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國icp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icp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icp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16的網紅膠攝現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訃聞:攝影師 #鬼海弘雄 逝世 拍攝淺草寺人像照逾45年】 2020年相繼傳來攝影師逝世的消息,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著名攝影師鬼海弘雄 ( #HirooKikai ) 於10月19日因淋巴癌逝世,享年75歲。 鬼海弘雄最著名的作品,包括1973年起於東京淺草寺拍攝的黑白人像照片系列《P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受台灣大學黃宗慧教授的啟發,再加上回溯國中時期做科展,對寄居蟹進行研究時的疑問,包含海洋生物專家告知,可以燒寄居蟹的殼、剪壞寄居蟹的眼睛等等,以及冬天怕寄居蟹冷死,下意識地加熱水溫,卻遺忘寄居蟹原就是冷血動物,進而害死寄居蟹,羅晟文乃決心以攝影創作,探索當代動物問題。 他長期關注生活中人與動物間的...
中國icp 在 VV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5 01:44:34
不知不覺又開始了倒數一個月的日子了,這段期間真的沒辦法存什麼錢😩😩,但也能確定的是這短短三個月絕對會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回憶❤️。 我很幸運當初能被迪士尼選中,再來是分配到Epcot這個園區,沒有Magic kingdom的忙碌,但是卻比Magic kingdom更充滿著多元文化與特色,Worl...
-
中國icp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0 11:06:46因受台灣大學黃宗慧教授的啟發,再加上回溯國中時期做科展,對寄居蟹進行研究時的疑問,包含海洋生物專家告知,可以燒寄居蟹的殼、剪壞寄居蟹的眼睛等等,以及冬天怕寄居蟹冷死,下意識地加熱水溫,卻遺忘寄居蟹原就是冷血動物,進而害死寄居蟹,羅晟文乃決心以攝影創作,探索當代動物問題。
他長期關注生活中人與動物間的關係,並以創作介入,試圖誘發討論。羅晟文常使用錄像、攝影、電玩、裝置等媒材。由於曾受科學訓練,科學方法與價值對他來說也很重要。
羅晟文自2014年,走訪歐洲與中國共26個圈養北極熊之動物園,進行《白熊計畫》創作,此系列榮獲2018世界新聞攝影大賽(WPP)數位敘事第3名,是台灣首位能夠在WPP達到如此成績的攝影師。
拍攝期間,羅晟文為求有效控制經費,歐洲與中國分別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展開猶如行軍般的移動,兩天一站,嚴厲而精準地完成計畫。在歐洲時,羅晟文每天都只能以蘋果加麵包裹腹度日,北極熊的食物裡也常有蘋果與麵包,有時候熊還會將沒吃的麵包仍進水裡,教食物不足的羅晟文,很是感慨無奈。
其平面攝影的部分,聚焦於動物與擬自然空間的人造場景(如在水泥地上油漆雪景乃至於畫出冰山),透過詭譎不安視覺的呈現,希冀觸發觀者討論與省思。錄像作品《大白熊進行曲》則鎖定北極熊的刻板行為(stereotypical behavior),透過長時錄影與高速播放,也想要讓人們重新認識北極熊的心理反應與生存處境。
個人檔案
羅晟文,1987年生於台灣高雄,現居荷蘭,當代攝影藝術家。2012年自台大電腦音樂實驗室畢業,2015赴荷蘭藝術學院攻讀攝影碩士。現任台北Lightbox攝影圖書室之創意總監,在駐歐期間藉由撰文、座談、展覽、工作坊等方式,促進台灣與歐洲當代創作交流。
作品獲2018世界新聞攝影大賽(WPP)數位敘事第3名、2015年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專家面對面計畫最優秀作品獎(Best Portfolio Award)、法國PX3-金牌、銀牌、銅牌,法國PX3-廣告分類總獎,美國IPA-銀牌與銅牌。曾於荷蘭EYE電影美術館、世界新聞攝影展、美國ICP攝影中心、英國FORMAT、Belfast攝影節、中國連州攝影節展出創作。
相關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16/1466463/ -
中國icp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03-12 11:21:28▶台灣與全球雙邊貿易的關係接在紐、星之後的其他目標國家為何?最新的進展?除去年完成的菲、雙印可行性研究,後續國內須完成洽簽貿易協定的程序是否開始進行?部長表示目前正積極排除對方談判上的疑慮。
▶菲、印兩國與我國農業領域敏感,但印度與我方互補性高。要求提供半年來經濟部進程的詳細書面報告。馬政府不應不顧台灣負面反應,只尋求與中國簽訂服貿、貨貿,必須擬定與其他國家貿易平衡的策略。再者,印度官員曾當面表示與我國簽FTA有更度興趣,而部長亦表示印度是我國重點新興市場。
▶對APEC經濟部有主動設定議程嗎?除了馬習會政治動機外,應關注區域經濟整合與雙邊經濟議題處理。
