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學生義工招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學生義工招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學生義工招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學生義工招募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馮智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EnglishWeCan] 每年暑假,香港政策研究所,九倉Project WeCan及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 都會舉辦一個英語的教育課程,免費給基層的學生。上年我們有近350名學生參與。為準備今年的工作,我們要多請三個暑期職位,讓大學生也可以一起參與呢。 English WeCa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18:32:37

【港故:日夜與死神談判救生命 嘆社會對青年太嚴苛】 . 「你有無諗過死?」 .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9 03:14:47

【港故:哈佛畢業棄百萬年薪 十優生辦NGO倡平等教育】 家境決定一切? . 「我好相信我攞到嘅機會,其實都只係自己幸運。」 . 陳君洋(Arnold)出身於中產家庭,自幼讀名校,是會考十優狀元,升讀中大「神科」環球商業課程,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年薪逾百萬元,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15 17:11:15
    有 31 人按讚


    [#EnglishWeCan] 每年暑假,香港政策研究所,九倉Project WeCan及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 都會舉辦一個英語的教育課程,免費給基層的學生。上年我們有近350名學生參與。為準備今年的工作,我們要多請三個暑期職位,讓大學生也可以一起參與呢。

    English WeCan: http://www.projectwecan.com/…/joint-school-p…/english-wecan/

    誠意招募:
    1. Teacher Coordinator (合約5星期,7至8月,$17,000)
    https://recruiter.jijis.org.hk/job-post/preview?id=335680
    2. Assistant Teacher Coordinator (合約5星期,7至8月,$12,000)
    https://recruiter.jijis.org.hk/job-post/preview?id=335702
    3. Student helper ($480一天)
    https://recruiter.jijis.org.hk/job-post/preview?id=335704

    —————————————————————

    English WeCan為「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 WeCan)與「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合作進行的項目之一,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如小組教學、戶外學習、體驗式學習等)為初中學生提供英文學習支援。 

    2018年English WeCan由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的團隊主力策劃。由主修教育、英文或相關科目的大學生作為導師,企業義工成為項目義工,擔任學生的學習夥伴合力完成100個小時課堂、體驗式教學、課外活動及比賽等項目。該計劃相關的成效研究則由香港政策研究所完成。

    平衡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及培養自學英語的興趣之間一直是教育界的難題之一。但是次計劃的成效研究顯示,大部份學生不但透過此計劃建立穩固的英語基礎,學會500個英文生字,更激發他們自學英語的興趣,形成持續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English WeCan 不僅僅是提供英文學習的計劃,更是老師發展的計劃,令老師有效地探索及實踐學與教的知識及理論。是次活動主要有4個目標: (1) 令學生直接受益其中; (2) 令老師探索更有效的學與教的方法; (3) 在英語教學社群中分享珍貴的教學經驗; (4) 培育年青人成為負責任及善於教學的老師。

    其中,第4個目標的成效尤為顯著。該計劃提供珍貴的機會培育矢志成為老師的大學生從教導閱讀能力較差及沒有自信的群組中學習有效的教學法。計劃亦透過聘請並訓練大學及碩士生的領導才能,使他們了解教導英語的情況。

    活動過程中,大部份老師均展現出他們的教學熱情,而且能兼顧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透過文字及各項活動,在持續指導下,老師成功令大部份學生更專注於英語學習,更重要是令他們不再抗拒學習英文。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瑜錄 The O Dor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1-11 08:36:53
    有 111 人按讚


    我很欣賞的一位朋友,請大家多多支持及share

    我是梁啟業,32歲,掹車邊的80後。我只有中學學歷,兩次會考都不及格,卻創辦了「一團火義補計劃」,開了12班,為114名基層兒童免費補習。你一定會質疑,一個會考也不及格的人,憑什麼替人補習?

