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學成績表補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學成績表補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學成績表補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學成績表補領產品中有1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抽好書】《高層次閱讀與思考》(送出2本) #建中名師黃春木親授 #克服閱讀萬字長文的障礙 #快速抓到重點比補習更有效 #國高中生閱讀思考重磅級好書 💖【參加辦法】(四步驟:按讚、留言、標兩個朋友,公開分享) 1. 即刻起至9/27(一)晚上12點止,在本文按讚 2. 在本文底下留言【高...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hmad的女兒Sarah今年剛升上小學,中文學不好,讓她在其他學科的成績亦不理想。為了讓女兒Sarah學好廣東話,Ahmad參加了非牟利組織「觸動」為少數族裔提供上門學中文服務,每個星期有一至兩日的補習日。 訪問當日,補習導師Freddy帶齊生字卡、道具鐘教Sarah。不過,Sarah對於很多生...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41:45

.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今天這篇文要來分享一下我參加這個計畫的經驗 其實我兩年前曾經發過一篇文介紹生培 不過最近他們又開始招生了,所以再寫一次XDD .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大多數高中數資班都有所謂的「專題研究」?那麽普通班的同學如果想要認識科學研究,甚至打入國際科展的殿堂,該怎...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51:09

|Spark Light工作坊| 📍|主題| ▫️到底要選系還是選校呢 📍|前情提要| ▫️ 選系?選校?這道萬年難題每年都在困擾著高三學生,而小編我也必須先說,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非常見仁見智,我無法告訴你哪個才是絕對正確的選擇,但下文我會就我所知,提供各層面的分析,並分享個人經驗給大家作參考!...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Dr. Kelvin La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8:45:52

中四至中六HKDSE Chemistry: Dr Kelvin Lau的S.4-S.6化學常規課程及各精讀課程已經開始接受報名啦! 以下是報讀指引: 章程連結: https://reurl.cc/3aga9L   報讀指引: 中六新舊生(想Dr Lau同你勁操Past Paper): S.6 Reg...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0 14:46:40
    有 238 人按讚

    💖【來抽好書】《高層次閱讀與思考》(送出2本)

    #建中名師黃春木親授
    #克服閱讀萬字長文的障礙
    #快速抓到重點比補習更有效
    #國高中生閱讀思考重磅級好書

    💖【參加辦法】(四步驟:按讚、留言、標兩個朋友,公開分享)

    1. 即刻起至9/27(一)晚上12點止,在本文按讚
    2. 在本文底下留言【高層次閱讀與思考】並【標註兩個朋友】
    3. 在自己臉書公開分享本文
    4. 9/28(二)進行電腦亂數抽獎(將以私訊通知)

    💖 一人僅限參加一次 (貼文兩次以上也只算一次喔)

    ………………………………………………………………

    【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推薦文/ 彭菊仙

    在凡事都有估狗大神應門回覆的新時代,青少年搜尋資料的能力愈來愈快,但也愈來愈破碎片段,或許科技趨勢反而是弱化青少年高層次思考的阻礙。

    目前入學考試都走向「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模式,考核的目標不只是表象的閱讀理解,更是深層訊息的分析與評鑑,也就是批判性思考。

    青少年常誤以為批判就是一昧的反對,往往提出的是「斷言」,而非經論證的「主張」;搬出的雖是「事實」,卻非鞏固主張的「證據」;

    而論證寫作,更非端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漂亮文章,而是如黃老師所言,須嘗試發展自己的CAE:主張(Claim)、論點(Argument)和證據(Evidence),甚至更進一步展現獨樹一格的創新亮點。

    黃老師此書本身就是逐步構築思考的代表作,同時也用邏輯清晰的各種圖表來表現高層次思考歷程,此書就是多元論證寫作的最佳示範。

    為了讓青少年發展自己的思考,每一篇都有黃老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連我這個半百媽媽都感覺到腦神經細胞快速重組、重新連結的衝擊力道。

    這本書太棒了,我極力推薦給正在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及父母們,相信經過本書點過穴,竅門全開。-
    .

    ✔迎戰108課綱閱讀素養,最權威攻略

    ✔國高中生必備,一路完勝會考、學測、分科測驗

    ✔高中教學現場實證,圖文解說 × 範例練習

    ✔有效增強文字理解與思考,看得懂、讀得快,學習力全面升級

    ✔全臺中學校長、名師、教授強力推薦)))
    .