▶我國與美國的ICP,尤其在國防工業領域,我方並無有效運用工業合作配額,反映政府不重視這領域,以我國每年對美軍購5百億,若有百分之4即20億的技術移轉、技術合作在國內進行,對我國相信有絕大助益,甚至還有軍民共用技術能夠加以發揮。相較以色列,與台灣相似有強大的國家安全壓力,以國對國防產業投入多,擴展到民用商業、工業技術領域。希望工業局能一併提供相關資訊。
中國icp 在 膠攝現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訃聞:攝影師 #鬼海弘雄 逝世 拍攝淺草寺人像照逾45年】
2020年相繼傳來攝影師逝世的消息,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著名攝影師鬼海弘雄 ( #HirooKikai ) 於10月19日因淋巴癌逝世,享年75歲。
鬼海弘雄最著名的作品,包括1973年起於東京淺草寺拍攝的黑白人像照片系列《PERSONA》,東京及附近地區的城市景觀、土耳其和印度的照片。
2003年,他出版攝影集《人物》(#PERSONA)收錄了30年來拍攝的人像照片,將日本社會不同階級的人物盡收鏡頭之下。一舉獲得土門拳賞、日本寫真協會新人賞、伊奈信男賞、「攝影協會賞」等多個重要獎項。2009年,國際攝影中心 (ICP) 及Steidl出版攝影集國際版,在海外聲名鵲起。
——————————————————————
「不好意思,可以為你拍一張照片嗎?」鬼海解釋,拍攝淺草寺是因為離他住所很近,從前那一帶是棚戶區,他指自己在農村出生,在那裡可以看到許多許多從農村到城市打拼的人物。
起初,他以不同的街景作為背景,後來想更加突顯每位被攝者的內在和性格,因此改為以淺草寺同一面紅色牆作為背景。出版《人物》後他一直拍攝,直至幾年前受訪他已在此拍攝了45年之久。
鬼海會在寺外一直等待,直至遇到對的對象,便上前交談和拍攝,有時一等就是幾小時,甚至是3、4天也沒有收獲,「如果他的風格不是從骨子裡透出來,我是不會拍的。」每次拍照後,他不會記下對方名字,只用一句簡短的形容紀錄被攝對象。
——————————————————————
1945年生於山形縣,高中畢業後曾在當地從事公務員,一年後辭職,入讀東京法政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鬼海曾任2年貨車司機、2年船場工人,還有半年在捕捉吞拿魚船上當船員。
畢業後一直與哲學系老師 #福田定良 保持聯絡,後來老師介紹他與《 #相機每日》雜誌編輯 #山岸章二 認識,鬼海於1973年5月在該雜誌正式刊登第一幅作品。山岸將美國攝影師 #DianeArbus 的作品拿給鬼海觀看,令他深受啟發,自此認真踏上攝影創作生涯。其後3年,他一邊兼職一邊學習黑房技術,至今拍攝所有照片都是自己沖曬。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1975年鬼海偶爾聽到消息,有機會用半價購買心儀的二手相機(Hasselblad 500cm與80mm鏡頭)。他與老師分享這個消息,第二次見面時,福田竟然拿出30萬日元無償借給他購買相機,當時大學畢業生平均4萬日元月薪,那是一筆非常大的款項,但福田叫他只管拍出最好的照片。40多年過去,鬼海依然用這部相機來拍攝人像。
他曾在數年前的訪問中說過,自己一生可能拍過的人物不超過1000個,雖然他拍攝的是日本人,但照片卻給世界的人看,他相信肖像可以超越語言拍攝出人的本質,「地球是圓的,不論到哪裏,都要拍出人性。如果拍日本人,中國人看了不認同的話,那就是失敗的。」
攝影:鬼海弘雄
撰文:#難分
資料來源:https://s.nikkei.com/34dlX7g
#日本 #淺草寺 #肖像攝影 #RIP
——————————————————————
或者你有興趣觀看:
【Johnny Depp飾演 尤金史密斯 電影《 水俁 》發布首支預告片】
https://bit.ly/341Rwk6
【NHK攝影紀錄片:尋找 長崎原爆 倖存男孩】
https://bit.ly/3bVcy6d
【7.14 沙田新城市 示威廣傳的照片】
https://bit.ly/2XfnKVd
【攝記Ring-畢生難忘的 太子站831 襲擊事件】
https://bit.ly/32ZSITl
【 「紅媒」攝記鏡頭下的 721元朗襲擊】
https://bit.ly/32Lrstz
【法國PX3攝影賽 反修例照片獲1金5銀1銅】
https://bit.ly/3c0Axku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可以買杯咖啡支持難分:
www.buymeacoffee.com/nathantsui
追蹤難分:
Instagram:https://bit.ly/3eGhZFX
Facebook: 難分:攝影/寫作人
Website: www.nathantsui.net/words
中國icp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活得比去年好
今年不易過,捱到今天只是8月上旬,WFH數周已悶出鳥來!最具社交距離的網球都不能打!在家玩#Homecooking,初時興奮地把照片放在社交平台上炫廚藝,但多煮幾餐就厭倦了。
全球疫情肆虐,確診人數逐漸逼近2000萬,死亡人數超過70萬。當Covid蔓延至南亞、南美、中東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醫療系統較落後,更無法控制疫情。雖然特朗普總統預言疫情將神奇地突然消失,但科學告訴我們,幾乎肯定Covid將永遠存在,變成一個endemic。又全球又風土,人都瘋了!
