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嗎!... 其實昨天台電核二廠二號機組因為控制室工作人員的人為誤觸控制開關,導致機組跳機急停,因此讓北台灣瞬間少掉近1GW的供電量的事故,還有一的很大的重點(亮點): 昨天下午台灣用電量再創新高,即使在台電又一座反應爐出狀況急停無法供電的狀況下,台灣整體供電狀況還是沒有出現問題,雖然晚間次尖...

  • 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8 10:49:10
    有 58 人按讚

    你知道嗎!... 其實昨天台電核二廠二號機組因為控制室工作人員的人為誤觸控制開關,導致機組跳機急停,因此讓北台灣瞬間少掉近1GW的供電量的事故,還有一的很大的重點(亮點):

    昨天下午台灣用電量再創新高,即使在台電又一座反應爐出狀況急停無法供電的狀況下,台灣整體供電狀況還是沒有出現問題,雖然晚間次尖峰供電有點緊張,但還是再度安然度過。

    核電穩定供電以及非核不可的神話再度被狠狠的打臉。

    接下來就是要堅持走能源轉型的正軌,一步一步積極而穩健地把各種再生能源以及電網管理,需求面管理等等各種配套解決方案徹底落實,加速達成了。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現在沒有什麼好再三心二意,進一步退兩步的自我否定啦。

    PS. 也幸好近幾年來,我們台灣努力不懈的投入推動能源轉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並且同時持續強化電網的智慧調度以及運轉韌性,以及需求面管理的各種配套解決方案,讓昨天那樣核電機組跳機急停無法供電以及用電量再創新高的雙重挑戰可以順利被化解掉,安然度過。

    大家應該對於國家推動能源轉型以及發展再生能源發電以及相關的配套解決方案,更加有信心,也更加堅定的認同、支持。

    PPS. 匪夷所思,實在有夠扯!核二2號機滿載運轉突急停,肇因爲員工挪椅子不慎壓到儀表控制器!導致瞬間少掉近1GW 發電量!(07/28/2021 自由時報、中國時報)

    “….. 原能會表示,昨天核二廠2號機因主蒸汽隔離閥關閉,導致主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經電廠現場檢查相關設備並無異常情形,確認是控制室值班人員配合清潔時移動座椅,不慎碰觸一只主蒸汽隔離閥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造成壓克力保護罩傾斜位移而誤關閉該閥,導致一次圍阻體隔離系統群組1A動作,致引發主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

    昨最高用電量3884.4萬瓩 再創新高

    根據台電統計,昨下午一時五十分最高用電量達到三八八四.四萬瓩,再次改寫歷史新高,距離台電預測今年最高的三千九百萬瓩已不遠;核二廠二號機停機,供電短少近一百萬瓩,但拜大型機組都已歸隊,太陽光電、水力輪流擔任日夜尖峰供電大兵,穩住昨日供電。

    原能會說明,核二廠二號機昨上午六時卅二分發生反應爐急停事件,經電廠現場檢查相關設備並無異常情形,台電初步研判應為人為疏失導致主蒸汽隔離閥關閉,致引發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二號機重新起動申請已提交,待原能會審查,核能機組恢復滿載約需三天時間。

    核二廠二號機停機供電短少九十八.五萬瓩,昨因高溫炎熱,最高用電量衝上三八八四.四萬瓩,台電表示,好在當下太陽光電供應量達三八二.一萬瓩,因此備轉容量有三九五萬瓩、備轉容量率保住十%,供電亮綠燈;台電還補充,昨日太陽光電最高挹注約四三○萬瓩。…..”