    但你若與我一樣,自小跟媽媽在街頭拾荒、長期營養不良,直至遇到一位社工才改變命運,你就會明白,我們這種基層孩子需要的,並不是「補習天王」的教育,而是有人願意扶我們一把,讓我們能夠抬起頭,知道前面仍然有路。

    我的正職是教會青少年部幹事,下班後全力搞義務補習計劃,自2012年創辦至今,已招募了逾百位義工,迄今開了12班,有114名基層小孩受惠,並有近500人正在輪候服務。不怕告訴你,我做這件事是因為覺得世界變了,變得扭曲,窮人很難有出頭天,所以我想改變世界、撥亂反正。你可能笑我癡人說夢,畢竟我是社會上的「失敗者」,在起跑線上輸了九條街,但我相信,我心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我把這項義補計劃名為「一團火」。

    遇到社工改變一生
    我有這團火,只因體會過貧窮。32年前,我出生於新移民清貧家庭,爸爸是工廠包裝工人,媽媽是主婦,哥哥大我一歲,一家四口擠在旺角上海街一個唐樓單位「後座」,前座是某工會的單身男子宿舍。

    我媽媽患有精神病,她常在街上遊蕩和拾荒,家裏塞滿垃圾,我和哥哥不得不出外流連,試過由廣華醫院徒步回家,那時候我還是個幼稚園生。一次,我跟着媽媽在街邊執報紙,路上遇到社工,從此改變一生。

    社工發現我和哥哥營養不良,小三那年,我被送到兒童之家寄宿,一直住到小六。素來無王管,進了院舍才初嘗「定時吃飯」和「天天洗澡」的滋味,詫異地發現一般人的生活原來如此有規律。

    我身體瘦弱,語言發展較慢,自小沉默寡言,男生都愛打球、打機,我卻習慣獨來獨往,喜歡思考、聽電台和觀察路人。升中後,依舊過着窮小子的生活,家裏沒洗衣機,校服一星期洗一次,或許同學嫌我髒,不主動跟我做朋友,我也沒刻意埋堆。

    由於記性不好,兩次會考不及格,自知非讀書材料。1999年中五畢業後,我派傳單為生,後來在報紙看到請人派傳單的分類廣告,我便有樣學樣,成為「派傳單判頭」,千禧年後網絡興起,更把概念搬上網,演變成招聘網站,生意愈做愈大,勉強算是「白手興家」吧?網站生意不錯,讓我能抽身在突破機構做「帶camp義工」。2006年,我索性結束網站生意,以過來人身份重回兒童之家當家長,陪伴30多個孩子成長。

    我愛接觸年輕人,他們擁有最多可能性,憑着一顆赤子心,能顛覆成人世界的漏洞。成年人有責任感但不會求變,小孩子求變卻未懂負責任,年輕人介乎兩者之間,慢慢學會負責任,亦樂於求變。年青與否不在乎年齡,我常擔心這世代愈來愈多Kidult,既不自主,又欠缺改變世界的動力。

    香港只有兩類小孩,一類是中產子弟,琴棋書畫樣樣掂,百般武藝在一身,但自幼由工人湊大,生活技能弱,鞋帶也不識綁,淪為高分低能;另一類是基層孩子,生活上自己搞掂,甚至要照顧弟妹,自理能力高,可是學業輸在起跑線,升學率低,上流機會渺茫。

    痛心貧富差距惡化
    我自然是第二類,看着時代進步,貧富差距卻不斷惡化,非常痛心。香港是知識型經濟,家底好、學歷高的中產子弟,有機會成為未來社會領袖,若他們不識民間疾苦,兩類人只會愈來愈脫節。我有一個願望:縮減兩類孩子的差距,讓中產學會體恤貧者,同時幫助基層孩子往上流,他日影響社會。

    以前帶camp,見證年輕人短短幾天內出現改變,很有滿足感,但想深一層,三日兩夜激情過後,不還是打回原形嗎?同樣道理,很多團體舉辦體驗貧窮計劃或組織義工探訪弱勢群體,活動結束,參加者一轉身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方式。

    香港社會對弱勢社群缺乏長期承擔,一次性捐款,市民願慷慨解囊,但要長期投入就卻步。義補計劃不是短期活動,受助學生並非用完即棄的消費品,我們不歡迎那些帶消費心態者加入。
    我辦「一團火」,補習只是手段,「同行」才是目的,通過定期補習,陪伴基層小孩成長。我一人力量有限,於是在facebook呼籲有心人加入,反應熱烈,並迅速獲得屋邨團體借出地方。我們每月舉行一次義工招募會,參加者來自五湖四海,嫩至中學生,老至退休人士,大多「單拖」出席,大部分是看了facebook而來。

