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英文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英文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英文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英文科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因為中國雙減政策要降低英文比重而開始大動作取締家教、線上與線下補習課程,並且嚴禁「外籍老師」補習和「使用境外教材」,很怕將來小學的英文各學科輔助教材(英文數學、英文科學、英文地理等)連淘寶也找不到,雖然應該是不至於,但在這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對吧? 總之,我心裡隱隱約約感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壓力,就有...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2mbqsqfD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中國英文科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5:06:34

又到九月一,又再一年親眼見證住我哋嘅學生成為大學生,由中學生變成HKU law student、變成港大中大醫學生、甚至考入全球頂尖學府繼續尋夢。佢哋當中有人曾經作文長期得大概一半分,有人被日校pre英文得3,有人以為自己呢世人點都唔會有星,有人發夢都冇諗過自己英文會straight 5**。 ⠀⠀...

中國英文科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2:04:43

【#黃到金】雖然同學仲陸續登記緊成績,但今年未開始校對已經肯定今屆 Starcatchers 好大可能會係創校以嚟考得最好嘅一屆。 今屆除咗係 Starcatchers 考得超好嘅一屆,今屆DSE仲有另一重意義。 由上屆開始,我哋將課程重新設計,為咗針對香港學生考試通病,課程設計有好多方面都顛覆...

中國英文科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22:28:58

【新學年課程正式接受報名】 首先要多謝早前未有宣傳仍然踴躍查詢報名嘅你哋。一直未出課程資料,因為我哋一係唔做,一做就要做到最好。經過長時間嘅仔細規劃,我哋今年推出嘅課程將會成為s.4-s.6嘅你摘星路途上嘅最強支援。有系統,有戰績,有師資,萬事俱備,只欠你踏出改變嘅第一步。 繼續浮沉定係爆發式進...

  • 中國英文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21:14:43
    有 189 人按讚

    最近因為中國雙減政策要降低英文比重而開始大動作取締家教、線上與線下補習課程,並且嚴禁「外籍老師」補習和「使用境外教材」,很怕將來小學的英文各學科輔助教材(英文數學、英文科學、英文地理等)連淘寶也找不到,雖然應該是不至於,但在這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對吧?

    總之,我心裡隱隱約約感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壓力,就有點睡不好,很怕等細則公布之後再也不能買到國外教材、學校不考試也沒作業,從不受管轄的國際學校轉到現在要🉑️管轄的雙語學校,會不會翰翰之後英語程度一落千丈?將來仍然能申請國外好的學校嗎?(原本這間學校重視小孩全人發展但升學率很好)

    加上週末翰翰要參加他們老師舉辦的學生鋼琴發表會,每天都在陪練那幾首歌,我就算睡覺,腦子裡全是那幾首鋼琴的音樂。然後又想到小學開學後,下課時間延後,晚上不大可能再把三寶全都帶到親戚家練琴,若是把琴搬到家裡,該放哪才合適?家裡目前沒有一比較個合適的地方,我該怎麼移動?(老吳說都怪我攀爬架/小廚房/籃球架/跳床大型設施買太多😂)

    就已經睡不穩斷斷續續醒來,三寶還6:40就嘻嘻鬧鬧!不喜歡睡覺?那就來寫功課吧!大清早6:45,我家已經書香氣息濃厚😂😂😂(確定不是火藥味嗎)

    後來因為他們一直在家搗亂吵架很煩,睡不飽的媽媽很容易想發怒,我就開始整理家裡,把他們的玩具全都轟出我房間!阿姨雖然是個幫手,但她只會大致把地上的東西收拾到桌上或架子上,可是沒有在認真分類,有時候就是求個快速一丟結束。每隔一陣子我就要大清理一遍,我今天發現,在心情煩躁時開始整理家裡反而非常舒心。

    但最後我還是熬不住噪音污染,興起「我為何不趕快幫翰再報個夏令營?」的念頭 ,發覺這是個快要爆炸臨界點的暗示,我就宣布全部人換衣服準備出門,誓言要把他們操到汗流浹背又熱又累,才會讓他們回家。

    事實證明,出門是對的。

    與孩子最美好的距離就在於,你看得到他,他卻聽不到他的哭叫聲。我離得好遠,各種角度的遠,各種角度的美好!日曬戶外活動充足的一個小時半,我的耳朵與理智線終於稍微得到一點點休息。

