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升高三同學的小建議
1.把握現在假期的每一秒
你有沒有過一種感受,明明才覺得自己剛進來沒多久
現在突然間竟然要升高三了
你到現在都還不太能完全接受,學長姐已經畢業的事實?
那麼,我告訴你,在這暑假後時間會再加倍快速的流逝
假期結束緊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與段考轟炸
在你還沒意識到...
寫給升高三同學的小建議
1.把握現在假期的每一秒
你有沒有過一種感受,明明才覺得自己剛進來沒多久
現在突然間竟然要升高三了
你到現在都還不太能完全接受,學長姐已經畢業的事實?
那麼,我告訴你,在這暑假後時間會再加倍快速的流逝
假期結束緊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與段考轟炸
在你還沒意識到已先,黑板上的學測倒數就要歸零
如果你的暑假繼續糜爛
相信我,你在最後的時光會恨不得掐死現在的自己
2.活在這個時代,很抱歉你已經沒有放棄學測的本錢
直接拚指考這想法,對於應屆生已經不可行了
尤其理工科系而言,很多學校甚至給到了近七成的名額
近年來透過各類計畫,前段大學分給社區高中的名額有顯著提升
這某程度上對於前三志願高中有相當影響
但是前幾志願高中學生又非常多都是非最前段不念
不會願意接受考不好的結果
最後就是重考班以前三志願學生為最大宗
這些強者中的強者多以鎖定指考為主要目標,前段校系競爭到不行
遑論學測還可以拿去申請科大、中國、香港、日本的學校
身為應屆生,得以學測為主至少先全力一拚,已是宿命
你說學測會不會因為要準備社會科、自然科,因此比指考很浪費時間?
不會
如果你去比較過考試範圍就知道
指考難度與範圍都是學測高上接近一倍
以英文來說,學測四千字就足以應付
指考七千不過是基本,你要真正拿到能上台面的高分,一萬並不過分
多準備這些範圍,加上考試減少時間
絕對不比你多念一點科目來的輕鬆
就不要說,若你要考的是你本組的科系,社會科 自然科本來就影響不大
把基礎念好,拿到中等成績足矣
就我這幾年個人觀察
只鎖定指考為目標的,在近年結果考差的人數遠勝於考好的
在指考要拚上最前段的校系,以目前趨勢,沒意外一年只會比一年難
3.不要有一次全救的想法,先學會爬,再來煩惱如何走跟跑
很多同學之所以會自我放棄
主因就在高三覺醒時,發現自己實在差太多了
幾乎沒有一顆是可以顯擺的,主科又慘慘慘
老是被國英數給拖累
眼看學測要逼近了,卻越讀越挫折,越念越沒力
這都是典型的還不會爬,就想要跟人家比賽賽跑的症狀
你經歷的這些,對於認真的同學而言,他們分散給高一二承擔了
對他們而言高三不過駕輕就熟,稍微增加一下腳步而已
但對你不是,你根本從會考後就沒有再長期高強度要求自己
這加速是需要時間的
讀書進展從來不是平穩的向上
相反的是上上下下,讀了會忘,忘了在讀的循環中前進
如同摩擦力,當你沒有達靜摩擦的臨界點時
你耗費多大力氣都是再做白工,讀的一下就忘
可當你到達一定點,你就可以輕鬆以穩定速度前進,只要維持動摩擦需要的動能就好
這件事情是急不得的,你越急越慌,只會讓你未來走的更不順
所以如果你才剛開是要拚,直接放棄你要全部科目都救起來的想法
先救主科就好,如果像是數學你特弱,那就讀基本題即可
你起碼低的目標達到了,才有本錢去追求高的
瞬間訂超出你能力太多的目標,只會逼死自己
4.好好感謝那些機車,愛管東管西的老師
這種老師常常在高中被當很機車,超級煩
其他班都沒有這樣要求,為什麼就這老師這樣搞
為什麼就這老師出題全校平均成績特別低
等你上大學就知道,會這樣認真的老師有多負責,有多珍貴
相對於許多大學老師不管學生死活,活在自己世界自顧自的講沒人聽懂的囈語
好太多太多了
你的競爭範圍是全國,不是只有你高中
要當一個老師混永遠是最輕鬆的,考簡單點你高分他輕鬆大家都開心
會願意盯的嚴格,代表他對他的教學結果在乎
我高中時曾很討厭英文老師
覺得管太多,每天都考試煩不煩,天天聽寫是怎樣,當學生都沒有別科要念嗎
但我英文在高三最後關頭拉起來了
直到研究所都在吃當初老本
她是我直到現在,人生中最感謝的老師之一
總別等到未來才懊悔這件事
5.你學校學長姐表現如何,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班上前三跟倒數前三名的同學
身上是不是都穿一樣的制服,用差不多的分數進來同間學校的?