黎巴嫩更禍不單行,貝魯特發生硝酸銨大爆炸,執筆時確實死亡人數超過135,傷者超過5000,全市停電,30萬人被迫遷離住所。大部分人認為爆炸屬意外,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仍堅持有可能是襲擊。近日以色列跟真主黨(Hezbollah)紛爭再起,但兩方都沒說話,特朗普竟這樣說法,莫非……?
全球經濟已嚴重受損。傳統全球經濟衰退的定義是GDP增長低於3%,但IMF預期今年GDP將前所未見的下跌3%!全球數億工人失業,無數大中小企面臨破產,全球莘莘學子的學業都受到影響。 美國第二季GDP下跌32.9%,已略比平均預期的下跌36%好,仍破紀錄,比1930年代大蕭條更厲害!我已多次指出過,疫情成為了美國和中國名義GDP急速收窄差距的催化劑,可說是中國彎道超車的第一次碰撞。有朋友指出,-32.9%為年化跌幅,美國第二季GDP同比只跌了約9.5%。這是正確的,中美新聞報道GDP的習慣有所不同,中國第二季GDP被報道為增長3.2%,這只是一個同比數據,若同樣以年化率計算,應為更高的11.5%增長!
當然,一個季度不能作準,以全年預測來看,估計美國GDP將收縮6%至7.5%,中國控制疫情遠勝美國,估計GDP仍將有所增長,約2%至3.5%。去年美國名義GDP約21.7萬億美元,中國約14.5萬億美元,差距超過50%。今年如美國下跌約7%,中國升約3%,美國GDP將跌至約20萬億美元,中國則升至約15萬億美元,剩下距離將只有33%!
這個預測已算樂觀(美國觀點),預期美國經濟能頗成功重開。但其實美國疫情仍非常嚴重,平均每天死亡人數仍超過1000。美國只佔全球人口約4%,但就佔了全球確診26%,死亡人數23%,真失敗!其實真失敗已客氣,Dr. Fauci承認是最失敗。疫情對前線服務行業如餐飲和實體零售,當然有極大影響。過去兩周的新增失業人數已再度上升。服務業佔美國GDP高達70%,Amazon(亞馬遜)雖厲害,但它的增長不能抵消整體服務業的收縮!
人行應容許人幣有秩序升值 推動消費
即使今年美中GDP差距仍有約33%,中國需時多久才可超越美國?如一切回復正常增長,中國平均增長6%,美國2%,追上來的時間將仍需約7年。但兩國通脹不可能一樣,匯率亦不可能不變。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一直通脹較高,今年估計約3%,美國則只有0.6%。美國聯儲局執行無限QE,加上積極財政政策,今年財赤已超過4萬億美元,如通過第五個刺激方案,財赤將再激增過萬億美元,全年財赤或將高達從未見過的25%至30%的相對GDP比例!從3月高位,美匯指數(DXY)已跌超過8%,早前耶魯學者Stephen Roach(羅奇)預測美元在明年底前將大跌35%!今年人民幣兌美元穩定,但亦已開始升值,升了0.3%。若以PPP作比較,人民幣估值大幅偏低超過30%,所以我建議人行應容許人民幣逐漸有秩序地升值,對推動消費有極大幫助,保守估計都應有每年兌美元1%至2%的升值。附表是中美名義GDP交接點的假設。
按以上假設,中國將以每年超過8%相對速度追趕美國,不用4年已將超越!即使保守一點,相對追趕速度只有6%,也只需不到5年即可達到。所以無論誰當下一任美國總統,都極可能擁有領導美國由經濟第一位跌至第二位,無人羨慕的「歷史榮耀」!
