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壢套房投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壢套房投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壢套房投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壢套房投資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1萬的網紅蘋果新聞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還有家長本來是要幫孩子找宿舍,直接變成買下套房對外出租(゜o゜) 👆《蘋果》新聞多,24小時陪伴你 【低利金雞母1|500萬不如買整層套房 中壢包租公坐享5%投報】 https://bit.ly/3ka35Oh 【低利金雞母2|台灣少子化 長線投資別碰學生套房】 https://bit.l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814TVBS 救景氣 央行宣示不打房 鬆綁信用管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bRvI0Oh6Qs 救經濟,央行出招決定鬆綁房市管控措施,刪除新北市八里、鶯歌以及桃園蘆竹等地限制,也放寬豪宅貸款成數至6成,淡大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時機點剛剛好,藉此避免房市硬著陸,不過政...

  • 中壢套房投資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4:50:01
    有 87 人按讚

    還有家長本來是要幫孩子找宿舍,直接變成買下套房對外出租(゜o゜)
    👆《蘋果》新聞多,24小時陪伴你
     
    【低利金雞母1|500萬不如買整層套房 中壢包租公坐享5%投報】
    https://bit.ly/3ka35Oh
     
    【低利金雞母2|台灣少子化 長線投資別碰學生套房】
    https://bit.ly/2YShq9Q
     
    🔴《蘋果》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oL5vTn
     
    🍎蘋果播客 請你來作客
    🎧SoundOn:https://bit.ly/3q6PCa0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nAIuBa
    🎧Google Podcast:http://bit.ly/3spdRT9
    🎧Spotify:https://spoti.fi/2LIBhlv
    🎧KKBOX:https://bit.ly/3nAI8e2
     
    #蘋果地產 #中壢 #套房 #租屋

  • 中壢套房投資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3 21:13:29
    有 7,169 人按讚

    ■ 【還能買房投資嗎?】

    二十六歲,懵懵懂懂買下第一間房子。

    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

    這已經是西元2000年的事了。

    當時買在汐止24坪的中古屋,房價300萬,房貸利率記得是7%左右;扣掉自備款80萬,我一個月負擔15,000元的房貸。

    那時候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

    「投資買房」的啟蒙,是因為我第二家店的房東。

    2002年,我開了第二家火鍋店,這家店的房東大我二十歲,他是個創業的大叔。

    他和我說:「開餐廳,只能讓你賺小錢;想要有錢,一定要懂得投資房產!」

    大叔是經營五金門窗的生意,然後把本業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店面。

    他很熱心的算給我聽:

    “一千五百萬的店面,他和銀行貸款一千萬,租給我們一個月六萬;等於是房客在幫忙繳銀行的貸款和本金。”

    之前,他也是這樣的操作,用五百萬的自備款買了店面,租給別人做生意,四年後他把店面賣掉賺了五百萬,年化報酬率將近15%。

    大叔的眼光不錯,選到店面都增值不少;靠著店面的買賣,他賺了不少錢。

    聽到賺錢,金牛座青年的眼睛都亮了,開始對房產產生了興趣。

    /

    汐止那間房子,住了八、九年後我就賣掉了。

    那是第一次靠賣房賺到錢;我把這些錢,拿來當頭期款,買下台北市內湖的房子。

    隔年,我把開廣告公司賺到的錢,買了中原大學附近的兩間套房當包租公;每年的租金投報率有7%。

    兩年後,我把兩間套房賣了,賺了一倍。

    2014年左右,我又陸續買了汐止、桃園南崁、中壢平鎮的房子。

    不過,這兩、三年已經陸續把這些房子脫手了。

    26歲到現在,我買賣過九戶房子,菜鳥也熬成熟手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之一。

    /

    有三十初頭的粉絲私訊我:

    「崴爺,我創業賺了一些錢考慮要投資房產,請問房產還可以投資嗎?」

    我想,我應該可以分享一些經驗值給他。

    /

    崴爺剛提到那些賺錢的往事,都發生在2014年前;現在房產投資的大環境,已經和2014年之前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大大不同了。

    前面崴爺提到,房東大叔「買店面」的獲利模式,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在房東大叔那個年代,大部分的行業一定要有「實體店面」才能做生意;但現在的電商時代,對實體店面的需求大幅縮減,供過於求,到處都可以看到待租的店面。

    加上現在的「店面」也不知道在貴什麼,買店面的投報率根本划不來,也不好轉賣。

    我個人覺得,靠投資店面賺錢這件事,已經是北風北了。

    /

    那買個小套房、小宅當「包租公」呢?