那請問你認為他們未來表現,也會是一模一樣的嗎?
若不會,你怎麼會有學長姊如何,你們就會如何的荒謬想法?
我不否認有些教授偏愛前三志願的畢業生
但我也同樣認識很多教授,有意識的想打破城鄉差距與明星志願迷思
比起煩惱這個,不如提升自己,學校沒別人閃耀,就靠實力來彌補實在
我自己就是社區高中出身的,我可以深深明白那種自卑感
總覺得前三志願都是神級的怪物,即使念同間大學,都會偷偷懷疑自己是不是幸運而已
可大學一兩年之後,就覺得當初這樣的想法很好笑了
管你念哪間學校,絕大多數的大家都是凡人而已,好學校也不過就是過去的他拚了多一些
即使面對分數比我高的同學,當我拿的出其他表現,半點也沒什麼好自卑的
若有人因你的學校瞧不起你,難過什麼? 拿出成績跌碎他眼鏡阿
難不成你還要讓小看你的人稱心如意嗎?
怕就是怕很多學校集體的自我示弱,還沒考就先畫地自限,先把自己訂為不如人的
切記,心理的障礙才是最可怕的,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_________
樂擎文
#關於讀書方法技巧等就明天演講分享囉
#明天後會開表單給外縣市同學憑書索取錄影
#未來這一年到統測指考結束為止請多多指教囉
@luke7459,回饋演講可點ig自介報名
中學生如何提升英文能力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聰明才智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21)
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到了最後的段落,我們來討論一個許多父母都想知道卻常常揠苗助長的題目:如何讓小孩子變聰明、學習成績優異。
提到中醫幫忙增强聰明才智,許多人會想到「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等等。爲什麽要補腎?中醫認爲「腦為髓海」,髓屬於腎家,想「補腦」也就想到了補腎。提升清陽,或者說提好的水上頭,能讓人耳聰目明、神清氣爽,自然也就應用在提升頭腦的功能。而加强氣血,是對人體整體功能的輔助,好比加强後勤補給,前方戰線的各種機制才能好好發揮。
《東垣試效方》中有個知名的方劑,「益氣聰明湯」,常常被大家當作增强聰明才智的藥方。「益氣聰明湯」的中藥組合為黃耆、人參、葛根、蔓荊子、白芍、黃柏、升麻、灸甘草。藥方的意義為葛根、升麻提升清陽,黃耆、人參、炙甘草補中益氣,蔓荊子清上熱,白芍補血斂陰,再視病人情況而加一些黃柏來清熱瀉火。後代醫家因而解釋「益氣聰明湯」的「益氣」為補益中氣作用,「聰明」為耳聰目明、聰穎智慧的意思。
然而,常常看我文章的讀者大概已經猜到了,當我像上面那樣平鋪直敘地陳述,代表事情沒那麽單純,文章一定有轉折。沒錯,這也是爲什麽一開頭時說許多父母都是揠苗助長。我們先暫時跳開中醫的架構,來談一談腦部的運作。人頭腦的運作十分複雜,並非你想做一件事情,頭腦就會老老實實按照指令來進行。人類的意識(Mind)和頭腦(Brain)的關聯性,至今仍然沒有被充分理解,和物理的統一場論一樣,被列爲人類最迷惘的幾個大問題之一。不過,所有腦部研究都同意一點,那就是「The mind uses the brain to make the mind. (意識使用頭腦來建立意識)」,簡單的說,人的意識會改變頭腦實質的結構及反應,而頭腦的實質結構及反應會改變人的意識,無論人們是否有靈魂或佛教所謂的「自性」,這個意識與頭腦的相互改變的關係都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當人壓力大、心情緊綳的時候,頭腦會自動進入備戰狀態,好像馬上要和敵人打鬥或逃離老虎追趕一般,增强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壓制主導正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也大幅增强反射動作的快速控制,壓制思考複雜問題的大腦部位。頭腦也會下令分泌大量的皮質醇(cortisol),壓低免疫系統的功能,以免發炎現象為戰鬥能力帶來負面的影響。頭腦也會自動減少製造新的神經元(neuron),降低新神經元鏈接的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神經元在短時間内一起反應,彼此的鏈接即會加强,以後會更常一起反應。