    各科念書抓不到重點,成績一直沒有起色?
    讀到超過千字的文章就頭大,看到圖表就頭昏?
    作文老是寫不好,內容空洞、提不出自己的想法?

    愛讀書,不等於會讀書;讀得多,不等於讀得懂。
    有策略的閱讀與思考,才能成就學習的新高度!

    在建中教書超過25年的黃春木老師,是教學生思考的專家,多年擔任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賦優異班」的召集人。

    他在教學現場發現,考試常勝軍的建中學生居然不會「讀書」!

    給學生一篇文章問他文章講什麼?學生還答得出來;但接著問:作者用什麼論點處理這個問題?用什麼證據支持那個論點?作者提出的結論和論點能否扣連在一起?

    一堆學生就兩眼昏花、被打趴在地。

    這個現象其實也是全臺學生普遍面臨的痛苦!尤其「108課綱」全面上路,大學學測、國中會考型態都已經翻轉,超過萬字的多文字、長文章,跨領域、圖表與文字混合的題目大幅增加,「背多分」已經不靈光。

    沒有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各科學習就容易落後,跑去補習也不見得救得來。

    擺脫僵化的腦袋不能等了!現在就學著拆解有效閱讀與思考的必要元素,跟著書中的圖文解說、範例練習,一步步打穩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素養基礎:

    ➤第一步 閱讀理解
      如何讀懂一篇文章?什麼是文章的主旨?如何作好筆記?寫摘要的訣竅是什麼?面對長文章,怎麼讀才能快又準?

    ➤第二步 批判思考
      如何分析文章的主張、論點和證據?同不同意作者的論點?理由是什麼?如何找證據支持?

    ➤第三步 論證寫作
      怎樣寫好一篇條理分明、有說服力的文章?論證寫作的檢核表有什麼?如何提升寫作力?

    ➤第四步 創作思考
      如何更有創造力,思考更靈活?創造思考的歷程包含哪些階段?

    ~ 一本適合各學習階段,親師生隨時取用的好書 ~

    增進老師掌握閱讀素養的教學技巧,
    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獲取高分的訣竅。

    無論你是為學習所苦的中學生、關心孩子的家長,或是教學第一現場的老師,這本書都將幫助你跨入閱讀與思考的新境界。

    👉【書訊】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建中名師黃春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135?sloc=main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巴黎老姐甜廚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8 17:48:18
    有 675 人按讚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十五年回顧文‼️//
    //凡事都超前部署,一環扣一環的老姐//
    老姐看起來是開朗少女,好像無憂無慮
    但其實超追求完美、好勝心跟好奇心都很強🤣

    國中民俗體育班扯鈴組,全校智測女生第一、高中北一女數理資優班
    在高中看起來混混的,但是當衛生股長的一年間得了很多掃除衛生獎,也到中研院做專題研究,受過 #配音員訓練
    上了臺大,大一昆蟲系,大二轉入心理系,跟著研究所兩個實驗室,當過兼任助理,也做了自己的國科會研究
    心理系雙主修昆蟲系,輔系經濟系,最後因為不想延畢,所以只拿到 #心理系學位(成績平均83.25,共169學分)
    大二升大三暑假拿到 #美甲執照,並在台大創立了美甲研習社;大三升大四暑假跑去 #美國紐奧良當志工、 #UCLA暑修青少年心理學與學術英文、並利用一個月考過了美國研究所考試GRE 1330/1600,當時申請到了不錯的學校,#但在衡量到時間與金錢因素最後決定不念研究所

    畢業後隔年二月2011來法,至於為何沒有畢業就來法國,是在台灣上法文跟日文N2的課,同時間上服裝設計課跟去美術室練習水彩跟素描、準備實踐服設插班考試,順便把多益也考了
    多益只準備了四天,890/990分,當時是為了應徵準備開幕的W Hotel甜點房想說履歷表會比較好看,與人資面試全程英文,但對方說以我的經歷,應該是進入人資部,甜點一點經驗都沒有,無法安排到甜點坊😅
    既然無法直接在業界工作,只好在日本與歐洲的服設跟廚藝的學校,做了很多功課,最後在眾多因素下,決定來法國念廚藝❤️

