等,也可以算是另類的補習班了吧?
🌸讀書風氣
在中山越久,成績的分層就會越來越明顯,成績很好(可能每科都80幾90)的人大有人在,每天鬼混摸魚的也有,基本上校排前20%的人比較有機會繁星上國立大學,因此要穩坐在百名榜上也是不容易的。風氣最好的非專長班莫屬,但是進入普通班的孩紙也別灰心,因為中山的老師都很樂意祝你一臂之力的(個人是認為沒有很多薪水小偷啦),不過重點還是要自律,養好讀書習慣~(晚上有晚自習可以留)
🌸圖書館
圖書館很漂亮(剛整修完),堪稱網美勝地,整整一棟樓的書籍,還有18學群專區,即便有大量的書籍,找書也不麻煩呢!而且雜誌、漫畫應有盡有,還有沙發可以坐。
🌸福利社
本福利社阿姨很親切,品項也很多元,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賣泡麵,所以中午想到吃泡麵的話,需要自己帶唷!中午有提供便當、大亨堡跟麵包,但是至於搶不搶得到,就要看你的功力如何了~
🌸比賽
本校的比賽也是非常多元,像是辯論比賽、歌唱比賽、學習歷程製作比賽、班級球賽、合唱比賽......等,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同時增加班級的向心力。
🌸社團
選項很多,活躍度高,吉他、康輔這種基本盤社團,或者英研、日研等學習性質社團也有,保證讓你社團活動不無聊!
⚠️志願好好填,真的有人上第15個志願的社團……
🌸學聯
班聯會:校方跟學生的橋樑
社聯會:辦理社團相關事宜
蛙族精英:從高一到大二的制度,傳承中山精神(個人覺得很特別,也有一些成長營,推薦👍)
通常這些學長姐都很活潑,也會在活動中帶氣氛,新生訓練時就會深刻感受到了~
🌸糾察
衛生糾察:打掃時間負責評分,還有倒垃圾
交通糾察:上放學指揮交通,在校門口登記,還有中午跟早修評分,社團直接進入交研社,有機會出去打漆彈
🌸活動
園遊會、運動會、中山之YA,還有日本國際教育旅行,以及印尼姐妹校交流(主要是英研社的工作)。高一公訓、高二壯遊(沒有畢旅QAQ)。
🌸校隊
有籃球、棒壘、排球隊~有興趣的小高一可以加入喔~
🌸周圍
有飲料一條街,對面是家樂福跟全聯,還有多達3間小七。生活機能讚讚!還有健身工廠(選修課跟社團課有機會去)。
🌸一點點小補充
⚠️校園角落會有蛇出沒(我是還沒遇到過啦)
⚠️新的體育館正在興建當中
⚠️教官口中藍徑小徑永久關閉´_>`
⚠️晚上溜回學校拿東西被校長拍肩就能上台大(奇怪的都市傳說??)
⚠️光是高雄就有三間中山(高中、附中、工商),加上別的縣市好像也有,所以一定要說自己是藍田中山!
🌸個人小建議
本人1A+2B++(都各差一題🤦♀️)進中山,發現其實有很多像我一樣會考手滑的同學,所以彼此競爭其實是相當激烈的,但是讀了不會後悔啦!畢竟讀書還是自己的,而且裡面也有很多老師願意提拔努力的學生。
🌍本篇由兩個小高一撰寫,如果有寫錯的地方請見諒🙇♀️🙇♂️
中山化學繁星 在 王耀裕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耀裕議員特地獻上祝福並邀請林園子弟選擇就讀林園高中
3/8--分享--林園子弟的榮耀---((大學繁星榜單)/第一梯榜單)-
3/8-((林園高中105年-錄取大學繁星榜單49人-錄取國立19人
(林園高中105年-錄取大學繁星榜單(105年3月8日/第一梯榜單)
1 黃巧瓏 國立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學系
2 黃宥淩 國立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3 黃姿云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4 曾泉諭 國立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5 李季勳 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 蘇格緯 國立宜蘭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7 吳昀哲 國立東華大學 光電工程學系
8 許哲豪 國立金門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9 簡士傑 國立屏東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10 何郁潔 國立高雄大學 生命科學系
11 張義生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應用數學系
12 黃湲琪 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系
13 林毓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光電組
14 林毓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15 李承芳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16 黃韋誌 國立臺東大學 應用科學系化學及奈米科學組
17 王育晟 國立臺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18 黃鴻傑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輪機工程學系動力工程組
19 簡睿彬 國立聯合大學 能源工程學系
20 吳岳謙 大同大學 材料工程學系
21 林靜濡 大葉大學 生物產業科技學系(臺中榮總組)
22 李崇瑜 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23 王士銘 中國文化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財務金融組
24 王學麟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25 周金儀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26 廖珮渝 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27 劉宥彤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
28 陳薏文 亞洲大學 光電與通訊學系光電綠能組
29 阮羿婷 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國際企業管理組
30 羅慧珠 東吳大學 社會學系
31 林昱汛 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32 黃俊政 長榮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33 葉伊芳 長榮大學 觀光與餐飲管理學系
34 吳珮歆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35 王思婷 南華大學 自然生物科技學系
36 劉育彰 南華大學 創意產品設計學系
37 朱峻樟 淡江大學 經濟學系
38 蘇亮瑜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水資源工程組
39 黃振祐 逢甲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40 簡筱君 開南大學 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觀光旅遊組
41 羅尹瑄 義守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42 吳祐誠 義守大學 廚藝學系
43 高白蜜 義守大學 觀光學系
44 劉 仲 義守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45 張勝崴 實踐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高雄校區)
46 李佳育 實踐大學 應用英語學系(高雄校區)
47 林沛臻 輔仁大學 經濟學系
48 劉怡婷 銘傳大學 新聞學系(台北校區)
49 謝孟憬 靜宜大學 英國語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