因此,當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有大幅反應時,無論當時你做什麽事情,都會和負面情緒連結,一起被收藏到隱性記憶(implicit memory)裡,長期改變主導隱性記憶的頭腦部位結構。換句話説,下一次你做類似的事情時,明明應該是高高興興的,負面情緒卻突然跳了出來。這也是爲什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一聼到某個人説話的聲音就開始莫名地煩躁,一看到某個場景就開始莫名地害怕等等。如此的意識與頭腦互動會產生惡性循環,一開始壓力大、心情緊綳造成頭腦的改變,做類似事情時自動產生負面情緒,而這樣的反應加强及擴大與負面情緒連結的事情範圍,直到有一天,做什麽事情都心情不好或怨氣十足,變成了所謂的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這種情況下的學習及思考能力,當然也就糟糕透了。另一方面,神經元越使用越容易激發,越不使用越不容易激發,而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鏈接越少互動,就越可能被頭腦自動修剪掉。也就是説,大腦用來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越被壓抑,該部分的神經元的反應會越差,人的聰明才智也就越低落。而學習及思考能力下降,挫折感增加、心情低落,使得負責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更被壓制,這又是另一個惡性循環。
言歸正傳,如何提升聰明才智。由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難猜到,想要變得比較聰明、學習能力比較好,最重要的是長期保持正面的情緒及身體的健康狀態,這也是爲什麽許多醫學研究表示,多接近大自然、適度運動、養寵物等等,除了讓人心情愉快、增强免疫力以外,也會提升記憶力和思考力。另一方面,對小孩子而言,睡眠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充足的睡眠不但直接幫助小孩子身體的成長,也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依據美國對中學生的長期追蹤研究,在類似背景下,每晚睡九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明顯比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好,而每晚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也明顯比睡七個小時的中學生好。關於睡眠的論點,中醫本來就如此認爲,不過,得外加一個條件,那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三點是最重要的睡眠時段,如果小孩子是半夜三點睡到中午,即使是睡足了九個小時,也還是枉然。
結論是,中醫幫忙提升聰明才智,重點在於幫助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同時處理他們健康上其它的問題,讓他們不受疾病的困擾。這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並沒有衝突,只是得知道爲什麽要做些動作,做這些動作能不能讓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等等,並不是拼命地補腎、補氣、補血就會比較聰明,小孩子過度進補,反而影響他們正常生長的步調。