    2011二月來法國🇫🇷,原本計畫念一學期語言學校,九月就進入廚藝學校就讀。
    但在與法國餐飲業友人們的討論下,決定還是把法文念好,#選擇法語授課的廚藝學校
    當時語言能力已經到達法語授課廚藝學校的入學標準,但考慮到實習與以後找工作,法文還是能多好就多好
    所以語言學校多念了一年,總共三學期,考過 #工商法語C1,並在朋友的公司當秘書打工補貼學費跟現學現賣商業法語(跟廠商催款、打商業電話等等)
    (在念法文到高階時,當年念GRE考試的很多希臘跟拉丁字根,都派上用場,所以單字學習的比一般亞洲人快,C1班上只有我一個亞洲人)
    就讀語言學校一年半的期間,都有到小廚師餐廳內場工作,有時候也會被派去外場支援,除了賺錢貼補學費、蹭飯,在實作中學習到很多東西、#並更理解餐飲業的生態

    2012九月進入廚藝學校後,2013六月以 #第一名畢業,在三星餐廳、總統府實習,也自己準備考過了 #法國甜點師證照,以及 #品酒WSET3證照🍷,平時空擋,也會被校長派到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分校當助教(英文跟法文能力派上用場)
    畢業後二星餐廳跟五星餐廳實習,但因為身份特殊,其實是代理副領班的職務
    比起其他同學,我受到了很多特別待遇,有一半要歸功於小廚師的訓練,畢竟小廚師工作時,行雲流水快狠準👾

    畢業五個月後,很順利的,#取代了年資12年的前輩,成為巴黎艾非爾鐵塔五星飯店的甜點房負責人,管理四人😆
    團隊多數是被我挖來的朋友,幾乎都是歐洲拉糖比賽的冠軍或是前一星餐廳的甜點主廚,
    一開始飯店餐廳經理跟行政主廚都很好奇我是怎麼拉來一堆戰力極高的人才,畢竟我們只是五星飯店,並非米其林餐廳,薪水也沒比別人高多少,恩,#我覺得人脈跟領導力都很重要❤️
    不過,當時我年少輕狂,太愛追米其林星星,所以在甜點坊步上軌道後,就跳槽到隔壁的米其林餐廳當甜點領班,畢竟當時學校畢業就當主廚,我覺得應該要多看看其他地方,以免視野狹隘😅

    之後因為聽小廚師想要未來在台灣開店,回台在文華東方甜點房打工,體驗台灣職場文化、銷售產品與法國的差別,並一邊找店舖、一邊在穀物研究所上麵包課,學習台灣流行的軟式麵包,並考過 #丙級麵包執照

    回巴黎後,在歌劇院、香榭麗舍大道、瑪德蓮廣場附近的餐廳跟飯店當甜點師與廚師,並在2017考過了 #法國廚藝證照(雖然在考過廚師證照前就已經做過廚師的工作,但我覺得考試能令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

    在巴黎的各大飯店與餐廳間流轉,但我的興趣很廣泛,也曾經利用回台時間,考過了從大學就想考的 #山葉電子琴5級檢定,並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亂入了 #電子琴比賽並獲獎🥰(純粹是想挑戰自己)

    兩年前跑到巴黎一所知名的線上廚藝學校(法國甜點師、麵包師、巧克力證照)工作,今年也默默的考過了 #法國巧克力證照
    閒暇之餘,在某科技公司擔任秘書,責任制,有時不忙、有時很忙

    恩,這十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看起來雲淡風輕,但也是靠持續不斷的努力,
    回顧過去的自己,看起來好像吃得很開,但其實是鴨子划水、默默磨刀型的😆
    當然也會有一堆事情撞在一起壓力大的時候,但畢竟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很享受其中的過程,甘之如飴❤️

    感謝大家看完冗長的碎碎念十年回顧文
    下台一鞠躬🙇‍♀️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30 05:57:25
    有 152 人按讚

    W3 2021/7/30 星期五
    週五早上七點四十就得送孩子出門,三明治類午餐再次出場。不帶熱食的日子裡,我都會替陽陽多帶一份備用餐,以防有些孩子沒帶午餐而在寒冷的冬天忍受飢餓。

    女兒:「媽,你真好,你的備用午餐真的幫到一些同學。你是不是覺得他們很可憐?」

    媽媽:「我不認識他們,我沒有覺得他們可憐,我猜想,有可能是他們的父母太忙,沒有時間幫他們準備午餐,可能要求他們自己準備,他們懶惰或是早上來不及就忘了;也可能是爸媽幫他們準備午餐,他們常常不吃,爸媽生氣就不準備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沒關係,我只是單純的不想有孩子餓肚子。」

