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校友中心】傑出校友專訪-陳君厚學長「致力前瞻統計研究、敦厚君子人如其名」 步入陳君厚學長的研究室,迎面而來的是窗明几淨,簡潔有序的環境,中研院後山潺潺的流水聲,更襯托著書香氣息。「你們好!」學長爽朗的笑容,謙和的態度,溫文儒雅的學者風範,令我們印象深刻。第19屆傑出校友「學術成就」獎得主,現...

  • 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17 17:04:37
    有 32 人按讚


    【校友中心】傑出校友專訪-陳君厚學長「致力前瞻統計研究、敦厚君子人如其名」

    步入陳君厚學長的研究室,迎面而來的是窗明几淨,簡潔有序的環境,中研院後山潺潺的流水聲,更襯托著書香氣息。「你們好!」學長爽朗的笑容,謙和的態度,溫文儒雅的學者風範,令我們印象深刻。第19屆傑出校友「學術成就」獎得主,現任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的陳君厚學長,果真人如其名,是一位敦厚的謙謙君子。
    陳君厚學長民國73年於統計學系畢業,服完役後進入台灣廣告公司(現為台灣電通公司)工作;嗣後赴美,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統計組攻讀,於民國81年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統計/電腦與資訊系統學系任教。因為家中長輩需要照料,學長旋即束裝回國,進入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繼續研究工作。
    提到大學生活,學長謙虛地說,當年因為投入班上及系學會事務(大一班代、大二系學會副理事長、大三理事長、大四顧問),自認在學習上不算積極,但系上的老師們的諄諄善誘,開啟了陳君厚學長投身統計科學研究的大門。當年在台北校區,環境十分克難,但同學們的感情卻是非常好,尤其是統計系的學長制(直屬家族制度)傳承,從新生訓練時就已安排好一組直屬的學長姐來帶領大一學弟妹,讓統計系前後屆的學生彼此間都有深厚的情誼。巧合的是,陳君厚學長自美返國後第一位指導的碩士生,竟然就是跟他相隔許多屆的母校直屬家族學弟。
    中央研究院執國內學術牛耳,陳君厚學長身兼國內外統計學會重要領導學者,專長又是目前最夯的資料科學,他特別提到,有關大數據(Big Data)、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人工智慧學院(AI School)等前瞻應用,對於人類社會的未來,將無可避免地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跨領域的,包括資訊、金融、法律、醫學等各層面。在各行各業中,只要能夠掌握資料就可以取得先機。至於要如何從資料中萃取出有用的資訊?那就需要資料科學與統計學的訓練。陳君厚學長指出,從「看資料」開始探索,先嘗試用各種統計圖來認識資料,是培養學生能夠對資料產生認知與瞭解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統計繪圖與視覺化,在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學中較為缺乏,因此學長近年來致力於向青年學子教導「看資料」的訓練。由於資料科學是彙整數學、統計與資訊技術而加以應用的領域,學長以自身的學習經驗談到,統計系同學在學校所受的理論模型與統計能力訓練十分紮實,但實際操作面的經驗較缺乏,對於有志從事資料科學工作的學弟妹們,若有機會,應該強化程式語言的能力,像是C語言、R程式、Python、SQL與Java等,從實作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陳君厚學長與母校有深厚的連結,從2008年起就擔任統計系系友會監事、常務理事等職務,協助推展會務,多年以來積極參與母校的各項活動,對於母校的發展十分關心;母校近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化,包括成立國際學院、推展與世界各地知名大學的合作關係等努力,學長十分讚許,期盼母校能展現自身的特色。他勉勵在學的學弟妹們,要掌握好三項能力:第一是外文能力,這是放眼國際的基礎,具備優異的外語能力才能擁有更寬廣的視野;第二是程式設計能力,未來在資料科學的領域中可以盡情發揮長才;最後一項是溝通能力,有條不紊地分析資料特性,與客戶及合作夥伴維持良好的溝通管道。同時,學長也鼓勵學弟妹們要積極地爭取機會,人生中許多機會稍縱即逝,隨時準備好自己,才能迎接挑戰,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前程。

    後記:為促進在校同學對優秀學長姊的認識,校友中心持續進行傑出校友專訪計畫。所有訪談完整報導將刊登《北大校訊》,同時錄製訪談影片收錄《校史館》典藏,並透過學校電視牆播放,鼓勵更多同學見賢思齊,都能從傑出校友的生命歷程中學習,找到自己人生的努力方向。

    https://new.ntpu.edu.tw/…/%E8%87%B4%E5%8A%9B%E5%89%8D%E7%9E…

  • 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22 13:50:33
    有 69 人按讚


    核能不是解方 台灣不應錯失非核家園契機 (11/21/2018 蘋果日報)