這裡得補充一點,許多父母讓小孩子不斷地做數學練習題、背很多英文單字等等,大量的重複練習確實可以加强神經元的鏈接,在腦部產生强固的處理網路,通常也很容易在考試成績上表現出效果來。然而,這樣的做法也有不少負面的問題。第一,如果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快樂、壓力很大,那麽思考複雜問題的整體能力會被抑制下來,得不償失。第二,大腦爲了處理某項不斷重複的動作,得修剪附近部位的神經元鏈接,也就是當人太專注在某一項工作時,學習及應付其它事情的能力將無法同步成長。這點對專業人士而言,可能問題不大,但對正在成長、學習各種不同事物的小孩子而言,不一定是件好事。第三,許多醫學及教育專家指出,小孩子每天都需要一段「無聊」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找東西來玩、來想,藉由這樣的過程來提升他們的想象力、思考力、創造力。如果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又是數學、又是鋼琴,短時間内可以讓父母虛榮地炫耀小孩子數學多好、音樂多好,長時間下來卻損害了小孩子獨立思考及應付複雜問題的能力。那麽,小孩子長大了,或許可以成爲馬雲手下領高薪的程序員,卻失去了像Elon Musk那樣引領Tesla和SpaceX的思維能力。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9848)
中學生如何提升英文能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若能在小學教育就養成孩子獨立自主、不懼學習的特質,
面對未來更進階的學習,自然也無須擔心。
而這一切,就從「陪孩子寫作業」開始──
▍為什麼要寫作業?寫越多越好嗎?
作業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度是否落後或需要補強,
也因此,寫作業的目標應為「真實展現孩子當下的學習成果」。
然而,我們卻常常誤把「很快寫好」、「全部都對」、「寫越多越好」當成目標,
錯失了真正解決孩子學習困境的機會。
▍面對正在寫作業的孩子,絕對不能打斷他的思考!
當孩子遇到問題,卡關卡很久時,一味催促他時間有限,
不僅是無效的行為,更是造成孩子容易分心的元凶。
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該教導的不應只是「正確答案」。
▍當孩子寫完作業,該幫他檢查嗎?
幫孩子檢查作業,是很多父母最常做的事,
卻忽略了這極容易讓孩子養成不負責任的依賴心態。
父母過多的幫忙,成了孩子成長的最大阻礙。
▍拖拖拉拉的孩子,竟然更不該陪他寫作業?
很多爸媽為了陪孩子寫作業,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結果不僅自己疲累,孩子對學習也更加厭惡、更想逃避。
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專注力最長僅半小時,
延長專心時間的關鍵,就在於學習環境。
正確的陪伴方式,不僅決定了孩子的成績,也定調了孩子的未來。
讓我們從「作業」開始,為孩子累積一生受用的學習力!
摘錄自《#有一種崩潰叫,陪孩子寫作業》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這本書的書名超級可愛,我猜可以得到不少家長的認同。
我現在看親子書,心裡都有正向的感受。雖然每本書的價值觀有些不太一樣,但至少不少父母願意學習如何當父母,而不是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想合理化自己一切行為。
當父母要花時間學習,我常見到不少認真用心的父母,常深深感動。祝願您,能藉這本書回想自己寫作業的樣子,並且感謝那個階段的努力,讓自己有許多基本知識可以應對這個世界!
... ... ... ... ... ... ... ... ... ... ... ... ... ... ...
好的生活習慣,能提高學習效率
【文/ 王莉】
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一到三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比如上課專注、做事有順序、整理書包等等。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具備良好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終身需要的學習力。在孩子小一到小三的時候,不僅學校老師,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在家裡,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哪些習慣呢?
