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張善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歡迎大家收看善哥聊天室第32集,先謝謝大家在調整時間播出的晚上,仍持續支持我們的節目;同時,今天是【建築殿堂】的最後一部,也是今年度的最後一集。大家對「#綠建築」有什麼想法嗎?除了比較環保、節能之外,綠建築會比較便宜嗎?另外,人們住在綠建築裡面,對身體會不會比較好呢?也許你對綠建築仍然是滿頭問號,沒...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政大校方礙於學校教學空間及學生活動空間長年不足,決定部份拆除化南新村無人居住之建物,興建法學院,且於2015年五月拆除外圍兩戶雙拼建物,引起附近居民、民意代表與校外人士異議。 2015年11月二日,化南新村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的列冊追蹤名單,校方計畫因此擱置。化南新村目前居民多是向政...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小羅的生活日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7:58
. 終於有時間寫文章啦! 今天就來寫寫大家也很好奇的『建築系』吧! 1⃣ 建築系和土木系的區別 建築學的細分科目: 『建築、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土木系的細分科目: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給排水、建築電氣與智能話、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道路橋樑...
-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02 22:00:48近年,政大校方礙於學校教學空間及學生活動空間長年不足,決定部份拆除化南新村無人居住之建物,興建法學院,且於2015年五月拆除外圍兩戶雙拼建物,引起附近居民、民意代表與校外人士異議。
2015年11月二日,化南新村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的列冊追蹤名單,校方計畫因此擱置。化南新村目前居民多是向政大租約短期之住戶,舊居已全數遷離。
法定聚落建築群登錄:於2018年一月二十三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第102次文資審議大會,文資委員無異議通過決議將政大化南新村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是指定範圍與保存方式,則留待下次文資審議會再作討論。政大總務處表示尊重決議,且若全區保留或無法興建法學院,原址也會以教育目的作最有效利用。
臺北市文化局於2018年三月三十日召開第104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暨文化景觀審議會,政大代表與當地里民代表各陳述意見,委員會最後則宣布化南新村全區保留。
政治大學化南新村去年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但政大不服,以行政程序瑕疵為由,向市府提出訴願並成功翻案,化南新村目前身分為暫定古蹟;不過,5/24上午重啟文資會勘,居民提出疑義,政大要求撤銷文資身份的理由之一竟引用到舊的文資法。
這已是文化局、政大、社區代表化南萬新願景團隊,第三度至化南新村會勘,受邀參加的文資委員也都是去年曾出席的老面孔,對化南新村的文資價值都有所了解。
室內討論過程氣氛和平,政大派總務處秘書和承辦人作代表,僅表示政大會提供書面意見給局裡頭,還是多聽聽社區代表的發言,一併帶回,強調只是來聆聽,其餘完全沒有提到政大的訴求。
化南萬新願景團隊則把握機會,針對訴願書整理出3項政大撤銷文資的理由一一作出回應。訴願書中,政大對文化局文資審議會議紀錄出席委員人數和表決程序有疑義,認為不應將乙區空地(現為化南新村停車場)劃入聚落建築群中,和文化局未在登錄前對化南新村具體提出維管措施和指定登陸範圍影響、財務規劃等。
化南團隊強調,政大的撤銷理由引用到錯誤的法條,文資法106年修法,修法前,登錄文資前需做財務規劃,修法後這項規定已被刪除,政大不慎引用到舊法。
他們也認為,關於停車場的空地,翻查地籍圖發現,此地和建築是同一筆地號,且經口述歷史調查,該處早期是農地,居民會種茭白筍、抓蟬,直到民國96至98年間才改為停車場,屬於居民共同記憶,是不可或缺的一塊,仍堅持要全區保留。
有文資委員在席間提到個人看法,指出政大確實引用條文不太正確,而過去的確有些資料不足,或發現引用條文錯誤卻沒適時糾正,因此要再重新審議程序。
