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國鉀肥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鉀肥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鉀肥價格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婷婷看世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印度為啥錯失工業化機遇?】 印度,這個有著4500年文明史,大英帝國南亞繼承人的國家。 在二戰後,有著第三世界最發達的工業體系:鐵路里程、鋼鐵產量、發電量、產業工人遠超中國,冠絕亞非拉。 1949年,印度鋼鐵產量是中國的近10倍。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尼赫魯左手拉著中國,右邊跟著馬來...
中國鉀肥價格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04:20:51
【@businessfocus.io】白俄羅斯鉀肥工廠加入罷工行列,恐衝擊中國及印度肥料供應? . 白俄羅斯早前傳出大選舞弊,但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無視民眾不滿,拒絕重新選舉,並宣布贏得壓倒性勝利,導致該國爆發示威抗爭和全國性罷工要求重新選舉,連日來反政府示威浪...
中國鉀肥價格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印度為啥錯失工業化機遇?】
印度,這個有著4500年文明史,大英帝國南亞繼承人的國家。
在二戰後,有著第三世界最發達的工業體系:鐵路里程、鋼鐵產量、發電量、產業工人遠超中國,冠絕亞非拉。
1949年,印度鋼鐵產量是中國的近10倍。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尼赫魯左手拉著中國,右邊跟著馬來西亞,顧盼生輝,儼然第三世界領袖,亞洲追求工業化國家的領導者。
1950年代末期,印度工業化初見成效,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比萊鋼鐵廠先後建成,自主制造汽車下線,進入全球十大工業國行列。
印度人堅信: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走上亞洲之巔,與美蘇三國鼎力,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印度先是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被解放軍的炮火摧毀了全球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也被日本、韓國甚至中國臺灣超越,更被完成工業化的中國甩出雲霄。
那麽,占據先發優勢的印度為何錯失了工業化?在中美歐日即將開啟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時候,印度還在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而苦苦追尋,是什麽導致了印度20世紀印度工業化的功敗垂成,印度山川稟賦和工業化歷史細節,為諸君解惑。
【先天不足的山川稟賦】
先天條件決定人成功的一半,國家也是如此。
我們印象中的印度,和中國一樣:物產豐富、礦藏繁多;但事實上,印度的農業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而印度的礦藏資源相比同體量國家,可說是貧乏。
由於印度大陸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降雨極端的不均衡,在7-9月,幾乎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90%,且水量極大,超過農作物的正常需求;其他時間則滴雨難求。
這導致印度主要產糧區-恒河大平原雨季時澇死,非雨季時旱死;更可怕的是,恒河大平原地處高溫熱帶,土壤有機物分解極快(需要更多肥料施加)。
相對於中國降雨均衡、氣溫合適的華北、長江中下遊平原;印度平原先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畝單產糧只有中國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所以盡管印度平原總面積比中國多,但糧食總產量卻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印度農業的先天不足,也是導致古代印度:分裂時間大於統一時間的最重要因素,占據平原的印度主體王朝,農耕能力低下(相比中國),實力不足以抵達印度南部,即使抵達了,統治不能穩定,亦不能持久。
所以南亞歷史上的統一大王朝:孔雀、貴霜、笈多、莫臥兒等,基本都曇花一現,而所謂的統一,其外圍領土大多是類似附屬國的土邦,
中央集權統治從未貫徹過。這導致印度邦國林立,小文化圈、小民族圈橫行,小圈的爭鬥,給印度獨立後的工業化目標,帶來了無盡傷痕(本文最後會詳述)。
印度的礦藏呢,不能說少,但作為一個10億人口,就顯得貧乏了。
印度石油儲量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煤炭儲量是中國的二分之一,鐵礦是中國的60%,銅礦是中國的七分之一,印度幾乎沒有鉀鹽(制造鉀肥的重要原料),中國是3.6億噸。
礦藏的貧乏,對印度工業化無疑是重大打擊,當中國1990年之前,還可以出口石油、煤炭、鐵礦等能源礦藏,換取工業化資金和先進設備時,印度從一開始,還要進口石油和煤炭,一進一出之間,加重了印度工業化的負擔,特別是重化工業。
美國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曾有一句名言:
“每逢妳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妳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妳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當我們面對印度糧食產量低,工業化速度慢時,總是歸結為人種懶、文化頹廢,但是否考慮過印度先天條件不足造成的巨大不利條件呢?