一、獨立整理書包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小孩子。父母總是擔心孩子無法自己解決事情,這種思想是阻礙孩子成長的最大障礙。在學校裡,孩子們的書包自己整理,但是回到了家裡,父母總會插手代替,特別是媽媽們,總覺得孩子動作不靈活,浪費時間。這時父母一定要管好自己,做到引導就好,不要代替孩子做所有事。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指導孩子哪些物品可以先放、哪些物品後放,也可以示範給孩子看,但是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不要擔心孩子把書弄皺了―第一次的不完美,才會有第二次的進步。
孩子每天學習結束後,父母可以陪孩子整理書包,一直到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你的肯定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重要而且驕傲的事情。
整理書包看似是件小事,其實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很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物品整理習慣,以後做事也會缺乏條理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訓練的不僅僅是收拾書包的能力,也是對孩子的邏輯思維、執行能力、做事態度的訓練。
二、良好的書寫習慣
很多高年級的父母抱怨,孩子的筆順錯誤、錯字多、寫字潦草,這都是因為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漢字的筆順有自己的規則,這套規則講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卻不簡單,比如內外結構的字,有很多孩子為了省事,就先劃一個方框,再填上裡面的部首。這樣寫出的字,老師無法發現錯誤,卻會形成一種潛意識―書寫可以不按照規則去寫,大量的筆順錯誤就這樣累積而成。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比老師更容易發現這樣的錯誤,更能及時對孩子進行糾正。
三、認真完成非書面作業
到了高年級,很多學生對老師出的非書面作業容易馬虎混過,因為老師無法澈底檢查這種作業,父母卻可以落實檢查。英文、國語都是需要逐步提升語感的科目,所以非書面的、朗讀的作業對於孩子學習能力的提升,就十分重要了。
四、自主思考
一份有效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孩子不會的題目,父母應該感到高興。特別是國中之後,老師正是根據作業中學生呈現出的問題,來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案。
當孩子暴露出自己的問題,父母要鼓勵孩子去使用老師教授的方法進行解決,並且及時進行總結歸納,這對打下孩子自主學習的基礎很有幫助。
五、做事有效率、不拖拖拉拉
到了高年級後,寫作業的時間變長,但是很多孩子卻要用到四、五個小時去完成,有的甚至寫到深夜。這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有效率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用終生。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就要訓練孩子到家洗手、換衣服,然後在安靜的學習環境中獨立完成作業的模式;當孩子養成這套模式,就算年級漸長、作業量增加,也不必擔心會寫到半夜了。
……
Point
提高孩子寫作業效率的方法如下:
1. 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作業:即使距離學校再近,從學校到家往往也要超過十分鐘,這個時間足夠孩子休息了。所以孩子到家後,就要洗手,然後開始寫作業。
2. 環境擺設要簡單:提供孩子一個擺設簡單的學習環境,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包括孩子的文具都要簡單,過多的文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挑選中浪費大量時間。
3. 提供安靜的環境:寫作業是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過程,父母要避免和孩子交流,不要用任何理由打擾孩子學習,就算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錯誤也一樣。即使要處理,也要等到孩子完成作業再進行。父母要訓練孩子,在不會的題目前做上標記。要允許孩子有不會的內容,也要允許孩子出錯。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不會」就會發怒,最後使得孩子對作業充滿了恐懼。父母一定要有這個概念:「孩子不會是正常的」,不要因為孩子不會某些內容而失去理性。
4. 一次完成一項作業:有的孩子一會兒寫英文,一會兒又寫國語,然後又回過頭來寫英文,這是錯誤的安排。要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就要鍛煉孩子做完一項作業再做另一項作業,不可以好幾項交叉來做,這樣會降低學習效率。
5. 做作業要從容易到困難:困難的作業要放在後面處理。如果一上來就做難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越到後面就越容易拖延來緩解自己的內心焦慮。萬事起頭難,所以開頭要從簡單的、自己擅長的科目入手。要尊重孩子,難易度要讓孩子自己判斷,而不是父母強勢規定。
6. 正面評價很重要:對於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說,父母積極肯定的評價,可以培養孩子做事高效的習慣。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個別情況來制訂時間表、獎懲制度,激勵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父母要做到評價客觀、公正,不要因為對孩子的愛而變得沒有原則。做好孩子完成每項作業的統計,便於督促孩子不斷地提高效率、養成習慣。
7. 不同的孩子,引導方法也不同:有的孩子喜歡追求完美,總是寫了擦、擦了寫,浪費了大量時間。這種孩子一般對自己要求很高,自尊心也強。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在守護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時,也要告訴孩子作業評價的標準及時間,來加強他們的時間觀念。我們也要積極表揚孩子,幫助他們逐步改善。最好在初期就能及時制止他們浪費時間的行為,比如把孩子的橡皮擦收起來,告訴孩子想好了、看準了再寫。
還有一種孩子缺乏「學習心態」,他們總是邊寫邊玩。一般情況下,這是父母未能嚴格要求,讓孩子無限制地獲得寬鬆的氛圍而養成的不良習慣。首先,父母要先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縱容孩子。
還有一種孩子屬於學習有困難的類型,這樣的孩子信心不足,更需要父母的鼓勵和引導。這類孩子做事用的時間長屬於正常現象,父母必須接受客觀事實,也可以求助於更專業的人員。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有一種崩潰叫,陪孩子寫作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2101
采實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cmebook01/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中學生如何提升英文能力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相信民主是令人快樂的事】
「民主是令人快樂的事」。
在苗博雅的競選辦公室玻璃窗上就貼著這句話。
事實上,每次和䁥稱阿苗的他談話,同樣是令人很愉快的事。
1.