    核二2號機反應爐急停 初判人為疏失

    (記者楊綿傑、林菁樺/台北報導) 核二廠僅剩唯一可運轉機組傳出故障!核二廠一號機日前因燃料池爆滿,被迫提前停機到進入除役階段後,昨天二號機也傳出故障停機狀況,原能會表示,無安全疑慮,台電初判人為疏失所致,後續須釐清肇因,檢討並追究責任後,才會同意再起動。

  • 中國移動停機保號台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01-08 12:43:16
    有 4,199 人按讚


    2014年1月8日 國際要聞

    這幾天美國的極端氣候,值得注意。從新聞照片上看,美國景象宛如"明天過

    後",不是說全球暖化嗎?怎麼來了個二十年來從沒有過的低溫。

    追蹤這次極端氣候的"禍首",叫極地渦旋,極地渦旋是一股長期在北極上空盤

    旋,鎖住冷空氣的氣流,新聞報導指出,因為太平洋高壓帶來的冷空氣向北移

    動,打亂了極地渦旋,冷空氣向外散開,造成冷空氣向南推進,才造成這次美

    國急凍的狀況。

    另一個相關的新聞,是最近破冰船被困在南極洲的報導,這則新聞有趣是,它

    引起了對全球暖化現象的思考。紐約時報報導,這群人原本是為研究全球暖化

    ,到南極做研究的,卻沒想到,南極的冰沒融,還比想像中多,讓這群人被困

    住了。紐約時報報導,南極和北極不同,北極冰層減少,但南極還沒有定論,

    科學家發現,南極的海冰還在增加,紐約時報認為,不能因此就認為暖化不存

    在,但人類對南極仍不瞭解,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有定論。

    昨天劭逸夫逝世,這則新聞,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看。
    大部份的人可能不熟悉劭逸夫,但是他的劭氏影業和TVB,創作的戲劇,是好幾代人共同的記憶,如果把他的公司和作品拿掉,會少掉很多好的作品和明星,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江山美人>,大明星凌波和樂蒂,是劭氏的作品和明星,<楚留香>,劭氏的作品,<上海灘>、<我本善良>、<大時代>,都是劭式的作品,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活動,是劭氏辦的,捧紅了趙雅芝、張曼玉、袁詠儀等明星。周潤發、劉德華、郭富城等人,也是TVB演員訓練班訓練出來的,媒體評論,劭氏在各項戲劇都有傑出表現。所以,劭逸夫逝世,是香港電影和電視產業,一個象徵性重要人物的消失。

    劭逸夫逝世,另一個可問的問題是,香港電影和電視,現在面臨的是什麼樣的狀況呢,過去,在楚留香時代,曾有港劇風潮,但現在韓國,台灣,泰國,大陸、日本都在爭奪市場,香港電影和電視產業的國際化,是不容易但必需走的一條路,這也是劭逸夫讓出主導權時最在乎的事。

    劭逸夫做一個商人,他的發展歷程也有意思,他原來是在新加坡發跡的,開的是無聲電影院,看到有聲電影出來,覺得"不轉不行了",自己從寫劇本,拍片開始,自己練就拍片的工夫,再一路開創電影和電視的事業。也許是經過大風大浪吧,劭逸夫一生節儉,他的死訊傳出,大家才知道,這位大亨其實住在淺水灣,一棟不起眼的舊房子裡。劭逸夫的故事,是香港雖小,卻能有發達的影視產業,一個關鍵的答案

    以下是今天全球各大媒體的重要新聞標題

    全球新聞

    英記者:斯諾登關於以色列機密還沒揭露
    格林沃爾德:斯諾登還有更多美以秘密可曝光
    南極洲受困船隻因天氣變化有望突圍
    舊金山中國領館縱火嫌犯自首,系中國公民
    暴風雪席捲美國,上萬航班被取消
    極寒天氣襲擊美國 航空幾近癱瘓
    美國罕見嚴寒導致更多人喪生
    美參議院確認耶倫美聯儲主席提名
    寒潮席捲北美氣溫料降至20年來最低

    亞洲新聞
    日本承諾向緬甸提供資金以促進當地和平
    視頻:羅德曼怒斥CNN主持 為朝鮮之行辯護(中字)
    張成澤被“犬決”消息讓國際譁然 源頭或是中國微博諷刺帖
    泰國反政府示威者遊行支持“封鎖曼谷”行動
    韓媒:金正恩姑姑已死
    記者來鴻:新手上路 秀緬甸開車幾大怪
    英媒:前英大使指「中日韓爭議凸現東亞缺調停機制」