    崴爺很愛做功課,查了很多北部「房價」和「租金」的行情,

    以西門町附近為例,五年左右的十多坪套房,每月租金在兩萬左右,房價落在八百萬左右;換算投報率大概3%左右。

    我之前中壢平鎮的房子,我的租金投報率大約也在3%左右。

    一般來說,現在當包租公每年的投報率大約是在2%~4%之間,只比銀行定存略高。
    (我省略了土地稅、房屋稅、租屋閒置期的費用)

    這樣的投報率水準,只能你抵銷通膨,說白了,只有「保值」的效果,並沒有高獲利的可能。

    /

    很多投資客,其實並沒有在care租金收益的;因為他們更在意「房價增值」。

    但是那種房價飆漲的時代紅利,早就沒了啊。

    2014年之前,沒有「實價登錄」機制,大家買房、賣房的價格有很大的灰色地帶。

    以前,你可能遇到一個菜鳥或不了解區域行情的買家,願意用高於實際行情的價格和你買房,讓你賺到很高的價差。

    但現在,實價登錄透明揭露中古屋交易的價格,讓投資者沒辦法偏離市場行情「賣太貴」,大大減少獲利的空間。

    最麻煩的就是「房地合一稅」了。

    2014年之前,你一買到房,看到市場價格不錯,就立刻脫手賺價差。

    但如果你是在2016年1月1日以後買入房子並賣出:

    持有房子未滿1年,獲利的部分要扣45%增值稅;
    持有期間1~2年,要扣35%增值稅;
    持有期間2~10年,稅率是20%;
    持有期間超過10年,稅率15%。

    例如:你用2000萬購入房子,持有一年半就用2100萬的價格脫手,雖然帳面上賺了100萬,但扣掉35%的房地合一稅,實際上只剩下65萬的獲利。

    這65萬還要扣除買、賣時的規費、手續費(十多萬跑不掉);還有銀行貸款的違約金、裝潢費;甚至如果你透過仲介賣房,還要支付仲介費用。

    扣除這些交易的隱性成本,你根本沒有獲利空間。
    (而且前提是房價要漲才行)

    /

    這樣一路看下了,是不是覺得投資房產真的沒那麼好賺。

    我們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

    現在把同樣的資本拿去投資股票或ETF,獲利可能都比買房還好。

    更何況買房之後,一大筆資金就被卡在那,要用錢時也沒那容易變現。
    (賣房之後,至少要一個半月以上才能拿到現金。)

    /

    「但是,崴爺你幹嘛還買房投資呢?」

    好,問到重點了。

    我這幾年在做投資的重新配置,把以前買在「蛋白區」的房子都賣了。

    把部分的資金配置在股市,把部分資金轉購入台北市的房子拿來出租。

    我當然知道,租金投報率頂多就是對抗通膨而已;但崴爺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了!

    在投資上我蠻敢衝的,而且常常三心二意,缺乏長期投資的毅力;去年二月~六月的股災期間,我就發現自己這樣的投資缺陷。

    所以,我才決定把部分的錢,拿來買蛋黃區的房子。

    一、 因為蛋黃區的房子相對保值;我不用太擔心踩雷。

    二、 買了房子後,它沒那麼容易變現,還有實價登錄的緊箍咒,讓我不會短期就想賣房。

    這時候買房投資的「缺點」,對我而言變成了「優點」。

    /

    我買房的目的,是讓我「守成」和「保值」。
    (打從心裡已經放棄增值的可能)

    雖然股市投資更好玩刺激,也更有機會短期獲利;但股市如浮雲、看過很多過路財神的案例。

    另外,我的個性太浮動,所以買房投資是針對我自己個性缺失,所做的決定。

    所以,如果你想靠投資買房賺大錢,基本上很難啦;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點錢就手癢、愛亂投資,那就選一個蛋黃區的房子,好好地把錢鎖在那裡。