認識苗博雅,也是三年前推「年輕的力量進國會」時候的事。
見到阿苗之前,我看到 林濁水去給他鼓勵、打氣,大感好奇。
當時我不記得林濁水有出席過其他「第三勢力」候選人的場子,就問他為什麼。林濁水簡單地回答:「頭腦邏輯清晰,口才也真好!」
確實如此。
選前我訪問阿苗一次。他說話可以讓人劃重點的「金句」很多。
當時他二十八歲,談到為什麼要出來競選,他說「台灣已經沒有時間等我們變老」,隨口一句,讓人無法忘記。
那時也正是馬習會突然發生之際。苗博雅說:從馬習會消息出來之後,過了一天立法院都沒有什麼動作。而照他分析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阿苗提出:只要三分之一的委員連署,就可以聲請釋憲,同時申請緊急處分,可以限制總統這次會面,大法官是可以做到的。他也主張,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還可以邀請總統在馬習會行前來立法院做一次國情報告,或者設立一個特別調閱委員會,做事後檢驗。
他說,這些提案雖然都可能不容易通過,但不能說沒用就不做。即使被否決,也可以對國際社會發出一個訊號,也可以讓大家知道誰為暴衝的總統護航。
可是最有立場和能力做這些事的民進黨,當時卻什麼都沒有做。
苗博雅的判斷是:那時大家都預測蔡英文很有可能當選。可能是接下來很有希望執政的民進黨,不想親身示範立法權干預太多行政權。
阿苗認為家大業大的政黨有許多考量,所以他接下來講了句重點:「這也是為什麼台灣需要一個新興政治力量的原因。」
苗博雅講話速度有點快,但是複雜的問題在他分析之下,兩三下就清楚明白。
他講話的中氣又很足,後來我跟別人提到他的時候,總喜歡講:「阿苗的演講,要在十萬人以上的場子才好發揮威力。」
2.
這次要了解縣市議員選舉,除了在新北市的 曾柏瑜 和高雄市的 林于凱 之外,在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參選的苗博雅自然是我必須訪談的人。
阿苗當然沒有讓我失望。
以台北市議會為例,縣市議員如何一心黑箱作業,重要會議紀錄付之厥如的現象,就是阿苗讓我見識到的。
看今年的「社子島開發案」、「第一果菜市場改建案」會議紀錄,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台北市「容積移轉」的歷史問題,建商可以如此這般地移花接木,我也是聽阿苗的介紹才大開眼界。並且知道柯文哲在這件事情上竟然還開了郝龍斌的倒車,證明利益團體與市議會結合之密,不論藍綠白都難以撼動。
和另外兩位年輕的市議員候選人一起,阿苗不但幫我了解了地方選舉的重要,也幫我把自己思索了幾年的台灣整體的問題,做了進一步的𨤳清。
3.