    公投第16案包裝在「以核養綠」的口號下,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1條,老舊核電廠延役、未完工的核四重啟續建,甚至要全台蓋滿20座核電機組。這項公投若過關,將重挫台灣真正需要的 「非核減煤」能源轉型計畫。

    基於憂心,橫跨理工醫與人社法領域共559學者,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國人對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連署人包括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林明璋院士、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林長壽院士;國內肝臟權威、長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廖運範院士,台灣植物生態學知名學者、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周昌弘院士,及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院士。43位名譽、榮譽、講座、特聘等重量級教授,包括台灣病理學泰斗、現任長庚醫院郭承統名譽副院長,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王榮德講座教授、臨床醫學研究所謝奇璋特聘教授等人。

    2017年核電僅佔8% 台灣在絕佳的非核時刻

    2017年核能僅佔台灣電力8 %,核一二三廠六個機組老舊,理當在2018年至2025年間,依法屆齡完成除役。但「以核養綠」卻不切實際地主張在2025年讓核電佔20%。事實上,就算舊核廠均延役,核四再追加500億並在2025年完工,總電量也達不到20%。核一二三廠工安紀錄不佳,核三廠甚至在2001年發生過「3A級原子事故」的全黑事件;蓋了20年的核四則因施工過程自行變更設計、問題叢生、不斷追加預算卻無法完工,而在馬政府時代宣布停工封存。

    核電不同於再生能源可以逐步發展到位,一旦選擇投資核電,新廠動輒耗費數千億,工期10-19年;加以全球人民對核電的風險意識普遍提升,任何核電廠新建或延役、核廢處置場的評估與規劃,除需經過漫長與謹慎的環境社會影響與財務評估,更不可能如威權時代,由政府片面決策、鴨霸地長驅直入原住民或邊緣社區。若果16號公投過關,政府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規劃新廠、核四續建、老舊核電廠的維護(光是2012年核二廠一號機7根錨定螺栓損毀,原廠即要價一億!),這不僅將徒增社會衝突、財政負擔攀升,新建工程漫長加上核電老舊停機,更可能造成未來供電缺口的不確定性(如2016年核二廠即因避雷器爆開變形停機超過600天,併聯發電重又跳機)。

    核災若發生 台灣11%土地淪為徹離區 北台800萬人成難民

    公投16號提案方,預設核電安全無虞,核安管理完滿,對核災後的環境社會與健康衝擊刻意輕描淡寫,一味強調核廢料必然有解,無視核工業發展至今的技術與社會困局。由於台灣核電廠緊鄰活動斷層與首都圈,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模擬發現: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若發生在核四廠,全台將有11% 土地淪為永久撤離區,包括基隆51%、新北48%、台北38%、桃園30%、新竹18%、宜蘭18%的土地都遭殃,高達800萬人至少20年無法返鄉。直至今日,沒有任何一種能源技術,有核能這種足以取人土地毀滅一個族群的殺傷力。

    此外,台灣三座核電廠產出超過1萬8000束高階核廢料,至今缺乏中繼的乾式儲存場,永久儲存場更不知能落腳何處;而21萬桶低階核廢料中,10萬桶仍滯留蘭嶼。既有的核廢料尚無法解決,難道還要製造出更多無處可去的萬年核廢?核電廠除役與核廢處置涉及的技術、社會與倫理困局,選址面對的社會衝突與潛在的長期生命威脅,除役過程恐將犧牲更多底層勞工與邊緣社區,以及預期將不斷墊高的財務負擔,恐怕才是接下來台灣社會在核能使用過後得面對的巨大挑戰。

    以核養綠16案燒煤多 無法解決空污

    2017年燃煤佔台灣電力47%,「以核養綠」主張再生能源、核電、天然氣、燃煤各佔10%、20%、30%、40%,標榜使用核能以解決空污,卻只讓燃煤從47%減低到40%,根本無視中南部民眾日夜承受的空污之痛。相形之下,台灣真正需要的「非核減煤」的政策目標,是2025年再生能源、燃煤與天然氣發電各佔20%、30% 及50%。根據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莊秉潔教授及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趙家緯博士估算,「非核減煤」將比「以核養綠」更能有效減少25%空污及15%碳排。