    #我寫太長了
    #看完的人真的太強了

  • 中壢套房投資 在 呂翊榮的財經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4-21 12:59:49
    有 6 人按讚


    值得一看的新世代觀點

    Joe:「如今是資訊海量的時代,誰能把海量的資訊整理成自己有用的資訊,誰就有機會獲得大量的財富。」

    月入不到3萬拿iphone?這是一個很好、策略完全正確的心態啊,我們趕一下最近最熱門的話題

    1977年徐崇仁月薪9000元
    1977年,西門町的5萬元套房,不吃不喝六個月就能買。
    1977年,中壢龍崗28坪的4萬元透天,不吃不喝五個月就能買。

    2017年年輕人月薪三萬元
    西門町套房1000萬元,上漲200倍
    中壢28坪透天,800萬元,上漲200倍

    所以,在1977年,你把錢拿去花費實在是虧大了,你一個月也才賺9000,但存起來去貸款買房子,一年會自動躺著幫你賺個20~30萬,你若不把錢存下來買房子,損失的機會成本,簡直恐怖到讓你後代後悔終身

    所以,在1977年,對金錢最合理的使用策略,是超級防守主義
    不擇手段的縮衣節食,把錢存下來丟資產就對了,是一個笨蛋也能幸福安樂的無腦時代

    但是2017年的策略完全不一樣,2017年代,最值錢的並不是資產,而是時間和資訊,科技與潮流與驚人的速度翻代,在最新銳的業界,一年是一個世代,在文化類的潮流,一季是一個世代,在2017年的精銳人員,一年吸收進去的資訊,大概是1970年精銳人員的十年份可能有

    所以在各種前線戰場上,特別是一些激烈競爭、沒有被台灣垃圾法規保護主義到的地帶,強的年輕人混一陣子就打趴老人集團的例子所在多有

    資產價值跟屎一樣,成長率總是只超過GDP成長一點點而已,中高階與基層人員薪資落差龐大,你一個月賺3萬,別人一個月賺50、60萬,別人一個月存的錢是你兩年份,在這個時候,錢有什麼好存的,所以在2017年,對金錢的使用,該採取的是超攻擊主義,對效率絕對重視,把錢全部盡可能妥善花掉,尋求的是跳階升級,而不是存,等你自我升級,跳級之後,一年存下來的錢隨便就超前了以前的20年份

    台灣還有一個唯一的好處,是很多鄉民都忽略的,就是台灣的失業率,是先進經濟體裡數一數二最低的。而且坦白說,的確都是沒有理想工作的自願性失業居多,絕大部分不是窮途末路那種,也就是說,的確是低薪,或者環境不理想,但很難沒工作做。

    各行各業都在缺工。基層缺血汗,中階缺原創,高階缺戰略。
    台灣現在的人才與人力,仍不足以構成生產要素的滿足點,既然失業率這麼低,年輕根本就不用存錢。你該怕的是寶貴的年輕生命流失掉,這會讓你以後非常後悔

    花錢的戰術方面大概如下:
    (1)盡可能投資資訊工具,這是基本款,所以有新iphone本來就非常必要,電腦和手機只要速度一慢下來,軟體有LAG傾向,就要立刻汰換,因為那會讓你懶得用,在這時代,妨礙資訊吸收和生產效率是絕對是不能允許的