    圈圈:「媽媽真的很棒,懂得分享食物給需要的人。」

    一早我被我的孩子們讚美了,同時他們也會內化一些正面能量給自己吧。😊

    週五來閒聊一下。文長慎入

    「決定權交到孩子手中,他們自己更能學習獨立思考,還能減少親子衝突增加彼此信賴。做錯決定也沒關係啊,總能從中學到什麼的。」
    今天我要分享昨天的話題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

    我不是育兒專家,小孩子也還沒長大成年,所以我也無法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
    所以就是純分享個人的想法,認不認同都沒關係。文長超過三千字,慎入。

    我們都很希望我們的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認為這個能力其實是從小培養的,而其根本就是從孩子們練習「做決定」開始。

    孩子們年紀小,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犯錯」,然後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改正自己。孩子們在做決定時,他們的視角會著隨著年紀的不同,和思考的邏輯不同,而有所差異。年紀小的孩子很簡單,選擇往往會依照個人「喜好」,通常沒有理由,就是直覺然後喜歡,而且很堅持。大一點的孩子因為有生活經驗,所以會深思熟慮。那些後悔過的體驗,便是最寶貴的,小至在超市架上選購到難吃的零食,大到在期末選錯分組活動,而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他們做出錯誤的決定或後悔時,大人的態度很重要。}

    如果,我們總是幫孩子做選擇,怕他們犯錯,給他們太多主觀的建議,想著「我是為你好」,或是在他們堅持自己的選擇的時候等著「看好戲」的態度,在他們後悔選錯的時候再補一槍「看,我早就告訴過你」「哼,我就知道會這樣」「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更惡毒一點「你這是自作自受,活該你不聽我的話」,幾次之後,這些言語會讓他們失去自信 ,有可能不再與你溝通怕被你否定,這算還事小,最糟的是,最後他們終於相信你的話都是對的,他們放棄了相信自己,當他們交出決定權,不再爭取和爭吵,任何事情都會問「媽,我要選哪一個?」直至成年。然後你會開始懊惱,「你都這麼大了,什麼事情不能自己做決定嗎?」這時就真的不能怪孩子,因為他可能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趁著孩子還小,在學校有機會做各種決定的時候,讓他們練習「做決定」,尤其孩子們在學風自由的澳洲,更是沒有什麼好顧忌的。

    陽陽和圈圈學校所有的活動,包含主要學科,科學競賽或是社團,要不要參加,要端出什麼作品,都是他們自己決定。需要我的意見時,我一定樂於提供。當他們決定自己處理,失敗的時候,我第一句話會是「我有看見你的努力,你自己覺得呢?」然後探討「你覺得這次有什麼地方你做得不好?你有後悔自己的決定嗎?」「你當初選擇的原因是什麼?後悔的原因又是什麼?」「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不管答案是什麼,媽媽們一定要「聽」比「說」的多,記得問這些問題要語調緩慢溫柔,不能咄咄逼人。若是他們不想說,就先不要問,告訴孩子「想聊得時候,再來找我」他們通常都會在幾天后想清楚了,來跟我分享,或是在某天我都忘了這件事情的時候突然提起,也有可能在下次成功的時候,向你傾訴上次失敗時的心情。他們自我消化的時間可能會有點久 ,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若是孩子們做決定之前,就先來找我討論,比如ACE課程,他最想參加「活動規劃課」,我會問他:「你覺得那課程內容會是怎麼樣?」如果他不是那麼確定,我會請他上網了解「活動規劃是什麼?」或是跟他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確定了解了再去選擇,讓孩子學習做決定前需要先做功課,可以降低選擇錯誤的機率,就算他似懂非懂之下還是堅持選擇,我絕對無條件支持。但我不會說「那不適合你」「你上次不是說要學烹飪嗎?」「那課程很無聊,你一定會後悔」「你音樂好,你應該去選音樂課程才會拿高分」「你怎麼不去選藝術?你不是很愛畫畫嗎?」那樣會讓他們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無法敞開心胸去參與自己的選擇,先入為主的父母主觀意見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吸收和表現。

    就算這次選錯了,真的無聊,真的後悔,那又如何?這樣的錯誤,並不會影響到他的人生,而是會讓他知道,原來這東西是這麼一回事。他或許會回家抱怨「這跟我想的根本不一樣」「老師一直講,我都聽不懂」「這真是一門無聊的課程,好後悔」