當然,有人會說,日本、韓國先天條件也不足,他們後天努力了,所以工業化成功了。
下邊我們就看一看印度工業化的後天努力。
【印度國民黨的‘紳士’革命】
欲實現工業化,首先要實現民族、國家獨立。
20世紀上半夜,反殖民、反帝國的革命洪流席卷全球,蘇聯、中國都通過暴力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印度另辟蹊徑,走的是‘非暴力、小清新、不流血’革命。
領導印度獨立的國大黨,類似四一二前的中國國民黨,代表了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所謂開明地主的利益,但團結了印度共產黨、農工等左翼力量,政策中亦有社會主義的因子。
憲法規定:印度是一個主權的、世俗的、社會主義的、民主的共和國。
由於二戰德意誌打殘了英國,日不落帝國全球統治力下降,印度得以不經過暴力革命,就獲得了獨立,並繼承了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政治遺產和工業建設。
這種從容不迫、文質彬彬的革命,被世人稱為‘紳士’革命,亦可以稱為‘小清新’革命。優點是避免了流血,國家政權平穩過渡;缺點是沒有滌除印度社會中的封建生產關系和落後階層,反而讓他們大量進入執政階級,成為此後印度社會改革和工業化的最大阻力和隱患。
【蝸牛工業化】
印度獨立後,在尼赫魯的領導下,也效法蘇聯,開啟‘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了第一、二、三....個五年計劃。
1956年印度工業政策決議:基礎工業、戰略性工業、公益工業掌握在政府手中,私人企業在國家指導下發展。這和中國、日本、蘇聯的國家(計劃)資本主義如出一轍。
於是,印度政府開支了龐大資金發展工業,由於優秀的國際環境,外國援建也絡繹不絕,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都來幫忙。
亞洲一流,百萬噸級的魯爾克拉鋼廠,由德國克虜伯財團援建,杜加普爾鋼鐵廠,是英國鋼鐵制造財團貸款,比萊鋼鐵廠,是蘇聯援建。
印度摩拳擦掌,一頓操作猛如虎,但當人們看到結果時,大吃一驚。
直到1984-1985年,印度國有企業產值占GDP 比例才24.5%,尼赫魯時期,這個數值不超過15%。
印度工業產值占GDP的比例,1980年之前,長期維持在25%以下,而中國1980年工業產值占GDP比例已經高達48%。而直到2018年,印度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依然不超過30%。
一個農業國的經濟發展里程:必然是工業產值大幅度提升,占據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實現工業化,然後再商業化,出現繁榮的第三產業,工業產值比例出現下降。
從工業產值占GDP比例來看,在尼赫魯以及女兒英.甘地執政(19470-1984),實施國家(計劃)資本主義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成就相當潦倒。
更騷的是:1969之前,印度還未施行大銀行國有化,14家最大的私有銀行,占據了全國存款的85%,貸款的84%。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雄心勃勃,制定了工業化的宏偉藍圖,結果手中的執行工具--國有企業,不在國民中占據主導地位;私有銀行的存在,讓印度政府也無法靠控制資金流向自己計劃的產業。
那麽為什麽印度的工業化,速度是如此的蝸牛呢?主要有兩大原因導致:
1. 印度在尼赫魯和英.甘地時期,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行,但由於市場經濟過於強大(特別是塔塔集團這樣的財閥存在),大量私人資本、民營企業並不願意投資重化工業,而更喜歡回報快的消費工業(微輕工業),這導致稀缺的資本不能有效的投入重化工業;而對糧、糖、棉、布等消費品價格的不予管制,放任自由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了商人和上層精英的腰包,這些階層為了享樂,大量進口高檔品,不僅浪費了大量外匯,也浪費了寶貴的再投入資本。
2. 印度農地改革(土地革命)的半途而廢,功敗垂成。
【半吊子的土地革命】
我們應該知道,一個大國想要實現全面工業化,必然先實現農地改革(土地革命)。
大規模投資基礎工業和重化工業,需要巨額資本、脫產的產業工人以及海量的糧食、原料,這些在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都需要建立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用更少的人,更短的時間,生產更多的糧食。