    「以核養綠」刻意將空污排放量大不同的天然氣、燃煤混為一談,標榜使用核能可以減少空污,卻又提出高度賴燃煤發電的方案,實在非常矛盾。若果16號公投案通過,「以核養綠」較之於「非核減煤」方案多出的10% 燃煤發電量的機組,究竟應該設到那個縣市去呢?公投提案方的主張明顯無法保護人民健康。將台灣社會拉回上個世界極度依賴核電與煤電的發展舊思維,並無助於提升當前與未來世代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及空污治理的能力。

    台灣不應錯失能源轉型契機

    台灣正走上脫核及減煤的關鍵時刻。一方面,核災風險、核安與核廢處置技術困局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另外一方面,全球核電佔比下滑、成本上揚,再生能源則是技術躍進、成本降低,並帶來各種創新與就業機會。國際再生能源發展署IREN的統計即顯示,再生能源工作從2013年650萬躍升成長至2016年的980萬。

    國際間,也有愈來愈多國家、城市與社區,明確建立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非核無煤家園目標,以整合有效能的智慧電力調度、節能措施,讓整體電力系統具備分散化、彈性化與恢復力。由於再生能源投資規模可大可小,不僅可依在地條件混搭不同再生能源技術發電,更讓全球各地社區鄉鎮居民,有機會從電力消費者轉為能源生產者,共組公民電廠、再生能源合作社或社會企業,在提高在地能源自給率的同時,也分享再生能源產業創造出的經濟利益。

    台灣值得更好的選項,既有更好的選項,我們又何必走危險又不通的老路?

    「非核減煤」路線不僅務實地回應了台灣社會對免於核災威脅、要求乾淨空氣的深切期待;也讓台灣有機會在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體系正激烈重組的時刻,與國際同步掌握經濟、技術與社會創新的種種契機。愈來愈多統計與分析指出,長期而言,再生能源比傳統燃煤及核電永續、前瞻及便宜。儘管轉型過程面臨種種衝突與挑戰,但發展更合於永續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也是未來世代的希望。我們需要的是「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之路,盼望11月24日,國人能在公投第16號投下「不同意」。

    本文作者:邱花妹/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21/1470421/


  • 中央數學系數學科學組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16 13:31:31
    有 401 人按讚


    我為什麼反對「以核養綠」——中央研究院院士林長壽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 (11/13/2018 天下雜誌)

    >>> 非常理性、非常透徹的一則有關能源政策以及有關今年底第十六號公投案的分析評論。

    鄭重推薦給朋友們做參考。<<<

    11月24日選舉日同時也是公民投票日,18歲以上公民即享有公民投票的權利。由支持核電者所提出的第16號公投案,主張「廢除電業法95條之1」,即所謂的「非核家園」條款。在正反意見的辯論中,50位來自理工醫人社法領域的學者,在近日發起〈堅定「非核減煤」、邁向「能源轉型」〉的連署行動,呼籲全民對第16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連署,幾天內即吸引了500多位學者響應。

    作者:林長壽

    連署發起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林長壽,在連署正式起跑次日,即接到一名北一女同學來信,希望林院士針對本案,向18至19歲青年說明其理念。今年67歲,忙於研究且平日少以中文打字的林院士,懇切的寫下了他反對第16號公投案的理由,與年輕人分享理念、進行對話。《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取得林長壽教授的授權,轉載刊登此信,以下為信件全文:

    --------------------------

    ○同學,

    多謝來函詢問我對於「以核養綠」(第16 案)公投(註)的反對意見,我僅就這類問題,提供一些我的想法,以供參考。

    我的認知是這類公投是針對空汙(PM2.5) 的議題而來,這類公投將這個問題簡化成民眾要在核電及火力發電之間做一個選擇,這是我大概的印象。當然空汙不僅來自火力發電而已,其實背後更是反映出我們社會的現實面(的一角)。我僅就核電及空汙的處理在本質上對於社會的衝擊(或傷害)的差異提出我的看法:

    (1) 空汙可隨著政策的調整而逐漸改善。只要民眾持續加大壓力,以及政府(中央或地方)有意願來改善,則給些時間(例如十年),我們預期空汙應可改善。

    (2) 一旦重啟核能(在台灣現有的環境,就是重啟核四),對台灣的傷害是永遠的。核廢料的處理在台電以及想重啟核四的人經常有意地過度的忽視。事實上,核能潛在的危險是核電廠的意外(其嚴重性,特別在一個小島的台灣中,我想有太多前人論述,不用我在這裡詳述),而核廢料的處理更在媒體的報導上使得一般民眾誤以為只是埋藏的技術而已,而其所需的經費更是遭到嚴重的低估(低估的結果是核發電成本會讓年輕一代來負擔)。