    我會告訴他,「如果你沒有參與一次,怎麼會知道你喜不喜歡,或許你現在不喜歡,不表示你以後不喜歡」。「雖然很無聊,但你可以告訴媽媽,這次課程裏你學到什麼?」告訴孩子「哪怕只有學到或記得老師說的一句話,我都覺得那是收獲了,你覺得這麼無聊,還能記得這句話,你賺到啊」。那是為什麼孩子們在小學的時候,有這麼多學科,要去接觸和學習,有這麼多興趣要去培養,有這麼多地方要去觀摩,因為他們要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了解自我,而我們不能去剝奪這些他們尋找自我的機會,我認為孩子從prep到小學六年年級這七年很珍貴,幾乎可以說是未來的墊腳石,高中以後,孩子們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幾乎都已定型七八成了。所以,我才會這麼要求自己放心放膽的讓他們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事情。

    圈圈上學期,老師給的功課不做,是他自己決定,我不盯不唸。最後沒有拿到金質學生獎,這是因果關係,他心知肚明。這學期開始,每個星期一晚上,就把老師佈置一週的作業完成,因為他在乎那個「頭銜」,他願意為這個努力,他說學期末他不要在台下拍手,他要在台上領獎。他終於知道,他的付出關係著他的收獲。

    某個學期,有個上台報告的學分,圈圈一副無所謂不在乎,他說他準備好了,也不需要跟我練習。fine! 期末就那個成績拿B,其他都是A,我覺得很公平,但他嘟著嘴:「我不喜歡B」,從此自己會認真練習,專心準備,之後的成績單,自己很滿意。

    孩子們可以在童年時期受挫,因為他們的心智復原能力超強,挫折忍受力也高,他們可以享受成功,接受失敗,面對挫折這些種種的累積,都是養份(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喔,不是讓他們獨自承受)。從中訓練挫折忍受度,抗壓性,從錯誤中學習,正面看待事情,都是這七年我們要協助他們堆疊的性格,未來可以減少憂鬱,有自信,正面積極去面對每一次人生低谷,當他們具備了從失敗中學習經驗,那他們也同時擁有原地起身,拍去灰塵,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正確的決定的那種能力。他們終於成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的決定」,而不是詢問你「該做什麼決定」。一個不敢做決定的人,往往是一個不敢負責任的人,因為當別人的幫忙做的決定出了差池,他可以說「都是你害我的,都是因為聽你的才會做錯」,但下次,他仍然不會自己做決定。我不想我的孩子成為那樣的人。

    所以當孩子問你意見時,可以幫忙深度分析,可以引導思考,可以告訴他每件事情都有一體兩面的關係,但讓他自己決定,就算心如明鏡的你,可以先知結果而不如你願,如果沒有影響生命安全,就讓他發生吧,不然「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從校園中和童年生活中的大小問題與決策方式,能夠觀察到他們的性格特質,不會影響一生的成敗,做父母的只需要從旁鼓勵,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內心的看法,用問問題的方式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觀念,而不是用責備的語氣去壓迫。其實我的孩子們做錯決定或是失敗的時候,我感謝有機會跟他們雙向對話。如果他們從小到大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那我倒還擔心他們長大是否能面對一次的小失誤?是否有能力承擔失敗的後果,如果他沒有一個堅固可以抵擋脆弱和挫折的盾牌,那麼就算他擁有一支智勇無雙的寶劍也是徒勞。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一套方法,沒有任何方法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會找尋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別人的孩子又乖又優秀,自己的孩子怎麼好像不如他人,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優秀的地方,父母要用心去觀察。我用文字紀錄了孩子們的生活點滴,但那不是全部,沒有完美的孩子和父母,我紀錄,只是因為我想記下可愛的,成長的,美好的畫面,那些吵吵鬧鬧,家家戶戶都有,媽媽的猙獰失控我也有,文字無法描述,因為是驚悚片,而且正能量比負能量更值得傳遞,所以,我們一起加油吧。

    Ps. 以上只適用孩子,千萬不能用在老公身上,如果事事讓我老公做決定,後果不堪設想。

    舉例:老婆:「下班去超市買點蔬菜回來。」
    老公:「要買什麼菜?」
    老婆:「葉菜類都好。你自己決定。」
    老公回到家手上提著:「大黃瓜、小黃瓜、節瓜、和青椒。」
    老婆怒吼「這些是葉菜類嗎?」
    老公「你不是讓我自己決定嗎?」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並擁有美好的週末假期。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24 21:00:12