    (2)盡可能投資學習,有時候需要高手帶路,那跳階學習的速度是自己閉門造車的好幾十倍幾百倍,但要妥善挑選,坊間的各種教育產業素質不齊

    (3)盡可能投資體驗,什麼都要去試,這是觀察潮流的基本訓練,增進人文素養與品味能力

    (4)盡可能出國考察,先進國的做事方法與辦事效率,和台灣天差地遠

    (5)盡可能參加活動與交際,和不同的人交換資訊,大幅開拓眼界,但也要妥善挑選,遠離白痴和拖你下水的人

    (6)盡可能追求效率最大化,比如計程車與高鐵的錢若可以負擔就不要省,時間是最重要的事,現在不是1970年

    (7)盡可能投資健康活動,例如運動和鍛煉,減緩老化,爭取更多時間

    基本上這才是活在2017年的最佳策略,這是穩賺不賠的,因為月薪3萬根本存不了多少錢,全部拿去投資自我,就算投資效果不夠,至少也活得爽快

    戴勝益也有說過類似的話
    很多時候,很多人嘴上都在罵老人,但實際上也繼承了很多老人遺毒

    比如整天哀買不起房子,(有什麼好買的?)
    哀台女只會出國,(出國有什麼不對?)
    哀別人不想跟你打拼,(現在停下來存根本不是最佳策略)
    每天在板上比誰比較省錢(,到今天還是很常看到)
    哀理工至上主義,不把能力橫向跨界發展
    哀自己很有專業,但不發展戰略觀

    這種一根筋不知變通,說老人廢,但不知不覺滿腦繼承遺毒
    已經被墮落世代價值潛移默化的人,以後才是最慘的

  • 中壢套房投資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8-16 13:18:17

    150814TVBS 救景氣 央行宣示不打房 鬆綁信用管制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bRvI0Oh6Qs

    救經濟,央行出招決定鬆綁房市管控措施,刪除新北市八里、鶯歌以及桃園蘆竹等地限制,也放寬豪宅貸款成數至6成,淡大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時機點剛剛好,藉此避免房市硬著陸,不過政大張金鶚卻認為這是開倒車,觀點不一,但面對經濟成長率保不了2%的關卡,房仲大老呼籲,先挽救低迷市況,不然成交量急凍,都沒人要買房了。

    記者─周育鋒、黃宇潔 台北報導......↓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現在政府打房,高總價豪宅產品,其實都沒有人在看,那比較熱門的都是像小套房或是公寓。」

    就是因為購屋族目標轉向,第一線的房仲業務員,只能努力開發,應付冷清市況。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平均每一個禮拜,如果有1-2組的客人,願意跟你來看房子,其實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有那種半年一年,沒有成交的大有人在。」

    房仲業董事長李同榮:「以台北市來講,它正常交易量,少說也要4萬(棟)到4萬5(千棟),可是現在3萬(棟)都不到,那就代表說市場的交易量,已經不正常的萎縮了30%以上。」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房子是不好賣,因為量大概都少了兩成多嘛。」

    在王應傑眼中現在的房市是淒風苦雨,房子想賣賣不掉,首購族不敢買、換屋族買不起,建商大老祝文宇說這是交易量停滯,買方寧願等價格降下來,也不願意看屋出價。

    央行總裁彭淮南:「我們定期在檢討,定期檢討覺得它那個成交量,已經減少很多了,那房市已經穩定了,所以我們就做些調整。」

    彭淮南大手一揮,從緊縮政策後,5年下來第一次鬆綁信用管制區域,包括新北市的八里、鶯歌,桃園蘆竹、中壢、龜山,同時放寬針對高價住宅,以及第3戶購屋的貸款成數上限,從原本的5成拉高到6成。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交易量會增加,增加一點,那價格議價空間還是會加大,信心來講會有一點有一個幫助,表示政府不是不痛不癢嘛。」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房價租金比64倍全球最高,那個租金報酬率1.57%全球最低,房地產的所得稅最高45%,所以這三個極端值,加上市場急轉直下,我覺得是先把市場穩住,不要讓它進入硬著陸。」

    花敬群也認為,央行這招宣示性政策等同替房市打了預防針,讓市場可以軟著陸,但政大教授張金鶚則批評政策大開倒車,是替建商、投資客、有錢人解套。

    房仲業董事長李同榮:「(GDP)會不會保三跟房地產的交易量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一再強調,房市健全是要讓一個價穩而且量活絡的狀態。」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房地產你第一個,它的就業人口有超過100萬人,至於在稅收我們1兆9千多億當中,應該有也差不多將近10%,所以它的關聯性產業應該超過100項,所以這樣來講的話,我們內需應該先穩住。」

    搶救低迷經濟,先拉一把房市火車頭,畢竟今年的買賣移轉棟數,恐怕不足29萬棟,創下2002年以來新低量,現在政策踩剎車、降低市場雜音,只是還得面對經濟成長率不保2,信心衝擊就怕還有隱藏的未爆彈。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coverages/news-6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