文化局今日派文資科長王秉五作代表,他表示,委員閉門討論時,主要針對訴願意見釐清、討論、交換意見,有討論到停車場空地是否有必要登錄文資,會遵照當時的歷史紋理和社區關聯性作價值判斷,全案要等送進文資會大會上才作決議。(維基百科 聯合新聞網) -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6-02 17:16:48【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同學詹翠珊、曾于珊畢業製作 藝南忘:化南新村改建再利用) #中國科大建築系51屆畢業作品 指導老師:胡聰寶建築師 化南南保存運動四年來,來訪問過化南萬興願景團隊的 同學很多,大多數要我們提供資料以便寫學校的報告 或是論文,也有些就是單純好奇來聊聊化南議題。但 能持續兩三年的關注的,最後都會有令人驚艷的成 果,比方說發展成為畢業製作,這些例子去年有政大 傳播學院的BB團隊,今年有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的詹 翠珊與曾于珊同學。 兩位同學安安靜靜的,幾次訪問時都是準備充足,該 讀的背景資料、該想像的建築樣貌,想來都已經在心 中過了一遍。每次見面都是非常愉快的經驗。我猜兩 位同學跟化南團隊的人一樣,也是被住過老靈魂的那 種,因此有畢業製作上的解說文字: 「 憶化南、南忘故人;藝舊村,難忘新村。 穿越了喧囂擾壤的馬路、高樓,和灰白相間的水泥城
忽然, 我們走進了安靜的巷弄裡,這個看似平凡不過的社
區, 但醒目的紅磚和鮮綠的樹交錯著光影,晃進眼中, 仿佛越深入巷弄內,時光就越倒流.........」 今天,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呈現在中國科大第51屆的校 外成果展中,在松菸的展區,跟所有中科大建築系的 畢製作品一起閃閃發光。 兩位同學的作品對化南基地充滿無限想像,而且毫不 畏懼對它展現更多開創的可能。(資料來源 化南新村 是家粉專)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張善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歡迎大家收看善哥聊天室第32集,先謝謝大家在調整時間播出的晚上,仍持續支持我們的節目;同時,今天是【建築殿堂】的最後一部,也是今年度的最後一集。大家對「#綠建築」有什麼想法嗎?除了比較環保、節能之外,綠建築會比較便宜嗎?另外,人們住在綠建築裡面,對身體會不會比較好呢?也許你對綠建築仍然是滿頭問號,沒關係,透過今晚的節目,我們帶你一層一層剝開綠建築,一同考究綠建築的特色吧!
如果你也對今天的主題有興趣,歡迎按讚並分享出去,有什麼想法的話,請踴躍在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也邀請大家捐款給我們唷!
🥺我也想加入善科的LINE社群➡️ https://reurl.cc/j7Xq61
⚠️下週第33集的播出時間恢復至1/7 (四) 20:00
⭐️本集節目資訊⭐️
主題:處心積「綠」,你所不知的綠建築標章
播出時間:2020.12.29 星期二 20:00
主持人:張善政(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來賓:陳海曙(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們⭐️
銀行:台北富邦(012)建國分行
帳號:724120005896
戶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
詳細捐款資訊:www.sancode.org.tw/how_to_donate.php
若有捐款請與本會聯繫
⭐️了解善科更多⭐️
YouTube|善科教育基金會 SanCode Foundation
https://reurl.cc/exV1Xm
Instagram|san_code
www.instagram.com/san_code
#綠建築 #張善政 #陳海曙 #善科 #善哥聊天室 #建築 #環保 #減碳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三學生日 憑學生證可以 #免費看展覽 唷!
趁著空堂來美術館增進知識!補充氣質~~
圖片為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模型一隅,由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同學製作
///////////////////////////////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SOS Brutalism—Save the Concrete Monsters!
2020.07.04 SAT –2020.11.29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260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免費參加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專題系列講座三:
#BeyondBrutalism #超越粗獷主義
✨9/12 (六) 1400-1710 忠泰講廳
🔹主持:孫啟榕(中國科技⼤學建築系講師)
🔹與談:
林友寒(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主持建築師)
林柏陽(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陳冠帆(原型結構⼯程顧問有限公司 主持人)
六校工作坊學生代表:
孫和謙(實踐⼤學建築設計學系)
張敏(淡江⼤學建築學系)
余和謙(中原⼤學建築學系)
江宜祐、許家豪(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王振豪、曾沁雅(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李朗丞、廖子寬(臺北科技⼤學建築系)
🤘🤘🤘熱烈報名中!https://www.accupass.com/go/SOSBrutalism