而在重化工業反哺農業,提供廉價的機械、化肥、先進種子之前,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更多的依靠以下策略實現:
A、均分土地,讓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讓土地和勞力得到更合理的資源配置。
B、集約化生產:利用合作社的方式,動員集體力量,建設水庫、灌溉渠等農業基礎設施;集中農民的零散資本,進行機械購買、肥料種子研發、資本借貸等規模性投資,自我累積農業資本。
C、減少地主、高利貸者等農業食利階層,讓更多剩余資本,投入工業和農業再生產。
在印度獨立後,也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農地改革,但由於執政黨-國大黨是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地主的代表,官僚成員也絕大多數來自高種姓地主集團、企業家和商人,來自農民的幾乎沒有。
所以,盡管國大黨在印度獨立過程中,為了聯合工農,宣稱要搞土地革命,但在真正執政後,政策起了變化。
印度的土地制度被稱為柴明達爾制,柴明達爾(地主)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國家代管,是收稅中間人,對土地沒有所有權;另一部分是自營土地,擁有世襲所有權。
印度農地改革的策略是:政府贖回柴明達爾們代管的土地,允許保留自營地。
但由於政策執行人本身就是柴明達爾階層,又遭遇印度右翼政黨強烈反對,用法院體系對抗(妄稱政府侵犯個人財產所有權,過低價格贖買等等),導致農地改革推行了10多年之久,給柴明達爾們留下了充分的時間:擴大自營地,把本屬於國家的土地大量侵吞。
結果是,政府只收回了1.7億英畝土地,約占總耕地的48%。改革完,25%農戶依然沒有一分土地,25%的農戶只有土地的1%。而擁有1000英畝以上的地主仍不少見。
尼赫魯的所謂合作社:也因為富農和大地主的反對,不能夠執行。
印度農村仍然是落後的生產方式,一盤散沙,大規模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無法施行。
【工農業惡性死循環】
農地改革半途而廢,導致印度農業效率一直不能夠快速提升,更不能夠提高有效的資源(資金、脫產工人、剩余糧食)給工業;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不能夠快速發展,就不能反哺提升農業效率,印度的工農業陷入了惡性循環。
更奇葩的是,印度農業在一些年頭,連自給都不行,要靠進口大量糧食滿足需要,1961-1966年,印度進口糧食2500萬噸,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外匯,更造成印度外債高築(工業資金不足,也要向外國借款)。
1966年,印度外債已達350億盧比,財政收入的約20%用來還債,印度內循環惡化,走上了依賴歐美和蘇聯的道路。
【棄難求易的綠色革命】
為了達到糧食自給,1965年之後,印度開始推行綠色革命。
綠色革命的策略是基本放棄進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利用機械、良種和肥料增產。
但機械、良種和肥料需要大量金錢,於是印度只得一方面從歐美獲得農業貸款,另一方面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土地肥沃,見效快的地區。
中央政府提供的農業資金,僅能夠讓300萬地主受到普惠;但擁有小額田畝的農戶超過四千九百萬。
印度綠色革命導致的好處是,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並出現了小片工農業發達的飛地,但廣大腹地依然不能解決農業效率低下的問題,印度的人口和消費需求都得不到解放,工業始終不能形成強大規模。
【劍走偏鋒的互聯網革命】
等到尼赫魯(1947-1964執政)的外孫,英.甘地(1966-1984執政)的兒子拉吉夫·甘地(1984-1989)當選印度總理時,他深感印度工農業落後歐美太多,而當時全球互聯網革命風起雲湧,拉吉夫·甘地高喊:用計算機把印度代入21世紀。
拉吉夫·甘地認為印度有世界第三的高等教育人才數量,要趕上世界潮流,當然拉吉夫拉的互聯網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美歐日的第五大軟件國,拉吉夫·甘地打下基礎的雄厚基礎功不可沒。