    事實上,核廢料的處理甚至在科學上(不談科技面及經濟面)仍是一大難題。而過度忽視處理核廢料所需的成本更讓民眾誤以為核電是一個乾淨並且便宜的能源。其實,核電既不乾淨又昂貴。目前核一、二、三廠的核廢料處理是台電最棘手的問題。就我來講如何選擇是很明白的。

    第16案的公投宣傳上打出「以核養綠」的口號,其提案人主張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及燃煤的比例是 10%,20%,30%,及40%,對照現任政府的政策是20%,0 %,50%,30% 其對空汙的改善從能源的汙染的角度來看,並沒有看出這個公投提案如何「養綠」。甚至在公投的理由書竟也一字不談,令人不解。

    據我所知,除了那些有政治上的黨派認同人以外,「養綠」是最吸引那些對空汙解決有所期待的民眾,用「重啟核電」來解決空汙是非常不實際的想法。想想蓋一座核電廠要花多少年(參考核四),就算重啟核四(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抗爭)所需的時間也足夠讓我們在政策上改善(例如減少燃煤和增加天然氣),來減緩空汙!

    (3) 德國在日本核災後,就立刻停止核電,隨後再發展綠能,如今已有成效。民進黨政府絕非第一個「先斷後路,再求發展」的政府。《電業法》第95條第1項顯示政府的決心。能源政策是需要政府的決心,才能有方向及資源來達成目標。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政府宣示其決心,怎麼要走回頭路?我不認為取消《電業法》第95條第1項真的會嚴重地傷害現在政府(畢竟所有的政府都會跳票)。反而,會讓現有政府有藉口來脫勾「非核家園」,這樣的倒退對整個社會極為不利。

    能源政策需要長期研究和監督
    ○同學,妳來函希望我能針對像妳一樣年齡的同學談一些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

    我首先很遺憾的是,這個公投案是要從不實際的政治層面方向,來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這樣的方向是最糟的,因為政治的爭奪對政黨有幫助,但對台灣全體社會來講卻造成更多的傷害。

    我想針對,所提的公民團體和政府的對抗關係做一點提要式的說明,能源政策應該是政府的最重要政策之一。過去的政府,包括現任,不負責任的將這個極端重要的政策全部丟給台電,而唯一要求就是不缺電。

    政府雖說有在監督,但實際上這些監督單位或者利益相同,或者官官相護,整個監督系統是起不了作用,長期以來台電形成一個大黑盒。不僅對一般人是黑盒,對政府的各級領導階層亦是大黑盒,只要台電供應充足,電費不要漲太兇,運作不出事就好。

    作為政府能源政策執行的台電(還有中油),理論上要對和能源有關議題(科學上或社會人文上)做長期研究(因此要有長期性的研究組織等)以及相關科學以及技術人才的培育。當然台電不能完全獨立包括這些事務,政府要有適當的機構(例如科技部、教育部)或政策來支持。試想今天換了新的政府或行政院長,在目前情況有可能會全盤了解並實質掌握能源政策嗎?

    我認為應該要求行政院將台電的整個大黑盒透明化。台電透明化後,由公民團體來監督台電才會有效。

    政府也該體認,沒有一個政府是萬能的,有能力的政府應是會和民間力量合作,使得國家政府的政策更完善。施壓政府,讓政府的能源政策不再空談,要有具體的行政支援,行政組織以及資源來支撐,並且和民間團體合作有效率地和民眾溝通(這是社會運動最重要的一步),這樣有目地的施壓才是有效的!台灣也因此才會進步!

    我想告訴你,在1987年回到台灣—我心愛的故鄉後,努力工作30年的一點心得。我在年輕時抱著徬徨、困惑的心到美國紐約做數學研究。最讓我想不到是,在紐約我發覺我對台灣,出生我的台灣,竟一點都不認識。我花了最多的時間在 New York讀台灣過去的歷史,以及文化。在那時,我唯一的念頭是要回台灣,傾聽這塊土地的聲音。

    1987年我回到台大,那年是台灣政治風雲湧起的年代,strike me !我究竟要做什麼,才能對台灣做出最佳的貢獻?我當時想,如果我能在學術工作做出傑出的貢獻,那我想這應是我對台灣能做的最大貢獻。30年來,我 keep住我當年的 promise,到今日來看,我應當沒有背叛年輕的我。我和年輕朋友勉勵:無論做任何行業,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要做一個對人或社群有正面幫助的人,要做一個對世界文明要有正面貢獻的人!

    這是我最想講的話。

    註:依照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1124公民投票第16案內容全文為:「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05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