    Ahmad的女兒Sarah今年剛升上小學,中文學不好,讓她在其他學科的成績亦不理想。為了讓女兒Sarah學好廣東話,Ahmad參加了非牟利組織「觸動」為少數族裔提供上門學中文服務,每個星期有一至兩日的補習日。

    訪問當日,補習導師Freddy帶齊生字卡、道具鐘教Sarah。不過,Sarah對於很多生字都顯然一頭無緒,加上性格活潑好動,不消兩個生字,已經不能集中學習。導師Freddy和負責人Coco說,對於南亞學生來說,最困難是她們詞彙量不足,令到他們中文科寫作和閱讀出現問題。但問題並非只扎根在中文本科,一年級的Sarah是讀主流學校,授課語言全用中文,中文底子不好,連帶數學科、常識科考試也看不懂問題作答,第一學期的考試表出爐,自然在班上排在榜尾。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有責任學好廣東話 #堅持學廣東話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2-11 14:09:06

    今集港故的主角任明敏(Dora)說出了很多「金句」:

    「練球是一隊人齊人的事,一個也不能少,每個人除非入醫院,都要來練習。」

    「她們可能下不了場,行動上跟不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做人的態度比任何事情更重要,一個冠軍可能是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著她們一生。」

    Dora就是協恩中學籃球隊的教練,她形容每次訓練一班十幾歲的隊員們都是「行入嚟,瞓住出去。」協恩中學籃球隊素有學界女籃「神之隊」的美譽,上星期剛奪得Nike學界籃球精英賽的女子組冠軍,連續第六年稱霸學界比賽。

    然而所謂的「神」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全賴日常刻苦的訓練。

    Dora中學時期在協恩就讀,當時已是校內的運動健將。初中時,她是乒乓球校隊成員,亦有參加田徑隊,但後來發現最愛的是在籃球隊中與師姐們合作帶來的化學作用。從師姐身上,她學習到每次比賽都要全力以赴,以及為母校爭勝的使命感,令她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希望將這份「協恩精神」傳承給師妹。

    今年已是Dora回到協恩執教的第十八年,帶領籃球校隊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她笑言平日九成時間都與籃球隊隊員相處。

    訓練過程,Dora極重視籃球隊隊員的紀律性:「佢哋練波時一散,我就要佢哋罰跑;聽我講嘢嘅時候,佢哋一過嚟,我畀3至5個指示佢哋,佢哋一落場就要做齊嗰3至5個,佢哋淨係做一個都要處罰,因為代表佢哋聽指令時冇集中去聽。」

    此外,她也著重球員的團隊精神。

    球員在上學日的午膳和放學時間,都要訓練球技和體能,星期六也要回校練習,連長期都不例外:「我唔畀佢哋放假,我話『聖誕節唔可以走、新年假唔可以走、復活節假唔可以走』。」在這些假期裡,球員每天需要在校訓練球技和體能最少七小時,晚上則在學校過夜。

    而平日訓練中,即使球員受傷,她都要求她們坐在旁邊觀看,了解球隊的狀況:「練波係成team人嘅事,一個都不能少。佢哋可能落唔到場,行動上跟唔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但即使贏波,Dora亦都會大鬧球員。好像去年年尾的學界籃球精英賽八強賽事中,「神之隊」在比賽中段險被對手追平,最後仍反敗為勝,卻被Dora責罵太在意個人表現:「每個球員都會好在意自己喺場上打幾分鐘,或者喺場上拎到幾多分數,但對於我嚟講,球隊勝出先至係應該放喺第一位。一隊波總會有人打多啲,有人打少啲。」

    除了籃球技術要精,Dora亦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因她深明讀好書是進入社會的入場劵。任教數學科的她,有時會在校逗留到深夜,幫成績較弱的學生補習。她要求學生在學業上要跟打籃球一樣,每次皆有進步:「我成日同佢哋講,讀書要擺第一,籃球擺第二。每個人讀書能力都唔同,有啲人讀成日都未必考到第一名,但進步係重要嘅,要畀老師睇到佢哋想進步嘅心。」

