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北榮民總醫院大門 1959 vs 2019 上圖由中央社記者李壽康攝於1959年11月1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開幕典禮」在該院中央大樓大門前廣場舉行,由副總統陳誠主持,應邀觀禮者包括三軍首長、醫界人士,及外賓共計四百餘人。(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謝謝...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01 15:30:30
    有 538 人按讚


    臺北榮民總醫院大門 1959 vs 2019

    上圖由中央社記者李壽康攝於1959年11月1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開幕典禮」在該院中央大樓大門前廣場舉行,由副總統陳誠主持,應邀觀禮者包括三軍首長、醫界人士,及外賓共計四百餘人。(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謝謝我的表弟王建文特地幫我在榮總開幕整整60年後的2019年11月1日,於同地拍攝下圖。而上圖中的中央大樓也早在30多年進行改建工程,蛻變為目前的中正樓(1989年10月落成)。

    1956年6月6日,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籌劃興建的臺灣榮民總醫院,於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今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舉行破土奠基典禮;當時的行政院院長俞鴻鈞親臨主持,有中外來賓數十人參加,包括美國經濟合作總署駐華安全分署長卜蘭德、美軍顧問團長史邁斯等人均在場觀禮。

    1958年7月1日,耗資美金160萬元(當時折合新台幣8400萬元),費時兩年興建的臺灣榮民總醫院竣工落成。

    1959年3月,臺灣榮民總醫院開始門、急診作業。

    1959年11月1日,全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的臺灣榮民總醫院正式開幕,總收容量為610個病床。開幕典禮於當天上午10時在石牌該院門前廣場舉行,由當時的副總統陳誠主持,三軍首長、醫學界人士、該院員工及外賓四百餘人觀禮。陳副總統及美國大使館代辦葉格先行致詞,然後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會主委蔣經國陪同陳副總統參觀該院設備與環境。首任院長為盧致德。

    1963年5月22日,院名改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略去原名裡的臺灣二字),簡稱榮民總醫院。

    1966年9月27日,院名隨著退撫會更名而改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

    1969年,除榮民、公保外 ,台北榮總也開放勞保、一般民眾就醫,且於同年興建樓高12層的中正大樓(這棟中正樓在新的中正樓於1989年完工後,更名為思源樓),當時病床增至900床 , 每日門診達1500人次。

    1971年,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指示榮民總醫院與國防醫學院共同成立陽明醫學院(今國立陽明大學)以培養醫療人才。

    1977年,第二門診大樓完工啟用 ,原樓高6層的建築物於1983年因門診人次增多而加蓋7、8樓。

    1979年8月,行政院核定以10月31日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為「榮民節」,目的在使國軍退除役官兵永懷蔣公德澤,益勵忠貞、團結奮鬥、報效國家。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臺灣榮民總醫院於臺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臺中、高雄兩分院,以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

    1982年10月3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臺中分院正式開幕。

    1984至1988年為更新計劃第二期,拆除中央大樓 ,改建成綜合醫療大樓「中正樓」,採國際標準的現代醫院設施,興建動力中心及附屬工程。

    1985年5月,位於中正樓後方樓高10層的綜合大樓完工 ,定名為「長青樓」,依其名收住退役將官及一般暨癌症病患,並設有復健治療室。

    1988年7月1日,臺灣榮民總醫院臺中分院獨立為臺中榮民總醫院,位於臺北的榮民總醫院同時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民總醫院。

    1989年10月,新中正大樓落成。中正樓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最重要的建築物 ,也是天母、北投地區的地標,耗資新臺幣75億8千萬元,為地上24層、地下3層之 SRC 構造 ,頂樓設直升機停機坪,以備緊急救護之需。