    義補計劃像一道橋,連結中產與基層、舊一代和新一代,建立細水長流的關係。正因commitment大,加入義工團隊須簽署承諾書,服務申請者也非來者不拒,我們會進行重重面談和家訪,確保申請者有真正需要及認同計劃宗旨。而除了前線補習,背後的行政工作也很重要,須處理複雜的聯絡統籌工作,120位後勤義工功不可沒。

    我相信,改變世界,一團火就夠。

    ----------
    2013年12月7日
    中五學歷搞免費補習 讓貧童抬頭
    採訪、撰文:李澄欣 (信報)
    ----------

    很多基層小朋友渴望得到免費補習的機會,邀請你加入義補導師及同行者的行列,燃起更亮的一團火!你願意出一分力解決香港跨代貧窮問題嗎?

    義工招募:
    http://goo.gl/LUzow8

    「一團火」Facebook 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nfire.hk/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鄭錦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12-21 12:56:00
    有 91 人按讚


    請廣傳,謝!

    [訪問學生前線核心成員]

    足本訪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P5Rjl01s

    [學生前線 勇武抗爭]

    十二月六日,四名前線學生走上金鐘大台,宣佈成立「學生前線」,表示要讓香港市民清楚知道,在前線有一群傘下不退、當仁不讓、決不退場的學生,結語引用毛澤東的說話:「凡是鎮壓學生運動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Revin拉下帽子,戴上口罩,蒙面接受訪問。他自稱是「學生前線」其中一名核心成員,表示當初成立組織,是為了支持前線的抗爭者:「主流政黨和學生組織,如泛民和雙學,仍然沿用過去三十年的舊方法面對政府,主張吸取中間的民意,但我們看見行動者嘗試用直接的方法,一些直接的不合作運動,迫使政府面對民意。」他們認為前線抗爭者缺乏支持,泛民和雙學甚至不視作同路人,有必要站出來支援。現在,學前仍然維持十多名核心成員,還有一定數目的義工。

    「學生前線」的宗旨是勇武。Revin解釋:「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會勇於站出來維護,或者當受到暴力對待,不會畏懼,會站起來保護自己。」很多人認為十一月二十九日包圍政總失敗,十二月一日龍和道一役,警方暴力驅散,催生「學生前線」,Revin說可追源更早的立法會一役。他回憶當時議員李卓人曾說:「立法會內沒有學生」,但他們看見有穿校服的女中學生:「難道不認同雙學理念的學生,就不是『學生』?一些走得較前的學生,就不是『學生』嗎?」此事啓發他們組織一群較前線的示威者,為自身與同志發聲,也是樹立標竿,讓前線的人知道仍有人支持他們。

    學前自稱行動派組織,Revin坦言比起勇武盲衝,會先作分柝,判斷形勢:「我看待雨傘革命為一場堵路運動。一開始雙學和泛民錯判運動本質,不拿下龍和道,利用堵塞交通向政府施壓,而去圍堵政總或立法會,已有問題。失去金鐘道後,再搶回龍和道,也沒有意義。」他認為龍和道一役,整個策略都是錯的,但基於道義,很多人還是前往救援,有人被打傷和拘捕。

    學前成立不久,緊接下來金鐘清場,原先呼籲市民用盾牌組成防線,保護留守者安全撤離,後來改聲明叫人棄守金鐘,不要為泛民和雙學的「道徳光環」犧性,也是分柝後的決策,「很多前線的行動派,上前線除了争取真普選,還要保護後排的抗爭者。當主導金鐘的雙學和泛民,主張坐下來被拘捕,我很有保留。警方可以選擇執法,此舉根本無法對司法體系造成負荷,除了那麼一點道德光環,不知仍否存在道德感召外,我看不出實際效用。」當金鐘沒有抗爭者,他們就沒有保護對像,與其白白犧性,不如保留力量。

    Revin承認今次的「堵路運動」失敗,佔領區也失去了,他們戰略上先撒退,以繼續抗爭。問及學前未來的行動,他表示會進行較進取的不合作運動,如堵塞道路,也會試驗不同東西,如參與十二月十四日譴責警方暴力對待旺角路人遊行,從文化中心遊行至油麻地警署,是試驗政府和警方如何應對一個公開的行動派組織,笑言:「大家可看見不尋常的警力分布了。」作為行動派組織,學前追求成果,盡量低調,星期日會招募義工,希望集合更多志同道合之士。Revin相信下一波行動很快開始,而各界也注視著平安夜,屆時學前會有所宣布,詳情會在臉書專頁上公布。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採:Daniel Cheung
    編:Rio Kwan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23 10:26:19