其實準確時間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無法改變的大趨勢。當然即使中國名義GDP追到美國,人均收入差距仍很大,但對整體國力而言,名義GDP才是重要的。蒙地卡羅人均收入超高,但國力強大嗎?
美國政府對此趨勢心知肚明,不會大事宣揚,但內裏極度不安和焦慮,亦知道時間無多,所以才不停出招,盡力挑起貿易、科技、意識形態、宣傳、間諜、軍備和金融等多條戰線。我需要再說一次,這是極過時和危險的修昔底德陷阱式思維,尤其大流行和氣候變化正威脅全人類,美國更應放下狹隘國家和種族主義成見(意識形態只是藉口),攜手跟中國合作,才有機會取得勝利。
但特朗普和美國何來有此智慧,他們已成功退化至連科學都不相信的中世紀地步,整天只關心打擊中國的獵巫行動。大量美國人何止不戴口罩,不相信疫苗,不少人認為登陸月球都是fake news,甚至仍相信地球是平的!如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翻生,肯定再被激死!
特朗普選情不妙,當然更緊張,能幫助他的只有兩件事,第一是美股表現,另一樣就是打壓中國。西方人基因深藏着近千年的「yellow peril」(黃禍恐懼感),美英傳媒,不論紅藍都本能地幫手抹黑中國的一切,漠視中國過去40年的驚人成就。他們更不願接受中國政府非常受人民支持的明顯事實!
特朗普最擅長的只有一招,以極端言行吸引注意力。最近他針對TikTok的做法和針對香港的言論,最主要目的是分散國民對恐怖疫情的注意力,亦搶去幾乎所有報道有關拜登的新聞篇幅。大家應不會天真以為他真的擔心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或者他真的關心香港的所謂「人權狀况」吧!
美股的表現非常好。納指屢創新高,標指距離高位不到3%,與實體經濟似乎背道而馳。近日最常見解釋是對短期內成功研發疫苗愈來愈有信心,我也希望成真,但早前已分析過,即使今年內成功研發,距離全球大部分人能接受到注射的時間仍很遠。如需booster注射,需雙倍產能。
倘聯儲局通脹定標 利長債增長型科技股
更重要的原因有三個,首先疫情成為了生活加速網上化速度,包括WFH、電商、電玩和社交平台等大趨勢,加上互聯網贏家通吃的特性。FAAMNG,加Nvidia和Tesla等數隻增長型巨無霸股票,已佔納指100甚至標指(Tesla待進)的30%至40%,大部分美股今年仍是跌的。Robert Shiller和Paul Krugman,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指出FOMO(Fear Of Missing Out)是推動股市的主因。但最重要的仍是:Don't fight the Fed。傳聞聯儲局在短期內,將宣布正式採用inflation targeting,將把長期通脹目標正式定在2%。保證在達到通脹目標和全民就業的雙標前,不會改變寬鬆貨幣政策。現在通脹只0.6%,失業率高達13%,估計最少未來兩年都不可能加息,甚至需要採用更積極措施。此政策對長年期資產,包括長債和增長型科技股,尤其有利!
通脹定標是否對症下藥?殊不肯定,因為通脹過低原因不止是疫情,更根本原因是人口老化、科技進步和能源瓶頸已被EV和太陽能打開。寬鬆貨幣政策已採用多年,消費通脹仍未達標,谷出來的只有資產通脹,甚至泡沫。相反,如今次終於成功谷出消費通脹,在現今全球經濟如此脆弱時間,高通脹對貧苦大眾是好消息?儘管美股表現極佳,真正受惠者有多少?用失業金在Robinhood炒股,真的可以代替就業機會?多少人會因此而投特朗普一票?
整周美媒簡直迷上TikTok,CNBC超過一半時間在討論此事件。特朗普非常成功搶去注意力,尤其勒索key money此怪招,等同黑社會收保護費,虧他想得到!
封殺TikTok 損美國法治
TikTok事件有很多人討論過,我只想指出幾個要點。首先很多人說中國多年前「禁止」使用facebook和Google,所以制裁TikTok是合理的以牙還牙。這講法很有問題,即使中國真的「無理封殺」Google,不等如美國做法就是合法和合理,兩個錯不等如一個對!再者如Google中國前CEO李開復所說,Google搜尋離開中國前,中國講清法律依據,包括要求經營者必須為合資機構,擁有ICP牌照,在岸伺服器確保數據安全和內容符合審視標準,玩不玩悉隨尊便。今次CFIUS莫須有,以模糊國家安全為由,威脅否決3年前完成的Musical.ly交易,恐嚇封殺TikTok,除非9月15日前完成出售給微軟,特朗普直認明益微軟,所以勒索茶錢!即使奸計得逞,其實最大受損者不是字節跳動,最受傷害的是美國法治!