    話說,我以前跟老吳說「以後生小孩家裡要蓋一個隔音玻璃屋,平時小孩都自己在裡面活動和睡覺,沒必要不准出來,這樣就不會吵了!」是不是超沒愛心😂😂😂

    有沒有媽媽現在也很想要?破例開團購+1🤣

  • 中國英文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19:00:29
    有 270 人按讚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 中國英文科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7 18:56:15
    有 15 人按讚

    【IELTS小良伴︱#5個有關IELTS的冷知識】
    升學,考IELTS;移民,考IELTS;海外工作,考IELTS。
    對香港人來說,IELTS並不陌生,身邊總有朋友考過或將會考試。常聽別人說IELTS,你又知道這些關於IELTS的冷知識嗎?
    1. #一紙成績走遍世界:
    IELTS考試遍佈世界各地,在超過140個國家和1200個地區舉行。單單2018年就有三百多萬個考生,是全球最多人應考的英語考試,可想而知IELTS的普及程度。IELTS在全世界有超過10,000個機構認可,包括政府部門、英、美、澳、加等著名學院。無論升學或工作都會參考你的成績。
    2. #打破迷思:
    IELTS是一個不一樣的語言考試。如果考口語時聽不清楚問題或不了解陌生詞彙,可以要求協調員重複和解釋問題。就如正常對話時不明白也會詢問一樣,只要大家不濫用特權每次必問就可以。
    3. #不可能的挑戰:
    說的不是IELTS考試的難度,而是IELTS出貓的可能性。除了限定提供每人一枝鉛筆及一個擦膠應試外,私人物品亦需放於場外上鎖至考試結束。考試題目在考試前不會在其它地方發佈,要作弊可謂是不可能的挑戰。
    4. #無限挑戰:
    IELTS不設考核次數上限,你可以精益求精,不停挑戰,失手亦不怕一試定生死。有別於香港DSE這類公開試每年只舉行一次,香港及澳門每月最少有60個考期提供,方便考生。
    5. #各區分數:
    IELTS總成績會採用1至9分評定,最低是1分,最高是9分,分數可以是整分或半分。
    香港學生IELTS的平均成績是6.6,而中國和台灣分別是5.8分及6.1分。
    香港文憑試英文科等級5**對應IELTS的7.5分。普遍海外院校要求申請入學者IELTS成績須達6.5或7分,準備升學的同學要留意了。
    IELTS無論在認受性、實用性都非常高。為了迎接未來的改變,相信大家都希望報考IELTS裝備自己,快快下苦功溫習啦!
    冷知識Sponsored by @britishcouncilhk
    ------------------------
    ◆ 每日分享冷知識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Facebook:Beginneros
    ------------------------⠀
    #冷知識 #香港 #hongkong #我的IELTS小良伴 #britishcouncil #britishcouncilhk #ieltshk #雅思考試 #香港大學生 #交流生 #海外升學 #留學 #英國升學 #英國生活 #英國留學 #DSE出路 #jupas #放榜

  • 中國英文科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24 10:30:05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2mbqsqfD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近月來,隨着中美角力白熱化加劇,中日關係也出現了逆轉之勢,日方指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頻率增加,在南海、香港等問題上抗中漸趨高調,又欲加入英美等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網絡,更傳出可能允許美國部署中程導彈。同時,內閣閣員4年來首度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盛讚剛去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等事,都在衝擊中方的底線。與以往的中日關係逆流因突發事件而起不同,近期中日關係的消極發展,受國際大局和日本政壇後安倍時代的影響,有長期化、結構化的趨勢,對於整個東北亞局勢都會有深遠影響。上周二(18日),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主動約見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會後中方公布,孔希望推動兩國防務部門溝通,因為河野去年12月訪華時,與中國防長魏鳳和確認促進兩國的防衛交流。日方則稱河野就中方在釣魚島及南海的活動表達擔憂,日方指摘,自4月至8月2日,中國公務船已連續抵近或駛入釣魚島海域長達111天。

    蘋果頭條
    屯門青山公路與仁愛堂街發生傷人案,昨晚約11時,兩名男子站在路邊等候期間,突然兩輛私家車駛至,跳下約10名持刀大漢施襲,兩人分頭逃跑,其中一人飛奔沿青山公路逃跑脫身,而另一人則跳上一輛新界的士 ,但的士行駛數個車位後,被多名男子截停及打碎車窗把事主拖出車外,繼而揮刀狂斬,大漢傷人後返回接應私家車絕塵而去,姓周22歲事主頭及手中刀受傷仍清醒,由救護員送往屯門醫院救治 。兇徒的斬人過程被附近的車CAM拍下。據54歲姓趙的士司機憶述,事發時事主跳上的士叫開車開車,但的士隨即被多名男子截停,由於十分驚慌,於是低下頭不敢張望 ,隨即聽到玻璃碎裂聲,及至定神回頭一看,發現傷者已被拖出的士外中刀倒地受傷。

