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系派預告文#明天還有完整版
「台大神人多」是選校派的一大原因,但選系派的康傑學長雖然不是台大人,卻是很多台大人心中的神人。
大學期間他不只修到台大管院最難申請的兩門課,還成為助教;Jen跟Jason一起當台大夯課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助教時(第二頁)就非常敬佩他的思維、精神、各...
#選系派預告文#明天還有完整版
「台大神人多」是選校派的一大原因,但選系派的康傑學長雖然不是台大人,卻是很多台大人心中的神人。
大學期間他不只修到台大管院最難申請的兩門課,還成為助教;Jen跟Jason一起當台大夯課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助教時(第二頁)就非常敬佩他的思維、精神、各方面能力,畢業後還是相互砥礪學習的好麻吉💪🏽
管顧業背景的他,連選系的心得都MECE的拆解成三點,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真摯與用心,不只對指考戰士有用,每個大學生都會受用無窮,快分享出去吧!
「選校選系一直以來都是都是最難的選擇題之一,在工作一年後回首,當初選填大學時,選系不選校是我驕傲的選擇之一!接下來,想從三個角度跟大家分享,分別是心靈感受、校際機會與市場動態。
❤️針對#心靈感受,系所會是接下來四年你朝夕相處的知識與領域,在一個你選擇且喜愛的領域,不只在感受上特別舒適,也利於你提升在大學的主動性或是學習的表現,未來反而更能幫你爭取更好的課程、實習或甚至是學校的機會,同時享受成長以及大家美好的大學生活想向;反之,若是為了學校而選擇了不感興趣的科系,朝夕都要與不喜愛的領域相處,不僅感受痛苦,另外仍需持續準備門檻很高的轉系考,不僅花費時間,反倒是失去了好好體驗大學生活的機會。
🏫 針對#校際機會,現在學校們為了爭取更多機會與資源,開始大量的策略聯盟與產學合作,學校的邊際已經開是越趨模糊了,因此學校的分別不再如以往明顯。
校際聯盟如台大-師大-台科大、清大-交大-陽明-中央等校際聯盟,不只可以互相修課、交換學生甚至日常都有校車通行鼓勵交流。
另外產學合作又分兩個層次—有企業與學校開設的課程與合作計劃。
針對課程,如「管理顧問業」的 @bcg 與麥肯錫 @mckinseyco 的顧問們在台大開設#SCAP, CTPS等教授顧問方法論的課程同時搭配真實企業個案的實作,同時開放台大、師大、台科大、政大四所學校同時修課,甚至更開放200位以上不限學校的旁聽機會。
針對合作計劃,如清大具備新創加速器,不同校的學生都能互相組隊申請入住,一起合作創業點子,而不限制只有清大的學生。從以上跡象已經看出,跨校修課、跨校合作已經是新大學生的常態了,其中,若是你能以選系為主,在喜愛的領域表現出色,成績、實務經驗等等都更讓你俱備優勢申請到更多想上的跨校課程與計劃。
💼 針對#市場動態,過往有許多行業,都有所謂的Target School或是口耳相傳的學校慣例,代表嚴格的學校血統或是背景限制,如半導體大廠僅收台清交理工學院、投資銀行管理顧問商學院學生僅考慮台大與政大。
但隨著資訊的發達,以及學生心態的轉變,許多即使是在新竹、中南部、科技大學的學生多會主動透過跨校修課、網路資源應用與實習經驗,已經可以與傳統明星學校的學生分庭抗禮,而這些學生多半也持有回饋心態都會回去原本的學校帶領學弟妹,對接相對應資源,進雸提升告學校的學生實力、曝光與經驗,帶來正向的成長循環,所以現在市場上,半導體與科技業大廠多有台清交以外學生、投資銀行、管理顧問行業也開始有了清交商學院的學生。
傳統的Target School框架已經被打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喜歡的領域,深耕其領域變成你的實力、實力將帶著你朝向更裡想的目標、學校、知識與職涯邁進。
👉🏾總結而言,隨著校際機會的大量增加、市場需求的改變,以選系為主,培養自己專精的硬實力,將提供你自己更多的職場話語權與產業議價能力,幫助你大大朝自己的理想或夢想邁進。大學只是學習與成長的其中一環,但一定要記得,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you never lose; you either win or learn!」
🕴️黃康傑 Jason|清大經濟系17級・交大經管所・BCG波士頓顧問公司實習生・蝦皮購物儲備幹部
⭐️如果有任何想問康傑的問題,歡迎留言在下方!