    中正樓的病房設計具人性化 ,所有病人使用的空間均有大型觀景窗,而且早在國內環保意識還不普遍的年代,中正樓的廁所就以節能減碳為主要設計,全部廁所都有對外窗能接收自然光線,避免廁所因為通風不良 、日照不足而有霉味 ,也因為這個構想 ,讓中正樓外觀不同於國內其他醫學中 心 ,看起來比較活潑有變化 ,且能符合現代醫療需求 ,並由原來的1816床擴充到目前的將近3000床。雖然病床數不斷增加 ,但對病人的照護並沒有因病床的增加而壓縮病人的使用空間 ,這要完全歸功於當初堅守尊重人性的設計。

    1990年10月3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正式開幕。

    1993年7月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

    1997年元月,臺北榮民總醫院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1998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

    2000年及2001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

    2002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2013年11月,隨著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組織調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正式更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北榮總在成立之初,床位有61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來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並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8000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2932張(統計於2019年1月)。

    目前臺北榮總的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第一、二、三、湖畔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科技大樓、護理館等;土地面積為30.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為54萬5203.83平方公尺。

    臺北榮總現有員工6443名(醫師1256名、護理人員3010名,醫事人員932名、技術人員305名、行政人員664名、技工工友276名,統計於2019年5月),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地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臺北榮民總醫院被列為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1963年,由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在捐贈該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正式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

    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臺北榮民總醫院自1996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臺北榮民總醫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臺北榮民總醫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該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藥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年來,臺北榮民總醫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以「視病猶親、追求卓越」之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26 20:00:01
    有 126 人按讚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31
    #從哈佛醫學院看中山仁武校區選址
    文:洪正、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中山大學仁武校區開發計畫」在7月9日通過環評,准予開發,距離2012年獲教育部核准新校區籌設已又過了6年。有網友疑問「西子灣大學」是否會變成「仁武大學」,但實際上並非遷校,而是擴充空間。

    仁武校區原為廢棄的仁武營區,其中24公頃作為大學用地,規劃生命科學系館、電資學群系館,並設立多個研究和創新育成中心。

    雖然原本的西子灣校區面積近70公頃,但因「多數被獼猴佔據」,實際可用面積不到30公頃不到,六個學院裡有四個學院空間嚴重不足,20多年來積極向外尋地,找過澄清湖、屏東、台南等多塊基地,歷經波折取得仁武基地,但又因斷層經過計畫屢經修改,終於通過環評。

    然而,在仁武設立校區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嗎?

    或許各位讀者覺得我們這樣問很怪,就先來看今天的考察吧:

    今天我們來到的是哈佛大學醫學院所在的波士頓 #長木醫學學術區(Longwood Medical and Academic Area)。大家可能都知道
    哈佛的校總區(哈佛園)位在劍橋,但醫學院則是歷經搬遷,才於1906年落腳長木。經過百年發展,此處已經成為多家教學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院......等)和高等教育機構(除了哈佛醫、牙、公衛以外,還有麻州藥科健康學院、麻州藝術設計學院、東北大學、西蒙斯學院......等)

    這一共19間醫院與學術機構,統合組成「醫學學術與科學社群組織」( Medical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y Organization ,MASCO),負責管理區域計畫、並協調各組織所需的交通、能源等機能。

    在長期發展下,長木醫學區已成為全美、甚至全球最尖端的醫學研究區域,推動波士頓成為全美拿到最多NIH funding的城市,也帶動生技產業聚集。目前,每天進入此區域的人口超過11萬人、未來10年內預計還會增加超過1萬個工作機會。

    那哈佛大學等機構,有沒有覺得長木醫學區太擠,要去開闢新校區呢?答案是,真的太擠,但不想搬。各單位透過改建、併購等方式,朝向垂直發展,增加可容納面積,他們認為「再戰數十年」應該不成問題。

    在學術機構群聚同時,長木醫學區擁有良好的環境與交通機能,沿著河流有成排的公園綠地,區域南北各有一條輕軌(波士頓地鐵綠線的支線)經過,而區域內也有附設商場,提供堪用的商業機能。