    「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啱,來電者會覺得有人明白佢,會將心入面嘅感受話晒你聽。」May解釋說。

    義工一直短缺

    May直言,雖然義工招募的成績不俗,但當中不少人在訓練後,都因不認同這處理求助者的手法而選擇離開,令接聽熱線的義工數量一直不足;加上不少義工做了四、五年,亦會因抵受不住壓力而離開,May估計要維持熱線中心24小時服務,需要超過200人,但現時恆常義工卻只有約80名。

    她承認,當接線義工的確不是優差,形容是承載別人的眼淚,「因為有同理心,起初做其實唔慣,人哋喊我又一齊喊。」May用了約兩年時間才能調整心態,「每日生活壓力已經咁重,返嚟又要聽啲沉重嘅嘢。」但她覺得事情有意思,因此不會輕言放棄,「生有好多人做,但死就好多人忌諱而唔做,正正係無人做,我有一種感動想繼續行落去。」

    有自殺念頭不是錯事

    回望最初,May記得自己加入是因為身邊要好的朋友,在毫無先兆下自殺離開,令她一度自責。她想起當時自己對自殺的想法也是「咁使唔使死?」,但成為義工後,逐漸覺得自殺並不是傻事,「我會多咗一份體諒去明白啲有自殺傾向嘅人,有自殺念頭唔係錯嘅事,而係點樣同信任嘅人講。」

    社會高壓氣氛造成負面情緒

    聽了多年熱線,May粗略估計10個來電中,有7個是要情緒支援多於危急狀況,她認為是與社會高壓氣氛有關,「社會上謾罵聲音太犀利,好多時我哋撳低唔開心嘅情緒,因為好多人話有負面情緒係唔啱,但其實唔係。」

    她又留意到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大了很多,「譬如一個青年人一定要有用。」學生選科時揀選一些科目會被大人批評「搵唔到食」,而批判則造成壓力,認為青少年壓力問題值得關注。

    校園的「守望者」

    於是機構2010年起走入校園,招募中學生成為「守望者」,透過教授辨識抑鬱症、自毁自殺傾向徵兆及聆聽技巧等,希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關注情緒問題,從而減少自殺機會。負責統籌活動的May表示,接觸過不少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學業壓力,有些更對她說因為功課實在太多,有時候真的抑壓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時間去想。

    May期望社會正視青少年情緒問題,如投放更多資源讓青少年去認識自已與情緒,「例如要認識自己有無講唔出、埋藏心底嘅情緒,而唔係最後先爆發出嚟。」又冀自殺議題早些讓青少年知道,「其實愈傾訴,愈唔會催促自殺。」

    聆聽重於提供意見

    她寄語學校要給予青少年空間,「無論點樣,聽咗先,我唔會好快要佢哋(青少年)聽唔同嘅意見,因為佢唔係要活出我嗰一套,佢要自己去搵自己要行嘅路。」

    陪伴與聆聽,非常重要,對學生如是,對來電求助者也如是。

    今集《港。故》說說義工在通往自殺路途上的救人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7-08 17:18:59

    「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啱,來電者會覺得有人明白佢,會將心入面嘅感受話晒你聽。」May解釋說。

    義工一直短缺

    May直言,雖然義工招募的成績不俗,但當中不少人在訓練後,都因不認同這處理求助者的手法而選擇離開,令接聽熱線的義工數量一直不足;加上不少義工做了四、五年,亦會因抵受不住壓力而離開,May估計要維持熱線中心24小時服務,需要超過200人,但現時恆常義工卻只有約80名。

    她承認,當接線義工的確不是優差,形容是承載別人的眼淚,「因為有同理心,起初做其實唔慣,人哋喊我又一齊喊。」May用了約兩年時間才能調整心態,「每日生活壓力已經咁重,返嚟又要聽啲沉重嘅嘢。」但她覺得事情有意思,因此不會輕言放棄,「生有好多人做,但死就好多人忌諱而唔做,正正係無人做,我有一種感動想繼續行落去。」