    東方正論
    三個和尚無水食,可說是政府部門互相推莊的最傳神形容。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一帶的香港槍會,遺下的射擊垃圾堆積如山,更恐隨引水道流入水塘,引發食水污染危機。惟水務署、漁護署及地政總署三大部門皆敷衍塞責,互相推卸,令問題積重難返。香港槍會佔地逾六公頃,部分範圍與大欖郊野公園重疊,屬於緩衝區,政府以《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批出土地。禁聚令生效後,槍會上月停止運作,惟長久以來射擊製造的垃圾如鉛彈、靶碎、塑膠彈塞等沒有處理,加上日前颱風襲港,令污染問題惡化。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九月新學年全港學校「開學不返校」,約四萬七千名日校中六生,備戰來屆文憑試勢受影響,學校亦無法兼顧實驗等校本評核。本報獲悉,考試及評核局初擬來屆文憑試的精簡方案,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評,意味公開試佔分相應調高,來屆考生須「一試定生死」,同時歷史、地理等科目的必答題,將改為選答題,讓考生選取較有信心的題目作答,中英文科口試連續兩年取消,以減輕考生的操練壓力。考評局正審視明年文憑試與校評安排,最終方案將呈交公開考試委員會審議。據了解,各科精簡方案大致完成,中學界已有非正式討論,最為爭議是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本評核,意味考生缺乏校評作為「底分」,純粹以公開試表現較量,「一試定生死」。除了生物、化學、物理等傳統理科外,中文、中國文學、英語文學、資訊及通訊科技等不涉實驗科目的校評,以及通識教育科的獨立專題探究,將會一併取消。

    經濟社評
    全民新冠病毒檢測9月1日(下周二)展開,港府應把握僅餘時間,竭力回應公眾重重疑慮,大力推廣,以免計劃反應欠理想,平白浪費人力物力之餘,更失去找出隱形病人及帶病毒者的重要時機。眼下不只前綫人員要為己為人把握免費驗毒安排,服務業亦應動員參加檢測,履行社會責任確保客人安全,也許還能成為疫下招徠生意的良方。高官近月屢屢顯得脫離民情,如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不約而同承認,早前全面早晚禁堂食令生效後,才知那麼多人仍要上班或戶外工作。陳肇始一度估計,全民檢測將有500萬人參加,特首林鄭月娥近日更正,數字只代表總檢測能力,更坦承知道目前疫情緩減,坊間對計劃有欠積極。港府定要把握餘下時間,多舉辦記者會或建立網站、專頁收集意見,回應公眾心中至少4大疑慮。這樣才有望令本已缺乏禁足令配合的化驗計劃,仍能協助截斷隱形傳播鏈,善用中央承擔的檢測資源。

  • 中國英文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12 17:52:39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The verge article: 
    https://www.theverge.com/2019/2/25/18229714/cognizant-facebook-content-moderator-interviews-trauma-working-conditions-arizona

    深入Facebook員工崩潰的恐怖真相

    我看過一條 2013年 ‘蘋果’ 動新聞説 每日運送到堆填區的廢膠以噸計, 政府卻不扶助產業發展導致 “廢膠迫爆堆填區” 的標題. 其實2020年全球最大的堆填區是社交媒體.

    像Facebook每日上載超過3.5億張照片, Youtube每日上載超過四十三萬小時的影片內容.

    可想像到這個人類 ‘推填區’ 有幾多個 ‘膠’ 啦.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今日我們第一集的 ‘你不知道的事’ 系列會分享一些普遍你不會知道, 但應該要知道的事.

    上年sundance電影節出了一部名 ‘The cleaners’ 的德國記錄片講述content moderator (內容管制員) 的工作. 全天候8至10小時, Content moderator就是坐在電腦前幫一些像Facebook的平台, 是否適宜在該網站出現?

    片中拍攝地點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office. 一個個隔間著moderator在按 ‘ignore’ it means the post remains on the website和’delete’ which means the post is taken down.

    合同工的moderator也希望有一日能成為該平台的正式員工. 甚至到美國工作, 但大部分也是outsource公司聘請回來的.