我問阿苗這次參選的任務是什麼。
他說有兩個。
一個是做好一個監督者。
阿苗認為要真正改善市民的生活,必須推動政治的改革。而市民生活的品質,取決於地方政府的施政品質。地方政府的施政品質,又和市議員的問政品質息息相關。
所以,他會全力推動台北市議會的公開透明,讓所有市議員都接受公民監督,提升市議會的問政品質。同時嚴格把關市政府的預算,檢視市政府或市議會與財團的利益糾葛,讓市民看見真相。
從三年前他分析立法院在馬習會上可以做的監督的事情而沒做的犀利來看,他一直把「監督」這件事念茲在茲。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實踐社民黨的理念。上一次立委選舉,社民黨沒有人當選,這一次阿苗是社民黨指標型的參選人,不只要證明年輕世代有能力把理想化為現實,也要為社民黨打出一個灘頭堡。
阿苗有一些社民黨特色的政見。在我自己聽來,印象最深的是他主張:「市立各級學校,實施一定時數的勞動教育,讓每個學生高中畢業時,就清楚了解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4.
上次立委選後,我又訪問了阿苗一次。他也又講了很多金句。
我問到他對今天選舉制度對新政黨、小政黨不公平的地方時,他回答:今天的選舉制度雖然不好,但還是比三十年前好。雖然有困難,但是不足以成為放棄的借口。因此,他說,新政黨、小政黨沒有資源,沒有人力,的確很艱難。「但政治就是要有把不可能轉換為可能的能力。」
然後阿苗又加了一句:「我們的每一步都得讓已有的支持者相信,覺得值得;要讓潛在的支持者覺得心動。我們就是要持續保持自己的進化。」
這次苗博雅參選台北市議員,不必想也知道,他因為資源、人力的不足而產生的拮据,但我也從他這次的過程,確實感受到他相信自己所說的「把不可能轉化為可能的能力」,以及持續保持自己的進化。
這不只顯示在他的競選事務處所貼的「民主是令人快樂的事」這句標語,也顯示在他所做的事情上。
在九月底的時候,我去他臉書上看,發現他貼了一則「做事不必等選上再說」。
阿苗說他的選區有一部分屬於天龍國的天龍區。但實際上,這個選區內也有許多特殊境遇的弱勢家庭。即使在明星學區,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繳不出學雜費。「尤其閱讀寫作能力培養,需要以大量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疊加累積。更是特殊境遇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所以阿苗決定在他的競選辦公室舉辦一系列國中學生閱讀寫作課程,提供就讀於大安、文山區國中的弱勢學生免費參加。他說:「除了拜票、拉票、傳遞理念之外,選舉還有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這兩天,阿苗臉書又貼了一則「選個好音樂會」的活動。
他說:民主,應該是讓人快樂的事。選舉,卻經常讓人不快樂。選前各種奧步,投票時各種含淚含恨.....
所以,這次阿苗要在自己的競選辦公室辦一場演唱會,讓大家開心一下。
他說:「這次,我們不必再含淚含恨投票,你可以投你所好。」
阿苗確實一直在實踐他所相信的「民主是令人快樂的事」。
我不是台北市大安文山區的選民,但是推薦苗博雅給這個選區的朋友。也請大家轉告大家來支持 這次 8 號的 苗博雅 MiaoPoya。
他雖然相信也實踐「民主是令人快樂的事」,但選舉進行到離選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實際的辛苦是可以想像的。
以我在「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縣市議員選舉」文章裡所說的地方選舉的黑暗與腐杇情況而言,大家應該支持苗博雅,讓他能突破黑暗的封鎖,也能更長遠地和大家一起分享他所相信的民主的快樂。
相關頁面:
支持苗博雅,請到 https://voteformiao.tw/
11月4日下午4點「選個好音樂會」活動頁面 http://bit.ly/2yGdgBV
「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縣市議員選」http://bit.ly/2PFLy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