    過去,大學會希望擁有自己廣大的校園,但和波士頓一樣,學術機構群聚於市區,支撐城市經濟發展的案例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是「刻意為之」。

    我們認為,「#智力共享」與資訊、物質、人的有效連結緊密相關。除了架構學研機構的金流、資訊流外,人與人的實質交流,也非常重要。

    根據Florida、Van Agtmael等人的論述,創新人才與公司會把「生活品質」列為選擇,生活機能、娛樂、教育、綠化......都是創造激勵進步環境的因子。

    因此,城市發展創新區域時,應著重多樣生態體系,而非只想蓋校舍大樓。城市的經濟資產包含大學、醫院、研究型公司與創業公司等,在長木醫療區的範例中,我們看到頂尖大學創造的群聚效應,而波特蘭和德勒斯登則由地方政府主動安排生命科學產業群聚在便利場所。

    例如德國薩克森州政府投資1億歐元,獎助普朗克研究院分生遺傳所在鄰近德勒斯登大學醫院旁成立,而後生物薩克森也在同一座大樓設立辦公室,帶動東德解體後,德勒斯登的產業轉型。

    創新地區應該有促進人與人交流、會面的便捷交通與城市設計,以大眾運輸、共享交通作為骨幹,並促進以交通節點為核心的混合多元利用。雖然視訊與線上交流越來越方便,但創意人才交流的重要性絲毫未減,這樣的人本大學城,除了波士頓外,也在費城、紐約、聖路易市出現。

    例如波特蘭的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HSU),接受Nike創辦人捐贈成立的奈特癌症中心,新大樓就選在靠近市中心處,而不是郊區的校園內,以便靠近其他醫療與研究機構。而OHSU的生命科學合作大樓也選在威拉米特河畔的輕軌站旁,比山上的校區更加便利。

    中山大學作為高雄排名最前的綜合大學,在規模與研究能量上一直無法突破,和台南的成大、台中的中興大學規模以及產業影響力相比,都尚有差距。

    我們會希望,像這樣的領頭大學,應該和城市的產業與發展方向更進一步結合,例如資工系設立在高軟附近,生命科學院設置在教學醫院附近,而不同院校設計院所則可設置在駁二附近的港區(都不缺閒置公有地),透過校園融合社區、實驗室貼近市場、大眾運輸串連各據點,打破學校藩籬,增加人才交流與產業界合作機會。

    這不代表我們反對仁武校區。仁武校區鄰近仁大、仁武工業區,離金屬中心、楠梓園區、高科大等產業學術核心也不遠。且仁武營區尚有25公頃左右多餘腹地,可以「研究型校區」為目標,規畫周邊成為智慧生產特區,並以促進公共事業和私人企業合作模式吸引研究單位與廠商進駐(可參考德國弗勞恩學會,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的公私合作,專業分群模式)。

    「團結力量大」,高雄的經濟發展必須往知識密集、智力共享轉型,前提就是打群架而非本位主義,在高科大合併後,我們希望中央地方能同心促成高等學術機構與城市產業更密切配合,並主動修正都市計畫,放寬法規,讓更多人才能夠聚集!

  • 中央大學教學研究綜合大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4-06 21:11:41
    有 393 人按讚

    這段影片紀錄了1956年6月6日的臺灣榮民總醫院破土奠基典禮與1959年11月1日的臺灣榮民總醫院開幕典禮。

    1956年6月6日,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籌劃興建的臺灣榮民總醫院,於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今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舉行破土奠基典禮;當時的行政院院長俞鴻鈞親臨主持,有中外來賓數十人參加,包括美國經濟合作總署駐華安全分署長卜蘭德、美軍顧問團長史邁斯等人均在場觀禮。