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的規模很小,但很多其他行業的美資在中國很成功,包括GM、蘋果和微軟等,每年收入超過5000億美元,尚未包括港澳業務!相反,中國雖有貿易順差,但中國企業直接在美國經營的收入,微不足道,不見得美國真的開放。中國官媒雖表態反對此交易,安撫國民,但大概率寧取道德高地,仍將放行。中方亦未必報復,但可選擇對象很多,蘋果、澳門賭場,甚至微軟。據說微軟亦會識做,未必拚命壓價,更或建議一些國內資產交換。
TikTok的確火紅,尚未見頂,更未正式開始變現,所以即使傳聞的100億至300億美元的美、加、澳、紐四眼部分估值,仍不算高。從Disney請回來的CEO Kevin Mayer當然不想賣,因為被收購後很可能馬上失業,其他管理層亦寧願分拆,奈何白宮不接受。但投資者真的不高興?七成外方投資者為美資,即使賣給微軟,他們仍可繼續持有四眼TikTok股權,中國投資者就拿現金。另外他們仍拿着字節跳動股權,可等待在香港和上海科創板上市。經常出售資產才能釋放最大投資價值,3年前Musical.ly收購價10億美元,現在如只四眼部分已收回100億至300億美元,簡直賺到笑!
社交平台有網絡效應,TikTok前景確很好,但競爭也很激烈,fb已推出翻版Instagram Reels(美國IP保護何在?),Snap也推出類似功能。TikTok有先機,但fb是個ruthless的巨大競爭者,勝負難料。另外,出售TikTok,如能保留最寶貴的核心AI算法專利權,或反可賺取版權費。
社交平台如時裝和音樂,有明顯世代性,17年前出現MySpace,後來被facebook超越,5年前Instagram走紅,後來又輪到Snapchat,去年TikTok開始瘋魔全球。TikTok可說是中國Apps第一次成功衝出國際,顛覆了全球流行文化。既然能夠做到一次,肯定未來可發展出更多迎合消費者和企業的Apps。前天《金融時報》一篇較中肯專欄指出,中國創業者比美國的更饑餓、更勤奮,在多方面的技術和商業模式,都已超越美國,甚至國家安全AI方面,北京獨角獸Fourth Paradigm,都比美國的Palantir先進很多。
今年投資回報更好 中國充滿投資機會
特朗普號稱為幫香港爭取自由(吓?),取消對港「優惠」,金融中心地位必不保。疫情下,納悶困在家中,實體經濟很差,滿街吉舖,失業率高企,甚至替一些「大地主」朋友有點擔心,連恒指今年都跌了12%!
但事實上今年投資回報比去年更好,全球尤其中國充滿投資機會。只要疫情再受控,相信生活可回復部分正常。小小心願是年底前能到澳門和中國內地,外地就明年再說吧。
回想起去年的瘋狂暴亂,四處縱火破壞、經常數十暴徒如喪屍般殘忍地襲擊巿民、遊客、女人,甚至老人家,毫無人性活燒無辜!人人自危,連言論自由都失去了,偏頗傳媒更成了幫兇。最傷心的是很多人幫忙遮掩、保護和支持這些兇徒,香港不止成為戰區,更淪為無間地獄,大家還記得嗎?對比下,今天的生活不便,特朗普、蓬佩奧之流的無理取鬧,哪怕經濟和股市再差一點,算什麼?
今年活得比去年好!
(中環資產持有Alibaba、Amazon、Apple、Disney、Facebook、Netflix、Nvidia、Microsoft、Tesla的財務權益)
中國icp 在 CloudMile 萬里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CloudMile專家開講 第一彈! 」
近期因應防疫造就全球「宅經濟」現象,
掀起訂閱線上影音、遊戲及網路購物熱潮,
進一步帶動內容傳遞網路 (CDN) 需求成長。
如何運用 CDN 打造完善遊戲體驗?
CloudMile 技術專家告訴你:
✨ 部署後端伺服器與網路連線
✨ 維持基礎設施安全性
✨ 防範 DDos 攻擊
✨ 打造流暢不斷線的用戶體驗
立即觀看 👉 https://bit.ly/CMDC-0713
#CDN #MultiCDN
#GoogleCloud #MileC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