    日本新聞
    安倍對建新的追悼設施表示否定
    自民黨工作方針提出舉行全國對話以實現修憲
    安倍稱企業上調工資是擺脫通縮關鍵
    自民黨幹事長稱通過預算後再討論集體自衛權
    日本國交相希望改善與中韓兩國關係
    中國海洋局飛機飛至距尖閣諸島約140公里空域
    日律師聯前會長公佈競選東京都知事相關政策
    韓方稱如必要可與日本舉行副部級對話
    日本前航空幕僚長宣佈競選東京都知事
    詳訊:日本擬把約280個離島國有化
    安倍與土耳其總理會談 同意年內啟動EPA談判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啟動 安倍在成立儀式上致辭
    東電候任董事長表示“福島重建是第一要務”
    中國海警船或在尖閣附近EEZ對漁船實施登船檢查
    日本擬變法允自衛隊戰地救護及後勤
    中國批日本駐英大使言論「無知」

    中國新聞
    香港「功夫片鼻祖」邵逸夫辭世
    中國“暫時”解除遊戲機禁令
    讀報:外媒評中鐵總裁白中仁自殺
    香港傳媒大亨邵逸夫去世 享年107歲
    邵逸夫與他的邵氏王國:笑傲江湖數十載
    邵逸夫與TVB:一個字頭的誕生
    雪龍號給浮冰編號挨個壓碎突圍 澳發感謝狀致謝
    原39集團軍軍長潘良時升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女星追憶邵逸夫:對小輩大方對己節儉(圖)
    逸夫樓誕生記:與官方合作配比捐贈
    党報刊文:拉平退休待遇將對公務員產生新的不公
    107歲邵逸夫去世 誰來接棒邵氏產業?
    人民日報刊文解讀習近平對毛澤東功過評價
    “娛樂之王”邵逸夫離世 享年107歲-\-\報導
    中國澄清將建聯合作戰司令部傳聞
    湖南民主人士趙楓生被正式逮捕
    教授賭輸財產公示進程,爬行千米
    “南周事件”一周年:當局恐懼街頭之火
    “聯合作戰司令部”是真是假?
    中國每年十萬人死於二手煙疾病
    影視大亨邵逸夫的傳奇一生
    香港觀察:紅色五角星在港高高掛
    邵逸夫爵士家中離世享年107歲
    中國官方發誓嚴懲妊娠晚期強迫墮胎
    香港記協就《明報》撤換總編表達關注
    中國政府宣佈解除遊戲機銷售禁令
    廣東製毒村從感冒藥提取冰毒

    歐洲新聞
    佩戴頭盔無法讓舒馬赫倖免於難
    俄被困科考船駛出密集浮冰區脫困
    索契冬奧會開幕在即 俄羅斯加強安保力量
    特寫:行走在“灰色地帶”的義大利中國服裝廠
    德巴伐利亞欲簡化“納粹掠奪藝術”歸還
    舒馬赫「病情穩定但仍未脫離危險」
    西班牙公主涉嫌詐騙洗錢被法庭傳喚
    英國富商殺害懷孕華裔妻子被判終身監禁

    阿拉伯新聞
    美國與伊朗在中東衝突中面臨共同的敵人
    迪拜贏得世博主辦權,追究未投票「友邦」
    勞工問題讓卡塔爾世界盃蒙羞
    阿富汗10歲女童被迫當人肉炸彈 因不懂引爆倖免
    土耳其反貪腐調查或源於黨爭 600員警深夜撤換
    伊朗拒絕“間接”參與敘利亞國際和會
    伊朗媒體:魯哈尼贊同多黨制
    土耳其350警官因腐敗被開除
    中俄軍艦護送第一批敘利亞化學武器離港

    非洲新聞
    埃及穆兄會轉入地下,為生存而戰
    中國敦促南蘇丹衝突雙方停火止暴
    共同石油利益促使蘇丹南北方聯手平叛

    氣候新聞
    南極冰層增加?氣候變化爭議繼續
    澳大利亞 氣候反常,2013年史上最熱
    美國遭北極寒流吹襲 動物園北極熊進室內避寒
    今日我國13省份迎降溫 局地降幅超10℃

    環境新聞
    日韓與厄瓜多合作 共同推動再生能源
    【氣候變遷Q&A】(49)全球糧食供應面臨雙重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