    有自殺念頭不是錯事

    回望最初,May記得自己加入是因為身邊要好的朋友,在毫無先兆下自殺離開,令她一度自責。她想起當時自己對自殺的想法也是「咁使唔使死?」,但成為義工後,逐漸覺得自殺並不是傻事,「我會多咗一份體諒去明白啲有自殺傾向嘅人,有自殺念頭唔係錯嘅事,而係點樣同信任嘅人講。」

    社會高壓氣氛造成負面情緒

    聽了多年熱線,May粗略估計10個來電中,有7個是要情緒支援多於危急狀況,她認為是與社會高壓氣氛有關,「社會上謾罵聲音太犀利,好多時我哋撳低唔開心嘅情緒,因為好多人話有負面情緒係唔啱,但其實唔係。」

    她又留意到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大了很多,「譬如一個青年人一定要有用。」學生選科時揀選一些科目會被大人批評「搵唔到食」,而批判則造成壓力,認為青少年壓力問題值得關注。

    校園的「守望者」

    於是機構2010年起走入校園,招募中學生成為「守望者」,透過教授辨識抑鬱症、自毁自殺傾向徵兆及聆聽技巧等,希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關注情緒問題,從而減少自殺機會。負責統籌活動的May表示,接觸過不少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學業壓力,有些更對她說因為功課實在太多,有時候真的抑壓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時間去想。

    May期望社會正視青少年情緒問題,如投放更多資源讓青少年去認識自已與情緒,「例如要認識自己有無講唔出、埋藏心底嘅情緒,而唔係最後先爆發出嚟。」又冀自殺議題早些讓青少年知道,「其實愈傾訴,愈唔會催促自殺。」

    聆聽重於提供意見

    她寄語學校要給予青少年空間,「無論點樣,聽咗先,我唔會好快要佢哋(青少年)聽唔同嘅意見,因為佢唔係要活出我嗰一套,佢要自己去搵自己要行嘅路。」

    陪伴與聆聽,非常重要,對學生如是,對來電求助者也如是。

    今集《港。故》用七分鐘,說說義工在通往自殺路途上的救人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

  • 中學生義工招募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1-30 11:11:01

    家境決定一切?「我好相信我攞到嘅機會,其實都只係自己幸運。」

    陳君洋(Arnold)出身於中產家庭,自幼讀名校,是會考十優狀元,升讀中大「神科」環球商業課程,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年薪逾百萬元,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

    走在香港千千萬萬家長望子成才、夢寐以求的青雲路上,Arnold卻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原因是他念念不忘中學時期一次探訪基層學童的經歷。

    「嗰時我好記得做義工,去探訪住板間房嘅小朋友,了解到佢哋嘅學習情況,同我自己嘅學習情況相差好遠。」Arnold設想,如果自己生於基層環境,相信未必能夠得到現在所擁有的機會。

    作為制度裡的大贏家,Arnold反思教育不平等的問題:「有啲基層學生,讀中三、四仍然唔知銅鑼灣喺邊;但名校嘅中學生,可能中一、二已經全級一齊去澳洲交流。」

    因此,Arnold決定投身教育,希望擴闊基層學生的視野。三年前,他創辦了非牟利機構「良師香港」,招募不同學系的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學校做一年「項目老師」。

    除了常規課堂教學外,項目老師主要負責課外活動和生涯規劃,帶領學生走出課室,例如到中環與跨國公司員工以英語對話,或到不同地區上體驗課,讓學生認識自己社區以外的世界。

    計劃裡的學校夥伴,有一半或以上的學生都領取政府的書簿津貼;而項目老師每月就只獲派一萬元的生活津貼。「項目老師非常熱心,願意付出時間去關心學生,呢樣正正係基層學生嘅需要。」

    Arnold相信,在基層學校一年的體驗,對項目老師而言是很重要的領袖培訓。「無論之後繼唔繼續做老師都好,長遠佢哋都會真正成為社會未來領袖,為香港教育帶嚟制度性嘅改變。」

    今集《港。故》講一個尖子的故事,各位家長和學生都值得花五分鐘觀看短片,了解狀元眼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