    2017年67%的美國人口日常使用Facebook, 到2019年下降到61%的美國人口會使用Facebook. 但實質Facebook總用戶數目是有所增加的.
    Facebook近年市場發展由第一世界國家擴散到剛有網絡的第三世界國家. (Show burma civil war) 一個任何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地方, 其實可以看到什麼呢?
    恐怖分子的血腥影片, 自殘片段, 兒童色情, 虐待動物, “ignore” “delete” 是content moderator貧貧接觸的.
    2019年6月美國媒體網絡The Verge在Youtube上載了一條 ‘inside the traumatic life of a Facebook moderator’ 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

    “The video depicts a man being Murdered. Someone is stabbing him dozens of times, while he screams and begs for his life. Chloe feels an overpowering urge to sob. She leaves the room and begins to cry so hard she has trouble breathing. No one comforts her. This is the job she was hired to do.”
    目前Facebook有意將gim視影片的工作交給AI去做. 但準確性會否能和真人一樣呢? 社交媒體需要乾淨的平台讓用戶能花最長不間斷時間在該網站上. 要低成本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不同國家找lim ga勞工然後迫使他們24小時不停 “ignore” “delete” 的開工.


    網上資訊揭發了一些Facebook 一些恐怖的真相. I want to start by saying a disclaimer: the points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are allegations from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not empirical fact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re quotes taken from mainstream new sources.

    根據Phoenix arizona州科技公司一些ex員工表示: moderator每天正常有15分鐘休息時間, 30 分鐘午飯時間, 9分鐘 “wellness time”

    工作環境非常惡劣. 一間800人的公司只有一個洗手間. 可能因為工作上要看的東西的性質, 常常會有員工在後樓梯用大麻和喝酒. 性慾按耐不住在停車場性交. 上司性騷擾下sook. 而我本人的角度: 這麼一個地方跟地獄沒分別.



    Over the last few weeks, we’ve seen people hurting themselves and others on Facebook— if we’re going to build a safe community, we need to respond quickly.

    The cleaner記錄片的尾段講Facebook近期社會上得到的各個爭議. 但content moderator現在真正成為熱點的原因可能是緬甸現在的政治事件. New York Times指出現在該地方的內戰是軍方利用facebook去加強的. And so many people were fooled into the war.

    為facebook講的是: 樹大招風. A total of 2.8 billion people use facebook. I remember when I was kid my favorite movie was the social network that talked about Mark zuckerberg creating Facebook. The initial reason he did that was because the prestigious Phoenix club at Harvard didn’t accept him. He hated them. So he made his own club, facebook. That was exclusive to him and the people he deemed fit. And I guess in some way today, facebook has now become the Phoenix club he once hated. Only now he is on top, and facebook is the most non exclusive, exclusive club in the world.

    The end

  • 中國英文科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24 19:00:01

    #記得打開CC字幕 #學測前兩天衝刺 #時事猜題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27 【數學科時事】
    01:36 【自然科時事】
    02:30 【英文科時事】
    03:44 【社會科時事】
    04:36 【國文科時事】
    05:31 【志祺回顧他的學測...】
    06:33 提問TIME
    06:4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學測社會衝刺:公投、兩岸、貿易戰…抓準關鍵字 勝過「背多分」:https://bit.ly/2FSYdJE
    → 【全球首例】中國宣稱一對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引發科學界爭議:https://bit.ly/2RKPsZc
    → 非洲豬瘟預期心理造成豬價跌-醫師-不知道在怕什麼:https://bit.ly/2CHCrFp
    → 央行用物價角度看衛生紙之亂?歐美正夯的行為經濟學才是正解:https://bit.ly/2AZkfY2
    → 你懂「499之亂」嗎?一探低價吃到飽背後的商業思維!:https://bit.ly/2CG5d9x
    → 中國科學家發表免疫豬瘟的基改豬,感染病毒死亡率可降低:https://bit.ly/2R8x47I
    → 今年學測的時事題,你準備了嗎?2019年給高中生的10個時事關鍵字:https://bit.ly/2R9oYLO
    → 國立台南第二高級中學 107 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段考:https://bit.ly/2R9oq8K
    → 某媒體報導「10元鑄幣爆量央行推給夾娃娃」之說明:https://bit.ly/2UdaxbM
    →親愛的父母,你真的愛我嗎: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by曾勻之:https://thepolysh.com/blog/2018/06/20/on-children/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不要偷看ㄛ)
    🥁本日考題參考答案:除了第一題以外,皆B。第一題選項中沒有答案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