    1958年7月1日,耗資美金160萬元(當時折合新台幣8400萬元),費時兩年興建的臺灣榮民總醫院竣工落成。

    1959年3月,臺灣榮民總醫院開始門、急診作業。

    1959年11月1日,全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的臺灣榮民總醫院正式開幕,總收容量為610個病床。開幕典禮於當天上午10時在石牌該院門前廣場舉行,由當時的副總統陳誠主持,三軍首長、醫學界人士、該院員工及外賓四百餘人觀禮。陳副總統及美國大使館代辦葉格先行致詞,然後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會主委蔣經國陪同陳副總統參觀該院設備與環境。首任院長為盧致德。

    1963年5月22日,院名改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略去原名裡的臺灣二字),簡稱榮民總醫院。

    1966年9月27日,院名隨著退撫會更名而改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

    1969年,除榮民、公保外 ,台北榮總也開放勞保、一般民眾就醫,且於同年興建樓高12層的中正大樓(舊中正樓在新的中正樓於1989年完工後,更名為思源樓),當時病床增至900床 , 每日門診達1500人次。

    1971年,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指示榮民總醫院與國防醫學院共同成立陽明醫學院(今國立陽明大學)以培養醫療人才。

    1977年,第二門診大樓完工啟用 ,原樓高6層的建築物於1983年因門診人次增多而加蓋7、8樓。

    1979年8月,行政院核定以10月31日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為「榮民節」,目的在使國軍退除役官兵永懷蔣公德澤,益勵忠貞、團結奮鬥、報效國家。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臺灣榮民總醫院於臺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臺中、高雄兩分院,以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

    1982年10月3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臺中分院正式開幕。

    1984至1988年為更新計劃第二期,拆除中央大樓 ,改建成綜合醫療大樓「中正樓」,採國際標準的現代醫院設施,興建動力中心及附屬工程。

    1985年5月,位於中正樓後方樓高10層的綜合大樓完工 ,定名為「長青樓」,依其名收住退役將官及一般暨癌症病患,並設有復健治療室。

    1988年7月1日,臺灣榮民總醫院臺中分院獨立為臺中榮民總醫院,位於臺北的榮民總醫院同時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民總醫院。

    1989年10月,新中正大樓落成。中正樓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最重要的建築物 ,也是天母、北投地區的地標,耗資新臺幣75億8千萬元,為地上24層、地下3層之 SRC 構造 ,頂樓設直升機停機坪,以備緊急救護之需。

    中正樓的病房設計具人性化 ,所有病人使用的空間均有大型觀景窗,而且早在國內環保意識還不普遍的年代,中正樓的廁所就以節能減碳為主要設計,全部廁所都有對外窗能接收自然光線,避免廁所因為通風不良 、日照不足而有霉味 ,也因為這個構想 ,讓中正樓外觀不同於國內其他醫學中 心 ,看起來比較活潑有變化 ,且能符合現代醫療需求 ,並由原來的1816床擴充到目前的將近3000床。雖然病床數不斷增加 ,但對病人的照護並沒有因病床的增加而壓縮病人的使用空間 ,這要完全歸功於當初堅守尊重人性的設計。

    1990年10月3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正式開幕。

    1993年7月1日,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

    1997年元月,臺北榮民總醫院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1998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

    2000年及2001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

    2002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2013年11月,隨著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組織調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正式更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北榮總在成立之初,床位有61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來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並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8000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2932張(統計於2019年1月)。

    目前臺北榮總的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第一、二、三、湖畔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科技大樓、護理館等;土地面積為30.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為54萬5203.83平方公尺。

    臺北榮總現有員工6443名(醫師1256名、護理人員3010名,醫事人員932名、技術人員305名、行政人員664名、技工工友276名,統計於2019年5月),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地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臺北榮民總醫院被列為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1963年,由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在捐贈該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正式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

    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臺北榮民總醫院自1996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臺北榮民總醫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臺北榮民總醫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該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藥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年來,臺北榮民總醫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以「視病猶親、追求卓越」之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