    不過,Dora做這一切,最渴望的始終是想讓學生學懂待人處事的態度:「做人嘅態度比任何嘢更加重要,一個冠軍可能係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佢哋一世。」她希望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培養與人合作和凡事盡力拼搏的精神。

    近年學界籃球的競爭愈趨激烈,Dora坦言擔心協恩球隊成績下滑,但她認為這正正能教曉學生重要的人生一課:「我覺得有時球隊需要一啲衝擊,輸咗都係衝擊,令佢哋再進步,學識點樣面對逆境,訓練到佢哋面對困難時要經歷,經歷之後再跨過,會對佢哋人生有好大幫助。」

    《港。故》帶大家窺探「神之隊」背後的辛酸,並了解她們這位「愛之深、責之切」的教練。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 中學成績表補領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8-31 08:00:00

    5:07 【正題:讀書的動力】
    6:00 開學:很大壓力
    8:45 留學:認識朋友
    9:35 開學:譗訕朋友
    11:00 開學:初中的緊張
    12:42 開學:我不是受歡迎的人
    15:44 朋友:有人用成績去看人

    00:17:33 Free Rider:遇上怎麼辦
    00:21:26 開學心情:學很擔心怎麼辦?

    00:22:38 朋友:為了政治爭吵?
    00:24:13 朋友:吵架,友誼會受影響嗎?

    00:27:11 【英文】怎樣進步?

    00:29:24 大學:開學有甚麼準備?
    00:29:37 大學:宿舍要怎跟生活習慣不同的室友相處?
    00:31:06 開學:跟新同學不熟怎麼辦?
    00:31:25 大學:大學生要怎樣看市場競爭和自己的競爭力?

    00:33:00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一) 有關自由
    00:39:52 所以學生只能瘋狂讀書嗎?
    00:40:55 難道讀書不應該照顧自己的心情嗎?

    00:42:21 温書:怎樣不分心?
    00:45:28 【數學】怎樣温

    00:48:33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二) 放甚麼不能放棄?
    00:54:37 中六還有時間追嗎?
    00:58:10 温書:分享我的寫Note方法?

    00:59:05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三) 時間的意義
    01:03:06 DSE:再忙也要參加課外活動
    01:04:55 補習:有用嗎?
    01:08:30 開學:掛念舊友、認識新朋友

    01:09:42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四) 上學不慘
    01:11:32 温書:好眼瞓點算
    01:12:49 DSE:身邊的人是敵是友?
    01:13:28 温書:場地選擇?

    01:14:53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五) 學生是有身份責任的

    01:18:47 温書:自己討厭的科
    01:19:40 【數學】怎樣追?
    01:22:50 補習:補多少科?
    01:24:03 HD/ASSO:點睇非學士?

    01:25:53 【中學:成績不好被老師罵,怎麼辦?】

    01:29:56 【數學】我的數底不好,可以放棄嗎?
    01:31:10 補習:通識要補習嗎?
    01:32:06 DSE:追不上學校的進度?
    01:32:48 留學:日本留學
    01:33:33 DSE:最快的讀書方法?
    01:33:45 留學:日本留學
    01:35:44 【數學】老師教得很快?我跟不上
    01:36:43 留學:日本留學
    01:38:17 【Chem】怎樣温
    01:39:33 【Core】怎樣温

    01:40:19 【正題:讀書的動力】分享(六) 讀好書是成熟的表現

    01:41:22 DSE:主修和選修科的平衡?
    01:43:17 留學:父母反對?

    01:44:33 【開學:不想上學、上學不開心、討厭老師】

    01:47:51 【文言文】怎樣温
    01:48:55 DSE:領軸訓練活動要參加嗎?
    01:51:43 【英文】怎樣温?
    01:54:30 DSE:我甚麼時候發奮温習
    01:57:55 留學:父母反對?

    01:59:43 【DSE:壓力很大、怕家人擔心】
    02:03:46 DSE:中六沒信心
    02:06:33 DSE:家人對自己的期待很大

    02:08:28 【開學:你要抱的心情】
    02:10:23 留學:克服思鄉
    02:12:33 我解決暑假作業的賤招...(呵)


    _____
    這一次是為了鼓勵大家開學而開的直播~
    我之前在香港收拾東西時找到了DSE中六寫的小卡,想給開學的大家作鼓勵♥️加油喔!

    歡迎留超級留言喔~加油加油
    【正題的部分會有國語】其他就偶然會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