不過,在25歲以上人口,73%文盲的當時印度,發展這種高端科技服務業對印度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影響有限,反而更加重了印度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如果說尼赫魯(1947-1964執政)沒有徹底完成農業崛起,那麽英.甘地(1966-1984執政)用綠色革命劍走偏鋒,放棄了全面提升印度農業的戰略,而拉吉夫·甘地(1984-1989)再一次劍走偏鋒,把工農業都交給自由化市場,押註互聯網實現彎道超車,結果是舍本求末。
這即是印度沒有徹底滌除封建生產關系,完成土地革命,執政層擁有強大保守勢力大背景下的無奈選擇,也是印度歷史上一直不能夠完成大一統,國內利益集團相互內卷的結果。
在印度國內,有十四個語言集團(都宣稱有獨特的文化遺產),有占人口六分之一的穆斯林教派,有三千個婚內聯姻的種姓集團,他們都狹隘的效忠小集團。
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橫雜交錯,非但無法對國家整體的目標形成合力,反而導致國家的目標一再變化和妥協,在無盡的內耗和謊言中,冷了英雄的血,麻了百姓的心。
而在印度為清除封建生產關系和團結障礙,追求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漫長過程中,他錯過了20世紀後半葉第二次工業化浪潮,錯過了20世紀70-80年代歐美的產業轉移,錯過了21世初的全球化,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革命,也即將錯過第四次科技革命。
基礎不牢,所有的機遇對印度來說,都地動山搖,把握不住。這就是現代印度面臨的最大難題,但一面補齊基礎,一面追趕,對印度來說,又好不辛苦。
中國鉀肥價格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劉黎兒專欄:說謊太多,核食會是拖垮小英府的稻草!! (02/01/2018 蘋果日報)
文:劉黎兒
"..... 關於核食,小英政府說謊說的實在太多,現代資訊發達,國民比懶惰的官員更有知識,像現在明明還有60個國家在管制日本食品,而且中國控管越來越嚴,新要求青森蘋果出具輻射劑量證明書,導致2017年銷往中國量是0顆,歐盟去年底主要解禁的秋田食品是原本台灣7年來根本沒禁的。這些官員騙很大,覺得核食沒什麼,輕如稻草,但小英政府不惜被核食壓垮也OK嗎?
日方為了掩飾核災真相,仗勢台灣人喜愛日本,不斷對台施壓,極端不智且欠缺對台灣的關愛與理解,因為反對核電以及輻射帶來的傷害的非核價值,是台灣人不問黨派的核心價值,也是小英政府的核心價值,為了核食,硬要搞垮史上最親日的小英政府及惹火全球最愛日本的台灣人,是非常不划算的,短視的日本官員為了功名不斷施壓的,也該自制了。
小英政府要摧毀防止國民遭輻射傷害的核心價值到什麼程度才甘願?
這些謊言包括:
1) 任何人只要上日本農水省網站,就知道還有33國家在限制或嚴加檢測日本福島核災災區食品,而且這是把歐盟28國當1國的粉飾算法,事實上是還有60個國家都在管制日本食品;類似台灣一樣以地區來管制的還有10個國家,其中7國及地區跟台灣方式相似,如韓國、中國、新加坡、香港、澳門以及俄國,其他3國如美國、菲律賓、黎巴嫩,則是全面管制。
2) 衛福部說的中、歐並沒鬆綁:中國不斷嚴格化,2017年新要求輻射劑量證明書;歐盟解禁的只是有限的鰤魚、小鰤魚等的證明,以及台灣從未禁運的秋田食品等而已,怎麼能拿中、歐例子來騙?
3) 美國並非日本屬國,並非「日本解禁就解禁」,美國FDA對福島及周邊食品的數十種進行管制;這是美國自己調查蒐集的資料以及參考日本厚生省檢測資料自主制定的,許多美國管制的日本食品在日本連一天也沒管制過的,日本自己是只有檢測超標時才禁那一批。
曾任職美國山迪亞(Sandia)國家實驗室的核廢專家卓鴻年指出,美國是直接派員到日本檢測食品管控,非只看日本資料。美FDA管制日本14個縣市的食品進口,各縣禁運品項不同。美FDA有900多位調查員、450位分析師,每年赴外國檢查食品350次,非常認真。
台灣進口食品4分之1來自日本,跟美國的日本進口食品只占4%完全不同,台灣官員即使不斷來考察,也全只據日本官方資訊,還故意忽視民間檢測完全不同的結果。
4) 官員開口閉口都說「政府不會進口輻射食品」,但這根本不可能,核災災區食品必含輻射,官員以100貝克/公斤的法定劑量來認定,難道99貝克就不算輻射食品?這是執政團隊所謂的科學嗎?
就算檢測把關完美,政府還是會讓台灣人吃到99貝克食品,但日本普通超市是以「無檢出」或以「10貝克以下」為基準,甚至食品流通團體的「白色食品」是以「0.5貝克以下」為基準,日本是超市等有在檢測,日本人不會吃到10貝克以上的,為什麼台灣人要吃99貝克的核食?