👨🏻⚕️重磅預告|明天選系派完整篇有台大醫學系學長告訴你哪些情況下你不該選台大醫科!
#填志願#指考戰士#讀書計畫#讀書筆記#放榜#學測放榜#英文補習#英文學習#高中生#台大#台大補習班#高偉#飛哥#陳立#學測倒數#讀書帳#英文老師#學測倒數#衝刺#商業週刊#儲備幹部
中央大學工學院科系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交大電子江蕙如教授團隊榮獲ACM TAU 2015國際積體電路時序分析研發競賽全球第一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402 09:20:09)交大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於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再創佳績!三月在美國加州蒙特雷舉辦的「ACM國際數位積體電路時序議題研討會議」(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iming Issues in the Specif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Digital Systems)公布為期五個月的「ACM TAU國際積體電路漸進時序分析研發競賽」(TAU 2015 Contest: Incremental Timing and Incremental CPPR)最終結果,交大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江蕙如教授和電子所博士生李培瑜、碩士生李承睿、大學部邱緯綸與博士生楊喻名等同學所研發之iTimerC 2.0積體電路時序分析器獲得全球第一名的榮耀!
「ACM TAU國際積體電路時序分析研發競賽」是由全球研究計算機科學與電機電子工程的權威學會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所舉辦。前年度10月委由命題廠商公布研發競賽題目,當年度2月繳交研發成果和軟體系統,今年由IBM與Cadence等公司共同命題、提供測試電路並測試參賽隊伍所繳交的軟體系統,最後於3月假年度「ACM國際數位積體電路時序議題研討會議」公布競賽結果。時序分析為貫穿整個積體電路設計流程用來驗證積體電路工作速度的重要步驟。近三年競賽題目皆為當今產學界研究時序分析的重要議題,從2013年的統計型穩態時序分析(Statistical Static Timing Analysis)競賽、接續2014年的消除過度時脈悲觀性(Common Path Pessimism Removal)之時序分析競賽,到今年的漸進式時序分析(Incremental Timing Analysis)競賽,皆吸引世界各地的頂尖研究團隊參賽,希望能對目前產學界遇到棘手的時序分析議題研發出解決方案。多年來,此競賽已成為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之知名研發競賽。
今年競賽的題目是漸進式時序分析,今年競賽要求在反覆多次電路修正下能即時快速分析電路修正後之時序結果。本屆競賽從2014年10月公布競賽題目,至今年2月中旬繳交研發成果為止,歷時約五個月的時間。參賽團隊所研發設計的時序分析器將針對正確性、執行速度與記憶體使用量做評分,總積分較高的隊伍獲勝。本屆的參賽隊伍來自亞洲、美洲和歐洲的知名學府。交大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員有學生李培瑜、李承睿、邱緯綸、楊喻名與江蕙如教授,其團隊所設計的時序分析器獲得本屆競賽的全球第一名,另外兩隊優勝隊伍為來自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與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值得一提的是本校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江蕙如教授研究團隊蟬聯三屆優勝,並在今年一舉擊敗伊利諾大學(UIUC)、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印度理工學院(IIT)、巴西聯邦大學(UFRGS)等強勁對伍獲得第一名,足見交大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表現優異,國際能見度頗高。
關於交大電子 ( http://www.ee.nctu.edu.tw )
交大電子系是交大創校及全國第一個電子科系,長久以來為交大第一志願科系、國內電子電機科系亦名列前茅,已經設立超過50年,開啟了台灣高科技的教育,也奠定了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基石。五十年來交大電子在師資、課程及設備上,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並與世界最著名的科系並駕齊驅,深獲各界肯定。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67914.aspx
中央大學工學院科系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京大學「新竹清華日」開幕典禮
校長 陳力俊 博士致詞
陳校長、南京大學與新竹清華同仁、各位貴賓:
很高興今天能到南京大學舉辦「新竹清華日」;首先我要感謝陳校長與南京大學同仁的鼎力支持。今年五月我到南京大學參加「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EARU)理事會,而理事會當初選五月二十日在南京大學舉行,正是為慶祝南京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七月份我又到南京,參加貴校主辦的「兩岸四地大學校長會議」,所以這次是今年第三次到南京大學來,可謂走動非常頻繁,倍感親切。另一方面,我與陳校長上週五才在韓國首爾國立大學一起參加「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年會,而我們在今明兩年分別擔任該協會正、副會長,一向合作無間,後年起陳校長將接任為期兩年的會長,有很多共同推動事務的機會。
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淵源可遠溯到一百一時年前南京大學建校時期,並交集到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 1903年2月,兩江總督張之洞上奏《創辦三江師範學堂折》,擬於江寧「先辦一大師範學堂,以為學務全局之綱領」,三江師範學堂迭經易名,最後更名南京大學,而張之洞是當初負責清華直接留美生留洋的清朝「管理憲政編查館事務大臣」,以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出名,他要求所有清華直接留美生須要有相當的國學素養;觀諸後來直接留美生,包括擔任清華校長的梅貽琦先生,返國後發揮極大影響力與深厚的國學根底有密切關係,也可窺見張之洞先生之不同凡響器識。另外南京大學在「國立中央大學」時代,三位知名校長中,羅家倫先生曾任清華校長,顧毓琇與吳有訓先生曾分任清華工學院與理學院院長;今年也承蒙南京大學協助連繫,江蘇省政府慷慨贈送清華兩份大禮,一方面贈予清大圖書館一千多冊江蘇出版社印行的珍貴圖書,又盛意邀請一百名學生到江蘇參訪;本年七月清大學生團已應邀參加「百名清華學子江蘇行」夏令營,獲得江蘇省政府熱誠接待;另一方面,兩校自2007年起,有學期交換學生活動,迄今已有二十一人次,如今緊接北京清華後,在南京大學辦「新竹清華日」,在在都顯示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深厚情誼。
新竹清華大學於1956年在北京清華前校長梅貽琦主持下在台灣建校,現設有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原子科學院、及共同教育委員會,已成為一文、理、工均衡發展的學府。全職教師人數約640人,本科生與研究所學生各約6,000人。清華的優勢在教師的平均表現始終在台灣的大學中居首。台灣重要學術獎項,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與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清華教師獲獎的比率都遠比台灣其他大學高;今年公佈的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與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這兩項專給年青學者的大獎,清華年輕教師同樣表現亮麗,據台灣科學雜誌「科學人」評選,今年台灣十項科技突破,清華工作即占了五項。此外,清華在台灣已培育近六萬名畢業生,校友對母校的向心力比任何其他學校強。
這次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至南京大學辦理「新竹清華日」,期使能更深刻清華與南大的互動,並使南京大學的師生對台灣的學術現況有近距離的認識。清華團隊特別邀請台灣威剛科技董事長也是清華傑出校友陳立白先生與清華教務長陳信文教授從企業與學術的不同角度,討論「兩岸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而由九位學者也分別就化學、物理、化工、材料、物聯網、經濟、電子顯微鏡、生醫以及決策與管理等領域進行精采的專題演講。
新竹清華本次來到南大進行專題演說的學者都是校內一時之選,包括今年分別有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雜誌的物理系教授果尚志(講題:可突破衍射極限之納米光子學研究)、Nature雜誌的工科系教授陳福榮(講題:軟物質電子顯微鏡)。此外,新竹清華化學系教授鄭建鴻(講題:多重碳-氫鍵活化及其在有機合成上的應用)、化工系教授胡育誠(講題:當基因治療結合組織工程:以軟骨與硬骨修復為例)、計財系教授余士迪(講題:個體計量在經濟與金融研究的應用)、材料系教授杜正恭(講題:具高電壓正極與快速充放電負極材料之下世代鋰二次電池的開發)、資工系教授許健平(講題:物聯網與無線感測網路)、電機系教授李夢麟(講題:生醫光聲成像於乳房鈣化造影之應用)、工工系教授簡禎富(講題:高科技產業決策品質提升與全面資源管理),所發表的主題都是現今國際學術界各領域中火紅的研究。
當前全球人才流動現象已日趨白熾化,各國政府也都將人才網羅政策列為施政重點之一。中國大陸近年以大國崛起之勢已為國際所重視,高校教育得到相當充沛的資源支持,有很長足的進步。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也是現代儒家思想與中國文明復興的基地,與新竹清華發展脈絡相似。在同文同種的背景下,兩校若能加強合作,「如虎添翼,絕對是加分。」清華大學與南京大學多年來已建立很綿密的交流關係,未來將可在此平台基礎上,加強互動,親上加親。今天「新竹清華日」活動代表一個嶄新的開始,預祝貴我雙方在未來加強合作,攜手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