5) 衛福部這次拿來定調核食的「低風險」的無頭報告,是2016年底現出任監委的張武修等人提出過。報告疑點多多,全採日本官方數字,但日本政府抽檢一般產品有限,民間檢測數字則高出許多。現在日本食品已占進口的25%,核食賤價,若開放,台灣業者必會大量搜刮,報告卻評估核食只佔0.1%等,數字移花接木,風險差了數十倍。若依ICRP(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標準計算,台灣每年因為核食進口(還需超嚴格檢測等)至少4人致癌2人死亡。
兩份報告說核食檢測所謂99%合格是以100貝克為準,但2017年10月,日本衛生勞動部公布3萬多筆數據,若根據「白色食品」基準,只有5件合格;台灣人為何要吃這些不合格的食品呢?
6)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拿出數據說「6年多,核災災區輸入的11萬5000多件食品,只有220個樣本有微量輻射,但未超標」,何啟功是否搞混了?過去6年多檢測的均非災區食品,核食在日本至今不時超標。
福島魚類在2013年時,還測到破歷史紀錄的51萬貝克/公斤,其後雖有降低,也不時會抓到超標數百倍的魚;根據官方資料,福島魚類2017年第一季抽查2500件,就有2件超標了。所謂超標,其實只檢測銫137,沒檢測很難檢測會導致骨癌的鍶90,日本文科省也承認,水產品含鍶嚴重,但日本政府不測,而台灣進口非常多水產,但東電去年7月公布的資料中顯示檢測到黑鯛魚含有鍶90。
日本人至今對福島及周邊食品消費意願非常低,日本超市裡雖有福島農產品,價格低迷,且從未擺售福島魚肉產品,日本人也不想吃核食。日本消費者廳調查顯示,日本人最怕的核食產地,除了福島外,就是宮城跟岩手縣,但台灣從災後這兩地產品一天也沒禁過。日本經濟新聞頭版頭條報導過,東北水產如鮑魚、牡蠣等喪失國內外市場,大量直銷台灣,台灣在災後水產也變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對象國,早已幫日本吃進大量輻射物質了;核食若開放,屆時必更大量銷到根本無管控能力的台灣來,風險會高到難以評估的程度。
2013年夏天爆出災後至今福島核一廠每天放出數百噸高濃度輻射水到海裡,東電花數百億日圓搞冰牆要擋也失敗,周邊魚類日本人不大吃;農林產品,靠硬施用大量鉀肥來遮蓋放射性銫,是所謂「鉀米」「鉀草莓」等,怎能說是低風險?張武修過去曾不斷警告輻射基準並不適用所有人,個人差很大;輻射尤其傷害孩子及年輕人,他也證言說「鉀吃多會死的!」卻提出這樣報告讓衛福部無頭使用,無法理解。
政府有義務維護國民健康,不讓國民攝取會造成輻射傷害的核食,但顯然因為政治及經貿夥伴理由,硬是連篇謊言也要台灣人吞核食,這是會拖垮小英政府的!....."
完整文章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01/1289730/
♡
中國鉀肥價格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氮、磷、鉀肥中,鉀肥最為值錢,因為全球市場幾乎被壟斷,POT、Mosaic、ICL、Silvinit、K+S、BPC、Uralkali等佔有超過80%的鉀礦,所以他們有決策價格權,如今局勢將有所改觀,對原物料的影響非常深遠。」
彭博報導,全球最大鉀肥製造商俄羅斯OAO Uralkali宣布,決定終結支撐全球價格的產能限制,並退出與白俄羅斯鉀肥生產商Belaruskali的合資企業,這家合資企業之前掌控了前蘇聯的鉀肥出口,穀物播種施用鉀肥讓土地肥沃,規模高達200億美元的全球鉀肥市場,終於打破壟斷局面,可以自由進行交易了,這是8年來首見。
由於投資人預期鉀肥供應將大幅成長,超過需求,全球各地鉀肥業者的股價無不應聲重挫,Uralkali與其對手Potash Corp. of Saskatchewan Inc.、馬賽克(Mosaic Co. ),以及以色列化工廠Israel Chemicals Ltd.的股價一起跌趴在地,跌幅最多達24%。
Uralkali退出的合資事業,與另外一家巨頭,截至目前為止,代表各成員企業協議固定期限的供應合約,藉此壟斷了全球的鉀肥供應量,鉀肥業者在出口市場並未上演一對一單挑,而是協助他們配合需求生產,Uralkali打破壟斷局面後,鉀肥價格恐重挫最多33%。
肥料價格下滑,將有助降低農夫支出,刺激印度、中國大陸等各國的需求,影響所及,將帶動玉米、黃豆等穀物收成,壓低全球糧價。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731014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